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经验。经验、常理并非是真理的代名词。
有一篇有趣的文章:长江中有三种鱼:鲥鱼、刀鱼和河豚,鲥鱼的形状像鲤鱼,身子比鲤鱼扁一些;刀鱼的形状像一把匕首;河豚有着滚圆的身子,身上长的不是鱼鳞,而是带小刺的皮。尽管这三种鱼形状各一,但当地的渔民捉它们时却用同一张网。渔民们把渔网像排球网一样拦在江中,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这时候,鲥鱼只要往后一退,它就逃脱了,但是它没有,仍然往前挣,就被渔民捉住了;刀鱼在穿过网时会迅速地后退,由于它的身子像一把匕首,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其实,它只要继续向前就能穿网而过,但它不顾自身的情况,错误地接受了鲥鱼的教训,也被渔民捉住了;而河豚呢,在碰到网后,既不学鲥鱼,也不学刀鱼,它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它给自己拼命地打气,把自己打得圆鼓鼓的,结果漂到江面上,还是被渔民捉住了。如同这三种鱼一样,许多人常常被自己的习惯和自以为是害得苦不堪言: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弱点。常常因为看到别人出了问题想避免重蹈覆辙,结果却陷入另一个更致命的错误之中。
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某年发大水,庙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
十多年后,和尚们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他们认为石兽是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便划着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了呢?石头坚硬而沉重,泥沙松散而轻浮,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
众人十分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正因为石头坚硬而沉重,泥沙松散而轻浮,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反冲的力量,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这样一再翻转不停,石头就反方向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人们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的地方寻到了石兽。
纪晓岚感慨地说,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呢,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常理并非真理,常理也有不常的时候。只有敢于适时冲破思维常理,那些看似不利的事情才可能有所转机。
不迷信老经验,不盲从书本、常理,我们才能发掘到真正的幸福及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