书迷与球迷
平日里,自诩为“书迷”。闲暇中的大多数时光几乎都耗费在读书上。现今网络如此发达与丰富,网络购书、网络书店、电子书屋给喜欢读书的人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兴趣的徒增,读书所涉猎的范畴也愈加宽泛: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学的、历史的、现实的,都会浏览一番,当然也少不了对那些即景的、猎奇的、灰色的现象作点评价。
四年一个轮回,南非世界杯终于向我们走来。开幕式的日子,婉谢邀约,关闭手机,远离网络,忘却那些恼人的愁情旧事,让心里满满地装着一个世界杯,一个期盼良久的等待。
刚才,当世界杯开幕式的强大电波从南半球美丽的彩虹之都穿洋越海,传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传到千家万户荧屏的那一刻,我们再一次见证了“世界因足球而精彩”的神话。约翰内斯堡足球城内那震撼人心的音乐、绚丽夺目的焰火、激情四溢的表演,已永久烙进我们的记忆里。
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世界杯就是这样在时空的轮回中展示和延续着它的魅力。所不同的是,今天的世界杯呈现给世人的已经不只是一场足坛的盛典,还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信仰的渗透,更是世界和平的载体,人类进步的象征,是艺术境界的超越。因此,当它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除领略到足球的魅力之外,还能感受到生命的交响和人生的经典。
平心而论,我算不上一个标准的球迷,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业余爱好”。但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绿茵场上飞旋的足球成了我生活中的风景,生命中的点缀。每逢重大赛事,免不了起早贪黑,通宵达旦,更不用说这撩拨激情的世界杯了。其实,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玄妙:爱好的东西往往不是你的特长,令你亢奋的东西也未见得是你的擅长,而当爱好真正成为一种职业化专长的时候,或许也就索然无味了。
读书与看球,孰主熟次?孰苦孰乐?一言难尽。毕竟,读书有读书的乐趣,看球有看球的惬意。只是我时常在心里问自己,这情泛俗世里,还有多少人在潜心读书?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配之为“球迷”这一雅号?现实的情形是,球迷们可以一呼百应,可以拥有“热爱生活”的标签和殊荣,而书迷呢,其命运恐怕只能落得个“书呆子”的绰号了,这是书迷的悲哀么?这个夏天,我们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不看球的男人不是真男人,看球的女人受人追捧。也许这只是商家的噱头,但是这样的“潮流”至少已经开始俘获大众的心。
读书与看球的心境是不一样的,读书的人偏于理性,或凝思,或皱眉,总是显出几分文雅与悠闲,在得到别人尊重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看球的人则偏于感性,或呐喊,或喝彩,总会把即景、即兴的狂热倾注于黑白分明的足球之上,藉以释放内心的喜悦和悲愤。在读书与看球之间,或许读书人更能够理性地去欣赏足球,解读足球。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书迷的追求;“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球迷的感慨。
日渐减少的书迷,日见壮大的球迷,谁的选择更动人呢?我们无意去批评足球给人带来的浮躁,相反,它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让我们的生存随着它的滚动而快乐地朝前进步。
在人类所有的创造物中,书似一面神奇的魔镜,在折射出迷宫世界的同时,又指示出开启这座迷宫的匙钥。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读书人在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中汲取生命的营养。车胤萤虫借读,孙康雪光映读,我们早已熟悉。陆游感叹“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黄庭坚更是说得精彩:“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法朗士把读书的乐趣用这样的比喻来描述:“我是图书馆里的一只老鼠,最大的幸福是在一本又一本吞噬过许多书籍后,发现吐着一点遥远的世纪的芳香奇妙的东西。”读书痴迷至此,让人拍案叫绝。今人一头扎进书堆埋头读书的书迷,其痴迷是以全身心的投入为代价的。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自称“钻进书堆不愿出来,愿意永远睡在上面”。当然,不管书迷们读书目的如何,但是他们都能够借助书本幽微的光亮延续人类的智慧思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今天喧嚣多元选择的时代中,少数的书迷,更让人叹服其珍贵。
我曾臆断古代的书迷比今天多,其原因很简单,除去“学而优则仕”的选择外,还有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古人的娱乐生活不像现代人这般丰富多彩:“搓麻”,网络游戏,旅游。当今时代个人的选择趋于多元,物质与精神的诱惑不断增多,无不冲击着现代人的物质享受高于精神层面的追求。
一个人太俗或者太雅,似乎都不大受人欢迎,足球就这样恰好见缝插针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好似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第三种存在”,没有人能逃出它事先设置好的魔盒:你可以不踢球,但是你绝对要看球,而且足球本身的参与没有多少身份地位或者其他层面的因素制约;你可以一个人关着门在家看球,可以和三五好友在酒吧看球,可以在网络或者手机上看球,甚至还可以坐飞机去南非看现场精彩;你可以喝白开水看球,可以喝香茗茶水看球,可以喝啤酒看球,也可以喝洋酒看球……牵动人心的足球在你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你能视而不见吗?
