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楼右侧的桂林轩藏书楼是俞源最大的“图书馆”。书楼为两层,全按厅堂设计,用扛梁不用栋柱,三间连通。书楼三面通风,并在南窗和西窗外搭架,用于晒书,故又称“曝书楼”。主人俞廷瑜,咸丰年间廪膳生,喜爱读书藏书。父亲俞新芝是国学生,祖父俞立均钦受八品职衔,他的儿子俞士涟则是拔贡,可谓历代书香门第,故藏书丰富,连武义著名文人何德润也常来这里借书。桂林轩的图书资料,对他的教学与著作有很大的帮助。当他得知俞廷瑜中年夭亡,哀叹不已,特作七绝二首以纪念。诗一:“频年向此借荆州,风雨晦明读未休。三万牙签依旧在,无人更上曝书楼。”诗二:“邺架无签劳我检,曹乞不钥任人开。只今转意当时事,花影斜阳落碧苔。”后人考证,按当时二根牙签一卷书推算,桂林轩书楼当年有图书一万余册,是宣平、武义两县最大的私人藏书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俞氏族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并且说明了俞源曾经是武义明清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地,长期弥漫着浓郁的书香。山村中的这种书香,掺和着成熟的稻香和泥腿子的芳香……
三、现代教育
辛亥革命后,俞源开始兴学校。民国八年由俞鸿猷、俞其勋、李清、李锦云、郑清、俞汝谐等六人筹资创办俞源第一所小学,名叫宣平县集贤区集英第一初级小学,学生人数达到70多人,校址设在俞祠,俞经明先生担任校长。1921年集英初小改升高级小学,俞经明、俞李炎担任校长。1939年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俞源镇中心小学,担任过校长的分别是俞不喜、祝岐、俞琴、俞镇、俞彭平、俞联、梁兰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杭州沦陷,1939年省七中迁入俞源镇,中心小学成为其一部分。1943年又迁入绍兴稽山中学武义分部,校址设在俞祠,外来学校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校的师资力量得以加强,有利于当地学校的发展,也为更多学子的成才增加了机会。1945年改名俞源镇中心国民学校,校址改设到李祠,校长俞琴、俞禧。1947年恢复俞源镇中心小学。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俞源的教育事业,1950年继办俞源镇中心小学,校长俞洪琰。同时在村农民协会领导下,办起夜校,成人扫盲,一时学文识字风气很盛。1952年小学改公办,老师工资由国家负担,校址设在李祠,校长吴祝文。1953-1969年俞祠前西侧创办俞源初级中学,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在俞祠西边新建了9间3层小学教学楼新校园。80年代初,随着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初中规模,选址凤凰山脚处兴建两幢三层教学楼新校园。2001年全县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俞源初中并入下杨中学,担任小学校长的有刘振昌、赵素琴、章小岳等人,任初中校长的有兰竹良、俞友琴、祝关伟、同子伟等。解放以来,全村共出大中专毕业生3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众多行业。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县乡两级政府加大对“提高农民素质工程”的投入力度,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工外出务工能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对在家务农的村民通过培训,提高科学种、养等能力,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现在俞源村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可上学,村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第三节 古村落的田园文化
俞源始祖、松阳儒学教谕俞德,雅爱山水之奇,“脱却名利关,创此安乐境”,开创了隐逸耕读的祖风。循此家风基调,俞氏家族的子子孙孙前后一辙,数百年来达到“精神之默运,世德之相承”;隐逸耕读,成为俞氏家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重要的生活理念。
源自始祖俞德的隐逸生活,到五世祖俞涞时,开始走向极致。
