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和苏来宜一前一后进了门。苏来宜感觉到守门的那两名大汉的眼睛一直在她身上下打量。两人目光淫猥,令人心慌。张生一手拉了拉她的衣服,她才稍微安心。
“那些人在看我。“进了门,她小声对张生说。
“很好。“张生笑道:“他们多看你一眼,也就能少看我几眼,也就能多为我创造些行动的机会。“
屋内是一间低矮昏暗的佛堂,长年累月的焚香将部分墙壁熏成了黑色。狭小的房间里塞了数十名香客。在龛位上供奉着一尊小小的神像。神龛前摆满了放有各类贡品的篮子和竹筐。这是一间于贫苦地区常见的小庙。
一侧墙上挂着功德榜,上面在关帝君和岳将军两人大名的中间写有捐款的善人们的名字。在功德榜上方挂有一张缘起牌,上面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了神祠所供这位神仙的事迹。
这名神仙名唤南无水流慈母,是观音大士的一个化身。清朝同治年间,观音大士曾给附近的一位算命先生托梦,说自己几日后将以一化身来此赐福。不久之后,有渔民在江中捕鱼时发现自海中飘来一具少女尸体,身着华服,神态安详。他将尸体带回来家中,等待其家人认领。说也奇怪,几天过去,上游下游都未听说有大户人家失了女儿。而这具尸体长时间不腐,面色红润,还隐隐散发出香气。算命先生听说此事,知道这少女尸身即是观音化身,遂于当地开坛建祠,供养仙尸。不久之后,仙尸逐渐发挥不可思议之效,很多病人在接触了尸体后都得到了康复,供养的水也化为灵丹妙药,一时成为美谈。不巧数年后,在一次火灾中,仙尸连同仙祠都被付之一炬。渔民收集火灾留下来的舍利,为水流慈母重铸金身,继续供养至今。
这个故事苏来宜之前从来没有听过,不过此处聚集如此多的善男信女,应是非虚。
这座神祠尽管已存在多年,却已几易其手。张生路上曾和她说过,这佛堂原本属于某个小帮派,原先还供奉有罗教的无生老母等其他神仙。该帮被鬼帮覆灭后,鬼帮接手该神祠,将原先罗教神仙、祖师牌位一概清除,专门供奉这位水流慈母。
中国的帮派自明清以来,一般都和会道门多少有所联系。对于某些帮派来说,会道门是他们收入的一大来源。会道门的信者大部分是白丁妇孺,码头工人工作辛苦劳累,渔民生死难测,这些人往往对会道门深信不疑,轻易就可以让他们为之卖命。会道门的供养者也不乏商界名人和文化名流,甚至可能包括当地的权贵。
苏来宜注意到,在这佛堂的里侧角落,还有一道挂着布帘的门,通往里面的房间。门口站着三个人。不时有香客和那三个人互施合什礼后通过那扇门,进入内室。似乎这佛堂还存在内堂。只有少数香客才允许进入,大部分香客只能在外面参拜。
张生侧过身子,歪着头。苏来宜觉得他样子古怪,发现他的一侧耳朵在微微跳动。他似乎在听什么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
“你在做什么?“她问。
“我在听【耳报】。“张生微笑:“【耳报】这张牌,应该‘取材’自道法中的‘鬼将耳报法’。“
“那是什么东西?”
“所谓‘耳报’,指有一个无形的声音在耳边说话,给修行人通报一些消息。一般是修行人通过供养鬼神或积累福报自然而得,但也有专修此法而成者。“
“你还会道法?”苏来宜问。
“我的【耳报】不是修行而来,而是通过陀罗纸牌而来,故使用有些限制,只能知道指定人物‘大部分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个程度的简单信息。“
“那你探听到了什么?“苏来宜问。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张生带着苏来宜来到了神像面前,尽管供养的是南无水流慈母,但那尊神像和普通的观音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为长期的烟熏颜色变得有些乌黑。在神像前排列摆放有许多蒲团,许多信徒在这里跪坐膜拜。张生和苏来宜在神像在正前方挑了个位置安坐下来。
两人周围是其他信徒,蒲团之间隔得很近,苏来宜忽然被往日接触不到的穷苦人包围,不禁有些不太自在。她看到一个中年人,穿着工人的衣裤,头上生了脓疮。还有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婆婆,不停对水流慈母施五体投地大礼,不知道已拜了多久。老人旁边还有一位中年妇女,她的额头已经破了,滴下血来。这些人的生活无比艰难,但是信仰极为虔诚,甚至有些狂热。他们一门心思地膜拜着水流慈母,完全没有留意到混进来的两个外人。
苏来宜有些忐忑。
“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她问张生。
“祈祷就行了。”张生说:“无需磕头,闭着眼睛即可。”说罢,他闭上了眼睛。
“祈祷?求什么?“
“什么都行。“张生说。他双手合十,伏身一拜,俨然一个虔诚信徒。
苏来宜只得也闭上眼睛,开始祈祷。
她忏悔自己的罪过。尽管是为了复仇,也坚信自己所作所为是正确的,但她的行为毕竟也算买凶杀人。她希望花世英能够在来世赎清罪过,成为一个健全幸福的人。
她为自己的父亲祈求冥福。苏启铭将一生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她和父亲的感情其实称不上好。但是在他离世后,她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其实有着许多闪光点和慈爱之处。她也为自己的生母祈祷。她的母亲早逝,除了几张照片。她对母亲毫无印象,但是她能从父亲对母亲的怀念中感受到她母亲的存在。尽管很多人,包括她的亲戚都非议她的母亲,但是她还是坚信,自己的母亲也一定是个美丽而慈祥的人。
最后她为自己祈祷。在经历了这些事之后,自己是否还能回到平凡的生活?她祈祷自己能回到学校继续学业,祈祷自己一生顺利,祈祷有朝一日能遇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张生在她耳边说:“行了。起来吧。“
她睁开眼睛,站起来,活动酸麻的双腿,,觉得恍如隔世。
“这就行了?”
