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广播:复苏探索新路径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交通一体化的加强,满足着当前受众对“移动收听”与“伴音”的新需求,广播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在生存中寻求着发展。频率专业化进一步强化,各城市交通台、音乐台都具有较高的收听率和较大的影响力。以广播竞争最激烈的北京为例,经营收入和高利润率甚至让许多报纸和电视媒体羡慕不已。2005年,北京地区进入数字广播时代。同时,广播的市场化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家级电台也相继开播了地区频率——在北京地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造原有的第三套节目推出音乐频率音乐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开播环球资讯广播,都加强了对区域市场的开发。许多广播媒体都在利用国家政策有效整合资源,在网络广播、数字广播等多方面都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整体上而言,广播业在前几年的低迷状态下有了程度不同的复苏。
总之,2005年的中国广播电视可圈可点之事不少,令人焦虑之处也很多。从整体上看,前几年还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势媒体状态正处于急速的转型之中。这种转型是必然的,所带来的广播电视传媒如何处理与政治、市场、文化、社会及大众传媒系统、媒介自身生态的多角关系,必然会带来新的命题、新的困难、新的挑战,同时也会因此带来新的机遇、新的希望和新的可能性。
(本文与孔令顺合作,发表于《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
2006:对中国电视的宏观描述
2006年的中国电视,必将以其若干不平凡的业绩载入史册。同时,也将给我们留下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2006年的中国电视最值得记忆的是什么?其生存环境如何?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亮点?存在着哪些困惑?
一、媒介责任:从“民生新闻”持续升温到《新闻调查》十年
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以“病人崔永元”为题,报道了崔永元对公共电视庸俗化的责问和批评,“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论断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讨论,媒介责任的话题被推到前台。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下,2005年中国电视文艺开展了抵制“低俗之风”的专项活动,全国广电系统把综艺、娱乐游戏、情感类栏目、节目和电视剧作为抵制荧屏低俗之风的重点,中央电视台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的概念。
2006年,中国主流电视媒体最凸显的亮点,在于围绕着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主题,自觉地担负起大众媒介的公共责任,有力地抵制了电视荧屏出现的低俗之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以及不良广告也在行业的严厉监管之下明显好转,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得以增强。崔永元发起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关注现状,展望未来,传播红色文化。2006年11月8日,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以“今天,我们该怎么做媒体”为主题,主办了中国记者节大型公益活动——第二届未名大讲堂。笔者在演讲中从“文化自觉”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履行媒体责任的问题。
从业界来看,民生新闻持续升温,已成为地面频道的主打内容,各地基本都有自己的支柱性的此类节目。《南京零距离》继续以平民化的内容、平民化的视角、平民化的解读,关注弱势群体,担当媒介社会责任。再如,湖北卫视的《阳光行动》紧扣关怀人间冷暖的主题,用真心、诚心、爱心、关心与弱势群体展开对话,呼唤人们追求善,共同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开展的“爱心改变命运·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推出的一大批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迹,感动着无数观众,被誉为“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
2006年,强化社会责任成为中国电视的自觉行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走过十年的《新闻调查》。5月17日是《新闻调查》十岁的生日,播出节目500多期。十年里,《新闻调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铁肩担道义”的“济世情怀”,坚韧不拔、义无反顾地调查真相,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信赖。它用影像全面、完整、深入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期中面临的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经历的所有艰辛、困惑、坎坷和阵痛。《新闻调查》是时代的记录者、思索者,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时代同行,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实践,使其选题的重量、思想的分量和整体的质量,在国内的新闻深度报道中无人望其项背,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此外,2006年凤凰卫视走过了十年的光辉历程。十年来,凤凰人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华语强势媒体”,以此为目标,他们为沟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世界华人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公益活动,在承担电视媒介的社会责任方面为内地电视媒体树立了榜样。
二、频道竞争: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
2006年,中央电视台提出“专业频道品牌化”的战略,标志着中国电视的频道建设开设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CCTV-新闻频道改版、CCTV—2以大片、大活动、大综艺整合资源,整合品牌,拉开了专业频道品牌化的序幕。近几年省级卫视纷纷“定位”,以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打造自己,在中国电视的内部竞争中获得各自独特的“身份”,为塑造频道品牌提供了基础。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电视剧大卖场”、江苏卫视定位“情感频道”、广西卫视定位“女性频道”、四川卫视定位为“天下故事频道”等,不仅在业内获得认可,而且已经取得现实的经济回报。频道品牌决定了频道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决定着频道的可持续发展。地面频道的“四小龙”——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江苏电台城市频道、湖南经视台、山东齐鲁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具备了地区主流媒体的地位,在本省及特定区域内传播影响力处于强势,内容生产和编排区域特色明显,收视率、市场份额以及经营创收在当地都名列前茅。