谱载,“涞,行敬一,号二泉,博学宏才,志存康济”。他组织民军抗盗建功,却谦让“义民万户”之表,宁以布衣终身,悠然自得地做乡间文人、田园百姓。因而,刘基给他的像赞中称其为“渊明之流”,并深情地说“吾方将歌归来之辞,以寻五柳于人间矣”!身陷官场烦恼、弃职归途中的刘国师,将俞涞看成了他所仰慕的陶渊明。
俞涞隐德不仕、悠乐躬耕的生活,到他的儿辈则更为彰显。长子善卫,号西峰,好贤礼士,不惜千金,盖起迎玩堂,与宋公濂、苏公伯衡等江南才子结交,钟情山水;他善于诗作,著有诗集,由他修撰的《俞氏宗谱》,是俞族现存最早的家谱。次子善麟,号竹坡,隐居乐道,“不嗜仕进,自放山林”,常与缙绅出游,并协助儿子建静学斋,做“君子仁人”。三子善诜,号石山,“晦迹不仕,性喜吟咏,有诗集藏”。四子善护,号皆山,他“雅志清修,不求闻达”,花巨资建著名的皆山楼,以迎四方文人,结交天下贤士,将隐逸生活推上新的高度。难能可贵的是,俞氏家族这种淡泊名利、乐于田园的隐逸文化精神,不仅代代沿袭了下来,并且名人辈出,如雅薄功名,隐身空谷,专心医道,康济斯民的俞镠,生十子有九子读书成才,而自己“忘情于朝路,息隐于园林,高韦布之素风”的嘉庆贡生俞国器;以隐为高,喜览佳景,精湛舆术,著有《地理正宗》的俞逸;敦宠善晦,雅薄功名,享寿百岁的俞道奇;善于词赋,建团峰亭为游息之处的俞胜宗等等,不胜枚举。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撰写的《俞氏族谱后序》,对这种隐逸传统宗谱记之为:“祖祖孙孙前后一辙,岂非精神之默运,要亦世德之相承哉。”直到如今,俞源村人依然保留着坦然面对生活的心态本质,就像俞源溪水一般,川流千年,依然像从前那般舒缓而清丽。
追根溯源,这种隐逸之风的根由在于社会性因素。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文人雅士们在“退则独善其身”思想左右下,纷纷来到远离尘世的山林世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青山绿水中寻觅精神的寄托。久而久之,他们心目中便有了挥之不去的桃源情结。
浙江中西部是杭州、徽州的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兵燹频发。南宋末年,元军占领浙江,各地起义军与元军大将黄文炳在此激战;明朝建国时期,朱元璋和张士诚也在此决战;清军南下时,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金华三日”大屠杀。也许是这种历史的跌宕起伏,造就了俞源人的平和性情,他们不甚热衷于滚滚红尘的忙碌,将追名逐利置于身后,乐于超凡脱俗的隐逸生活和逍遥自在的精神放牧。
于是,俞源这个宁静的世界,成了乡村文人的家园。而生活着众多文人的山乡,必然弥漫着文化的气息,使文风与民风相融合,连大自然山水之美,也被赋予了他们的理想和祈求,这就是他们营造迎玩堂、皆山楼、团峰亭、静学斋等文人聚会建筑物的动因。隐遁山林,闭门深居,远离政治,独善其身,虽然有一种消极无为的思想存在,但他们固守着传统的耕读生活道德理念,以其人格魅力受到人们钦慕,他们爱恋山水,并非浅层次的欣赏,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与山水融为一体,将水视为人生的精神需求,寄予真情。苏伯衡在他的《皆山楼记》中就写道:“俞氏之彦,原吉生乎长其间,朝暮起居饮食,接乎目者无非山也,意其轻且厌之矣,顾乃若未尝见山者,至于作楼以临以观,是何其情与常人殊也。”
在俞氏文人眼中,“朝阳夕阴,春雨秋露,风雪冰霜,烟霏云霞,变化不同,而岩姿壑态亦不同,虽穷天地不能尽其妙”。可见爱恋家乡山水情感是何等真切!这些高文化修养的隐逸君子,对村落景观进行遴选比较,于是便归纳出了“俞源八景”、“俞川十咏”,以表现其文学才华,寄托自己的爱乡情怀。
俞氏文人向往自然之美的思想,体现于依恋山水的同时,另一个重要体现则是构筑村落和民居,这就是俞源村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的思想原因。通过对村庄的规划设计,对周边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将太极星象的人文理念渗透到村庄建筑的一砖一瓦之中去,达到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至极美感。走在俞源村巷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写在墙壁上用以自娱的诗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平淡安逸的生活,透着一股兰惠的清香。在高坐楼门墙,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可见村人对五柳式生活的向往。在精深楼,整组门窗雕刻分别表现古代士大夫生活场面:临流鼓琴、庭院观鱼、携琴访友、松下对弈、柱杖看山等;门前墙壁上,则画着表现“山中宰相”陶弘景后半生归隐山林的壁画。