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古村落的建筑主要有宗祠、牌楼、古桥,这些不但是俞源古村落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其所承载的功能更是俞氏宗族的组织形式。俞源村现存楼堂、大厅、小厅、阁、馆、院、台、祠、庙等屋395栋(其中:元朝9栋,明朝49栋,清朝337栋),构成52幢结构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占地约三万四千平方米。上宅、六峰堂、前宅三个古建筑群分布清楚,布局合理。
第一节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
住宅建筑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基本和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它与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结合得最为紧密,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特点也最为突出。为利于通风和遮蔽强烈的阳光辐射,南方住宅多采用硬山顶,屋檐深挑,天井较小,室内空间高敞,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故不一定正南朝向。加之俞源村采取街巷布局,住宅大多数面街巷而建,朝向更加各异。单体的民宅为封闭状的四水归堂式,其平面布局大体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式,只是以较小的天井取代北方较大的庭院。其主要入口,明代和清代前期者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
第一进常为前厅和正房,厅多敞口,与天井连为一体;二进以后多设楼层,楼上宛转相通。典型清式民宅正厅在上堂,后天井要更小一些。
建筑开间为奇数,穿斗式构架,正堂的明间亦有作穿斗、抬梁结合式的。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两侧面常做成各式各样的峰火山墙。屋顶不用苫背,仅铺小瓦,故屋面较薄且轻。厅堂内部依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用桶扇、屏风等装修自由分隔,通常的手法,是作木质装修的“宝壁”。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有变化。梁架与装修仅加少数精致的雕刻,少量施彩绘,整个建筑色调素雅、明净。
现将较有特色的民居分别简介如下:
一、前宅群
在俞源村,虽有一些建筑保持了明代始建时的平面布置和基础,但后代维修、重建时变动太大,不能完整反映明式建筑的结构和风格。调查中发现,未经后代作较大修改的明代住宅仅有六七处。由于历代战乱,明代建筑完整保存不多。现大部分分布在前宅。
俞源的古建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总体上来分析,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步演变的。明初建筑较为简朴,甚至没有走廊,雕饰也很简单,柱础也为宋式柱础。如前宅的李家厅、俞家的俞涞故居等。明代中后期,建筑就有较大的改进,雕饰出现,而且具有很高的造型能力,但与清朝建筑相比,就显得粗犷而简朴。
至清朝中后期的建筑则构造上有大改进,出现了上、下万春堂、精深楼、六峰堂、裕后堂等大中型住宅,在平面上一进演化为二进、三进,而且天井宽阔,厅堂宏大,防火防水设施也极为讲究,艺术上绘画、雕刻都非常精美。这些建筑大致分布在上宅与下宅,形成了上宅与六峰堂两个建筑群落。
与明代风格一脉相承,俞源村的清代民宅结构也为穿斗式木构架。即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子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缝梁架,这些穿枋用数根直径较小的杉木拼合而成,所要求的立柱也无需粗壮硕大,用料经济,施工简易。这种结构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且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故广泛地被采用。但为了使明间堂面开阔、轩昂,较大邸宅的明间构架常采取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作法,即省去中柱,纵向柁梁联结前后金柱,承托上方的穿斗式构架,这种做法在别处清代民宅建筑中并不多见。