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直立式堆垛。根据商品的属性,将其保持垂直方向码放的方法,一般是将每批商品按件排成行列的形式,每行或列堆放一层或数层,垛形成长条形。适用于不能侧压的商品,如玻璃、片状砂轮易碎品,桶装、罐装、坛装商品,橡胶、塑料、沥青等侧压易黏制品。
2.垫垛
(1)垫垛的目的
垫垛是指在商品堆垛前,在预定的货位地面位置上,使用各种衬垫材料进行铺垫。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离地面的潮气和积水的侵蚀,并便于通风透气,防止商品受潮、霉变、残损,避免重物损坏地坪。常见的衬垫材料有废钢轨、钢板、枕木、木板、水泥墩、垫石、货板架、油毡、帆布、芦席、塑料薄膜等。
(2)垫垛的基本要求
商品如何垫底,取决于所存商品的性能和库场的现实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①所选衬垫物不会影响待存商品的品质。堆存商品时,要选择坚固耐压的衬垫物。
②堆场在使用前,必须平整夯实,衬垫物要铺平放正,保持同一方向,露天堆场要布置.通的排水系统。
③衬垫物不能露在货垛外面,以防遇水顺着衬垫物内流浸湿商品。
④垫底高度应视商品特性、气候条件、库场地理位置等具体情况而定,如无通风要求的商品存放在地面干燥的库房内,在垛底铺层油毡成帆布、芦席即可。
一般情况下,露天货场垫高不低于30厘米,库房内垫高不低于20厘米。
3.苫盖
苫盖是指为了减少日晒雨淋、扬尘湿气、风雪冰冻等自然环境对商品的直接侵蚀,利用专门的遮盖材料对货垛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常用的苫盖材料有苫布(包括各种篷布、塑料布、帆布等)、塑料薄膜、油毡纸、芦席、竹席、玻璃钢瓦、铁皮等。
(1)苫盖的方法
①就垛苫盖法。即直接使用苫盖物覆盖在货垛上。该方法操作方便,但不具备通风条件,适用于大件商品的苫盖。可用帆布、油布或塑料布作为苫盖物。
②鱼鳞式苫盖法。将苫盖材料从货垛底部开始,自下而上成鱼鳞式逐层交叠围盖,每件苫盖材料都需要固定,可于苫盖材料下端处加隔离板或向内反卷以达到通风透气的效果。该方法通风条件较好,但操作比较繁琐。
③隔离苫盖法。苫盖材料与商品货垛不直接接触,用竹竿、木条、隔离板等架空苫盖物,使之与货垛间留有一定空隙。有利于隔热,又便于排水通风。
④活动棚苫盖法。将苫盖物制成一定形状的棚架,棚架支脚装有滑轮,可整体推动到达或退出货位。该方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但购买成本较高而且伞身还占用一定的仓库面积。
(2)苫盖的要求
苫盖的目的是为了防晒、防雨、防风、防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苫盖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①选料合理。苫盖材料的选用应符合“防火、安全、经济、耐用”的要求。还要结合商品对苫盖物的要求,如在易燃易爆品仓库,不得使用芦席、油毡纸等易燃苫盖物。
②符合苫盖的技术规范。无论采用何种苫盖方法,苫盖材料都应该加以固定,确保风刮不开。苫盖的接口要有一定程度的叠盖,不能留有空隙。苫盖材料表面要平整没有凹陷,避免雨雪后积水渗入货垛。苫盖的底部与垫垛平齐,不腾空或拖地,一般离开地面10厘米以上,既防雨水渗入,又利于垛底通风。
4.2.3盘点作业
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因其本身性质、自然条件的影响、计量器具的合理误差或人为的因素,易造成商品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就需要经常地进行盘点和检查。
1.商品盘点的目的
商品盘点的目的包括:
(1)确定现存量
由于多记、误记和漏记,使库存资料记录不实;由于商品损坏、丢失、验收和发货清点有误,造成库存量不实;由于盘点方法不当,产生误盘、重盘和漏盘时,造成库存不实,为此,必须确认现存数量。
(2)确认企业损益
企业的损益与总库存金额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库存金额与商品库存及单价成正比,为准确计算出企业实际损益,必须进行商品的盘点。
(3)核实商品管理成效
通过盘点,可以发现呆滞品和废品及其呆废品处理情况、存货周转率以及商品保管、保养、维修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2.商品盘点的种类与方法
商品盘点的种类与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商品盘点的种类
盘点分为账面盘点及现货盘点。
账面盘点又称为永续盘点,就是将每天入库及出库商品的数量及单价,记录在电脑或账簿上,而后不断地累计加总,算出账面上的库存量及库存金额。
