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个人混合泳
冠军:克劳迪娜·库伯(1949年12月19日生),美国蛙泳和混合泳运动员。1964年十四岁的库伯首次赢得奥运会女子200米蛙泳银牌。四年后的墨西哥城奥运会,她夺得女子200米混合泳和女子400米混合泳的金牌。
亚军:苏珊·派特森(美国)
季军:简·韩恩(美国)
本届奥运会对苏联女排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苏联在本届男女排球赛中均获得了冠军,特别是从当时驰名世界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手中夺得了金牌,标志着苏联女排进入了全盛时期。
运动会于10月27日下午6时举行了闭幕式。东道主限制每个代表团只许派6人参加(但东道主可以例外),引起了一些国家不满。当奥林匹克圣火熄灭时,电动记分牌上亮出了“1972-慕尼黑”,数百支焰火射向天空,热情奔放的墨西哥人和来宾一起载歌载舞,墨西哥城再次沉浸在狂欢中。
本届奥运会美国获金牌45枚,银牌28枚,铜牌34枚,非正式团体总分713.3分;苏联所获金、银、铜牌数依次为29、32、30枚,非正式团体总分为590.8分。这是自1952年以来,苏美两个体育强国在奥运会的较量中,苏联第一次在金牌和总分上都输给了美国。日本获金牌11枚,银、铜牌各7枚,居美、苏之后。但按非正式团体总分,名次还在民主德国、匈牙利之后。首次单独参赛的民主德国队,金、银、铜牌分别为9枚、9枚、7枚。
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1972年)
提出申请举办第二十届奥运会的有4个城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原联邦德国的慕尼黑、西班牙的马德里和美国的底特律。由于这4个城市都是国际著名城市,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在罗马召开的第64届国际奥委会上,经过激烈竞争,慕尼黑仅以一票的优势赢得了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将会址定在纳粹法西斯发迹的城市,充分显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对和平的期望,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
慕尼黑位于多瑙河支流伊扎尔河畔,这个城市优美、宁静,原是联邦德国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1972年8月26日下午3点,本届奥运会正式开幕。参加本届大会的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7147人,其中女子1070人。首次参赛的有阿尔巴尼亚、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加蓬、达荷美、莱索托、马拉维、多哥、沙特阿拉伯、斯威士兰、索马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中国台湾派出了63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摔跤、拳击、举重、射击、射箭、帆船、自行车、柔道10个项目的比赛,但未取得名次。本届比赛项目除上届的18个大项外,又重新列入了上届被取消的柔道,恢复了多年未举行的手球和射箭。
在马术比赛中,引人注目的是联邦德国45岁的女骑手利·林森霍夫,她在盛装舞步骑术个人赛中,技压群“雄”,成为在这个男女混合项目中首次获奥运会金牌的女选手。林森霍夫是位老将,1956年她就曾在这个项目的个人赛中获铜牌,团体赛中获银牌。24岁的英国玛丽·戈登一沃森,也是一位众人瞩目的人物。她与男队友合作,获得了三项赛团体金牌。此前的1970年,她在世界锦标赛该项目中取胜,成为马术史上第一个女世界冠军。
本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增设了女子1500米、100跨栏和4×100米接力。本届奥运会女子田径赛的特点是,欧洲选手囊括了全部金牌,昔日强手美国、澳大利亚均无所建树。而欧洲主要力量又集中在东德、西德与苏联三家。本届获金牌最多的选手是民主德国的雷·施特歇尔和联邦德国的海·罗森达尔,她们各获两枚金牌和1枚银牌。年仅20岁的施特歇尔是当时短跑中的尖子人物,在100米、200米赛中连下两城。100米成绩11秒07,破世界纪录;200米成绩22秒40,平了我国台湾运动员纪政保持的世界纪录。她的1枚银牌是在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的。25岁的罗森达尔是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跑赛中的佼佼者。她获得跳远和4×100米接力的两枚金牌,另在五项全能赛中获得银牌。