建筑平面仍为长方,主体建筑前大多带有进深不大的庭院,院门常偏于一侧。加之室内有天井,上堂置宝壁,后门偏离中轴线,虽大门辟于中央,入门后的整个运动路线仍保持了明代住宅建筑的那种曲折式。无论单进或二、三进者,均以明间作厅堂,两侧的次(稍)间作正房、厢房,上下堂次、稍间往往又连通楼层。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下,这种布局方式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之间有明显区别。加之四面高墙,使一幢住宅封闭性较强。前宅群的建筑密度较大,保存质量相对较差,这些建筑大多为俞涞以及俞涞之子俞善卫的女婿李彦兴的后代所建造。
其中有些年代较久远,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始燕堂”又称李家厅,前梁有雕花,气魄不凡,厅后天井较窄,天井再后一排五间楼,为明朝建筑。厅周边附有家训阁(又名培英书屋),有屋七间,读书房窗木拼花中四角雕有“读圣贤书”正楷字。
养老轩,二间简易平屋,中门梁上刻着“养老轩”三字,梁上面的横楣左右二小园内雕有“知”、“止”字。厅边还有三座住宅连成一片,均为李嵩萃在清乾隆年间兴建或修建。
厅下楼,为清乾隆十年间李嵩萃所建。有正屋五间,厢房各两间。正屋第一层保存有造型古朴之花窗,有绵梁,有呈方。厢房也有花窗,第二层没有叠斗。李嵩萃建的最后一幢屋叫朝北屋。有正屋七间,厢房一间半,鹅卵石铺地,山墙为弓形。该建筑花窗内容丰富,有琴棋书画,有寿字、福字。该屋上层则没有任何雕饰,用竹编抹泥墙,这种形式显得非常别致。
急公好义宅,明成化年间(约1475年左右),为李嵩萃祖上建造。住宅第一进正屋五间,厢房各两间。正屋第一层有花窗,第二层有壶嘴式牛腿,柱础为宋式。此宅门墙为牌坊式,第二进正屋三间,两侧各有一楼梯间、厢房两间。
大屋里,相传为敬三公俞汪建造,后被陶德义矿工起义者(景泰年间)烧毁。汪公后代在原址的中间立一香火,左、右、前的地基被分割造房。原址前现有的三间二厢是明代建筑。正屋前檐有绵梁、呈方,柱础为宋式质式柱础。
俞涞古宅,为明初敬一公俞涞所建。此宅有正屋五间,有廊;左右各一间厢房,也有走廊,双层檐。二楼为抬梁式,绵梁极细,装饰非常简单。柱为质式柱础。相传为敬一公建造的还有下士街香火厅,有正屋三间,基本没有装饰,中间有六扇格扇门,有壶嘴式牛腿。
李氏宗祠为清朝建筑。李氏宗祠为一四合院,门屋五间,当心间为戏台,后为寝庙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门厅有呈方,单层,现戏台已毁。寝庙的牛腿雕刻有狮子,非常精美。李祠毁于明弘治甲子年(1504),清乾隆时再建,同治甲戌(1874)遇火灾,光绪乙亥年(1875)后又多次修建。李祠无论从规模与构造上都无法与俞氏宗祠相媲美,其位置也不如俞氏宗祠。
据传,从前宅过利涉桥原有一处新宅,山脚有七星塘,从族谱记载的方位推断,十二间静学斋即建于此地。而今这里已成一片粮田,经实地考察,田埂上仍留有明朝的断砖残瓦。据此推论,这里与前宅连为一体,曾是俞氏祖先的最早居住地。
皆山楼沿西山山势而建,规模宏伟壮观,曾为俞源八景中的“西山暮雨”景。如今则早已灰飞烟灭而无处寻此遗迹旧踪。
二、上宅群
上宅群保存了裕后堂、上万春堂、下万春堂等大型住宅,它们和其他几幢中小型住宅如高坐楼、精深楼、七星楼等连成一片,均为乾隆和道光年间的建筑,个体现状较好,类型多,质量好,雕饰水平也较高。
洞主庙,后面将作详细介绍。
上“万春堂”,为清乾隆初俞从岐所建。入口门厅三开间,左右各两间厢房,前后院间有一道墙门,后进院正房七间,厢房左右各两间。前后天井均由卵石铺就。大厅内墙有俊秀之书法两篇,是书法名人俞锦云手笔。俞锦云号丽霞,清光绪拔贡,民国十五年(1926)纂修《宣平县志》,任四协修之一。其书法远近闻名,当时大财主、寺庙索要字画,均花重金抬着轿子前来相邀。
裕后堂屋后“高坐楼”,为清乾隆末年俞立酬所建。是一个小四合院,七间正屋,入口门厅为三开间,第二层无斗拱。屋前石子铺地,构成美丽图案,其中有太极图两个。据传石子是到溪滩精心挑选,每粒都经毛竹筒套过,所以,大小十分均称,有“五斤石子十五里溪”之说。此屋大门外照墙上的水墨画,其人物山水均有较高艺术水平。
精深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俞新芝所建,此屋有九重门,层层设门是为了防盗,屋前配有花园、藏花厅。天井用二层石板铺就,石板从东南西北任何方向向中间数均为九层,这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是个神奇的圣数,意为“九九归一”。地袱也全用精致石板构成,就连安放在天井两边的花台亦用条石制成。此屋的石雕、砖雕、木雕的做工都相当精细,木雕尤为突出,雕工细腻,技法圆熟,而且内容独特,有白菜、扁豆、丝瓜等蔬菜瓜果,也有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动物昆虫,显示出主人效法自然、热爱田园山水的人文精神。
