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阶级革命框架中的政治性阐释,正是语文课程人文性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讨论,澄清了一些模糊观念,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受到普遍关注。
在我国,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认识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中,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现代教育实验和教学方法改革。刘大白、夏丏尊等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生的真义和环境的现状。因而,他们认为,国文科的教学目的和内容也应该与此统一。从学科目的出发,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采纳了反映各类社会问题的时文,由此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世纪之交,在对应试教育反思的同时,国内教育专家关注到国外教育呈现的人文特点。他们在对西欧、东亚等区域中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目标的比较中发现,我国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对读者主体的关怀程度不足:阅读不是作为读者个人生活的需要,阅读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知识,而缺少对人本身的关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很难或者无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无法从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阅读本身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体验、鉴别、批判和评价,以及通过阅读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语文课程更多地将阅读教学目标锁定在对读物客体的准确理解和背诵积累上。其本质是将充满生命意蕴的阅读活动,变为枯燥机械的理性认识,将人改造成急功近利的吞噬和负载知识的理性工具。这一严酷的事实和结果,是专业学者在对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比较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教学现状的冷静审视中发现的,由此产生了一种现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必须改变语文课程以“工具性”为标志的落后的教育理念,树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突出人文教育。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关注人的需要,重视个性和人格的养成,使语文教育本身的发展与受教育者的人的价值全面得到实现。
世纪之初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总目标”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全方位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特点。“课程性质与地位”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还赋予语文学科培养世纪新人的重要使命:“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标”强调“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除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之外,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对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们首先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的:语文教育属于母语教育,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使用媒介,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课程承载的神圣使命。其次,从“各民族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竞争”的共识出发,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更应该从完善人的内部世界的角度去实施教育,“全人”教育理念开始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理性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由于工业发展使分工越来越细,它同时也导致了人格的片面化。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观念,导致受教育者人格萎缩,现代工业化时代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人文精神的失落。当下,由于文化多元与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开始出现世俗化社会特征,高扬人文精神,完善个人道德比在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各民族竞争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是科学性和人文性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如何实现经济飞跃与人的发展同步发展,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获得双赢,在作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的同时,也是语文教育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对语言本体认识观念的变化,民族经济和语文教育本身的发展,以及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等诸种因素,使人们加深了对语文课程人文属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语文学科无可摆脱的人本承载已达成共识。
三、人的现代化:鲁迅经典传播的逻辑起点
当我们讨论鲁迅经典大众传播意义的时候,把问题设立在教育现代化的基点上应该是一个适宜的平台。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回顾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不难发现,“语文教育的现代性首先表现在从经学教育中分化出来,并在学校课程中获得了一席之地,随后,开始在学科内部对封建主义进行批评与反思,确立了人格独立、平等,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清末新式教育的兴起,到民初取消读经科,确立资产阶级教育方针,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语文教育逐步摆脱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从注重封建经典教育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怀上,在培养目标上指向了具有独立人格及个性自由发展的人上。这一根本性变化,标志着语文教育进入一个‘人的发现,个性发现’时期”。正是在以启蒙为价值取向的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鲁迅及一批有着现代理念的作家作品进入语文教材,逐渐取代了封建色彩浓厚的儒家经典。除了白话文作品语言的“纯粹简净,可以为模范白话文”以外,内容所涉民主自由、劳工神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个性解放等启蒙话语与人生问题也是被选录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在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历程中,共有123篇(首)鲁迅作品先后被选入我国内地以及港、澳、台中小学语文教材。由此可见,鲁迅经典价值已超越了文学本身而成为民族文化瑰宝。
鲁迅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地位的确立,主要体现在他始终致力于中国人的改造以推进民族现代化进程。虽然鲁迅人学思想的启蒙价值在“五四”时期就显示出来,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后来不是革命取代启蒙,就是救亡压倒启蒙,鲁迅思想革命的主张逐渐被时代洪流淹没。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术理性的恢复,鲁迅研究逐渐回到鲁迅本体,人们认识到“鲁迅是一位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立人”是鲁迅的元思想,是鲁迅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我国特定的历史语境所限定,“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中学语文教育与鲁迅研究学界保持同步,社会学阐释和政治功利性是其主要特征。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工具性”课程属性依然是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整体的强制力”所产生的定势,在这个时期仍然强势地支配着语文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决定着语文教育整体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尽管这个时期的教材增选了鲁迅的许多作品,但在教育理念没有更新的前提下,它的阐释话语是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之交多元文化语境下,鲁迅经典传播并非一帆风顺,既出现了借助各种新理论阐释的喜人局面,也历经颠覆和挑战。后现代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以及与“超世俗的神圣化”相反的“反神圣的世俗化”思潮,此起彼伏,也波及语文教育领域,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
一是觉得鲁迅“过时了”、“没意思”;二是片面地认为否定过去就是思想开放,没有正确处理好时代性与经典性的辩证关系;三是对鲁迅人学思想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缺少深刻的认识。新世纪初,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属性的确认,各地语文新教材在体例设置、教材选编等方面都突出强调了人文特征。但人的认识不是转瞬即变的,对鲁迅经典的认识也不可能产生突变。在日常教学中,将鲁迅作品仅仅当做学习语言的范例,视高考命题走向实施教学等,种种迹象典型地反映出实用理性色彩浓厚的语文观。这些不甚恰当的做法,必然带来本土文化资源的流失。只要粗略统计一下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就会发现,学生作为立论依据的大多是古典诗文,鲁迅以及现代作家被提及的甚少。种种现象表明:如何建立鲁迅精神与当代人生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语文教学的传播途径使之日益成为一种生活的资源和力量,我们还缺乏应有的考虑。
努力完成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的中心问题。转型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民族的理想目标是:“在追求国家的独立、富强、民主的同时,更加自觉地追求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这样的‘现代化’双重目标的再度确立,是我们从失败的历史中获取的积极成果,也将成为民族再度奋起的新的起点。”要实现中国人素质的改造和提升,必须有效地利用本土的思想范式和理论资源,鲁迅的文学和思想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鲁迅文学经典在语文教育领域传播的目标应该有多个义项,但致力于“人的现代化”是其逻辑起点。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急遽变化的时代面前,将鲁迅的人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以及中国人的生存建立内在联系,作为引导当下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精神资源,语文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