诚然,这又是一届没有国足加盟的世界杯,多少让人有些遗憾和酸楚,但我们再也无暇去为国脚们蹩脚的球技而伤感,再也无需为中国足球界黑哨、赌球的丑闻而喟叹。因为足球是属于世界的,法兰西的浪漫,苏格兰的豪放,阿根廷的探戈,巴西国的细腻,“非洲狮”的强悍……各具风韵,各有特色,足以让我们的视觉得以享受。
诚然,这是一届没有齐达内,没有卡洛斯,没有杜加里,也没有皮耶罗的世界杯,我们仍然没有理由因此而沮丧,大千世界,盛衰更迭,任何风云一时的人物都有尘埃落定的时候,历史如此,足球也不例外。当老一辈的足球先生渐渐淡出我们视线的时候,新的领军人物自会在世界杯的舞台上续写新的辉煌,演绎新的神话。或许这才是足球的真正魅力所在。
遥望南非,已经开启帷幕的世界杯注定会带给我们激越与悲壮,遐想与美丽:明星惊艳的美丽,弱队颠覆的美丽,强队回归的美丽……在这无数个美丽中,我们的情感得以释放,思绪得以飞扬。
这个夏天,又是球迷们的节日,球市一天热过一天,球赛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源源不断地出现,无数痴男怨女为之摇旗呐喊。世界成了足球的海洋,男人狂欢,女人也在狂欢——据媒体披露,那些曾经叫喊“足球夺走了丈夫”并把足球诉至法庭的英国妇女们,今天也一改往日的抱怨,开始与丈夫一起熬夜“同流合污”起来。
这样的快乐是难得的。在世界杯的日子里,我想不会有任何一个书迷能够找到一个看书不看球的理由,更何况,球迷们最充分的理由是“足球消除了神经紧绷的生活的疲劳”,这种并非功利的理由不会只是“乱打招牌”,而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祈盼。据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组委会一份调查,在全部64场比赛中,全世界将近有300亿人次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观看或者直接关注赛事进程。300亿人次,多么巨大、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一场90分钟的球赛,平均到每个人,这个数字又该是多少?
读书对于个体是一种滋养,对于国家亦是一种贡献。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社会希望借此号召全人类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快乐”。最近有一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读书的报告出炉:在过去的五年中,全世界人口每年读书的时间平均起来不超过100小时。而与之同时,国内某权威调查机构的一份调查显示,国人每年读书的时间平均是不超过80小时,而看电视节目却是每个星期达20小时。另有一项调查结果更让人啼笑皆非:中国的许多家庭一年下来新购书数量居然是0!
和所有喜欢读书的人一样,我也曾感叹当今书市难得看到几本值得捧读的好书。前不久去过几趟图书城,听到书店的老板抱怨行情不好,说是一本新版的经典小说有时即使是十几块钱也无人问津。偶有书迷前来,也会是“席地而坐”,看完走人。我有些惶惑与愕然了:一本书值多少钱?一张球票值多少钱?一场歌星的演唱会呢?我曾见识过球迷的痴迷,歌迷的疯狂。只是更多的时候,我有点不懂他们的精彩和无奈。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喜欢足球是一种动人的生活方式。我想这应该是对球迷们最高等级的奖励,无以复加了。问题是,我们在嘉奖球迷的同时,是不是也该给书迷们一点“厚爱”呢?
我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中还能经历多少次世界杯,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对足球的痴迷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淡漠,因为它承载了我太多的心仪与心碎;我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中还会读到多少书,但畅游书海,汲取文墨的清香,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南非的冬日,让我们共同期待!