下“万春堂”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俞从岐次子俞林檀所建。平面形式与上万春堂相同,后进院加挡雨板,入口门前有一对旗石。民国三十年,俞林檀第六代孙俞经受善画兰花远近闻名,故称此厅为画家厅。
三、六峰堂群
以六峰堂为典型代表之外,还有桂花厅等一批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住宅,村口的俞氏宗祠为明清之建筑,将在后面作介绍。
六峰堂,也称“声远堂”,是座大花厅,共二进院子,分前厅与后厅两部分,前厅为清康熙二年(1663)间俞继昌所建。门墙建筑美观,砖雕搭配有序,砖面大而平整,大门墙头有“丕振家声”的砖雕。厅内桁条有十分精美的镂空花雕。特别是右间檐口内第二根桁条上雕有八尾活灵活现的鲤鱼,鲤鱼的颜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色。整个大厅宽敞高大,梁饰相当精美,且有小太极图雕饰。
后厅为明末继昌之父俞天惠所建。楼上设厅,柱础也为明代典型的覆盆式,雀替雕花较前厅粗犷朴野。第二层无叠斗,用挡雨板。
整座大厅正对六峰山,故在大门外设一照墙。这一家前后出过三位拔贡生,所以大门内外各有一对旗杆石。大门外的一对旗杆石为俞继昌考取拔贡的标志。大门内两侧的一对旗杆石,样式与外面相同,只是形体略小。这是俞继昌曾孙俞国器考取贡元所立,因为长辈立在前,所以曾孙的旗杆石只能放在大门之内,而且形制略小,以体现长幼尊卑的封建儒学思想。
佑启堂原名桂花厅,为明朝嘉靖后期俞涞第七代孙俞昱建所建。后进有正屋五间,左右各有一个楼梯弄,楼上设香火堂。此房派清雍正前后出了个拔贡俞文焕,康熙末年被宣平知事于树范聘为塾师,于树范之子于敏中于乾隆二年(1737)得中状元后亲笔手书“佑启堂”匾额,以赠恩师俞文焕。现存雍正年间宣平知事胡必奇撰文、处州教授周雯书写字画一帧。
三个古建筑群落各有特点,上宅的建筑大都随山势其中以精深楼为典型代表,大多个体建筑现状良好,住宅的类型多、贡量好、雕饰水平高。而六峰堂群除了六峰堂(声远堂)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民宅,村口还有俞氏宗祠。前宅群遗存的明代建筑较多,房屋较为紧凑逼窄,街巷狭窄,空地少,做工也没有其他两个群落考究,大多古朴简洁,且年代久远。保存状况不如上宅群和下宅群(六峰堂群)。俞源村的房屋就单体建筑而言,并非是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最高的,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古村落完整形态的保存。
第二节 古村落的祠庙建筑
一、俞氏宗祠
俞源俞氏宗祠位于村口宽阔地带,亦今谓之北斗七星的斗内。俞氏宗祠享有“括婺第一祠”之美称。历史上的俞氏宗祠确实是座望族大家的大宗祠。虽没有雕梁画栋之雅,却有宽阔朴素之雄。写俞氏宗祠,得先介绍一下“孝思庵”。现有规模宗祠的原址,早先曾造有一座二进十六间的俞涞祠,名叫“孝思庵”,明洪武七年(1374)俞涞之子善卫、善麟、善诜、善护四兄弟所建,是岁时祭祀之处所。当时建庵,因俞涞的声誉,得到各界的支持。善卫的长子道坚曾去金华苏孟村,请乡贡苏伯衡作记。苏伯衡与道坚是布衣之交,也是俞源的常客,所以热诚支持,“孝思庵”的取名,可能也是苏公的主意。苏公是四川眉山籍人氏,据说是苏东坡的后裔。苏公为俞涞祠作《孝思庵志》,留下了俞源的千古文章。
《孝思庵志》记载:“子之于亲也,方其生存,终日不见且犹不能不思,况于死且亡乎?”因祠是广孝思之义,所以名曰“孝思庵”。据记文所述,当时对祠的选址非常慎重,以“八卦”中的震、兑、坎、离方位的地理来确定。关于选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俞氏之后人尚有考于斯祠,去墓以南一里许,水绕于震,山负于兑,墓与坎离相望,若天造而地设。”这说明地理环境对选址的重要。俞涞祠的祠址处在恩泽之地,前绕绿水,面对青山,地域长发其祥。建庵以后,俞氏很重祭祀,又置田百亩于祠内。现存的宗祠就是在“孝思庵”原址的基础上重建的。
现有三进五十一间的建筑是嘉靖四十四年(1564)动工,隆庆元年(1567)建成,前后历时三年。建祠有段历史背景,明嘉靖年间是俞源文化发展的高峰,人文荟萃的盛期。出了进士礼部观政俞大有,间贡山西代府审理俞昭,岁贡江西宜黄县令俞世美,贡生山东青州左卫经历俞款,间贡四川富顺县主簿俞瓒,武举人温州黄华关把总俞彬等六位官员。他们的官位虽然不大,可当时对地处偏僻的俞源,却是一件大喜事,也是俞源祖德的荣耀。于是,大家合计,重新建祠以感祖上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