更让人们感叹不已的是精深楼的雕刻。所雕之物全部是农村田野的一般动植物,白菜、丝瓜、扁豆、萝卜和鸟雀、鱼虾、昆虫等等无所不雕,连细小的甲壳虫也雕上,透着浓郁的田园气息,主人内心世界得到真情流露,渗透了钟情自然的思想,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建的万花厅,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厅中,人工栽植、室外野生的各种花卉全部雕刻齐全,木本、草本、藤本之花,应有尽有。连丝线的稻花、麦花也不遗漏,更不用说常见的瓜菜豆类之花。同时,所雕吉祥物、戏曲传说人物、各种动物,也以相应的名花异草做陪衬。连“猴子”拿的球,表面也以花卉图案组成,球心剔空,图案花孔与球心穿通,显得玲珑巧妙、技艺高超。
其实,在自古以农业主本的中国,务农躬身并不是不体面的事。
许多古代圣贤名士,几乎全是从种田郎入仕的。他们退出仕林后,也往往归里,以农耕而终。陶渊明、陶弘景如此,俞源的俞德、俞世美等等也是如此。这种以农为乐的情趣,从《俞氏家谱》所录的序传中可见一斑。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李文高为俞名通所写的序传中说:“田家乐事最情真,时向河干赋且论。荷笠被蓑荆地老,耕田凿井葛天民。烹菜剥枣羔豚养,驱犊放牛蟋蟀辰。野叟衣冠敦古处,村翁气象动今人……”将农耕生活写得如此诗意盎然,充分表现出他们对乡村耕读生活的钟爱。清光绪年间为廪贡俞非仙写的序传,在充满激情地描写俞源田园风光后,写道:“莫不是晋时渔人所到之桃花源”,对家乡的浓烈之爱溢于言表。俞源文人雅士所写的“八景”、“十咏”,与其说是描绘山乡秀丽景色,不如说是描绘田园的安逸自足。诗文中有芳草绿林,有桃红柳绿,有阡陌嘉禾,有成群羊牛,也有牧童晚唱、书楼笛韵、农舍书声,逼真地表现了田园生活图景。特别是布衣诗人俞镠,既是医学家,又是村诗人,他以医生的细心与诗人的锐眼,描绘一幅幅生动的乡村写意画。
俞源人,在耕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闲知足;为仕者,“严义利之辩,视利蔑如故,入利薮而不染”。如丽水进士俞俊,在《俞源八景歌》中,融八景于一诗,盛赞俞源美景后,写“人中龙”俞源君子“为爱家园好风景,遂弃功名乐天命。山山水水尽登临,笑倚阑干自题咏”。接着,他叹自己原来也是“烟霞林下客”,却“失脚红尘归未得”,表达了对俞源文友的怀念,同时对他们安逸的田园生活十分羡慕。在俞源祖先入仕者中,俞世美是令族人骄傲的一员。俞世美,字瑞济,号苏溪,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岁贡,任江西宜黄县令。官虽不大,但因业绩突出而为时相严讷所器重,于隆庆二年(1568)得到皇上召见,并恩受皇上赐整敕,严讷为之题写像赞。朝觐返程途中,同舟而行的嘉靖进士、南京太仆寺丞归有光将离别时,为俞世美的《朝京复宜稿》诗文撰写了《赠俞宜黄序》,盛赞俞世美“汲汲于民”,而“无意于为名”,把政事“视如家事”的品格。俞世美为官在外,心系故里,对俞源八景分别创作了咏景诗,在表达热爱的同时,也十分憧憬纵情山水的乡野生活。
源自陶渊明的“五柳遗风”,在俞源成了承传数百年的精神内核。
仅明清两代,俞源所出的近三百名进士、举人、贡士、秀才中,多数“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不乏有官不做或辞官不做之人,乐在故里隐逸田园生活。与那些为功名利禄而奔忙的人相比,俞源文人要超脱、潇洒得多。
俞源俞氏祖先中,俞道坚纵情山水的生活最为典型。俞道坚,字文固,号江山息兴散人,是俞涞的长孙,俞善麟的长子。《俞氏家谱》载:“通书史善词赋,交游遍天下,财裕而能施,情逸而能制,一时宦达咸雅重。”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举动,是外出游历达十多年。“曾涉江湖,浮淮泗沂河洛,北游齐鲁以至燕赵,西略秦陇过于平凉,历览天下之奇闻壮观”。一路上,官员和名人学士为之题赠诗作,以表示对这种游逸生活的羡慕,对宁静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写出同欢共乐的纵情场面。我们不妨从宗谱中辑录其中几首,从字里行间揣测其当年的情景与生活观念。
黄粱一觉便知休,何用长怀千岁忧;宠辱不干良自得,养鸡种树自优游。
——翰林院校书吴廷桓
劳生扰扰几时休,万顷江波驾小舟;拾芥功名终有累,浮云富贵底须求。放翁诗酒谁能似,元亮襟期孰与俦;举世桔槔何足美,且将吾道付沧州。
——国子监助教张干
江海波涛日夜生,扁舟一棹好归耕;石田茅屋依然在,明月无边谁志争。
——永嘉进士刘永章
十年足迹半天下,万里风霜两鬓秋;元亮归来三径菊,鸱夷老来去湖舟。江风山月不须买,金马玉堂非所求,客至抛书共谈笑,取鱼沽酒足优游。
——河南布政使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