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晖
多年来,我们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坚持改革和创新,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惶惑,也取得过一些小小的成绩。今就其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作简要的陈述,希望得到方家的赐教,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一、古代汉语课实行论文结课的利弊
中国传媒大学的古代汉语课程主要分为中文专业、非中文专业两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其中,中文专业的古代汉语课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倡导下,采用论文结课方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对一门基础课来说,考试、论文写作这两种结课方式各有利弊,采取哪种形式,关键要符合课程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理念。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该课程有个明晰的定位,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个清楚的认识。
课程论文的写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首先,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应是一种应试教育。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或书本灌输的思想与知识;应使他们初步具备独立进行研究、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知道解决问题的大概方向和程序)。论文写作要经过选题、资料整理与分析、论证与写作等环节,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从现实需要来看,提早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能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论文写作过程和写作规范,以便在将来写毕业论文时顺利进入状态。
但是,和其他选修课不同,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课,它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这门课是否应该采取论文结课方式,似乎还有不同看法。事实上,我们注意到了论文结课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当有的学生得知本课程是以论文结课后,在内容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上似乎不如闭卷考试课程那么用心,这是多年来应试教育带来的一种思维定式。有的学生认为论文考查未必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而对任课教师来说,论文评阅要比试卷批阅更为复杂,前者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其实要大于后者。因此,论文考查的方式就有可能处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确实,我们不能排除个别学生因为没有闭卷考试而放松学习,想通过敷衍一篇文字来应付的现象,也不能排除部分论文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态度和付出的精力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非常认真和刻苦,可是论文选题有偏差,先天不足,导致论文最后的成绩不好。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只是局部现象,不能因此否定了论文考查的重要性和作用。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善于考试的未必能写出好论文,但是论文成绩好的,考试成绩也不差。不管闭卷考试也好,论文写作也好,其成绩都能基本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对而言,论文写作更需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这两种考查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要看该课程教学想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想考查学生是否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考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如果想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研究能力,可以通过论文写作方式来进行考查。采取何种考查方式,是要和该课程的宗旨和理念相契合的。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课已经有一定的古文阅读量。那么,大学阶段的古代汉语课程除了更为系统地讲授基础知识以外,不能只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因此,我们一直主张在古代汉语课教学中贯彻“打通古今”、“培养能力”的理念。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坚持在古代汉语课程中采取论文考查的方式,并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细致的指导。
令人欣慰的是,每一年级的结课论文中都能出现多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反映出认真学习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头脑。
二、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论文考查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自由选题论文、命题论文(或者将论文选题确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课堂论文。后两者能有效减少论文抄袭的情况,但自由选题论文也有其长处:首先,选题不受限制,学生能就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更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到,优秀课程论文的选题基本都是作者本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是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进而思考较多的知识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言不虚。其次,自由选题论文避免了突击考查,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在确定选题、材料搜集整理、论证写作等方面可以精心打磨,论文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讨论中不断得到改进,这其实就是一个有效地锻炼、提高的过程。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会很有好处。因此,这几年中文专业的古代汉语课考查方式,我们都选择了自由选题论文。
课程论文的篇幅一般不长,因为学生的时间和能力有限。我们要求学生将论文作得精巧,解决小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写小论文。课程小论文的根本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熟悉论文写作过程,锻炼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二是通过写论文促使学生去多读些书,对本专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实际上,小论文往往是开启学生专业兴趣的钥匙,也是学生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的一个起点。因此,小论文内容篇幅虽小,意义和作用却不小。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几个关键环节必须处理好。指导论文应紧抓这几个重点,才能有效提高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选题
