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搞好仓储活动,是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仓储活动是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形态,这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仓储活动中,为了保证物资的使用价值在时空上的顺利转移,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尽管这些合理费用的支出是必要的,但由于它不能创造使用价值,因而,在保证物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利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费用支出得越少越好。那么,搞好物资的仓储活动,就可以减少物资在仓储过程中的物质耗损和劳动消耗,就可以加速物资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开拓“第三利润源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搞好仓储活动是提高物资供销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方法
物资仓储活动在物资供销管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从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来看,其包括供需预测、计划分配、市场采购、订购衔接、货运组织、储存保管、维护保养、配送发料、用料管理、销售发运、货款结算、用户服务等主要环节。各主要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极为密切。其中许多环节属于仓储活动,它们与属于“商流”活动的其他环节相比,所消耗和占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受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因素影响大,组织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经济性,既涉及经济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建筑、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又涉及物资流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与产品学、物资经济学、物资计划与供销管理、物资统计学、会计学等都有直接的密切联系。因此,仓储活动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物资供销关系的实现。
1.3仓储管理
1.3.1仓储管理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它对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方式及人们的购物、消费、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保证电子商务交易顺利实现交割,关键在于构建一个与电子商务交易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系统。因此,物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2009年3月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规划目标是: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
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着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由此可见,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表现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且更表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从未来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企业竞争的需要出发,竞争最终集中在现代物流人才的竞争。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影响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物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快培养适应21世纪物流市场竞争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企业和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的基础,一定要立足于物流科学前沿,注重物流运作,培养实践操作性强的、高质量的物流规划和设计人才,把物流人才培养放在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组织实施。
仓储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货物进行管理,是仓储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主要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进出库作业、货物的保管保养、库存控制及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1.3.2仓储管理的内容
所谓仓储管理,是指服务于一切库存物资的经济技术方法与活动。很明显,“仓储管理”的定义指明了其所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库存物资”,管理的手段既有经济的,又有纯技术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例如仓库的选址原则,仓库建筑面积的确定,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
②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例如,如何根据仓库作业的特点和所储存物资的种类及其理化特性,选择机械装备以及应配备的数量,如何对这些机械进行管理等。
③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例如,如何组织物资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存放入库物资,如何对在库物资进行保管保养、发放出库等。
④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例如,如何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状况,储存合理数量的物资,既不因为储存过少引起生产中断造成损失,又不因为储存过多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等。
此外,仓库业务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储管理中的运用问题,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等,都是仓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对企业的管理,只把组织与销售看成是企业的主要组织职能,而对保管物料的组织机构——仓库的职能则重视不足,在我国,这一情况更为严重。
因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物资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计划分配给企业物资,企业按计划组织生产,这时的仓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局限于在库物资的一般养护。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物料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人们开始重视仓库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组织机构。而几乎在同一时期逐步完善起来的仓储理论和标志现代科学成就的计算机技术也运用到仓储管理中,大大推动和促进了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逐步放开生产资料市场的同时,企业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时,企业不能再享受国家计划分配的价格低廉的投入品,企业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资(投入品)得由企业在市场上采购。同时,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经济实体,重要的是利润目标,这就为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驱动力——企业可以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自由地组织物资供应。
1.3.3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
仓储管理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调节经济资源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是以实现资源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的,这也是企业经营的目的。配置仓储资源也应该以依据所配置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为原则。具体任务包括: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库的建设,依据竞争优势来选择仓库地址,以生产差别产品决定仓储专业化分工和确定仓储功能,以所确定的功能来决定仓库布局等。
2.以高效率为原则建立仓储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开展有效仓储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生产要素特别是人的要素只有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整体的力量。仓储组织的确定需要围绕仓储经营的目标,以实现仓储经营的最终目标为原则,依据管理幅度、因事设岗、责权对等的原则,建立结构简单、分工明确、互相合作和促进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3.以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仓储商务活动
商务工作是仓储对外的经济联系,包括市场定位、市场营销、交易与合作关系、客户服务、争议处理等。仓储商务是仓储企业经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工作,是经营收入和仓储资源充分利用的保证,必须遵循不断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生产原则,最大限度地提供仓储商品。
4.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作业
仓储生产包括货物入库、保管保养、仓储物交接、验收、在库期间的质量维护等,仓储生产的组织应遵循高效、低耗的原则,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先进的保管技术,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仓储快进、快出,提高仓库利用率,降低成本。
5.以优质服务、诚信经营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各种感性印象和总体评价的整合,包括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社会的认可程度、企业的忠诚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作为服务产业的仓储业其形象所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生产、流通经营者,其企业形象的建立主要通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诚信和友好合作来获得,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来推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6.以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任何企业的管理水平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发展,适应新的变化,仓储管理也要根据仓储企业的经营目的而改变,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良好的管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企业管理也要从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从直观管理到系统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正、完善和提高,实行动态的仓储管理。
7.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统领提高员工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没有优秀的企业。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人的行为,是每一个员工履行职责的行为表现。员工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企业的形象和企业文化。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
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自于企业和谐的氛围、有效的激励、对劳动成果的肯定以及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在仓储管理中要提高员工的地位,而不能仅仅将员工看做是生产的工具,一种等价交换的生产要素。在信赖中约束、在激励中规范,使员工有人尽其才、人格被尊重的感受,形成热爱企业、自觉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3.4仓储合理化
1.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仓储合理化的含义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仓储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是对需求的满足,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就必须有一定储量,这是合理化的前提或本质,如果不能保证储存功能的实现,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了。但是,仓储的不合理也表现在过分强调仓储功能的实现,这是由于过分投入仓储力量和其他仓储劳动所造成的。所以,合理仓储的实质是,在保证仓储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
仓储合理化的标志有以下几点:
(1)质量标志
保证仓储物品的质量,是完成仓储功能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最终实现。在仓储中增加了多少时间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所以,在仓储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首要的应该是反映使用价值的质量。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有效的维护货物质量、保证货物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仓储物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