现货盘点亦称为实地盘点或实盘,也就是实地去点数、调查仓库内商品的库存数,再依商品单价计算出库存金额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将账面盘点与现货盘点的结果进行对比,如存在差异,即产生账货不符的现象,就应分析寻找错误原因,弄清究竟是账面盘点记错还是现货盘点点错,从而划清责任。
(2)商品盘点的方法
商品盘点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动态盘点法(又叫永续盘点),是指对有动态的商品,即发生过收、发业务的商品,及时核对该批商品余额是否与账、卡相符的一种盘点方法。动态盘点法有利于及时发现差错和问题处理。
②循环盘点法,是在每天、每周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盘点,到了月末或期末则每项商品至少完成一次盘点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商品入库的前后顺序,不论是否发生过进出业务,有计划地循环进行盘点的方法。
③重点盘点法,是指对商品进出动态频率高的,或者是易损耗的,或者是昂贵商品的一种盘点方法。
④定期全面盘点法,是指利用半年或年终财务结算前,在一定时间内对在库商品进行全面的盘点清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盘点的工作量大,检查的内容多,是把数量盘点、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方法。
3.定期全面盘点的步骤
(1)做好盘点准备
盘点是一项费时、费力、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没有充分的准备、严密的操作流程以及员工高度的责任心是无法顺利完成的。
①成立盘点组织。定期盘点需要建立临时性的,具有一定形式的联合组织。盘点组织由保管机构主管、技术管理机构、财务管理机构派人参加。
②人员的集训。盘点前必须对盘点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特别是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应讲清盘点要求、盘点常犯错误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③准备好盘点工具。需准备盘点表及红、蓝色圆珠笔,复写纸,计算器,大头针等。
④告知顾客。最好在三天前以各种方式通知顾客、供应商在盘点期间不收货、不退货、不发货。
⑤盘点工作分派。由于品项繁多,差异性大,不熟悉商品的人员进行盘点难免会出现差错,所以在初盘时,最好还是由管理该类商品的理货员来实施盘点,然后再让后勤人员及部门主管来进行交叉的复盘及抽盘工作。
⑥整理储存场所。一般应在盘点前一日做好环境整理工作,包括:检查各个区位的商品陈列情况及仓库存货的位量和编号是否与盘点布置图一致;对尚未办理入库手续或出库手续的商品,应予以标明,不在盘点之列;整理货垛、货架,使其整齐有序,以便点算。
(2)盘点时间确定
一般来说,为保证账物相符,货物盘点次数愈多愈好,但盘点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时大型全面盘点还可能引起生产的暂时停顿,所以,合理确定盘点时间非常必要。
一般性货品就货账相符的目标而言,导致盘点误差的关键原因主要在于出入库的过程。出入库越频繁,引起的误差也会随之增加,可能是因出入库作业单据的输入、检查点数的错误,或是出入库搬运造成的损失,因此一旦出入库作业次数多时,误差也随之增加。
仓库物品的流动速度较快,在尽可能投入较少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库存控制,可以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价值大小、流动速度、重要程度来分别确定不同的盘点时间,盘点时间间隔可以从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盘点一次不等。另外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每次盘点持续的时间尽可能短,全面盘点以2~6天内完成为佳,盘点的日期一般会选择在财务结算前夕,这样通过盘点决算损益,以查清财务状况。也可以在淡季进行,因淡季储货较少,业务不太频繁,盘点较为容易、投入资源较少,且人力调动也较为方便。
(3)盘点具体作业
盘点时,因工作单调琐碎,人员较难持之以恒。为了确保盘点质量,除人员组织培训时加强宣传教育外,工作进行期间应加以领导和督促。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里,通常是按仓卡编号和仓位编号进行盘点,打印出盘点清单供盘点人员使用;保管员将盘点结果输入计算机,并对盘点中产生差异的物品进行复核,对所报的物品损益进行复核,打印出盘点损益单;最后生成损益结算的财务凭证。
盘点作业的关键是点数,其工作强度极大,且手工点数差错率较高。通常可使用手掌机进行盘点,以提高盘点的速度和精确性。
(4)查找盘点差异的原因
