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家实力强大的公司通力合作下,在岐南政府秘密帮助和协调下,浦海海运的六只巨轮满载海上作业设备开赴马其亚那海沟,新纪元公司最先进的一艘施工机船“盘古”号载着盖亚最先进的海上龙门塔吊和世界上功率第一的全自动绞吸机组奔赴2300多公里外的施工地点。
新纪元公司在23日当天从邗国浦海、景湾、南屏滩、白浪海甚至更远的西王母海峡抽调经验丰富的老船工老井工共212人,当晚9点在岐江深港码头集合,212名工人连码头的水泥地都没碰到,直接跳到“岐山号”运输船,开赴遥远而陌生的马其亚那海沟。
马其亚那是盖亚星上最深的海沟,已知探测最深度为14000米,上回艾向东所在的潜艇只下到了3100米左右的海底,离马其亚那主沟尚远。
这座“钻油平台”之所以会选择建在那里,一是那里扼守月钵和邗国的东进海路咽喉,二是海沟的极深地带从未有人类探测,米国想做第一人,可惜这个平台偷偷摸摸建了好几年也没建好,一是离米国太远运输不便;二是在邗国眼皮底下搞军事前哨,不得不小心施工,因此拖拖拉拉的直到两国结盟后还未建好。
可这次不同了,邗国的六家公司接手后,大张旗鼓的搞了起来,千帆竞舟万里驰骋,一向平静的马其亚那海域此刻变的人声鼎沸,火花冲天。
世界各国对此已是见怪不怪,邗国是超级大国,无论重工还是轻工、基建还是科研,做过很多别国难以想像的巨型基建项目,邗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有的大型项目动辄就出动几十万人之众,那恢弘的气势让很多外国公司即眼馋又震撼,这次的海上钻井平台虽说动静大了点,但从卫星照片上看,毕竟比一般的平台大出四五倍,需要这么多工人和设备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些外国石油公司甚至一度猜测新纪元肯定勘探到了一座储量惊人的肥油田,不少外国高管甚至政府总理亲赴新纪元公司找陆冰谈合作,均被陆冰以身体不适为由谢绝面谈,自从马其亚那项目动工开始,6家公司的老总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论是小国元首还是多年的商务合作伙伴,陆冰是一概不见,为此也得罪了不少老主顾。
有些人一见这么大的油水眼看着捞不着,就想走岐南领政的关系,看看能不能参与到项目中来,结果不要说英领政了,就连议政费然他们也见不到,最多就是秘书长齐长山出面打发两句,那些眼看挣不着钱的国际巨头纷纷摇头:邗国到底是财大气粗啊,首都都戒严了,这会儿还开大项目,而且还不需要我们帮忙,他们就不怕吃独食给撑死了!
放下马其亚那平台暂且不提,再说南蛙岛,那里一座离岐江郡150公里,四面孤悬的荒岛,岛上的沙土含碱量过大,所以自有郡志记录以来,那里便寸草不生。
关于这座荒岛还有个血腥的历史传说:上古时代,邗国的东边有个蛮夷国,这个国家的人打生下来不会别的,只会两样:杀和抢!把周边的几个小国都给祸害完了,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敌对国的人民,见着就杀。
可是常走水路哪有不遇见龙王的,这一天蛮夷国就打到了古代邗国的边境,一开始他们打的很顺利,老百姓见到蛮夷兵就跑,毫无反抗意志。
这一天他们打到岐山脚下,只见山上风声鹤唳,一派肃杀之相,蛮夷国的将军也是个常年带兵的人,知道这山上八成有伏兵,于是就围山而不攻,想要把山上的人活活困死。
可是一连两天,山上一个人影也见不着,正待那将军迷惑之际,突然山上的伏兵和山外的援兵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就这么杀了过来,两天没打仗的蛮夷军队是毫无心理准备,这下让邗国军队打的是死走逃亡伤。
可就在这铁桶般的围剿战结束后,还是让十来人蛮夷国的凶兵跑掉了,为首的就是那个将军,他带着残兵一路往南跑到海边,见还有追兵,他实在没办法了,杀了个渔民抢到条小船出海而去,也不管什么方向和航线,这帮人又惊又怕的划呀划呀,直到看见一座小岛,就是现在的南蛙岛。
上了岛后,只见岛上郁郁葱葱,整座岛不大,只住了一户人家,这家人长相奇丑,双眼外鼓,额头突出,上肢短而下肢长,而且腿还外八字,活像三只蛤蟆。
将军是杀惯了人的,看见这么丑的人,二话不说三两下杀光了这家人,把房子抢了过来,当天无事,他带着兵丁在房里休整,第二天一早醒来,这伙人发现原本郁郁葱葱的小岛此时却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沙岛。
水没了果子也没了,更奇怪的是船也漏水走不动了,十几个蛮夷兵被困在这座沙岛上没吃没喝过了两天,第三天开始他们自相残杀,杀到第七天,岛上只剩下将军一个人,到了晚上弥留之际,他看见三只大青蛙朝他跳了过来,伸出长舌头要把他卷进大嘴里。
见到死前幻相的将军吓地一边跑一边挥刀自卫,等跑到海边时发现了他杀的那户人家的尸体,围着尸体全是一堆小青蛙。将军精神失常,自知触怒了岛上的神明,让自己和军士陷入无水无食的死地,将军在绝望之际唯有举刀自戕。
