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学家们对人脑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人脑会影响免疫系统的结论。儿童的心理不仅决定了其未成年时的免疫力,而且会因为其心理造就的性格将贯穿一生,进一步影响其成年后的免疫力。
健康新课题:心理与免疫力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蓬勃兴起,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有三方面因素影响它的兴起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疾病与免疫系统有关
随着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过去病因不明的疾病与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如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硬化症、癌症、艾滋病等。人们希望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影响的研究能对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病理及其治疗方面有所启发。
★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因素对生理产生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以往的研究在这个方面比较薄弱,免疫系统作为心理与生理的一个纽带,有望通过对它的研究探知生理与心理间因果性的联系。目前,现代医学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实验研究的发展
以动物为对象的有关研究取得的成果引发心理学家进一步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兴趣。研究表明:动物的免疫系统改变可以由经典性的条件刺激引发。只是在研究人的免疫系统时,更注重的是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据统计,近10年来,约有数百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涉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应激、情绪、人际关系等。
★新兴的“心理免疫学”
近年来,关于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疾病的学说,终于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心理免疫学”这门新兴学科由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如前所述,人类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国家的国防系统,能够识别并抵抗细菌和病毒等侵入体内的异物,所以说人体对于各种疾病的感受性和抵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否健全。科学家们原先以为免疫系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孤立系统,但是最近的研究证明,人脑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就意味着,人体对各种病症的抵抗力,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免疫学与人们平常所说的“心身医学”有所不同。心身医学的论及对象是一些完全由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原因引起的疾病。心理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是:人脑会影响免疫系统,因而也会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
★考试中的学生
科学家们近来还研究了各种紧张因素对于常人免疫系统的影响。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格拉泽等人曾对参加重要考试的75名医科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考试的当天,学生体内“天然杀伤细胞”的活力比一个月前大为降低。另外,在考前复习的紧张阶段,学生唾液中所含的抗体数量也会有所减少,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的免疫系统受到了紧张因素的不良影响。
家长应知道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家里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这些都是使孩子产生压力感的原因。由于儿童自身的知识以及处世经验的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而有时不能自己解除压力。当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孩子会产生诸如抑郁症、厌食症、睡眠障碍等生理或心理问题,这些都将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从而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可是有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业和身体健康,而置孩子的心理健康于不顾。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不合格的!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如若不然,将来有可能要出现大问题。欲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首要的是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这里我们推荐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标准,仅供每位家长参考。
1.满意的心境
心理健康的孩子对自己,包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总感到相当满意。他们总是乐于学习和生活。他们的聪明才智虽然各不相同,但没有心理障碍,其智慧能充分发挥出来,并能取得一定的成就,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盲目地为自己长得丑、不够聪明而羞愧万分,或者总嫌自己命不好没上一个好学校,或者总抱怨他人不给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而终日苦闷失望,怨天尤人,以致把学习和生活看成负担,就不是心理健康了。
2.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孩子均有自己的伙伴,总乐于和别人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其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友爱等)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等)。对其所归属的集体,均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总乐于做出一定的个人牺牲去谋取集体的幸福。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与集体格格不入,没有伙伴,不愿意和别人来往;或者不会以诚恳、谦逊、公平、宽厚的态度待人,不能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而和别人吵闹,不尊重人;或者没有充分的证据就轻易地怨恨、敌视他人,总认为别人是靠不住的;或者认为别人是可以欺侮的,总想糟蹋别人以取乐,这就不是心理健康了。
