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平
一般而言,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有三层境界:其一,讲授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内容准确,条理清楚,最终将其完美地传达给学生,这大约是第一境界,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其二,准确完美传授教学内容,并能进一步阐释传达其神韵,在古代文学范围内融会贯通,通过对比、关联等手段令教学对象获得更加立体、形象的感受,使得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获得更加饱满灵动的印象,这是第二境界;其三,在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学对象被激发出对于古代文学跨时空的亲切感,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主动而非被动地加大这方面的课外阅读量,从而开阔视野,提高古代文学的学习、分析能力,从爱好与兴趣进入到研究层面,这是第三境界。
这三层境界,多年来基本上奠定了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基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效果衡量的主要标尺。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就业市场要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开始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挑战,古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生的更高、更复杂的要求。这就需要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古代文学的教师都要相应做出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因此,教学主体、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随社会观念、科学技术、市场应用而不断提升,是迫在眉睫的事。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就教学主体而言,不仅要求有熟练的古代文学业务能力,能够生动形象、举重若轻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其古代文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开阔的眼光和更综合的能力,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以及他们专业和古代文学的关系。
古代文学教师不仅要了解古代文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话题,还要了解古代文学与相邻专业关系的最新进展和前沿话题;不仅要了解古典文学自身教学手段的最新进展,还要了解相关专业,尤其是所教授学生所涉及专业的教学手段的进展情况。一句话,在今天,古代文学教学,无论其内容还是手段,都不再是古代文学教学一个学科自己的事情,而是立足本学科,兼顾所有教学对象所涉及的学科的事情;教学内容不仅要立足学科本体,还要兼顾到本学科在相关学科的应用;教学手段不仅要立足传统手段,还要随时关注相关学科,甚至最新的科技手段,并将其加以吸收利用。
可以说,在今天,古代文学的教学要保持传统本色,但同时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要具备空前宽阔的视野和思维,具备现代性的特征。惟其如此,才能使古代文学教学具备更强大的生命力;惟其如此,古代文学教学才能在当今娱乐气息浓厚的社会中,以其雄厚的底蕴,散发出新的魅力,而不被空间、时间感所疏离。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使古代文学教学走向现代化。就眼前来说,起码要使古代文学教学具备现代性特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从三方面做起:其一,教学主体的现代性。这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现代性的素质。
由于专业的原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古代文学的教师往往给人一种古板的印象,再好一些的则是彬彬有礼、满面书卷气的形象,其形象很难和活泼、朝气、现代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严谨、刻板、传统往往是古代文学学科教师的一贯风格。近年来,由于《百家讲坛》的出现,在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明星学者的影响之下,古代文学教师这一固定形象才有所改变。而实际上,由于现在文化环境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本学科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塑造自身的形象。
当今社会信息畅通,各种传媒手段发达,学生借助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可以迅速获得大量信息,而教师本身如果仅仅秉承传统,还以为凭借自身熟练的学术功底和积累就可以让学生满意,这本身是很危险的。学生凭借现代传媒手段,不仅可以获得教师掌握的信息,同时由于其思维的活跃、好动,对于新鲜事物的敏锐接受能力,他们更可以获得一般教师没有获得的信息,形成一般教师难以形成的古代文学与社会现实结合,并运用于现代社会的能力,从而在某些方面超过教师,并使古代文学的某些方面焕发新的活力,达到一般教师难以达到的境界。
如果教师心态、感觉、能力各方面不具备充分的活力,并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学生相呼应,就真的会变成现代社会的“两脚书橱”,难以为学生所接受,不能和学生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从而成为学生心中的古板先生,最终难以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端庄、严谨等固有因素需要坚持,在此基础之上,更要增加朝气和活力,增加吸收消化新生事物的能力,以及对于新现象的适应、分析辨别能力。而且上述能力不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这些能力要和学生同步,有时候甚至要领先学生才行。
教学首先要靠人来完成,因此,教师的形象、素质的提升便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走向现代性的前提。
其二,教学思维的现代性。这要求教师在具备传统底蕴的基础上,还要形成与现代社会保持良好互动和信息畅通的教学思维。
教师本身具有了现代头脑和素质,这是根本。同时,还要更进一步,时时注意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的思维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的社会环境、现代的学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向来是教师默认的三大职能,也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核心,传授圣贤之道、传授学业、解答其中的疑难问题,也一直贯穿着教师教学思维活动的始终。但是,受传统影响,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思维一直偏重于形而上的东西,对于其中的理论层面、哲学层面的东西比较侧重,对于形而下的东西则一直比较忽略,这在越来越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现代社会中,不能不说是一短。
