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官吏之死》(朱宪生译版本)『也有翻译为小公务员之死』
【一篇契科夫早期创作具有批判社会意味的小品文】
创作背景:19世纪80年代,沙皇控制下的俄国。
切尔威亚科夫(后续全部称呼为:小官吏)
整个故事,小官吏的自卑是最原始的推动力。虽然人物本身进行了一点程度的夸张,矛盾发生于:小官吏寻找将军的谅解和将军无所谓。
小官吏寻求的是:将军客气的原谅。
将军寻求的是:没有其他人员的打扰(从后忙绿工作和滚出来可以猜测出来。)
双方在寻求的层面上,出现了最基本的矛盾。我们迫切地想要看到小官吏的结局(可能是处于某种好奇心)。
《小官吏之死》非常短小简单,但是行文有非常节奏感。在朱宪生所翻译的版本中,第一段用足量的笔墨描述了打喷嚏这件事情。并且点出了不论是什么人都会打喷嚏。这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却导致了小官吏之死。在巨大的反差会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备注:当我将这篇朗诵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小官吏死亡是他们觉得最好笑、也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篇小说开始的悬念并不强烈,我们更好奇这样一个人会怎么样。个人以为好奇大于悬念的成分。我们站在正常人的角度,也就是将军角度来看着一正一反的来回传递。
可以看到如下面关系:
第一次道歉(剧场将军不在意)———→小官吏:感觉恐惧,强调道歉的诚意
第二次道歉(剧场将军需要好好看戏—→小官吏:感觉将军厌恶自己,害怕恐惧
与妻子商讨(家中,妻子建议道歉)—→小官吏:为了表示郑重,上门道歉
第三次登门道歉(将军哭笑不得)——→小官吏:无能愤怒,尝试写信无果。
第四次登门道歉(将军面色发青)——→小官吏:恐慌,心中空荡荡后去世。
夸张的扁平人物通常多个个体的同一性组成的,以人物为中心,读者充当一个倾听者和第三者,杜绝了读者的代入感。典型的作品《小官吏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也有翻译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其中的典型人物分别代表了自卑软弱、见风使舵、恐惧变革等,在三者中又有共同性:人性的卑劣和弱点上。
文章故事线专注在如何道歉上,其中小官吏有多次心理描写:
【人物心态的层次、转变】
第一段小官吏看戏打了一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一位将军。
心理描写:第一时间将错误放在自己身上,主动道歉。
“尽管他不是我的上司,管不着我,但终究是我不对。”
第二段:第一次道歉(在剧院里),小官吏认为对方没有原谅自己
“他走到将军身边转了好一会儿,最终才克制住恐惧,低声说道。”
“开始看戏,他依旧在看演出,但幸福已不再。”
“即使他(将军)现在不这么想,事后也一定会这么想……”
第三段:小官吏向妻子说明担忧,决定去和将军会面并道歉,将军不以为然。
“他始终没有给我一句客气点儿的话……”
第四段:小官吏觉得气愤,决定改为写信道歉,第二天依旧亲自道歉。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亏您还是将军,连这点都不明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有必要给这个好摆架子的人赔不是了!……我回去给他写封信,再也不会来这儿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第五段:将军让小官吏滚,小官吏去世。
“他被吓呆了……”
“切尔威亚科夫感到肚子里有什么东西碎掉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作为读者,我们处于一个第三视角(正常人的思维),自然可以得知为了打喷嚏不小心溅到人死亡荒谬。后期创作的《套中人》也是一种冷静的第三人视角。但和上帝视角不一样,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有主人公的所想所闻。
其次,在小官吏心中,事件的危机程度是按照程度逐渐加重,最后才会变本加厉达到死亡的效果。就和《寄生虫》中的一点有点相似,小官吏用自己所处于的阶级去看待将军,无论将军做什么事情都是对自己的不满。恐惧和怯弱最后打败了他,达到了全文的最高******嚏是小事情,自己被吓死是大事情。
作为创作者的话,从里到外和从外到里都可以借鉴一下《小公务员之死》。如何巧妙的学习到【以小见大】、【层次的递增】。
A.从里到外:寻找一种典型品质(例如吝啬),设计一个事件来表现品质。
B.从外到里:写出一个既定场景,在场景中设计一个事件,来营造一种典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