3.统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基本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人生观和信念作为人格的核心,一般来说是很少变化的,而个人具体的需要、愿望会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总是与其人生观和信念相一致,并受其制约的。如果不是这样,欲望背弃了信念,私欲和良心相冲突,行动和思想互相矛盾,主体的自觉意识统一不了这一切,就会导致人格分裂(所谓人格分裂,就是一个兼而有两重或多重相互对立的人格特征,随着个人所处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交互出现,分别表现其片面的人格),这就不是心理健康了。这样的人,一阵子慷慨大方,一阵子悭吝小气;一会儿待人温柔宽厚,一会儿又冷酷无情,过后却又悔恨自责。
4.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健康的孩子对自己均有比较切实的了解,有着正确的自我观念。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因为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才能努力地发展自己。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可能自视甚高,去做他力不能及的事,做不好就责怪环境,或者把过错推诿给别人;他可能自轻自贱“自作孽”,甚至对自己的命运漠不关心;他还可能自觉形惭,不肯以本来的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心地坦然地学习、生活,这样当然不是心理健康了。
总之,心理健康的儿童是高高兴兴地学习和生活的,是有自己的伙伴并乐于和别人交往的,其健康的心理与人格是统一的,是能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是能客观地认识社会并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的。
以上几项是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也是家长引导孩子改善心理状况、增进心理健康的目标。当然,并不是除了这几项之外就没有别的标准了。心理健康与否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智能、情感、行为、性格等各个方面。因此,评价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必须进行综合评定,绝不能以偏概全,草率评判。
情绪影响孩子的免疫力
情绪与免疫力的关系是许多学者近年来研究的课题。众多的事实使人们相信情绪障碍,特别是紧张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体验可以改变机体免疫功能而增加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情绪积极或消极会使人的免疫力产生强弱之别。这一研究给“积极心态有益健康”的说法提供了科学解释。
大脑额前皮层活动与人的情绪存在着关联。人越消极,额前皮层右侧就越活跃;人越积极,额前皮层左侧越活跃。
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的戴维森和同事们在新研究中共选取了52名的志愿者。志愿者们都接种了预防流感病毒的疫苗。并且在接种之前按照要求回忆并写下让他们非常高兴或极端忧伤、恐惧和愤怒的经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利用专门仪器对其大脑额前皮层左右两侧的活动进行了分析。
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科学家们分3次采集了他们的血清样本,并检测其中流感病毒抗体的含量。结果发现,那些大脑额前皮层左侧活跃程度超过右侧或者说情绪更为乐观的研究对象,其体内产生了更多流感病毒抗体。
这个新研究表明,那些大脑活动模式与积极情绪相关的人能够对流感疫苗做出最佳的免疫反应。戴维森认为,这作为一种机理,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情绪更积极的人也更健康”。
消极情绪影响健康,这是已被科学所证实了的。你想知道为什么吗?研究发现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重者甚至可导致精神错乱和行为失常。我们都听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吧,范进屡考不中,年近半百之后,突然中了举人,于是欢喜过度,突然昏倒,而后到处乱跑,狂呼乱叫。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愤怒时热血冲头。血压升高是不良情绪的表现。科学实验发现,惊恐导致的血压升高大多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其主要机理是心脏搏出的血量增加;而痛苦和愤怒引起的是舒张压的变化,其机理是小动脉的痉挛收缩,血流通过时阻力增大。研究还表明,盛怒之下可以引起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可能导致猝死。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消化系统对情绪的反应很敏感。忧愁、悲哀、痛苦、焦虑时,胃肠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受到严重干扰,使人不思饮食。
早在19世纪,有位叫奥尔夫的医生发现,胃的功能每时每刻都受到情绪的影响。他报告了一个典型的实例:一个9岁的孩子食管严重烫伤,瘢痕收缩堵住了食管。于是在腹壁开口将食物经漏斗送入胃中。医生借助仪器观察情绪对胃的影响。结果发现,病儿发怒时胃粘膜充血发红,胃的运动加强,胃酸分泌增多。当他忧愁悲痛时,胃粘膜变得苍白,胃的运动减弱,胃酸分泌减少。如果通过安慰改善他的情绪,则胃内的情况会好转起来。
人的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愉快喜悦的心情会给人以正面的刺激,有益于健康;而苦恼消极的情绪会给人以负面的影响,诱发各种疾病,也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情绪可使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使免疫系统发挥最大的抗病效应,抗拒疾病的袭击。许多医学家认为,躯体本身就是良医,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晴雨表”。
坏情绪是癌症的温床
人们已经发现众多的环境因素与癌症的发病有关,与此同时,科学家们的研究还表明,心理因素同样可以成为癌症的诱因。
