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武正式确立恋爱关系后,我并没有预想中的激动与甜蜜,更没有恋爱中的女孩儿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我恋爱了!”的喜悦之情。除了赵敏,我并不愿意在其他人面前提到他,连和罗亚西都很少说起他。
其实,韩武外表还是能拿得出手的,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身高正好比我高出半个脑袋。连赵敏那么挑剔的人都说“外人看起来你俩还真是蛮般配的。”
我从来没有去他们学校找过他,同时也禁止他来学校找我,我担心哪天在学校碰到施向华那可就太尴尬了!隔三差五地,我和赵敏会约上他和谷淘在“田家巷”的新华书店见上一面,我俩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每次和韩武单独在书店见面时,我感觉我们像极了在电影中秘密“接头”、生怕碰见熟人的两个地下工作者。就差一人拿本书说接头暗语了,他应该问我:“你拿的什么书?”我答:“歌曲集。”他又问:“什么名字?”我再答:“《阿里拉》”......
有次赵敏忍不住问我:“你难道不喜欢韩武吗?”
我想了想说:“我肯定不讨厌他......”
赵敏白了我一眼说:“你不讨厌的人多了,难道都能做你的男朋友吗?”她又说:“男朋友是将来你要和他结婚的那个人。”
我说:“我好像还从来没有想得那么长远过......”
她羞涩地看了我一眼问:“你们那样过吗?”
我疑惑地说:“哪样过?”
她不好意思地推了我一下,趴在我耳边小声说:“KISS!”
我白了她一眼道:“流氓......”
赵敏“哈哈”笑起来看着我说:“不会吧安雪?你这谈的叫‘恋爱’吗?!”
我也觉得奇怪,我和韩武在一起的感觉确实不像是谈恋爱的,因为我们在一起没有任何亲昵举动,有时顶多他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还总假装系鞋带什么的好伺机甩开它。韩武每当看到我这样的反应,都极其地不自然,不敢问也不敢解释。
我们在一起的基本状态是:并排走路聊天,有时找个地摊随便吃点儿什么,然后他送我回学校。
有次星期天逛完书店,我和韩武去“田家巷”溜达,此时阴沉的天空忽然飘起了绵绵细雨,几个美院的学生匆匆收起画架画板,四处找地方避雨。小巷里行人很少,青石板地上湿漉漉的,一个头上戴上蓝底白花头巾的老阿姨,淡定地蹲在门前池塘的台阶上,旁边放只盛衣服的竹篮子,拿着木杵在砧板捶打衣服。
在江南,虽然现在不是“祥林嫂”年代,但还有会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保持着原来的旧习惯,让这些只有在书中描写的场景得以再现,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武说:“糟糕,我没有带伞!”
我拍拍书包得意地说:“我带了,不过我最喜欢下雨了!”
韩武说:“好,那今天咱们不打伞了,我陪着你淋雨。”
我笑着说:“真的吗?”
韩武“切”了一声说:“小意思!”
平时,“田家巷”熙熙攘攘的,虽然这里不像那些大的景点惹人注目,但也是一些有“独特口味”的游客喜欢的景点之一,尤其是老外们。
我和韩武两个人在空旷的小巷里正“闲庭信步”,不远处看见我和赵敏经常遇见的那两个美院学生,迎面向我们跑来,我友好地冲他俩点头笑了笑,其中一个男孩儿还特意看了韩武一眼,打趣道:“嗬,身边换人了?”说着调皮地冲我眨眨眼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们跑过去后,韩武问我:“你认识他们?”
我答:“不认识。”
韩武说:“那他们怎么说你‘换人了’?”
我答:“因为原来经常是我和赵敏一起来这里,总遇见他们在这里画画的。”韩武“哦”了一声。
雨越下越大,我和韩武的头发都被雨水打湿了,走到小巷的深处,韩武笑着说:“快把伞拿出来打上吧,有伞不用像两个神经病......”
我从书包书拿出折叠伞撑开,和韩武第一次离这么近,两人忽然间都有些不自然。我尽量身体往雨伞外站些,不想挨他太近。我们一句话都不说,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只听见雨点儿“嘀嗒嘀嗒”地落在伞上的声音,不一会儿,雨伞上滑落下来的雨滴就打湿了我半个肩膀。
韩武接过雨伞,把伞向我这边倾斜,停下脚步,大胆地搂过我的肩膀,看着我的眼睛说:“安雪,我......”说着他咽了下口水。
我认真地盯着韩武黝黑的大眼睛,头一次发现它们专注起来看人的样子还是挺好看的:深情悠远,像一汪泉水深不可测。我看他搭在前额上一缕湿漉漉的头发,忍不住用手帮他往上撩了一下,他仿佛受到鼓舞似地把我推靠在墙上,压低雨伞,身体紧紧地贴上来,捧起了我的脸......
看着他长长的、像树荫一样细密的睫毛和厚厚的嘴唇,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是谁呢?没错,就是施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