女子田径赛中另一引人注目的明星,是联邦德国的乌尔里希·迈法特。她在跳高比赛中获胜,成绩1.92米,平世界纪录。当时她年仅16岁(生于1956年3月),是田径史上获奥运会金牌最年轻的选手。
本届奥运会的田径赛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女子1500米赛首次列入奥运女子“长跑”项目。前七名运动员的决赛成绩都超过了赛前的世界纪录。其中最突出的是获该项冠军的苏联选手柳·勃拉金娜。她在预、复、决赛中都刷新了世界纪录,成绩分别为4分06秒5,4分05秒1和4分01秒4。1500米跑比赛的情况表明,女子在中长跑中具有无限的潜力,这为女子中长跑项目列入奥运会比赛奠定了基础。
与墨西哥奥运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届奥运会游泳项目取得了出色的成绩:30次破22项世界纪录(男女各11项,上届总共才5项)。澳大利亚的沙·古尔德是本届游泳赛女选手中的强者。这位出生于斐济岛上的姑娘,当时还不足16岁(生于1956年11月23日)。婴儿时期被沸水烫伤,开始只以游泳作为治疗手段,而此后却成为70年代泳坛的佼佼者。在这届奥运会上,她独得了3枚金牌(200米自由泳,2分03秒56;400米自由泳,4分19秒04;200米个人混合泳,2分23秒07),还获得1枚银牌(800米自由泳)和1枚铜牌(100米自由泳),并且所获金牌项目的成绩都刷新了世界纪录。她被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
本届排球比赛,颇多意外,但苏联女排毫无悬念地蝉联了冠军。
女子体操方面,捷克斯洛伐克的恰斯拉夫斯卡已经引退,以柳·图里舍娃、奥·科尔布特等组成的苏联队重又在奥运会上占据优势地位,除蝉联团体冠军外,还获得个人全能(图里舍娃)、平衡木和自由体操(均为科尔布特)3枚金牌。本届奥运会的媒体之星是娇小的苏联体操运动员科尔布特,在团体项目上她成功完成了漂亮的旋转,尽管在个人全能项目上未能夺冠,但她在单项决赛中再次取得成功,从而引起了全世界体育迷的关注。民主德国的卡·扬茨也是这次女子赛中的强者,在跳马和高低杠比赛中各得了1枚金牌,还在全能赛中获得了银牌。
本届奥运会,苏联获得了50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美国金、银、铜牌分别为33、31、30枚。这是苏联在上两届失利后,再次以金牌多数压倒美国。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列第三位的民主德国队,获得了金牌20枚,银、铜牌各23枚。民主德国从1956年起至本届止,总共参加了5届奥运会,如果将5届获奖情况作一对比(前三届是两个德国共同组队,此处只计其中民主德国所获奖牌数),它的进步是相当惊人的。
第二十一届蒙特利尔奥运会(1976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曾先后五次申请主办奥运会。在争取1972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几乎胜利在望,但最后以一票之差败于联邦德国慕尼黑。在此之后,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击败了对手美国洛杉矶、苏联莫斯科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三市,赢得了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大城市之一,人口近300万。1825—1849年曾是加拿大政府所在地。该市位于魁北克南部圣劳伦斯河蒙特利尔岛上,是世界重要海港之一。运动会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举行,规模远逊于上届慕尼黑奥运会,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抵制事件。
本届奥运会共有6028名运动员参加,其中1247女性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的角逐。增设了女子篮球、女子手球、赛艇等项目。
苏联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塔·卡赞金娜是这次引人注目的新星。她身高1.66米,体重51公斤,两腿修长,步频快而有力,在800米、1500米赛中接连夺冠。4年后在莫斯科奥运会上蝉联了1500米冠军,并在运动会后不久又在苏黎世的一次国际比赛中以3分52秒47刷新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84年8月,在她快33岁的时候,还以8分22秒62创造了3000米世界纪录。