南蛙岛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不过近代有科学家上岛研究过,岛上之所以存草不生,一是因为土质中碱性太重,二是因为这里无遮无挡终年大风不断,所以没有植被能存活在此地。
而邗国军方看中了这里绝好的位置,利用邗国强大的基建优势,硬是在这片不毛之地的地下挖出了一个2100平方米的巨大空间,当时政府打算拿它干什么,现在是不可能知道了,不过如今的南蛙岛和马其亚那海上平台一样,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
7月23号的会议上,英曼没有跟六巨头说实话,政府之所以不插手海上平台项目,是因为她要把政府的人力物力偷偷运往南蛙岛。为了保密,所有运输均由浦海军区的潜艇部队来完成。
与马其亚那钻井平台不同,南蛙岛的地下工事多年前已经完工,现在要做的只是改建实验室,所以刘芸和她的团队在8月2日实验室改造已近尾声后就先行离开海防县,除了许佩茹和英曼等人,谁也不知道刘芸去了哪里。
刘芸走的时候是深夜,她连跟许佩茹告别的时间都没有,就带着自己的三名队员乘坐潜艇直奔浦海的南方。
到了地点,潜艇上浮后,四名科学家坐着登陆小艇上了岛,借着明亮的月光,刘芸和三位同事打眼一看,真就像颂督政说的那样:一眼能望到头的一座白白的小岛上,一点绿色都看不到,一脚下去全是沙子和贝壳,别的小岛还有几块黑黑的礁石,这座岛是任嘛也没有,唯一有的东西就是沙子和大风。
艇上的队长带着他们往南走,来到一处平地时,队长用船桨重重敲打沙地,地面发出金属特有的“咚咚”声。
队长示意大家立即后退,一直退到二十米远的地方,这时就见原本平静的沙地突然之间狂风大作,地面的沙子被来自地下的巨风吹成一条笔直的沙柱,沙柱足有十五米高,可见这地下的风力是何等强劲。
很快,沙地被清理出一块九平米见方的金属地面,一座四边镶有荧光柱的玻璃电梯缓缓升起,四个来自内陆的科学家从没瞧见过这么了不起的设计,都惊到张大嘴巴,结果沙子被风吹进嘴里,呛得颜文正连连吐口水。
“厉害!真厉害!”
“可不嘛,整个地面都升起来了,这得多大的动力!”
“真牛!”
明亮的星空下,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不一会儿,前面的庞然大物不动了,一座高2.5米,宽3.5米的全玻璃荧光电梯静静耸立在荒芜的沙岛之上。
小队员头前带路,来到电梯前小队长输入密码,电梯门打开了,五个人走进里面,顿时闻到一股咸咸的气味。
电梯关门并向下运行,运行中荧光变亮,没一分钟便停了下来,刘芸和队员们出了电梯,小队长则回去复命。
“欢迎欢迎,刘芸博士!”迎面走来一个老头,他不是军人,即没有军人气质也没有军人的着装,此人70上下,穿一身老旧的邗装,在明亮的灯光下,他的眼睛炯炯有神,1米65的个头,整个人矮胖敦实,虽然脸色看上去老气横秋,但精神抖擞声音洪亮。
“刘……刘本昌院士!”刘芸想了半天,正想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这个时候身后的颜文正比她先叫出了老头的名字。
“刘本昌?邗科院那个?”
“就是他没错,发现端粒酶生命时钟效应的那个人!”
“我的天啊,我的高教教授还是他学生呢!”
“我的高教导师也是他学生!”
“老天爷,他怎么也在这儿啊!”
刘芸两眼直勾勾的看着眼前这位传奇人物,邗国医药科学界的传奇人物:刘本昌,此人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辈子睡实验室的时间比睡床的时候多,正因为刘老对医学有如此执着的兴趣和追求,所以他的成就至今难有人超越。
“刘……教授…..院士,您好,我是刘芸,炎城来的……炎城疾控中心的……”刘芸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明自己的头衔,说博士吧,太小儿科了!说研究员吧,也不太准确!说医生吧,她从进了中心医院就没真正出过诊。
“哦,刘芸博士嘛,我最近可听过很多次你的大名啊,发现卡厄斯反噬细胞效应,可是了不起啊。”刘老的一席话说的刘芸不好意思,她其实不知道,刘本昌早在昨天就已经看过英曼发给他的实验报告了,在电话里当着英曼的面,对刘芸是大加赞赏,要不然英曼为什么不等实验基地建好就让刘芸搬家,就是为了让这一老一少的忘年交早点见个面,先熟络熟络。
“您这…..太过奖了,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原炎城中心医院的颜文正博士、这位是我同学马继东博士,毕业于岐南医科高教、这位是炎城中心医院的伊克恰医生。他们都是为这次女娲工程挑选出来的专家。”
“刘老,幸会啊!”
“刘院士,能见您一面我太荣幸了!”
“刘老,我一直都很仰慕您呐,以后工作中还请您多多指点我们这些后辈!”
“唉,都别客气了,都是干这行的,弄啥花里糊哨的说头,都坐都坐,你看看这一鞋沙子啊。”刘老把四个人带到一个像是吸烟室的小隔间,他关上门,和大家一起坐在一个圆形沙发上,隔间外,基地的军事人员和工作人员还是一些杂务工正忙着各自手头的工作。
“几位博士,这次的任务艰巨啊,我听人说,米国康纳尔高教的拉维蒙教授已经死了,就是阿瑞斯害的,这事……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