情绪与癌症的关系极为密切,机理何在?据实验证实:在情绪好时,大脑的情感中枢会分泌出一种有利于健康的“脑内啡肽”物质,这种物质既可镇痛又抗衰老,且能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癌细胞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还能调整内分泌功能,排除生理障碍,从而使人体细胞的活性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相反,在情绪不好时,会使肾上腺素皮质酮分泌增加,这种激素进入血液后,可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引发正常细胞癌变。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莱西曾对一组癌症患者的生活史做过调查,他发现这些患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童年时便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他们或早年丧母,或青年失恋,或中年丧偶,或老年失子。所有这些精神刺激,使他们变得沉默寡言,顾影自怜,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工作缺乏热忱,进而抑郁悲伤、情绪紧张、精神压力沉重。德国科学家巴特鲁施博士在研究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时发现,病情发生比较严重的10位病人中,有9个与绝望、孤独的心情有关。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早期施行手术治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实行预后观察,结果那些对治疗效果表示怀疑、情绪压抑焦虑的患者,病情常常复发且预后不良。美国一学者曾对8000名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其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都发生在失望、孤独和其他沉重打击与精神压力频繁发生的时期。我国也有调查资料表明,许多癌症患者发病前半年有较大的精神刺激,其比率超过50%以上。
心理因素为何能引起癌症的发生呢?根据目前的研究,原因主要是不良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在健康人的体内,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可能,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但是,如果人的情绪或其他心理因素长期不好,则会降低免疫功能,从而对癌细胞的肆虐束手无策。
为了避免情绪不好造成疾病(特别是癌症),应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心胸开阔、豁达,对突如其来和难以抗拒的不良精神刺激,如天灾、人祸或亲人故去等,要冷静对待,善于解脱,节制过分思虑,学会自我安慰,尽早从不良情绪的阴影中走出来。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绪,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诚如美国癌症研究专家约翰·卡茨伯格所说:“如果人们从儿童时期就学会克服紧张心理的话,癌症的发生就会相应地降低。”
焦虑对免疫力的影响
粗话、恶话就像是一支毒箭,只能用来攻击敌人,不能用来对付孩子,否则只会使他产生不满、愤怒、仇恨的情绪以及报复的念头,同时又对这种念头感到内疚,从而引起焦虑。
有实验研究了焦虑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这些研究发现:焦虑心境与NK细胞活性的降低有关,同时也与免疫细胞对植物血凝集素和伴刀豆球蛋白A的增殖应答的抑制有关。Knapp的研究显示:情绪的唤醒水平也会影响免疫应答的改变。Knapp让被试者回忆积极的和消极的经历,以唤醒被试者“积极”和“消极”的心境。结果发现:两者均引起免疫细胞对PHA增殖性应答的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增加。
家长用伤害性的语言去批评孩子,有时确实也会立刻见效,孩子会乖乖地服从父母的意志,然而,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看,这些语言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每位家长都应注意,千万不要用伤害性的语言去批评孩子。
高度紧张对免疫力的影响
有专家曾将接受高强紧张刺激和低弱刺激的两组医科大学学生进行IgA、人格特征及所患疾病检查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高强刺激组的大学生,他们的作为呼吸道第一道防线的IgA明显下降,并且此组有较多的人患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说,高度的紧张心理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紧张心理人人都会产生,关键在于怎样使紧张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变故、学业繁重、考试失败、做了错事等都会引起心理紧张的体验。这种体验如果低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激励因素。例如做作业,父母给予适当的督促、指导是必要的。虽然这种督促多少会引起孩子的紧张心理,但只要适当,孩子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会争取不出差错。但是,如果父母督促过分,要求过高,甚至责骂孩子,引起孩子的反感,这时,孩子就会产生或逃避、或愤怒、或忧虑的不良情绪反应,致使作业难以完成。
避免孩子心理紧张,应从根本上消除紧张感。例如,当繁重的学业负担造成孩子整天忧心忡忡时,这就表明刺激太强了。根本的办法就是减轻孩子的负担。当然“治根”的办法虽然好,但有些事情做起来却很困难,并不是仅凭父母的主观愿望就能解决的。当遇到容易导致紧张的事或人时,妈妈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引起紧张刺激的环境或事件。例如做作业碰到难题时,可以让孩子到屋外走走,或先做点其他事情;家庭中成员关系不和,可让其到邻居或同学家去。这样,可以暂时摆脱不良情绪,以防止紧张心理的产生。
自卑心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自卑是指自己轻视自己,总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一种异常心态。有个别儿童存在自卑的心理,表现为抑郁寡欢、焦虑多疑、做事胆小、不敢发言、怕见生人,受人欺侮后不敢告诉师长等。孩子存在自卑现象时,如不能及时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下面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几种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1.教育要宽严适当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于子女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家长应当从关心爱护孩子出发,做到宽而不溺,严而不苛。要帮助孩子树立坚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要关心尊重和鼓励孩子,使孩子感到被爱和自身有价值。切不可对其讽刺挖苦。对于有生理和心理缺陷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爱,同时积极诊治。要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生活在被社会关爱和尊重的大环境中。
2.放手让孩子去闯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把事情做砸了,什么都由自己包下来,结果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风吹日晒,导致孩子没有自理能力,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正确的方法是孩子自己面对困难,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可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让其再做,以逐步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3.给孩子锻炼机会
平时可让孩子在家里帮忙于些杂活,如让孩子上街买菜,让他们自己去买学习用品,家里来客人时叫孩子让座、倒茶等。
4.与学校相互配合
