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教学
汉字在汉语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与拼音文字系统完全不同,因此它的教学也完全不能够套用印欧模式。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不够,往往把汉字的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附庸,因此汉字教学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字形方面:传统汉字的教学主要侧重字形教学,其实是把“字”对应于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来教的。汉字的形体千差万别,不能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同日而语,但多年来受印欧体系的影响,我们在这方面不够重视,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部件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因为这是一个密切联系教学实践开展的教学方法,充分注重汉字的书写结构特点,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字音方面:汉字的字音要一个一个记,即使留学生已经学过了语音,知道汉字的声韵调系统,还是没有办法准确读出生字的音。因此,字音教学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同于语音教学,但目前在教学中还没有很好地体现。事实上,汉字有90%左右是形声字,而且声旁的有效表音率达到约40%,声旁与字音直接相关。
字音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声旁的表音特点,启发学生认字。
字义方面: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但目前基本没有单独的字义教学,字义是在教词的时候才会涉及,其中单音节词的词义与字义重合,双音词及多音词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词来讲它的意思,而不介绍其中字的意思。因此,学生往往先学词义,后知字义,以致出现“鸡蛋的妈妈”之类的笑话。有一位韩国留学生学了“你好”这个词之后,发现中国人见面时一般不说这个词,而在打电话时常用,因而把它理解为“喂”的意思,直到学了“你”和“好”之后才恍然大悟。
整体来讲,在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充分注重汉字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并没有独立的汉字课,汉字教学的瓶颈难以突破,这其实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屡遇难题的根本。
2.语音教学
汉语的语音教学主要借用印欧语系的模式,侧重介绍汉语拼音并加以练习。
这些年来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语音教学有滑坡现象,这当然是不应该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不在拼音,即使学生把汉语拼音里的每一个音都掌握好了,还是没有办法读出一个陌生汉字的音。所以我们认为,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还在字音教学。
3.词汇教学
通常认为,词汇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必须一个一个地教,这其实也是受印欧体系影响的结果。所以这么多年来,词汇教学一直不受重视,因为词汇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出现一个词教一个词,但往往是越学越难,越学越混乱。
近些年来,对外汉语学界对汉语词汇是不是一个系统、是怎样的一个系统、该怎么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很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字”,从“字”(语素)入手来教学,无论是李芳杰的“字词直通、字词同步”教学法,还是贾颖的“字本位教学法”,都充分注意到了“字(语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马玉汴提出的“放射状词汇教学法”以“词语”为基点,辐射形、音、义及构词法、句法,但其理论依据仍然是汉字形音义结合以及汉语各个要素相互联结成网络的特点,可谓具有字本位理念。
李如龙、杨吉春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的观点,但“并不是要取消或排斥语音、语法的教学,而是要把语音、语法融入词汇进行教学”。文中仍然肯定了“字(语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且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连接,因而仍然具有字本位的精神与理念。
4.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我们在教学上付出最多、用力最勤,但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是借鉴印欧语系的语法框架来构建汉语的语法框架。尽管这些年来根据汉语的特点,不断进行调整、修改,也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但整体而言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汉语的语法框架。
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取淡化语法、突出语义的方法。特别是初级阶段,“主要是要抓好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而不是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更不能直接给学生大讲语法规则”。也就是说,要把语法渗透在教学内容当中,其实也是充分重视语法与词汇、意义等的融合。
徐通锵认为:“以字为基点,以语义为重心,吸收西方语言理论的立论精神,从汉语的研究中提炼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这应该是21世纪中国语言学实现与西方语言学相结合的一条根本途径。”但时至今日,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成熟的汉语体系仍未建立,在对外汉语学界也尚无这方面的探索和实验,因为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但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恐怕还得回到“字”上来。
三、以字本位理念为指导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初步构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直面的是教外国人学汉语的问题,直接触及汉语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启发我们去探索汉语的本质。就汉语而研究汉语,有时候不一定能真正看清问题,当我们从其他角度审视汉语的时候,这个特点才会凸显出来。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学者们不约而同、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要从汉语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找到了“字”这个汉语最基本的单位,应该说是一种必然。教学实践证明:汉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字”正是联结它们的枢纽。只有充分重视汉语的这一特点,树立字本位理念,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才能不断前进。
当然,字本位理念并不是只强调“字”,否定其他方面,而是注重各个要素以“字”为基点的联结。在第九届国际汉语讨论会上,法国的白乐桑在谈到他编写的字本位教材时认为,字本位并不是完全否定词,合理的思路应该是以字为基础,字词结合。因此,字本位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重在它是一种符合汉语特点的理念,而不在于其具体的理论。在教学中无论是以语法教学为中心,还是以词汇教学为中心,其实大家都意识到了汉语各个要素的联结,这个联结的基点就是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是字本位理念的一种体现。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可以以字本位理念为指导,构建一种新的教学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循序渐进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学习一定数量的核心字,这些字可以综合考虑书写难易程度、出现频率、构词能力等标准确定下来,以核心字为基本单位,从它的形、音、义辐射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第二步,从核心字过渡到字组,以字组辐射到其形、音、义三个方面;第三步,从字组过渡到句子,主要辐射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这样,学生在基础阶段就可以淡化语法,以汉字为基点,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丰富词汇学习,培养语感,进而顺利进入句子的学习。
这个思路跟汉语母语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要充分借鉴汉语第一语言认知的特点,重视语义,淡化语法,让学生在培养语感、熟悉语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汉语,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作者范慧琴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