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霜白的俞道坚游到陕西时,一日忽然领悟到:游遍江山名胜终须有歇息静兴于家乡田园之时。于是,他请画工为自己绘制了一幅题为《江山息兴图》的山水画,以寄托自己的情思。道坚回到故里俞源后,大学士苏伯衡欣然为之撰写了《江山息兴图卷序》,以天地四时规律喻人,对其“息兴”情怀作了富在哲理的阐释:“冬也,木归其根,草敛其华,雷收其声,虹藏其形,引起天地之息也……天之在也,且犹以息为发育之地,而况于人乎?……人身不息弄形疲,心不息则神耗,……孔子有云:仁者静焉有仁而不静者乎,静而不息者乎?”俞冲的长孙俞友闻,也以历览天下名川大山,结交名人学士而成为俞源隐逸文人的又一座高峰。俞友闻,名札,读史通经,才学出众,立志功名。然而,时运不济。明正统十三年(1448),因陶德义率宣慈矿工起义军袭击武义县治,一时社会动荡,俞友闻因此“移流废学,业不克就”。于是,他选择了“广博阴阳术数之技,历览天下名山大川以壮其气”。明成化十五年(1479),他以占卜术数一路游历,抵达山西。山西绛府(现山西省运城市有绛县、新绛)长史谢森,与在金华任职的俞友闻舅舅魏廷仪,曾一同在王室为官。外甥拿着出门前舅舅写的书信,前去拜谒谢森:初次会面,谢森同俞友闻竟然“不言而意若契也,及与言之而志曰合”,便将友闻举荐给贤王。贤王欣然接见俞友闻,向他询问江南风情,他对答如流,才华横溢。因而,贤王连日约见俞友闻,“讲论或赋诗吟咏”。当贤王得知俞友闻为括苍名贤俞涞的子孙后,倍加尊重,欲留其任职辅佐。而俞友闻以家中父母年迈为托辞,婉言谢绝。在绛府三个月之后,贤王眼看再也留不住俞友闻了,便置酒赠诗,同请王室官员也都作诗赠行,让谢森作《绛阳送别卷叙》,“并命工装轴集饯赠诸作,以华其行”。现仍留存其赠诗12首。其中,刑部尚书何文渊写的诗是:“车骑纷纷远送君,骊驹声迭岂堪闻;一杯饯别河东酒,千里相思浙右云。旆返金华添喜色,人从绛郡念离群;临歧莫厌重留恋,为惜情多不惜分。”依依难舍的惜别场景跃然诗行,至今让人为之动情。而工部侍郎卓敬的诗,则在羡慕乡间渊明式生活的同时,期待着如约再会于金秋时节:“绛阳相会喜相知,又向河汾话别离;祖帐数杯新秫酒,行囊一束故人诗。……此去莫忘鸡黍约,来年期在早秋时。”由于俞源深受田园文化的熏陶,因此隐士众多,乡贤辈出,详见注释栏8-1。
注释栏8-1
乡贤录
明朝
俞涞:行敬一字巨川,号二泉,博学宏才,志存康济,元末组织民兵武装,保障有功,授《义民万户》。刘公基为之作“像赞”,宋公濂为之作墓志。
俞善卫:行卫一,字原善,号西峰,好贤礼士,不惜千金,尝与宋公濂、苏公伯衡友善,钟情山水,善于诗著,存有诗集。
俞善麟:行卫四,字原瑞,号竹坡,隐居乐道,不干仕进,每与缙绅游,故苏公伯衡志其墓。
俞善护:行卫七,字原吉,号皆山,雅志清修,不求闻达,作“皆山楼”以游息,苏公伯衡为之作记。
俞道坚:行恭一,字文固,号江山息兴,通书史,善词赋,交游遍天下,故苏公伯衡为之作记、作序。
俞道奇:行恭四,字文玉,号寿宁,敦庞善晦,雅薄功名,乐善好施,享寿近百岁。
俞胜宗:行恭十二,字文献,号团峰,隐德重于公卿,然亦善词赋,建“团峰亭”以游息,有赠团峰诗卷,苏公伯衡为之兄弟作《崇本堂》记。
俞札:行权十五,字友闻,雅志高尚,淡于进取,喜交贤豪,游览名胜,士林推重,赠于诗卷,绛府左长史为之作《绛阳送别卷叙》。
俞缪:行衡九,字世宝,雅薄功名,寄身空谷,善吟咏,专心医道,康济斯民,著有《杏林捷径》。
俞奉琦:耆宾行荣百六七,字汝韫,乐善好施,崇祯九年大荒,解囊济民,赈谷数百石。
清朝
俞林檀:行贵十三,字萃煌,一生急公好义,捐助建留云亭、奶婆桥、兰亭、东岳庙、森草殿,砌大行岭、寨头岭、燕山岭,事迹载入宣武二县志。
俞林模:行贵二一,字萃正,不求仕进,乐善好施,建桥、铺路,施舍棺木,捐米济荒,助资兴建乌溪桥、乌溪亭,为便宣靛、苎杂货出水登筏。
俞君选:行义八二,字兴,号恒斋,同建寨头岭、东岳庙,建下杨通济桥捐银五百两,岁饥赈米济困。
俞君泰:行义九二,字国仁,号宁斋,慷慨解囊,岁歉赈米,独资建杨畈万安石虹桥,计费1200余金,修造村口通济桥捐银500两,道光十三四年疫病流行,死亡无棺椁者,施棺木数百余具。
俞大鹗:行遂十六,字礼荐,乐善好施,善继父风,莫可枚举。
俞大:行遂三二,字风侣,乐善好施,善继父风,道光岁歉捐励社谷四百石。抚宪程含章题赠“急公好义”匾。
俞国器:行富百十一,字鸣玉,建庵施茶,倡捐修复广惠观,励田招黄冠住持,一生捐舍甚多。
俞志俊:行富百十九,字得瑞,号芳亭,热心公益事业。
俞步程:行遂二八六,字作丰,号绍堂,热心公益事业,民国初年授“热诚爱国”匾。