家长应主动地向老师说明孩子胆小的情况,争取老师的配合。可请老师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孩子发言,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孩子的自卑心理渐渐就可以克服,并会逐步充满自信。
留意孩子的情绪信号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深圳0~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当中,1/6左右有不同程度的情绪、行为障碍。另据调查,深圳儿童心理问题种类繁多,排前五位的分别是:行为问题(占25.8%),情绪障碍(占21.3%),语言发育不良(占17.2%),进食障碍(占16%),睡眠障碍(占6.7%)。
据深圳市儿童心理研究室主任、儿童心理研究专家杨志伟博士说,深圳儿童心理问题比例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紧张的工作使家长无暇更多地顾及孩子,同时,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家长常把自己的苦衷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有什么问题也只是简单对待,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发展便受到影响。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医生李公正教授认为,有不少父母因为忙,在养育孩子上花费的时间较少,也没时间去看育儿方面的书,很容易陷入一些育儿误区,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深圳教育站的专家戴影频分析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要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孩子若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导致心理和行为障碍。
在深圳,家庭分居比例大大高于内地,深圳的孩子与父母共处时间减少,独处或与保姆共处的时间增多。同时,隔代抚养的现象大幅度增加,也是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
杨志伟博士认为,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会在诸多方面出现异常变化,它们是儿童心理异常的求助信号。
这些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心理能力方面的表现
智力低下,接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反应迟钝;
孤僻自闭,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不佳;
口齿不清,说话结巴,听不懂话,语言理解困难;
智力虽无异常,但学习不良,厌学,不愿做作业,拼音不好,朗读不流畅,常有错读、漏读、添加字词现象,记不住生字,听写、抄写错漏,阅读理解困难等;
动手能力差,动作笨拙,不灵活;
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拖拖拉拉,行为控制能力差等。
2.情绪方面的表现
过分恐惧、焦虑,常有不必要的担心或害怕;
任性,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
3.行为方面的表现
离群独处,行为怪异,刻板重复;
不愿面对生人,经常缄默不语;
对人冷淡,漠视或对人有敌意;
过分警惕、怀疑心重。
4.生理方面的表现
夜眠不安、惊吓、恐惧,常做噩梦;
早醒,入睡困难;
头部、腹部疼痛;
头部、面部、肢体某部位频繁抽动;
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
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但经医院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的证据。
如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就是已经或即将出现“心病”的信号,家长应予以重视,并及早求治。
孩子坏情绪的来源
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进行了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885名中学生中,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1.9%,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其中,父亲嗜好多、父母情绪急躁是引发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据研究人员介绍,多嗜好的父亲经常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个人爱好上,无暇照顾和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没有精力与其进行感情沟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父爱不足,致使父爱、母爱不均衡。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恐怖、焦虑和偏执等心理问题。研究发现,父亲嗜好多的学生发生这几类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分别是父亲无嗜好的4.14倍、2.68倍和2.66倍。
情绪急躁的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调节和控制能力差,容易将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随意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其受到精神痛苦和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些希望做个勇敢的父亲等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讲孩子的不足之处。比如“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不遵守课堂纪律。
不管老师和家长怎么教都无济于事,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只好请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诱导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批评。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因而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将孩子的“坏处”到处传讲,让孩子自己都没有信心,认定自己是不讨人喜欢的人,所以就“消沉”地对待任何事情,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不要唠唠叨叨。孩子常会有逆反心理,你说不好他偏要做。再则,要让孩子学习自我竞赛、自我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比如在客人面前,父母不妨夸夸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这样强化了好行为,也就淡化了坏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或父母将孩子长期寄养别处,易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缺憾,产生被遗忘的失落感,造成性格孤僻古怪,甚至形成扭曲、变态的心理。