论文选题充分体现作者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只有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的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了解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关资料,从而进一步确定论文选题。善于思考的学生对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有较强的敏感性,能从常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或者不以为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而那些不注意观察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不习惯向自己发问、只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往往很难自行找到选题,当他们面对写论文的任务时,经常感觉无从下手,很茫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老师,你能给我定个题吗?”这就是长期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经常向学生强调一点:在学习中,应时刻带着问题去读书或听课,要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怎样”、“为什么”。
为此,我们向学生们提出建议:多作札记。平时写小札记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记下来,尝试着去解决,形成一篇篇学术小札记,也许内容很粗浅、观点很幼稚,这都没关系,因为它就像日记,记录了自己思考的点点滴滴。一本本札记实际就是自己在学习上进步的纪录片,弥足珍贵。好文章往往就来自于这些不起眼的札记。
从平时作的小札记中挑选几篇,加以整理和扩充,加以规范,就可以形成小论文。因此,勤于思考、勤作札记的同学,从来不会为确定论文选题而发愁。
1.论文选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指导学生确定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适当,切忌大而空。一旦选题涉及面过大,则在区区数千字内只能泛泛而谈,流于空疏,如浮光掠影,只能谈些皮毛。
(2)选题要精巧,所论要具体。最好是自己读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对课文中某个字词具体含义的讨论、对某一类语言现象的分析,等等。
(3)有时候某选题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具体,但是如果需要处理的材料过多,需谨慎斟酌写作者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是否足够支撑。如果不能,也不宜作为一篇课程论文的题目。
2.课程论文的简单分类
根据论文内容和选题的不同,我们把小论文粗略分成以下几类(分类未必恰当,仅供参考):
(1)读书札记类的小论文:论文没有单一的论题,由多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解决读书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
(2)解决单一问题类的小论文: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作,有自己的新见解。
整篇论文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3)整理总结类的小论文:就某类现象或规律,对已有成果作一梳理和总结。
未必有自己具体的研究和论证,主要是列举众说,并下己意。作为本科课程论文,此种写法未尝不可。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必有的阶段性工作,也是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部分。所谓“文献综述”,是指初步确定选题后,对该选题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了解前人时贤对此问题的研究已到了何种程度。具体来说,应该搞清楚以下问题:(1)有没有人对这个选题进行过研究?
(2)已有哪些文献涉及或讨论过此选题?已取得哪些成果?
(3)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4)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充分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状况,是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任何研究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所以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若经过文献综述,发现该选题已经有文献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讨论,已经没有再发掘新东西的余地,如果是学位论文或正式论文,就应该放弃该选题,避免作无用功和重复劳动。当然,作为非正式的课程小论文,可以把它写成上文所提到的“整理总结类的小论文”。
虽然说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所必需的工作,但在论文中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形式。所谓显性的文献综述,是指学位论文或一些正式论文中,安排专门的章节或段落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该选题的研究状况。所谓隐性的文献综述,是指在一些论文中,不一定安排专门的章节和段落来明确介绍研究状况,但在具体讨论中往往要引用或介绍已有成果。也就是说,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总结是分散在具体论证之中的。
另外,有的学生在作文献综述时,干脆直接大段引用研究文献原文。这是一种偷懒的办法,也是不合格的写法,因为这样的写法根本不是“文献综述”,而是“文献汇编”。所谓综述,一定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自己组织语言来加以介绍,有条理、有重点,而不是研究文献名录的简单堆积。
(三)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我们这里说的“材料”,是指论文所要研究的对象,而不是上面所讲到的研究资料。
(1)电子信息化时代,给语言文字研究带来很多便利,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化材料(例如各种语料库、电子文献等)进行检索,减少大量翻检语料的时间。但要注意,一定要提醒学生,在正式开始写作时所需用到的材料,一定要找好版本的原始材料进行核对。现在的学生对电子资料接受较快,也许最初囿于专业见识,不知道有哪些文献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在经过教师指导、点拨以后,能很快上手。一些学生甚至对电子语料产生过度依赖,轻视了基本文献的研读,这是我们需要加以警惕的。
(2)研究的材料最好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要限定范围,不能漫无边际。
(3)收集材料以后,一定要分类,然后进行比较。往往在材料的分类和比较中发现现象、找到规律。很多看起来高深的研究,实质上只是因为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然后有效地对之加以比较、分析,方法其实很简单。专家和新手的区分,往往就是材料占有的多少、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不同的区分。
(四)格式与规范
论文格式,主要涉及“注释”和“参考文献”两个方面。
注释一般分为“脚注”和“尾注”,正式论文一般只采用其中一种,但是也有的论文同时采用两种注释格式。
参考文献目录不等于注释,并不是要把论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文献都列入参考文献。一般只把最重要、对该论文参考价值最大的部分文献列入参考文献目录。
一些不太正规的文献,以及一些常见工具书,不用列入参考文献目录。
刚接触论文写作的本科生,往往分不清“引用”和“抄袭”的区分。所以我们反复向学生强调,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说法,一定要注明出处。引用有直接引用(引用原文,需加引号)、间接引用(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别人的观点),都须标注出处。后者往往为学生所忽视。
(作者肖晓晖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