注:以上名录根据《俞氏族谱》整理而成。各人仅列举科第成就最高次或第一次。迁居外地的不列入。
注释栏8-2
桃花源里好耕田——俞源田园文化寻踪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谓传颂千余年的作品,该作品描述了一个“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俞源的建筑多达395栋。这些建筑大多数为朴实无华的民居,即便是雕栏画栋也大多以山水风光和寻常动物饰之。精深楼的装饰更为奇特。梁柱上雕的全是田里的东西:丝瓜、白菜、扁豆等。这栋楼可以看成是俞源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主人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中从科举制度入手将我国封建时代人的社会心态进行了十分透彻的分析和解剖。查阅宗谱不难发现,许多宗谱都会对入仕尤其是考中进士、状元等大加渲染、刻意张扬。然而俞源却不同,翻阅宗谱,我们发现的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情况,我们从中得到的完全是与此相悖的悠然自得、纵情水山的社会情境。俞涞,俞氏迁居俞源的第五世祖,前四世均为单传,唯涞得四子,俞源的繁盛就是从他开始,他不仅为六百年来的后代构建了一个神秘的村落框架,而且为这世代相会的子孙奠定了一个精神基调。《宗谱》记载:“涞,行敬一,号二泉,博学宏才,志存康济。元末盗起有保障之功,监悟有为义民万户,谦让不受,以布衣终。平生往来诸缙绅间,故太史宋公濂志其墓,苏公伯衡记其祠,刘公基赞其像。”有功却谦让不受,悠闲自得地做一个平民百姓,这就是俞源田园文化的源头所在,刘伯温在为其像题诗中写道:“结庐人境而无车马,竹冠野服栖迟其下,我求其人其渊明之流亚乎,不知采菊东篱,仰见南山。悠然此中,其意能俾原善之与我言乎,吾方将歌归来之辞,以寻五柳于人间矣!”在这里,大名鼎鼎的刘国师分明是将俞涞比作了在世的陶渊明。我们再来看一看他的四个儿子。
大儿子善卫,“行卫一,号西峰。好贤礼士,不惜千金曾与宋公濂、苏公伯衡友善,钟情山水,善吟诗,著有诗集”。二儿子善麟,“行卫四,号竹坡,隐居乐道,不于仕进,以布衣而终”。三儿子善诜,“行卫三,号石山,晦迹不仕,性喜吟咏,有诗集藏”。四儿子善护,“行卫七,作皆山楼以游息,因号皆山居士”,“居士雅志清修,不求闻达。也好吟,有遗存”。四个儿子,皆能文善诗。雅志清修,不求闻达显贵,其性情何其练达也。俞涞之孙道坚、道奇、道明、道寄、道行等皆能诗善文,有诗赋传。而其中以道坚最为典型。《宗谱》称:
“道坚,行恭一,字文固,号江山息兴散人,通书史,善词赋,交游遍天下,财裕而能施,情逸而能制,一时宦达咸雅重之。”苏公伯衡曾在《江山息兴图卷序》中对俞道坚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他写道:括苍俞文固先生曾涉江湖,浮淮泗沂河洛,北游齐鲁以至燕赵,西略秦陇达于平凉,历览天下之奇闻壮观数年之久。有一天,他似乎领悟到了什么,突然长叹一声后大声喊道:我将到哪里去寻找我的归宿呢?于是就请来画工为他画了一幅题为《江山息兴图》的山水画,用以寄托自己的情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俞道坚是一位遍览天下之奇观的壮游者,待他游完全国名山大川以后,却又回到故地俞源,默默地过他的田园生活。
我在翻阅《俞氏宗谱》的时候,似乎常被这宁静、恬淡的精神人格所感动。俞氏一代一代相传,这种田园文化精神也一代一代地沿袭。请看:俞镠,行衡九,字世宝,雅薄功名,隐身空谷,唯专心医道,康济斯民。俞易,行衡廿六,字坦之,并隐者流吟咏怡情。俞逸,行像二,字伯宁,以隐为高,喜览佳山水,攻堪舆术,著地理正宗。俞札,行权十五,字友闻,雅志高尚,淡于进取,喜交贤豪,游览名胜,士林也多推重。明朝嘉靖年以后,俞氏家族中也曾出现过一些科考后入仕做官的,而他们也都无一例外遵循先祖所奠定的人格基调,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在此,我们不嫌啰嗦列举俞氏家族中几位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们身为命官,心系百姓,淡泊名利,节俭如故。请看:俞大有,是俞氏家族六百年中唯一一位进士,登进士后在礼部待官,嘉靖六年,奉差役为无锡邵尚书送葬,顺道回乡却病故家中。