一“网”情深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这熟悉而陌生的字眼,悄然点缀了我们生活,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的网络生活大约可以从1999年算起。还记得第一次在朋友的指点下,我用颤抖的手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里输入www.qq.com时,即刻就被网络的精彩所俘虏:浏览QQ新闻,收发电子邮件,涉猎我专业之外的信息和动态。初次触网,让我有一种新鲜、好奇、热乎的劲头,不管有没有朋友在线,总要上去逛一逛……现在,我QQ头像上已显示有三个“太阳”、两个“月亮”、两颗“星星”,业内人士一看就明白:忠实的老网民。
从2005年起,我开始在网上开博客、建空间、晒心情,参加网络讨论,应征博客论文,发表网络评论。网络文学是我心仪的领地,也是我孜孜以求的诗意家园,它储满了我炽热的情感和追求。不论多忙,不论多晚,每天都要倾心尽力地舞文弄墨一番。五个年头的耕耘,我先后在“榕树下”、“红袖添香”、“烟雨红尘”、“翠微居”等文学网站发表了100多篇作品。直到有一天,散文在线组织文友去乡下采风,我的一位博客好友告诉我,他在几百家网站上看过“枭雄”(我的网名)的文章,询问那是不是我的作品。晚上回到家中,认真地Google了一把,果真如此。看着那挂在“特别推荐”栏目里让人欣赏的文章,看着网友每天上千次的点击率,回味多年来与网络文学的不解情缘,心里充溢着浓浓的感动。
文学创作需要激情,网络,给了我激情。
后来的一段日子,我学会了在网上发帖、跟帖、灌水……参与、获取、互动,一路走来,我把自己交付给网络,轻松自如地享受着“网事”带来的快乐。
网络连接亲情,编织亲情,它让浓浓的爱意在无声的世界里得以充分地表达和传递。
女儿读中学那会就喜欢上网络,不仅在键盘上有“盲打”的速度,嘴边还时常挂着“不吃饭可以,不上网不行”的口头禅。闲暇时,她经常给我们“上课”:讲网络故事,谈网络趣闻,议网络红人,解释当下流行的网络语汇。一直学业优异的她如此痴迷网络,有时也会让我心有忐忑,担心她会被一些网络爆料、网络人肉的杂质所染。可转念一想,如果因为某些担心就让孩子告别网络,是不是有点因噎废食的意味?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我们的责任是如何引导和疏导,而不能一味去“堵”。好在女儿知道在网络中她该怎么做,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力。
妻子涉猎网络的时间稍晚,可能是不甘背上“网盲”的绰名,经常见她起早贪黑地在网上忙活。后来才知道,她的网络世界里多是烹饪、购物、“种菜”、“偷菜”、游戏之类的娱乐。对她来说,足不出户就能搞定一些家庭琐事,享受消费和休闲的乐趣,已经是省力省心的事了。为证实自己还没有“OUT”,她偶尔也会冒出几句“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打酱油”、“杯具还是洗具”这样的网络时髦语言。
每到晚上,孩子在她房间上网,我在书房上网,因为我上网是做“正事”,妻子不得不将共享的地盘“让位”于我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两间书房,没有喧哗,QQ成为沟通的工具。夜深时分,女儿不时从QQ传来“命令”:老爸,该下线了,不要熬夜。一墙之隔的问候,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
这十多年里,网络就是这样润物无声地牵引着我,陪伴着我,颠覆着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每当我卸下“面具”,抖落一天的风尘,在网络中归于平淡的时候,尽管是从现实生活来到虚幻世界,却可以口无遮拦,心无樊篱,用键盘敲打出生命的坚毅与决然,描绘出人性的灵动与美丽。艰难、喜悦、汗水、完美,用切切的心语娓娓道来,与网友们一同分享。只有这时,才能还原一个性情的我,真实的我;只有这时,才能让我感觉网络生活原来是那么惬意与畅快,那么实实在在,唾手可得。偶遇停电、断线、更换硬件时,我便会心烦意乱,若有所失,因为我一“网”情深的依恋,已经让我无法承受哪怕是极其短暂的分离。
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演绎更加丰富的生活。生活是现实的,流淌着岁月的唏嘘,网络是虚幻的,编织着缤纷的梦幻。快乐的生活原本就应该介于这虚与实之间。太虚,不能解决温饱,太实,让人没有退路。细细想来,生活之“情趣”,网络之“理趣”,红尘之“志趣”,迭而融之,岂不是人生之乐趣?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之所以给人“虚”的感觉,是因为他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地位、声望、名分的光环笼罩下,让人看不清他们的真实面孔,而当他们走出江湖,畅游于网络的时候,就会撩开面纱,亮出“真我”的牌匾。作为旁观者,我们会惊异地发现:真实的他们其实也很可爱!
在现实中,无论你是“白丁”还是“达人”,无论你是区区凡夫俗子,还是堂堂高官要员,都不过是这长河中飞溅的一朵浪花。而我,作为你的同行者,会伴你领略一路风光,笑看征尘风云,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冷月凝霜,我初衷不改,情怀不变。
在网络里,无论你是“小卒”还是“大帅”,无论你是“侠客”还是“牛人”,都不过是这虚拟世界里来去匆匆的过客。而我,只能是你真诚的对白者,是你忠实的倾听者,咫尺天涯,素昧平生,我心静如常,执著如故。
百度、新浪、谷歌、搜狗、天网……从不同的网络窗口瞭望世界,我认识了许多高手和精英,与他们交流的话题也几乎无所不包:从历史到当下,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学到军事,从NBA到世界杯……网络的交流与互动源自心灵,而不是面孔。所以我从来不与人视频,不是我不愿意见人,也不是我“见不得人”,只是我想保留那份来自网络的神趣。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网情”,而我喜欢网络,不只是因为它有多么现代,而是因为它有几分莫测:看不到面容,看不到身姿,却有灵魂的对白,有才情的展示,这便是网络的神秘;聚散离合都是缘,嬉笑怒骂皆文章,这便是网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