父母常闹矛盾,或父母有一方性情暴躁,独断专行,家庭成员间气氛紧张,使孩子缺乏和谐的欢乐感,逐渐就会变得胆小猥琐,情感受压抑表现得尤为突出。
孩子情绪不良是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父母应该多学习有关心理卫生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发生的问题做到有心理准备。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发生冲突,教育方式和态度要科学、民主,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
不要漠视与孩子的沟通
平时大家见面,彼此间常常关切地问:“最近心情好吗?”可是,却很少有人这样问孩子。
如今的生活水平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但孩子期望从父母那儿得到惊喜的心态并没有多少改变。这个“惊喜”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金钱,不是漂亮的玩具,也不仅仅是带孩子外出游玩,而是让孩子实实在在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心灵上的关怀及沟通。
根据一家儿童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孩子对父母的希望常常是:多和我聊一聊天;对我和颜悦色一些;我感到很寂寞,很孤独,不要一有错就认为是我的原因;别把我当出气筒,能多陪我做做游戏。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由于有些父母不太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只习惯于道貌岸然的训导,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心情压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及乐趣。
如果说当今的子女教育,是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宠坏了孩子,那么,在享受“基本人权”、学会尊重“人格自主意识”方面,又是孩子把父母宠坏了。因为,孩子对父母的各种要求,往往会尽力去迎合,使得一些家长忘了孩子也是一个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
目前仍有不少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情感隔阂,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应抽时间关注孩子的心情。
而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交往时时处处都有,难道与“贴心小夹袄”的沟通还会有问题?
为防止儿童出现情感沙漠,家长和老师应该养成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当孩子张口诉说他的开心与烦恼时,千万不要过于唠叨地训斥他们。家长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留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询问他们有关学校里的事,也让孩子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中来。有时一个微笑,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就能激发孩子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孩子的情感需要
遇到苦恼,孩子最想向谁倾诉?日前,某媒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显示:孩子最渴望交上好朋友。据悉,共有13个省市的7905人参与了此次调查。
在回答“当你遇到苦恼时,通常会向谁倾诉”问题中,选择向“身边的朋友”倾诉苦恼的,占总人数的22.60%,排在第二位,第一次超过了爸爸。排在第一位的是向妈妈倾诉,占46.7%。还有1.37%的人选择了“网友或笔友”。
孩子一方面渴望交朋友,一方面却出现“缺乏技巧”的沟通困惑。调查显示:孩子在交友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关心别人、易急躁和闹矛盾”等沟通障碍,不少交不上好朋友的孩子索性不愿再交朋友了。
教育专家认为:这是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的征兆。缺少朋友,孩子不仅会孤独、苦恼,而且还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孩子需要同伴教育,和同伴一起交往,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孩子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得灰心丧气。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
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如果长时间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产生抑郁情绪。家长应该设法为孩子创造与同伴共同学习和娱乐的机会。即使孩子暂时不得不离开集体(如生病住院、放假回老家等),家长也要设法通过捎口信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了解到伙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孩子学什么、怎么学,玩什么、怎样玩等,不要由家长硬性规定,家长应明智地激发孩子自己开动脑筋去想去做,并让他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责任感。孩子一旦有了进步,则应及时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
有些孩子犯了过错或经历了几次失败,就精神不振,家长此时若再盲目指责,就更容易使其形成心理压抑的状态。因此,家长要心乎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家长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不幸和伤害。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地制造恐怖气氛,而是安慰他不要紧张,血流出来还会在身体里长出来的。对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要加以解释,以消除他的顾虑。
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动力,情感交流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家长在一起,就产生了亲切感;家长尊重、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就更加尊敬家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教诲,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烦恼知多少
这一代的孩子们被认为是最幸福、最甜蜜、在物质上能得到极大满足的一代,但他们却在方方面面生出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烦恼。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这些烦恼从“上小学开始就一天天增多”,而且层出不穷,有的孩子甚至感觉烦恼“堆得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