波兰30岁的伊·谢文斯卡,是自1964年始第四次参赛,可谓田径女将中的老前辈。但她宝刀不老,在400米赛中以49秒29创世界纪录并夺金牌。4年后,她在莫斯科奥运会上再次露面,毕竟年岁不饶人,结果一无所获。这位多次获奥运会金牌和创造世界纪录的颇有才华的选手,从此结束了她的运动生涯。
29岁的民主德国女选手,一代标枪名将鲁特·富克斯,蝉联了这一项目的冠军。4年后在莫斯科也遭到了与谢文斯卡同样的厄运。
女子跳高是这次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参赛的有上届冠军、联邦德国的乌·迈法特,前世界纪录创造者、保加利亚的约·布拉戈耶娃和七十年代后期田坛最著名的两名跳高选手,民主德国的罗·阿克曼和意大利的萨·西梅奥尼。阿克曼最后夺得了金牌。罗·阿克曼婚前称维恰斯,两年前就已显露于田坛,以1.94米、1.95米水平、破世界纪录。从1974—1977年,她几乎垄断了女子跳高比赛桂冠,7次平、破世界纪录,多次在重大比赛中获胜。1977年8月,她成功地越过2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越过2米横杆的女选手。
女子游泳中,成绩突出的是民主德国的科尔内娅·恩德尔。她是当时有数的几名最优秀运动员之一。197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时,她刚13岁多,就一举夺得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两项接力冠军,1975年又在世界锦标赛中重现了上届的成就。由于她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中的成绩,1973、1975年两度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蒙特利尔奥运会时,虽说她是首次参加,年龄还不到18岁,但已被公认为是夺标最有希望的人物。她在这届游泳赛中,共获取了4枚金牌、1枚银牌,而且成绩非常出色。100米、200米自由泳,成绩分别是55秒65和1分59秒26;100米蝶泳是1分00秒13。三项均创世界纪录。在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也以4分07秒95刷新了世界纪录。恩德尔不仅夺得了多项世界冠军和多枚奥运会金牌,并在100米、2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200米个人混合泳中21次创世界纪录。
民主德国另几名队员成绩也不错,如乌·里希特,获得两项仰泳和4×100米混合泳3项冠军;佩·蒂默尔在400米、800米自由泳中两获金牌。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主德国这种气势逼人的情况下,以16岁的玛丽娜·科谢娃娅为首的3名苏联女选手,囊括了200米蛙泳的全部奖牌。科谢娃娅的成绩为2分33秒35,创世界纪录。
罗马尼亚的纳迪娅·科马内奇这次体操赛中的头号新闻人物是罗马尼亚的纳迪娅·科马内奇。这位体操新星1974年刚12岁就出现在巴黎国际比赛中。翌年,在好手如林的欧洲锦标赛上获得全能冠军。这次在蒙特利尔,虽说她刚14岁出头,但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7月18日下午高低杠比赛,她有如一只灵巧的云燕,在杠上穿梭飞行。她那神奇的表演,征服了场上观众,轰动了蒙特利尔。她获得了奥运会体操史上第一个满分“10分”。并接连不断地创造奇迹,在这同一届运动会中总共得了7个满分。最后,她夺得了个人全能、高低杠和平衡木3枚金牌。这一成绩对罗马尼亚的非正式团体总分首次进入前六名,起了关键作用(罗马尼亚总共获得4枚金牌)。
首次列入比赛的女篮,苏联队实力比大多数队高出一截。队中2.10米高的中锋、24岁的伊乌莉卡·谢苗诺娃引人注目。这位世界著名女中锋,从16岁开始就成为苏联国家队主力。此前曾代表苏联参加1973、1975年世界锦标赛,为苏联夺得这两届桂冠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在蒙特利尔,她与队友以全胜的成绩赢得奥运会第一个女篮冠军。
男女手球,苏联双双夺冠。但排球,苏联男女却均告败北,男排意外输给了波兰,女排负于宿敌日本,均居亚军。日本女子排球队以不失一局的全胜战绩赢得金牌,在15场比赛中她们只有一次让对手的得分达到2位数。
本届苏联成绩再次领先,获金牌49枚,银牌41,铜牌35枚。自1952年以来一直与苏联争夺王座的美国队,败给了近几届成绩不断上升的民主德国队,退居第三位。这是美国在奥运会上一次最严重的失败。民主德国和美国所获金、银、铜牌数,分别依次为40、25、25枚和34、35、25枚。东道主加拿大仅得5枚银牌6枚铜牌,而金牌1枚未拿。作为主办国,成绩如此不佳,这在奥运会史上是没有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