俞世美,字汝济,号苏溪,是善护的五代孙,因文章著称为时相严讷所重,官任宜黄县令,因政绩显著,受到皇帝的敕旌表。但是他“时相入利薮而不染指,宰大邑而赋归来”。俞款,善护第六代孙,初任弋阳县丞,后升山东青州左卫经历司经历,进阶征士郎,又三任福建都司都事。但却“居官一如布素,清白不渝,始终以故”。那么,为什么俞氏家族的祖祖孙孙能够淡泊名利而如出一辙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吴丛周先生的叙述:“贾子曰,贪夫徇利,烈士徇名。史公曰,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然则名利关头真能看破者,鲜矣!乃若俞氏之先则不然。”俞氏先祖,讳德者,松阳儒学教谕,但其独不汲汲于名利而雅爱山水,对俞源一见钟情,最后归葬于此。
故俞氏“千百世不拔之业,实托始焉”。事实也确实如此,俞氏后辈的操行德义都是从其祖先开始,然后六百年而一脉相承,一如穿俞源村而过的那条涓涓溪流,源源不断,清澄朴野。余秋雨先生说:“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好不容易构想出来的科举制度,由于开展方式的严重失度,从一开始就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恶果。”这种恶果比其他恶果更关及民族的命运,因为这里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骤退化。
科举制度实行之后,中国的男孩从发蒙识字开始就知道要把科举考试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除了不多的人及第外,他们都将为这种考试度过漫长的岁月。而在俞源,起码自始祖始至以后的十几代后裔中却完全是另一番风景。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风景如画,田园如诗。有那么一批俞姓知识分子,他们不为科举所束缚,即便是做了官,也都不愿被一官半职所累。他们崇尚自然雅爱山水,他们雅薄功名,保存着非常健康的精神人格。如果余秋雨先生闻知,一定会来这里走一趟,不为别的单为寻求泱泱大国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为什么独独一个俞源在那么长的时间里竟然会是“世外桃源”。
邹伟平
第四节 古村落的民俗文化
受地域、地理环境、气候、传统思想、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俞源古村落形成了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节庆活动、礼仪、风俗、习惯、饮食、服饰、戏曲、婚嫁、丧葬等方面,颇有旅游吸引力。对这些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掌握和全面认识了解村落的经济社会及历史文化变迁的脉络。
一、婚丧嫁娶婚嫁
俞源村落婚嫁,由简到繁,由节俭到阔绰。明初,刘基为俞涞写像赞这样描述俞涞节俭:“结庐人境而无车马,竹冠野服栖迟其下”,足见其穿戴俭朴,生活艰苦。后世无为子为俞涞小儿子善护写像赞说:“蔬食甘于分足,布衣勿屑于奇妍。粗菜淡饭生活。”从此可断,俞姓第五、六代祖,元末明初生活俭朴,婚嫁无疑亦是从简。《俞氏宗谱》明弘治癸亥年(1503)序记载:“奈兵火之后,颇有残缺,吾辈惧其日湮废而无传也。”清康熙庚申年(1680)序:“清垒遭兵火。”特别顺治十二年(1655),祝融之乱,三年,俞源房屋毁尽,遭杀、被害致死百余人。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兴兵扰乱,踞府坐县。家囊殆尽,堂室萧条。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序:
“明景泰初,盗寇焚掠,人各逃散。”以上记载可见在明朝前期和清初,俞源遭兵灾严重,对经济发展打击很大。因此这两个时期,婚嫁也比较简单。另以社会生产力发展观点看,社会在前进,清朝婚嫁比明朝豪华。清朝康熙后期,社会渐趋稳定,俞源人重操旧业,栽靛青,种苎麻,造粗纸,制食品,开各类商店等,经济复苏。
子孙也走向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随之婚嫁繁简距离大大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