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孙玉石在勤奋读书后,吹灭油灯准备休息时发现:身上已染上了一层月辉,脑海里油然而生了这句话:原来他在读书时并非一个人,还有一段月光陪他。勤奋使他看到了月悬中天,而读书使他能诗意地描绘这次邂逅。
严歌苓曾说:“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途径。”是啊,读书就是穿越历史,穿越时空去与古人对话,让古先贤的思想浸润你的灵魂,美化你的品格。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如是言,(欧阳修)他自幼天资过人,但家境贫寒,没有多少藏书,他便去做短工,但他向地主提了个要求:可以不要工钱,但希望能翻阅他家的书籍。工读并举,虽然很苦,但磨砺出了一个大文学家;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为了一本《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未能如愿。后来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他便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去抄录这本十多万字的书,最后他也通过这本书学到很多,为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都还记得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方法虽然不同,但目标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读书。为什他们都拼了命地读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好读书才能丰富学识,涵养品格,净化心灵,从而跃出贫穷,入仕博取功名。
韩寒说过:“我是退过学,但我没说读书没用。”但一些人曲解含义,借着韩寒的例子大肆鼓吹读书无用论,一些学生也辍学,早早步入了社会。可没沐浴过月辉的人,又怎能拥有成功的光辉?他们错看了学,自然错立了身。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力,用身体去换取面包,到头来混了个吃力不讨好,当他明白读书有用时,读书已离他远去。
而正值青春的我们,不应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或许现在的你读的心力交瘁,但如果你不趁这个机会立学立身,以后的你只会过得更加行尸走肉。身无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让自己浸透奋斗的汗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但现在的你无时间去游历名山大川,那么便读书,让灵魂先走他个八万里,不将问归期。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想到这里,我不禁吹灭了那盏灯,顶着一身月辉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