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专题类
专题片《西藏的诱惑》简介: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既涵盖了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艺术类考试的具体流程、题型范例、注意事项,又提供了历年考试大纲,内容全面而精练,让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避免做无用功,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也可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电子编辑出版等自主招生相关专业的考试辅导教材。
该片以三代僧侣虔诚朝圣为意象,以四位艺术家在西藏潜心探寻为主线,表现了一种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境界,讴歌了一种由朝圣而引申的崇高精神,注重审美价值,强调意境营造。由于该片画面优美,文辞奔放,在电视片创作中较早地运用了大写意的手法,并大胆地进行了主观情感的抒发,因此本片曾一度在中国纪录片创作界被视为写意派的代表。该片完成于1988年,获全国首届录像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及优秀撰稿奖。
例文:《西藏的诱惑》充分发挥了电视专题片兼容性的审美特征,将摄影、文学、音乐等艺术综合融汇在一起,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完成了这一独特艺术境界的创造。这里,摄影艺术——由摄影所完成的一幅幅优美画面,构成了作品精致的本体语言。它将西藏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宗教文化等形象地显现在观众面前,将观众带入一个瑰丽而神奇的世界,领略其中的奥秘和壮美。文学语言——在对社会生活的广阔展现和深刻揭示上,画面的表现力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借助于具有无限表现力的文学语言。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可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进一步揭示蕴含在画面之中的深邃哲理。音乐音响——这也是构成电视专题片的重要元素。那一组组节奏鲜明、旋律跳动,具有民歌风格的乐曲,那一支支跳动着现代通俗歌曲的韵律,那深蕴着民族风味的主题歌,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情感,激发了观众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观众的思绪带入了那奇丽的大山的王国。
《西藏的诱惑》不仅展现了西藏如图似画的自然风貌之美,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如诗似画的艺术境界之中,更可贵的是:它透过那优美的画面、艺术的境界,揭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信念,执著追求的意志,以及无私奉献的气魄。恰如创作者在片头的“创作者题词”中所说:“西藏的诱惑,不仅因为它的历史,它的地理,更因为:西藏,是一种境界。”创作者的这种主体意识,构成了作品的灵魂。
《西藏的诱惑》以三代宗教僧侣虔诚地跋涉在朝圣之途为经线,以四位著名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为纬线,精心编织而成。它歌颂和赞美了那种“朝圣精神”:“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那种执著的追求:“我是一盏灯,祈求光,祈求火;我是一滴水,祈求江,祈求河”;那种严格的自省:“世上人人都洗浴,未必都在水之中;忏悔是心灵的洗浴,省悟是血肉的再生”;那种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登山不到极顶,人生遗憾;溯流不到源头,抱恨终身”。
由于《西藏的诱惑》对这种西藏境界、西藏精神的深入开掘,使得它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哲理意识,浓厚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透过屏幕上西藏的自然风貌、文化遗迹、虔诚僧侣,以及深受诱惑的艺术家,进而领略深悟了西藏的性格美、气质美和精神美。这里,没有牵强的说教,全靠真诚的理解,心灵上情感的沟通。
《西藏的诱惑》艺术地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以及音乐语言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充分调动了电视艺术的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完成了这部电视专题片的佳作,使之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一株奇葩,跃上了艺术品的高度。
(节选自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专题片《望长城》简介:
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主持人沿着长城遗址走,长镜头始终跟随着主持人,考察长城修建、变迁,以及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长城对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长城与当今自然生态及人口迁徙变化的关系等。全片不仅考察了长城本身,更多的还表现了长城遗址沿途人民的生活状态。《望长城》的纪实风格,对以后电视片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此很多人将它当成中国新纪录片的开端。
例文:电视系列专题片《望长城》,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领域里,做出了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突破和创新,值得认真地加以理论的总结和探讨。这里,仅就对观众接受心理、审美心态的冲击和影响,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望长城》一反过去电视专题片传统的说教模式,而将《望长城》的全过程,真实地、直接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引发和调动观众的积极思维,使其根据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出独特的结论。其间,几乎没有用表面的直白语言直接颂扬“长城的伟大”,“历史的悠久”,“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民族自豪感”,而是通过跟踪采访、现场同期录音的方式,带领观众跟随摄制组一起,共同游历长城,感受长城的伟大及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变说教为事实,变灌输为启迪,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从而彻底改变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式,重建了全新的审美接受观念。