举例来说,我们多数教师讲解起作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也许滔滔不绝,但是,如果联系到这些内容与当前影视作品的联系、在当前传媒领域的应用,则可能就无从说起;谈起诗词的艺术特征、句式格律也许并不陌生,但是如果需要提笔做上几首,可能就有些难度;谈起传统的书法绘画发展史或者理论,也许不是问题,但是如果需要动笔实践一下,也许就成了问题;讲解戏曲小说的艺术规律也许并不陌生,但是如果需要提笔进行创作示范,恐怕就不那么轻松了。这些情况,退回二十年甚至十年,也许都不会出现,但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即使是古代文学这样的传统课程,也的确需要基础与技能并重、素质与实践并行,并将这一观念贯彻到教学思维活动的始终。用传统的话语来说,就是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形而上之“道”的素养,又要注重传授学生形而下之“器”的技能。这是我们以前所忽略的,也是现在所要重视的。
现代的教学思维之下,仅仅坐而论道已经远远不够,更要求教师能够起而行之,并为学生示范。近年来一些艺术管理类、理工类专业逐渐提出要求教师定期进行业内挂职锻炼,国外一些学校招聘教师甚至要求业内专家要占一定的比例,这实际上正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中动手实践能力的强调。专业所限,古代文学专业教师恐怕很难有业内挂职锻炼这一说,但是在自身的科研、教学中,除了诗词曲赋的理论分析之外,注意其创作与现代应用;除了棋琴书画艺术层面的讨论之外,留心其技巧的训练和实践层面的掌握,这都不应该是太大问题。只要教师有了这种专业实践与应用意识,操作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如此,古代文学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保持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现代的教学思维,要求教师以现代的素质将传统的精华,通过现代的教学思维传授给学生,这本身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完成自身的转化、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
这其实包含了教师本身的升华过程,已经开始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了。
其三,教学手段的现代性。口头讲述或者说口讲指画,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甚至整个文科教师来说,并不难。但是如果涉及到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或者课堂设计中纳入各种技术元素,以强化教学效果,这恐怕不太为人所重视。而现代社会对于课堂设计中的教学手段、传播媒介元素的运用,则不断提出要求。古代文学教学也不能例外。
例如,现在不仅是古代文学教学,几乎文、理、工、艺等所有学科教学都用上了PPT(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授课必须使用PPT,这一规定是否完全合理姑且不论),用上了视频短片等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有的甚至作为教学手段的主体。上课一页一页的幻灯翻过去,一段段视频插入播放,教师省了板书之劳、口干舌燥讲述之劳,学生兴致勃勃、新奇不已,也省了枯燥听讲之累,昔日漫长的课堂就这样轻松而过,师生皆大欢喜。
这是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便利,也的确比之前的教学手段进步不少。但当下这种情形,严格说来,只能算是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严格说来,算不上教学手段的现代性提升。所谓教学手段的现代性,关键点不在于使用了多少最新科技手段,不在于教学手段中最新科技元素占了多大比例,而在于新科技手段的运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内容的领会、教学效率的提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更直接一点说,新技术在教学手段上的应用,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地思考和领会?
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更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素质?因此,教学手段的现代性,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而是要求手段的应用要更好地和教学内容结合,要更紧密地以深化教学内容、激发教学对象的思考为目的。
其实,近十年来单纯追求教学使用PPT,过分追求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的弊端已经开始出现,如教师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变成了PPT主导下的演示,反而束缚了教、学双方面的思维,而课堂的短片视频教学往往比例过大,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并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影响到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动手能力的提高。这样,技术与内容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协调二者的关系,则是教师实践操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概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性是新时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当前科学技术空前进步,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所面临诸多挑战的一个侧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古代文学教师应该是最先觉察到这一历史性变化者之一。近年来古代文学教育界经常听到的声音,如“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和教师的代沟太明显了”、“学生太有主见了”、“学生不喜欢我们古代的东西”等等,正是上述挑战和历史性变化的冰山一角。而要应对这种变革,古代文学教育本身就需要变革,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学思维、教学手段走向现代性,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教师传授的是传统的精华,而产生这些精华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是遥远的过去。
今天的知识传授者们也要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接受我们这些传统精华的学生们,在接受着和接受了传统精华之后,同样也要面对并走向这个瞬息万变、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因此,今天的教师改善自身、改善思维、改善教学手段,以一种与现代社会共生的姿态,继续传统的承续,便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毕竟,师者危坐杏坛而传道,弟子从游而受业,可以成为永恒的楷模,但不能成为不变的教条。
(作者董希平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