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朝铸:周总理对我特别好,不是说宠着我的好,而是非常非常严厉的,但又真正像一个父亲一样的。比如说,我忙着翻译,没法吃饭,总理就用他那受伤的手摇摇晃晃地夹一块肉放到我的碗里。那个时候,他坚持翻译要坐在他的桌子上。过去是不坐的,现在也不坐,就那个时候。如果说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翻译,恐怕对我后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无非就是我的英文和中文有所进步罢了;但是我是给周恩来总理当翻译的,这样就使得我有一个难得、特殊的机会来直接了解我们的国家。17年中的政策演变,这对我来说,帮助太大了。
傅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我知道总理把他称作小冀,所以一般的人即使以后年纪大了,大家还是习惯叫小冀。总理非常喜欢冀老。
而且,因为他是从美国回来的,能够做到这样非常不容易,特别是他的敬业精神,他英文翻译又很好,所以可以讲,总理对他是无话不说。譬如说一般人进来只叫他办很普通的事,只有最亲近的同志才让他去做一些事,总理就叫他去做,叫他去办。
冀朝铸:对总理最大的印象是,绝对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像周恩来总理这样的伟人,这样的爱国者,我看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冀朝铸在给周总理担任翻译的同时,还经常担任其他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尤其是给毛主席翻译他引经据典的词句时,他感到有相当的困难。
冀朝铸:我给总理当翻译,也给毛主席当翻译。毛主席在谈论中,经常引用一些中国历史,引用的多数来自《资治通鉴》,所以给毛主席当翻译,他就要求看《资治通鉴》。我说实在抱歉,我看是全看完了,但是要说看懂,恐怕三分之一也不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冀朝铸也渐渐迈向翻译事业的顶峰。在1970年国庆节的庆典上,毛主席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作为翻译的冀朝铸看到了中国向美国表示友好的信号。
重返美国
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取道巴基斯坦来到中国,冀朝铸陪同叶剑英元帅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军用机场迎接了基辛格一行。随着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中美双方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尼克松即将于1972年5月前应邀访问中国。
仅仅过了7个月,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正式访问了中国。
当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手友好地握在一起时,互相敌对了20余年的中美关系也在慢慢地冰雪消融。在尼克松访华的8天时间里,冀朝铸全程参与了翻译工作。他也许没有想到,在时隔20多年后,自己和美国又有了深刻的联系;没想到能够见证《上海公报》的诞生。
冀朝铸:日内瓦会议期间,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竟然拒绝同周总理握手。尼克松第一次到中国来,就表示,他要改变杜勒斯过去对总理的侮辱。所以他下来之前,他的脚还没完全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他的手就伸出来了。一下来就紧紧地跟周总理握手。我那个时候是翻译。
多年以后,尼克松的女儿送给冀朝铸一张珍贵的照片。她在照片上写道:冀朝铸在这个历史的瞬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能够亲眼见证非常重要的中美关系,从敌对到逐步解冻的过程,对一个年轻的外交官来说是幸运的。这样的亲身经历可谓是冀朝铸今后外交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1973年,冀朝铸同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左二)、尼克松总统(左三)、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右一)在加利福尼亚尼克松总统别墅尼克松的成功访华是中美建交的基础。1973年2月,周总理亲自挑选了冀朝铸等作为首批外交官赴驻美联络处工作,当时代表团的地址选在了“五月花”旅馆。
冀朝铸:刚到美国要找房子,只好找美国人给我们提议了,他们就提议了个“五月花”。我们觉得很好玩,也很不错,就接受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批到美国的英国移民坐了叫“五月花”的船,而我们是第一批到美国去的中国外交官,所以旅馆就叫“五月花”了。
与20多年前来美国不同,冀朝铸的这次美国之行有了个响亮的身份: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官。
1979年元旦,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随后邓小平副总理首次访问了美国。冀朝铸自1973年赴美之后,作为邓小平的翻译又一次来到了美国。这一年,他已年过半百。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的第一次访美,邓小平在美国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由于冀朝铸在美国长大,又是哈佛大学的学生,美国的新闻界也就对他很感兴趣。他特殊的成长经历无形中为邓小平的访问增添了亲和力。邓小平成功访美后,外交部随即任命了冀朝铸为美大司副司长。
仅仅过了两年,1982年3月,冀朝铸的脚步第三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这一次,他被任命为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协助大使开展工作,主要是对美国国会、美国国务院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工作。