一部成功的专题片,不只看它在屏幕上展现了什么,还要看它通过这些生活情境的展现,让观念感受到什么,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调动和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实现自我再创造的能力。不要低估观众的思维能力,要相信观众,信任观众。《望长城》剧组收到的大量观众来信,充分证明这部没有说教语言的电视特别节目,同样可以感受和把握它深刻的思想内涵。
《望长城》的创作者,遵循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规律,采取跟踪拍摄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人的生活过程和原生形态,这无疑是有益的突破和创造:寻找民间歌手王向荣的过程,寻找170号巨型运煤车司机张腊梅的过程,对蒙古族摔跤手的跟踪,对包尔乎草原一家人探亲的跟踪,对蒙古族新婚夫妇的跟踪……这些未加任何雕琢和修饰的长城人和长城人家,他们生活的原生形态与电视观众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进而让人强烈地感到:这才是中华民族的真实的生活情状。难怪一位郑州观众在来信中惊喜地写道:“这些过程,我看着看着自言自语地说出了30个‘真实’、‘真真实’。”
由此可知,电视观众对电视专题片的审美需求,绝不再是直奔主题,更不是现成的结论。他们渴望在屏幕上看到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臆造的艺术表现;渴望看到真实的生活过程,而不是组接的生活片段;渴望看到真实社会生活的原生形态,而不是经过雕琢、修饰后的伪艺术品。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望长城》的确是对某些虚伪失真的电视专题片的大胆反叛,是对观众“求真”、“求实”审美心理的重建和再造。
《望长城》一改以往电视专题片的陈规陋习,采取“大张大合”、“大起大落”、“放,放得开;收,收得拢”的史家笔法,突破了电视观众单向思维的审美心理定式,从诸多的角度观照和审视了历史上的长城、现有的长城、有形的长城、无形的长城,从而对长城的历史风貌、地理特征、文化构成、艺术风采、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土木建筑、民风民俗,给予了多层面、广角度、大容量的记叙和展现,使观众眼界大开、思路猛拓,从而感到无比的新鲜和丰厚,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审美充实和心理满足。
《望长城》彻底突破了观众被动的审美心态,站在与观众平等的地位,完全丢弃了“贵族化”的高视点,采取“平民化”的低角度,平易近人、机智幽默,极富民族化的举止谈吐,朴实而又脱俗的气质,置身于普通百姓之中,真是如鱼得水,使观众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许多,乃至于最终融为一体。观众感受到的是劳动人民朴素的情感,再不是“假洋鬼子”那种忘了祖宗的傲慢状。从而完全突破了观众被动的审美心态,再造了观众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
由于《望长城》这种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根本变化,使得它的镜头对准了长城和长城两边最普通的老百姓,最一般的芸芸众生:那饱经风霜的老奶奶,那忘情打鼓的老汉,那憨憨的乡里娃,那失去丈夫的农妇,那要照相的老头,那挖砖窑的硬汉子,那打架玩的孩子……使得电视观众与他们质朴、憨厚的性格和情感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这样,《望长城》便彻底突破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式,从以往的矫饰煽情所产生的疏离心态,真正转变为真率坦诚的情感投入。作品虽然表现的是凡人、凡物、凡事,或者说是最“土”的东西,然而,它给予观众的却是不凡的感情,崇高的心灵撞击。一位福建观众说得好:“在这些土得掉渣的人们面前,有时会觉得无地自容,好像自己比他们还土,还土啊。”《望长城》从根本上突破和再造了观众的审美观念。什么最美?我们的老百姓最美,土地上的芸芸众生最美,不加矫饰、无需煽情的情感最美,而且美得震撼人的心灵。
(节选自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电影评析
一、张以庆《幼儿园》:
纪录片审美的现代性作品概况:
出品年代:2004年
编导:张以庆
摄像:刘德冬
片长:69分25秒
作品类别:人文类
获奖: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内容简介
本片选取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作为拍摄对象,对其中一群小朋友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观察和记录,从入托到毕业回家、从小班到大班、从早到晚,全景式、多视角地展现了他们学习成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将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所拣拾的一堆从表面上看似杂乱无章的生活碎片,搭建成了承载作者对世界、民族、国家、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思考的基石,以此来完成了“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目标。
例文1:
浅析纪录片《幼儿园》的影视手法运用
1.叙事形态的多元和融合
《幼儿园》在叙事形态上整合了现代叙事在各种叙事方式中,现代叙事强调情节的真实、人物的具体和结构的完整。因为这种方式正好契合了纪录片对纪实性的要求,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很长时间采用的都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叙事的形态。他们强调所拍摄内容的真实,时间、地点、人物的具体,故事和结构的完整;在拍摄手段上,注重长镜头和同期声,拒绝一切形式的造假、扮演和摆拍以及对镜头艺术化的加工处理。《望长城》《毛毛告状》等作品就是这种创作理念所孕育的产物。和后现代叙事的不同形态,既采用了现代叙事所强调的纪实手法,注重同期声和长镜头的使用,注意保持日常生活片段的完整,如对孩子们打架、穿衣服、搬凳子等日常生活场景表现时使用的长镜头,便是一种耐心而冷静的观察记录。同时,又采用了很多后现代的手法相对于经典叙事策略,后现代叙事所追求的不是故事的完整、结构的严谨,相反,它采用的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追求的是视听效果,试图通过大量具有冲击力的碎片来激发人们的想象,从而实现读者(或观众)与作者的合谋。
《失去平衡的生活》以及张以庆的前一部作品《英与白》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路。,在强调视觉效果的同时,忽视个体,忽视具体的时间、地点,缺乏明显的贯穿全片的叙事线索,在整个文本中呈现出一种碎片似的叙述方式。因此,可以说《幼儿园》既有“直接电影”所强调的纯客观记录方式,如表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时,拍摄者就始终保持了旁观者的身份;也有“真理电影”所倡导的客观呈现加主观描述的做法,如穿插在片子中的“神童问答”,实际上就是借鉴了“真实电影”的代表作——《夏日纪事》中的手法;同时也融入了新纪录运动中所推崇的强调视觉效果的一些手法,如片中几次出现的虚焦镜头。长镜头加同期声的客观记录、少许的字幕、访谈类纪录片的一些手法在片中互相穿插,让观众主动思考评判,参与到文本中,与作者共创文本,从而巧妙地把现代叙事和后现代叙事这两种叙事形态融合在了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多元叙事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