2006年,在专业频道品牌化的进程中最典型的当数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开播四年的CCTV—10,遵从“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理念,逐渐打造了一批优秀栏目,如《走近科学》、《探索·发现》、《人物》、《大家》、《百家讲坛》等,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而且收视率稳步提高。CCTV—10作为精神品格的塑造者、科学品质的锻造者、文化品位的提升者,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观众,初步具有了品牌效应。
三、大片创作:从《故宫》到《大国崛起》
2006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有一种景观值得大书特书一笔,这就是几部电视大片的先后推出——年初的《故宫》,年中的《再说长江》和岁末的《大国崛起》。它们分别从人文历史、自然与现实、社会经济与政治等不同的视角和领域,以电视的最先进的影像记录手段,描摹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全球与本土相互交织与碰撞的壮丽景观,给处在娱乐风潮中的中国电视带来了耐人寻味的理性、思想与深度。这三部电视大片不仅在电视影像制作层面取得了突破,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入的反思和隽永的情调与境界,带来了业界、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及赞誉。此外,以史诗电影为追求的《圆明园》不仅呈现在电视荧屏,也延伸到了电影院线。这几部电视大片在市场化探索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佳绩。最近七八年间,中国电视在产业化探索的进程中,纪录大片的制作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这对中国电视整体的文化格局和文化影响,包括电视的品位与品质,显然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这几部电视大片的相继推出,其重要价值在于,有力地提升了电视的品位与品质,这不仅对中国电视当下的文化格局已经产生了相当积极的改变,而且也必将对中国电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四、电视栏目:继续推进改革,缓解收视率压力
2006年,传统电视品牌栏目依旧保持着固有的活力,并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盛名,如《百家讲坛》,在媒体影响力和市场收视份额上获得双赢。专家的精彩讲授,一方面满足了电视观众对历史知识、科学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宣传教育功能和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同时电视媒体也通过制造电视学者明星为其再传播带来持续的社会影响力,但这也带来了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例如学术大众化的问题。
然而,栏目化生产这种相对单一的制作模式日久天长也容易让电视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一些名牌栏目,如《艺术人生》、《实话实说》等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也不得不面临“十年之痒”的困境,因此如何学会在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中获胜,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是关键。其中,栏目剧的探索较为成功,成为电视媒体的新宠。
栏目剧,简单说就是系列短剧。从国内第一部栏目化短剧重庆卫视《雾都夜话》的成功起,湖北经视《经视故事会》、浙江经视的《沟通故事会》、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北京电视台《身边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心灵俱乐部》相继推出,深受观众的青睐。
栏目剧成功得益于“创新”:其一,它用现代理念演绎传统文化,从具有戏剧性的生活原料中选材进而加工改造;其二,它全力关注民生民意,用乡音俚语表达观众心声;其三,其播出符合电视与生活同步的传播规律,采用栏目化、日常化的播出方式,而迥异于集中播出的常规电视剧;其四,它相对于长篇电视连续剧而言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势,因而成为电视媒体的新宠。2006年,电视栏目剧修成正果,显示了电视节目“创新”的魅力。举例来说,南方电视新闻频道自2006年3月4日开始播出《真实故事》,该剧播出10集后,平均收视率已达到2.2个百分点,最高一集收视率为4个百分点﹐而且平均观众忠诚度达到28%﹐传播效果令人赞叹。
五、“电视选秀”:铺天盖地,三足鼎立
2005年的《超级女声》火暴全国,也催发了中国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热潮。2006年,这股势头“涛声依旧”,娱乐选秀节目有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从地方电视台到央视,各大主流电视媒体争先恐后,一时间娱乐选秀节目占据中国电视节目的大半壁江山,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真正走入“真人秀”时代,电视荧屏几成大“秀”场,如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和《我型我秀》、广东卫视的《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的《化蝶》、山东卫视的《天使行动》、福建东南卫视的《搜狗女声》、山西卫视的《男人大典》、安徽卫视的《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广西卫视的《寻找最美丽新娘》、湖北卫视的《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如果再加上一些地面频道的选秀节目,简直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令观众眼花缭乱,中国电视再次彰显了其“克隆”能力。
“超女”的火暴对电视媒体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目形态本身,更多的则在于其日趋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为电视活动的营销开拓了新的渠道。
可喜的是,2006年的“真人秀”不再是“超女”一枝独秀。从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来看,2006年《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收视率为3.38%,与同类节目相比,保持第一。但与2005年“超女”总决赛将近11%的收视率相比则差距甚大。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和《梦想中国》取得了极大成功,与“超女”分庭抗礼,这四档节目使三家媒体在娱乐节目上呈三足鼎立之势。
2006年到来的“娱乐选秀热”已不仅仅是一个电视事件,更是媒体事件、文化事件。其影响已不仅仅在于娱乐节目本身,而是辐射到电视荧屏的其他各类节目中,“海选”、“PK”一时间成为大众熟悉的时尚名词;社会生活方面,各种社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商业文化活动,无处不隐藏着PK、选秀的影子,甚至诸如《红楼梦》的演员招募等也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它是对传统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不足,严肃有余”的一种拨乱反正;另一方面也是深受国际潮流的影响。经过细致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社会环境以及节目本身的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张力都在驱动这一潮流的到来。然而,任何节目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都有自己的兴衰成败期,如今的娱乐选秀节目已经瓶颈凸显,如何扬长避短、大胆创新对于任何一档娱乐选秀节目来说都可谓是未雨绸缪。以2006年的《超级女声》为例,尽管已经做了许多调整,如“赛制变更”,推出复活赛,增加名额等,但是其霸主地位已经被撼动。可见,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