成长必然会伴生烦恼的。全国少先队组织在少先队员中曾开展了“养成道德好习惯,解决烦恼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以期了解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关系时所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解决烦恼,从而养成道德好习惯。不是让“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强说愁”,而是不要让那些矛盾和问题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障碍,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们的烦恼,被圈定在“自己日常学习、生活及成长进程中所遇到的不好处理的、不知如何解决的或不知如何解决才更好的”问题上。
按照孩子们的述说,他们的烦恼可以数出一百多种,我们根据上述四个关系,为这些烦恼“排排队”,发现他们产生最大困扰的是在人与人、人与自我方面。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这个规律在孩子身上也不例外。孩子们在与父辈、朋友、师长的交往中,遇到的困扰有时令他们难以梳理。大年初一,五年级的艾丽同学要和爸爸一起参加单位的团拜。她把自己打扮好后正在得意,却被妈妈“教导”了一番,最后不情愿地换了一身妈妈指定的衣服。艾丽说,“我简直烦透了,因为我从来都没有自由,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由妈妈支配,而我只是一个服从者,我无法去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除了成长中的孩子共有的对自身评价方面的问题外(如身材的高矮胖瘦,肤色的黑白等),孩子们的烦恼更多地集中在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上。其中,最大量、最强烈的便是学习问题——“自从升到六年级,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了,除了作业就是考试。”南京的一位同学说。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负担的加重,孩子们的不愉快情绪也越来越多。上海一位面临小学毕业的同学写道:“每天,作业和作业以外堆积如山的习题分析、测验练习、模拟试卷,让我满脑子都是写不完的汉字和字母单词;解不开的谜团公式弄得我晕头转向,连做梦都看见自己在数字草地上做‘语段分析’。抬头一望,太阳张着‘O’形的大嘴笑,一片片云朵上写着许多单词……”
正处于生长期的孩子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尚未健全。他们可能处理不好玩和学习的关系,上课老想睡觉、爱走神、爱说话,或者是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毛病,比如动作慢、粗心大意等。这些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常常受到成人的批评和教导,由此也引发了孩子的一些烦恼。
在其他有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许是因为孩子们年龄小的原因,有些烦恼没有前述两个关系中的问题那么有切身之感和“切肤之痛”。但是,孩子们的生活毕竟离不开社会,社会的问题有时也会折射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所以他们对有的社会问题有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尤其表现出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烦恼多产生于“我在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如选举时,同学不能公平看待自己)、“我与社会对接中产生的问题”(如做好事反被冤枉,活动场地太小,上好学校要交很多赞助费),以及“我看到的社会问题”等;关于后者,他们的烦恼集中在“我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看到的自然与环境问题”等。
据对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目前中小学生最大的苦恼是学习与考试引发的焦虑,排在第二位的是人际困扰,这在孩子们倾诉烦恼的活动中得到了印证。
孩子们的“愁”,主要来自我们的教育,来自家长和教师以及来自他们自身。
用反省和批判的精神来认识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其中的确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教育学博士郑新蓉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学习许多他们毫无兴趣、对未来又毫无用处的东西?为什么有机会上学的学生当中,却有许多人想逃避学校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离开了分数,就不会评价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为什么每年七月的三天高考,都会牵动几亿中国人的神经,如同到了生死关头?为什么一些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一旦考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撕书?……“可见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价值观念、教育内容,距离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一个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使命应该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他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人类文化,而不是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其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助长他的个人主义;重视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这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这个话题似乎很大,但成人给孩子造成烦恼的许多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由此产生。
一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的调查》曾问到“你生活中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有19%的孩子列举的内容与父母有关。有几个数字很耐人寻味:分别有81.9%和89.3%的儿童说“爸爸很爱我”、“妈妈很爱我”,可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妈妈很理解我”的分别只有36.6%和48.2%。
从孩子对家庭的消极体验中,可以看到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给孩子带来了烦恼。有位高中生总结了妈妈在自己放学后说了十年的十句话:
作业做完了吗?
别看电视了,赶紧写作业去!
上课要注意听讲。
听老师的话!
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记着玩!
这回考了多少分?
现在是竞争的社会,没学历行吗?
早晚你得去扫大街!
我们辛辛苦苦,还不都是为了你!