张生点头。“你做得很好。“示意她随自己来。
两人来到内室的布帘门前。看守看到张生还有些戒备,但在看到苏来宜后,立刻放两人过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来宜问张生。
“我告诉过你,我去过很多世界,还记得吗?这类地下教派的运行方式,无论古今中西都大同小异。”张生说“这类教派会把来到这里的人分为外部信徒和内部信徒。大部分人只能在外面的大堂祈祷,他们觉你特别虔诚、可以信任,才能成为内部信徒,进入内室。门口的那两个人,会在看守内室的同时,时刻观察外堂的人。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挑选适合成为内部会员的的人……你刚才表现得足够虔诚,所以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原来如此。”苏来宜才知道其中原来有这个门道:“那你之前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刚才完全没有准备……”
“如果你有所准备,那你的表现就会不自然了,我们也就没法进来了。”张生笑道:“刚刚经历过变故,你这副楚楚可怜的哀伤模样本色表演就足以征服他们了。“
苏来宜咬了咬嘴唇,没再说什么。
*
内部佛堂的布置基本和外面相同。只是神像更为巨大,外面贴着金箔。相比外面规整的坐姿观音像,这里雕成了多手多脚的千手千言形象,每只手上都拿着铃铛、金碗、莲花灯不同的法器。
一个尼姑打扮的老婆婆站在门前。见到两人进来,他立即向两人说明里面的规矩。
“我听说了,你是来为你父亲的病求药的吧。”那婆婆说道,一脸慈祥。
苏来宜看了一眼张生。大概在她低头跪拜的时候,张生对里面的人说了一些谎话。但是为了不穿帮,此时她只能点头了。“是的。”
“阿弥陀佛,水流慈母一定会嘉许你这份孝心。“那婆婆如是说道:“你在这里心诚祈祷,稍后就能求到观音水。水流慈母的水一直有活死人肉白骨之效,你父亲的病一定可以康复。”
苏来宜和张生再次内室神像前的在蒲团上坐下。张生又合目进入了角色。苏来宜也想如此,但她已经知道了张生的用意,不觉没法像之前那样聚精会神。她不由自主东张西望起来。
内室的人明显比外面的人衣着光鲜。其中甚至有人穿着缎袍和军装。她想到了报纸上军人和政府官员加入这类会道门的小道新闻。很多人的坐垫前都摆放了一只容器,有的是玻璃瓶,有的是瓦罐,有的是瓷瓶,彼此不同。这些东西看起来不属于寺庙,是由信众自己带进来的,大概他们是用这些东西来求“观音水“的吧。
里屋还有一些男女,身着僧袍和尼姑的衣服打扮,没有剃发。他们在交谈的时候自称“弟子“,彼此称呼师兄师姐。他们似乎是打理这家庙的修行者。这家庙显然比它从外面看起来要大。
苏来宜注意到不时有几个弟子手持瓦罐走进这个房间。他们将瓦罐中的水倒入祈祷人身前的容器中。得到水的人必然对其千恩万谢。这就是“观音水“吧。
几名弟子经过他们的身边,将他们隔壁一个一脸病容的人身前的瓦罐用水装满,随后走向下一个求水的人。那人还在枯坐,双眼紧闭,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切。
张生把他的瓦罐挪了过来,他端起瓦罐,嗅了嗅里面的水,他的脸色忽然严峻了起来。
苏来宜不解其意。“怎么了?“
张生将瓦罐推了回去,刚要回答。一群人走进内室。他们用一个简易的担架将一个人抬了进来。那人瘫卧在担架上,似乎身患重病。几个弟子过来帮忙,他们一起将这个人抬进了内室更深处另外一扇门。
张生站了起来,他跟在了这群人后面,混进了这支队伍。苏来宜跟上他。
那些人将病人抬进了内室里面的房间。这里似乎是一处病房。十余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每个人的身下就垫了一条草垫子。一条腿明显畸形的男人,浑身水肿的中年人,瘦得皮包骨头的女人,生着癞疮的老人……这里的人要么身有残疾,要么身患重病。都处于无药可救的境地。房间里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抬担架的人将新来的病人放在了一个空的草垫子上,随后就离开了。没有人注意到张生和苏来宜留在了病房里。
苏来宜环视着这间房间。她从小锦衣玉食,没吃过苦受过累,哪里见过这地狱般的图景。
“他们将这些人放在这里,是要集中救治的么?”她不禁问道。
“我看等死差不多。如此重症,在我的时代也难救治。不过……”张生说,他从闻过了观音水的味道后就神情冷峻。“也许他们的结局比死还要糟哩。”
“什么意思?”苏来宜问。
“那些水里混了‘胆汁’。”张生道。
苏来宜闻言,如遭醍醐灌顶。
胆汁!
那能将死人复活成不死怪物的邪门外道液体,居然混合在了所谓的“观音水“中!
或许这“观音水”真的有活死人肉白骨之效力。胆汁就是这奇迹的真正原因。
鬼帮但用胆汁这种液体复活尸体,也在活人的身上使用这种东西。
活人喝了胆汁会怎么样?会不会也会变成怪物?苏来宜完全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
“这些应该是无药可救又无依无靠,只能盼望着观音水的治疗奇迹而送到这里的人。他们大概会给这些病人饮用胆汁吧”。张生如此说道。“然后他们身上会发生什么呢?”
这时外面又传来了一阵喧嚣声,又一个濒死的人被弟子们用担架抬进了病房。两人无处躲避,只能朝更深处的房间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