江承宗(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我记得刚去,他就带着我走访了好多个美国的参议员、众议员。当时中美之间有一个和平利用核能的协定,1985年我们就跟美国参议员谈,众议员谈。我就跟着冀朝铸干这个事。做了以后,果然很有效。双方辩论得很厉害,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但由于我们做过工作,美国众议院外事委员会的主任当时就大声疾呼说,中国这个协定是好!最后是美国国会同意,通过了这个《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协定》。
1985年,一纸调令,冀朝铸将赴斐济担任大使,很突然。驻美使馆给他开了个欢送会。
从一个9岁的孩子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一个初到美国住在贫民窟的小难民到一位叱咤美国政界的中国高级外交官,冀朝铸有大半的人生都与这个国家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目睹了两国相互对峙的过去,亲历了两国关系解冻的过程,也走过了两国交往中坎坷的路途。1985年,当冀朝铸离开美国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关系也正孕育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不断前进的未来。
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递交国书
冀朝铸在出任驻斐济、兼任驻瓦努阿图和基里巴斯三个太平洋岛国的两年大使后,即将迎来他外交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英国,一个优雅的国度,它与那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有着深刻的关联,而它又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坐落在伦敦波特兰大街上的中国驻英大使馆和这个古老的国家一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和故事。1896年10月,孙中山先生就被晚清政府关在这里达两个星期之久,后经英国朋友解救才幸免于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驻英大使馆就设在这幢孙中山蒙难过的小楼里。
1987年,新任驻英国大使冀朝铸乘坐英国政府专门为他配备的马车,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了国书。
冀朝铸:过去在美国的时候虽然不是大使,但是作为高级外交官,知道要打开外交局面,第一要素是要尽量地找最高的领导。再一个,要知道这些最高领导们的爱好,他们关心的是哪些问题,要非常地熟悉。
随着中英关系的不断发展,在冀朝铸的努力下,1989年大使官邸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她就是首相撒切尔夫人。
冀朝铸:如果跟首相搞好关系的话,中英关系也就更容易搞好了。大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搞好两国之间的关系,促进两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能够把一位首相请到自己的官邸,这样,信任感就自然而然加强了。
撒切尔夫人做客中国大使官邸这样的举动,无疑大大推进了中英关系的健康发展。在冀朝铸担任驻英大使这3年时间里,有许多英国政要先后被邀请到这里。冀朝铸充分发挥了他积累了30多年的外交才华。特别是经济方面,在冀朝铸任职期间,英国超过了意大利和法国,一跃成为中国在西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率高达两成左右。冀朝铸无疑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年的时光是短暂的,对于已是60岁高龄的老外交官来说又是宝贵的。冀朝铸将自己为祖国外交事业效力的最后时光留在了这里,并留下了一段圆满的回忆。1991年,经中国政府推荐,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任命冀朝铸为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的工作。已是满头白发的冀朝铸又将为全世界继续发挥他的能量。
冀朝铸:那个时候主管了好几个部分,后来主要是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关系,也是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因为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嘛,所以必须有一个副秘书长。这个副秘书长搞什么工作,有关国家是有权利提出建议的。中国的副秘书长是不是专门关照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情况,这样的话,可以对全世界的穷国家起到好的作用。所以我就搞了5年这个工作。
5年来,冀朝铸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发展中国家技术项目的合作与发展,当然他关注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祖国。他在任期间,游走于世界各地,与各国政要进行磋商,促成了世界银行对“引黄工程”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在西藏援助扩建地热电厂,以及欧亚大陆桥项目合作等。
足迹遍布了五大洲的冀朝铸,根在东方,根在中国。他怀揣着自画像:左边是中国佛塔下的小和尚,右边则是美国高楼下的中国男孩……
冀朝铸:我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公民,而且当时已经决定,绝对不加入美国籍。我一定要保持我的中国籍!可是我的思维是美国人的思维,我想问题是用英文想的,不是用中文想的。那个时候,中学要毕业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学生画一个自己的模样,我想来想去,可能是一半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