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策划案简介
国际台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策划,主要包括采访报道、直播报道和媒体活动三部分。
1.采访报道
(1)从民主、民生、经济、科技、文体、外交六方面寻找选题,进行“新中国历程”的报道;
(2)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之路这一角度出发展开评论,侧重于论述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3)国际台各驻外记者站采访当地人,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情结;
(4)整合国际台各语言广播中心的相关报道内容,形成系列。如:《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系列报道、《20名外国人的60年》;
(5)采访各国驻华大使等知名人士;
(6)设立新中国档案栏目,重点对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揭秘;
(7)通过图片和图示等,介绍和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展与进步的情况等。
2.直播报道
(1)对“国庆阅兵式”、“群众游行”活动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进行直播,包括现场直播、多语种视频直播、多语种图文直播。
(2)多语种网络互动直播,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发展变化”、“建交60周年”、“对外交往、交流”三个主题,与网民展开网络互动及对话。
3.“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
分八路记者到我国边境地区进行采访报道活动,展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以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边贸合作和民间友好往来。
采访路线之一:以丹东为中心的中朝边境地区;
采访路线之二:以黑河为中心的中俄边境地区;
采访路线之三:以二连浩特为中心的中蒙边境地区;
采访线路之四:以阿拉山口口岸为中心的中哈边境地区;
采访路线之五:以红其拉甫(喀什)为中心的中巴边境地区;
采访路线之六:以乃堆拉山口和樟木口岸为中心的中印和中尼边境地区;
采访路线之七:以腾冲、瑞丽为中心的中缅和以勐腊为中心的中老边境地区;
采访路线之八:以凭祥为中心的中越边境地区。
此活动特别强调通过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变化。
(四)策划特点及效果
1.策划特点
第一,报道与媒体活动并重。报道与媒体活动并重是国际台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的特点,也是大型政治活动报道方面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不仅有助于丰富报道内容,也增强了策划的自主性,提升了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其中,“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更是通过分派八路记者前往我国边境地区进行直播式采访报道,即时推出多媒体栏目,使报道内容更加全面、生动、丰富,同时也增强了媒体之间、媒体与政府、媒体与公众三方面的联系。
第二,外籍记者直接参与采访。目前,国内很多媒体都聘用了外籍工作人员,但他们的工作职责一般仅限于翻译、定稿,很少直接参与报道或采访。在启用外籍记者直接参与采访报道方面,国际台做出了新的尝试。在“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八路记者队伍中,均有外籍记者在其中。透过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不仅能找到更恰当的切入点和报道素材,而且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借助评论传达中国的立场和声音。在国际传播中,为了更直接、更鲜明地表明立场和倾向,媒体通常使用评论的方式来实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中,国际台也组织撰写了系列评论,其中包括《自强不息造就中国奇迹》、《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确立》、《中国六十年:走过风雨走向辉煌》、《开放合作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等。这组评论从全球视野的高度,透过历史的纵深,展示了中国民族独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路程,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第四,整合多媒体为报道服务,突出新媒体特色。与以往重大事件报道相比,国际台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直播报道实现了五项突破:26种语言直播,创重大报道直播语种数量之最;5种媒体发布平台,创重大报道使用直播平台规模之最;11种语言网络视频直播,创视频直播规模和语种数量之最;835万多语种新闻直播网页点击量,创“国际在线”网络直播访问量新高;使用广州话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创方言广播视频直播之先河。除无线和在线广播外,国际台此次还尝试应用多语种网络、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形式进行了报道。
第五,分阶段突出国际传播重点。有关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持续时间长,因此国际台在策划中特别划分出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各有重点,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格局。
2.策划效果
由于策划时间早、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国际台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报道,达到并超过了原先设定的目标。这从境外受众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
(1)外国政要通过国际台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高度评价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斯里兰卡总理拉特纳西里·维克拉马那亚克、肯尼亚国民议会议长肯尼思·马伦德、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国际政要通过发贺电、亲笔签名的传真、接受国际台记者专访等方式,对新中国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和钦佩,对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给予了高度赞扬。
(2)国外受众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辉煌成就、国庆庆典的辉煌气势和国际台的直播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积极赞赏。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保加利亚、巴西、越南、巴拿马、尼日利亚、俄罗斯、哥斯达黎加、印尼、尼日利亚等国听众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或者接受采访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发展的积极肯定。
【策划者手记】
梳理和总结国际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报道,想说的有很多,其中最值得说的,莫过于“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活动的策划。
“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活动不和其他媒体抢热闹,而是独辟蹊径,发挥了国际台多语种采编、多媒体报道、多手段传播、多国度反馈的独特优势,开掘边境地区特色国际传播资源。活动首次尝试以国际台外籍记者为报道主体,以大批外籍记者的亲身所见、所思、所闻、所感,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成就进行客观、深入、独到的报道,成效显著。
这一活动的创意,主要围绕着两个关键词铺开:中外记者、边境。国际台员工近两千人,可谓多语种记者云集。外籍员工180多人,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专业资深人才。多语种记者和外籍记者的组合,本身就是新闻点,而这样一群肤色不同的记者的视角及兴奋点的撷取,又是对一个及多个新闻事件从不同侧面展开的全景式呈现和解读。说到边境,我国边境线绵延两万多公里,接壤国家、边境口岸众多。国际台使用61个语种对外传播,对边境及口岸的报道极具贴近性:贴近对象国家、贴近对象国受众。于是,“边境”与“国际传播”有了交集,有了“共同语言”。
当两个关键的骨架明晰后,一个立体的策划文案工作随之展开。还记得资深老记者、国际台副台长王明华在一次策划会上的四点叮嘱:一、主题要集中。以我国边境地区的“发展、和谐、进步”为主题,开拓新的角度,挖掘新的题材。深入挖掘人物特点,突出故事性。二、“落点”要适中,着眼点要新。要加强节目的贴近性、可听性,巧借中外人士之口,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报道。三、“作品”要活。记者采访的起点要高,多增加一些现场感强的连线节目。要加强时效性,特别是图片和鲜活的小文章,以最快的速度与受众见面。四、要充分做好策划,统一领导。作品要做好统一包装策划、形成品牌效应。
一席话让策划者的思路豁然开朗,于是,一个鲜活、架构丰满的报道方案“横空出世”。这个几易其稿、逐步丰富的方案既有指导具体采访活动的活动主题、参与部门、采访安排、活动时间、播出平台、实施原则,又有配合报道活动的新闻发布、媒体合作、组织分工、产品开发,更有八路中外记者边境行采访报道的细化方案。都言细节决定成败,“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活动取得的成功,事先细致的策划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这些策划者最深切的感受和心得。
“看中国·CRI中外记者边境行”在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圆满结束,为共和国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个活动的影响力、产生的诸多精品、对国际台品牌的提升、外籍记者及海外听众热情洋溢的赞美与鼓励自然是我们收获的珍贵礼物,而更让我们珍惜的,是这一次成功的策划与实践,为我们拓宽了国际传播报道的思路,拓展了国际传播报道的领域和手段,是一次最值得骄傲的国际传播报道的成功范例。
(时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编室宣传规划处处长安岚)
思考题
1.围绕某一国际政治事件,考察一家或几家媒体的报道情况,找出其中的亮点与不足。
2.你认为时政报道策划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策划技巧?请举例说明。
3.如何实现时政报道策划的创新?
4.我国时政报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