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MI管理系统
VMI(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得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1)VMI管理系统的基本原则
①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即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时,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②使整体成本最小(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
③签订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费,要花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且体现在框架协议中。
④保持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2)VMI的实施
实施VMI策略,首先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建立基于标准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
首先,供应商和批发商一起确定供应商的订单业务处理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一种订单的处理标准模式,如EDI标准报文,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集成在供应商一边。
库存状态透明性(对供应商)是实施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的关键。供应商能够随时跟踪和检查到销售商的库存状态,从而快速地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对企业的生产(供应)状态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此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使供应商和用户(分销、批发商)的库存信息系统透明连接的方法。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供应商必须能够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顾客的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把由批发商(分销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通。为此,必须:
①保证自己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唯一性;
②解决产品分类、编码的标准化问题;
③解决商品存储运输过程中的识别问题。
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MRPⅡ或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些软件系统都集成了销售管理的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扩展,可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供应商和销售商(批发商)一起通过协商,确定处理订单的业务流程以及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等)、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如EDI或Internet)等。
4)组织机构的变革。
组织机构的变革很重要,因为VMI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过去一般由会计经理处理与用户有关的事情,引入VMI策略后,在订货部门产生了一个新的职能负责用户库存的控制、库存补给和服务水平。
2.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不同,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1)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
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可以从分销中心的联合库存功能谈起。地区分销中心体现了一种简单的联合库存管理思想。传统的分销模式是分销商根据市场需求直接向工厂订货,比如汽车分销商(或批发商),根据用户对车型、款式、颜色、价格等的不同需求,向汽车制造厂订的货,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因为顾客不想等待这么久的时间,因此各个推销商不得不进行库存备货,这样大量的库存使推销商难以承受,以至于破产。
据估计,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销售500万辆轿车和卡车,平均价格是18500美元,推销商维持60天的库存,库存费是车价值的22%,一年总的库存费用达到3.4亿美元,而采用地区分销中心,就大大减缓了库存浪费的现象。采用分销中心后的销售方式,各个销售商只需要少量的库存,大量的库存由地区分销中心储备,也就是各个销售商把其库存的一部分交给地区分销中心负责,从而减轻了各个销售商的库存压力。分销中心就起到了联合库存管理的功能。
分销中心既是一个商品的联合库存中心,同时也是需求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枢纽。在分销中心的功能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联合库存管理新模式——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系统。
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和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相比,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①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②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库存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③库存作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协调的纽带,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④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采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
⑤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则。联合库存管理系统把供应链系统管理进一步集成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管理中心,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通过协调管理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息,因而起到了提高供应链运作稳定性的作用。
(2)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
①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供需双方应从合作的精神出发,建立供需协调管理的机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机制。没有一个协调的管理机制,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联合库存管理。
②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资源管理系统:MRPⅡ和MRP。
原材料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应采用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而在产品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则应采用物资资源配送计划MRP。这样在供应链系统中把两种资源计划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③建立快速响应系统。快速响应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目的在于减少供应链中从原材料到用户过程的时间和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美国的Kurt Salmon协会调查分析认为,实施快速响应系统后供应链效率大有提高:缺货大大减少,通过供应商与零售商的联合协作保证24小时供货;库存周转速度提高1~2倍;通过敏捷制造技术,企业的产品中有20%~30%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制造的。快速响应系统需要供需双方的密切合作,因此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建立为快速响应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④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第三方物流系统(third partylogis‐tics,TPI)是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技术手段。TPI也叫做物流服务提供者(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LSP),它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如产品运输、订单选择、库存管理等。把库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交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第三方物流系统起到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为企业获得诸多好处。
3.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各个阶段的库存最小,但是,现行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是从单一企业内部的角度去考虑库存问题,因而并不能使供应链整体达到最优。
多级库存的优化与控制是在单级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控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中心化(分布式)策略,另一种是中心化(集中式)策略。非中心化策略是各个库存点独立地采取各自的库存策略,这种策略在管理上比较简单,但是并不能保证产生整体的供应链优化,如果信息的共享度低,多数情况产生的是次优的结果,因此非中心化策略需要更多信息共享。采用中心化策略,所有库存点的控制参数是同时决定的,考虑了各个库存点的相互关系,通过协调的办法获得库存的优化。但是中心化策略在管理上协调的难度大,特别是供应链的层次比较多,即供应链的长度增加时,更增加了协调控制的难度。
8.3.3 战略库存控制
从传统的以物流控制为目的的库存管理向以过程控制为目的的库存管理转变是库存管理思维的变革。基于过程控制的库存管理将是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流技术、物流技术的集成。这种新的库存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组织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结构将更加面向过程。供应链是多个组织的联合,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库存。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组织障碍是库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相互的合作与协调是实现供应链无缝连接的关键。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不再是一种运作问题,而是企业的战略性问题。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行,必须增加企业的协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不断进行流程革命。因而,库存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物流过程管理,而是企业之间工作流的管理。
基于工作流的库存管理能解决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无法解决的库存协调问题,特别是多级库存控制问题。多级库存管理涉及多组织协作关系,这是企业之间的战略协作问题。传统的订货点方法解决不了关于多组织的物流协作问题,必须通过组织的最有效协作关系进行协调才能解决。
思考题
1.简述库存的作用。
2.简述不同标准库存的分类方法。
3.简述库存成本的构成。
4.简述库存管理的基本目标与意义。
5.简述三种典型库存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