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好好念书,我们那时候……
相信如今的大人和孩子听了这十句话都不陌生,想想孩子能不烦吗?可以说,孩子的一系列烦恼都是由学习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引发、派生出来的。有媒体在对几千名男孩女孩进行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烦听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回答频率最高的是“好好学习!”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春提出,家长的“超前危机感”、紧张心理最后都转化成了压力,落在孩子头上。单调的语言破坏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钝化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天天被数落得心烦意乱,而家长却想以此提高孩子的分数,真是南辕北辙。
从孩子主体性发展的角度看,升入小学后,“他律”的主宰除家长外,又增加了教师;交往的范围也大大“扩张”。此时恰值孩子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主体性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他们对希望“爸妈能看到我的进步并肯定我”、“不要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考试成绩不好时不挨骂”的期望,都远远超过了对“多给些零花钱”的渴望。这表明正在成长的孩子对平等、尊重的要求日趋强烈。当自己的想法、主张与客观环境、现实发生矛盾时,烦恼就必然要产生了。
虽然,成长是要伴生烦恼的,但无论教师、家长还是社会,都不希望看见孩子们带着过多的精神包袱负重成长,天真烂漫、活泼欢乐才是少年儿童应有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在成长过程中,有些烦恼不可避免地要来到你的身边。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记者带着孩子们遇到并讲出的这些烦恼,特地请教了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
郑教授认为,目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心理负荷加大。选择机会多了,人们的焦虑也增多了,这在少年儿童身上也同样表现出来。我们成人尤其是家长能做的,是保持平和心态,别老想着要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其实只要把学习这件事放一边,孩子的烦恼就少了很多。只要把孩子培养成全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家长的责任就尽到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要管孩子,就管住两条:一是不伤害社会;二是不伤害自己。让他们每天高高兴兴,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都能与人和谐相处,我们的教育就算成功了。
对孩子们的烦恼,郑教授说得很干脆:“所有烦恼都有外因,最后之所以变成你的烦恼,那是因为你的内因起了作用。所以说,自己的方法不对头,就会自寻烦恼。”当你有了烦恼以后,要学会排解。不愉快的心情如果长期压抑,不表露不释放,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郑教授给大学生讲的一些心理调节方法,也适合于中小学生。
升华:将能量引到正确的、创造性的方向;
阿Q精神:一定程度的自我安慰,只要不过分;
酸葡萄心理:对自己经过努力得不到的东西,就说它不好,这样不会太伤心;
甜柠檬心理:自己有的东西摆脱不掉,就快乐地接受它,认为它是好的。
郑教授告诉孩子们,排解烦恼的方法有很多。一旦有了烦恼,要想办法不让自己被它“困”住。
季节性情感障碍
小明一到冬天,脾气就变得特别坏,动辄与父母、老师、同学顶嘴甚至吵架,平时也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早晨懒得起床,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可是在春、夏、秋季,他变得完全像另外一个人似的,学习进步了,脾气好多了,人也勤快了,使得父母和老师好生纳闷。其实,小明患上了最近才被人们认知的一种儿童精神疾病——季节性情感障碍。
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通常在每年的10~12月开始出现一系列抑郁症状,持续至次年的3~5月,然后自行消失或缓解。抑郁症状包括:悲观失望,整天无精打采,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睡觉,早晨很难醒来;情绪上很容易激动,动辄与人吵架;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懒得动手动脑,学习成绩下降;时常感到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
据研究,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主要是因人体的生物化学物质受光影响所致。所以,光线疗法是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最有效办法。12岁以下的患儿可用2500勒的光照射。照射时,让患儿坐在距离光源约45厘米处,每间隔30秒用眼睛很快地瞥一下光源,不能凝视,以免光线刺激眼睛。每次照光45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
除光疗外,患儿在冬天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接受较多自然光线的照射,尤其是早晨的活动对患儿更为有益,如散步、做体操等。
溺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有的家长不仪生活上万事包办,而且对孩子的要求是百求百应,甚至包容孩子的过错。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独立能力差,离开了父母不知道如何照顾自己,起居、饮食、衣物的增添难以自行调节,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这样的孩子在心理上过分依赖他人,很难接受环境的变化,遇到挫折、失败不知如何应对;有的目空一切,不切实际地处理问题,甚至走上歧路。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经常表现为焦虑、抑郁,难以承受压力、竞争的挑战,常常觉得疲乏或情绪低落,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对免疫调控因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