当盘点结束后,会将一段时间以来积累的作业误差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账物不符暴露出来。发现账物不符且差异超过容许误差时,应立即追查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盘点差异的原因通常可能来自以下一些方面:
①记账员素质不高。登录数据时发生错登、漏登等情况。
②账务处理系统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完善,导致数据出错。
③盘点时发生漏盘、重盘、错盘现象,盘点结果出现错误。
④盘点前数据资料未结清,使账面数据不准确。
⑤出入库作业时产生误差。
⑥货物损坏、丢失等原因。
(5)盘点盘盈、盘亏的处理
差异原因查明后,应针对主要原因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处理,至于呆滞品、废品、不良品减价的部分需与盘亏一并处理。货品除了盘点时产生的盈亏外,有些货品价格上会产生增减,这些变更经主管审核后必须利用货品盘点盈亏及价目增减更正修改表。
(6)盘点结果的评估检查
进行盘点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借助盘点来检查货品出入库及保管状况,从而借助盘点了解问题所在。例如:在这次盘点中,实际存量与账面存量的差异是多少;这些差异是发生在哪些品项上;平均每一差异量对公司损益造成多大的影响;每次循环盘点中,有几次确实存在误差;平均每项货品发生误差的次数又是多少。
盘点的结果经常会出现较大的盈亏,因此,通过盘点可以查出作业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损失。
盘点结果的评价主要指标是:盘点数量差错、盘点数量差错率、盘点品项误差率、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盘差次数比率、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
4.2.4 订单处理作业
仓库与其他经济实体一样,具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服务对象。因此,在仓库规划建设、开展配送活动之前,必须根据订单信息,对顾客分布、物品特性及品种数量、送货频率等资料进行分析,以此确定未来所要配送的货物种类、规格、数量和配送时间等。订单处理是仓库组织、调度的前提和依据,是其他各项作业的基础。
由于物流配送的业务活动是以客户订单发出的订货信息作为其驱动源,在配送活动开始前应根据订单信息,对客户的分布、所订物品的品名、物品特性和订货数量、送货频率和要求等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确定所要配送的货物种类、规格、数量和配送时间,最后由调度部门发出配送信息(如拣货单、出货单等)。订单处理是调度、组织配送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其他各项作业的基础。
订单处理是配送服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配送服务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其中,订单的分拣和集合是订单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订单处理是实现企业顾客服务目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善订单处理过程,缩短订单处理周期,提高订单满足率和供货的准确率,提高订单处理全程跟踪信息,可以大大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与顾客满意度,同时也能够降低库存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一般的订单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订单准备、订单传递、订单登录、按订单供货、订单处理状态跟踪。
1.订单准备并汇总订单
订单准备是指顾客寻找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并做出具体的订货决定。具体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厂商和品牌,了解产品的价格、功能、售后服务以及厂商的库存可供水平等信息。减少顾客订单准备的时间,降低顾客的搜寻成本,能够显着地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仓库在接收到订货通知后,要在规定的送货截止时间之前将各个用户的订货单进行汇总,以此来确定所要配送的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和配送时间等。
2.订货方式与订单传递
接受客户订单的方式分为传统订货方式和电子订货方式。
(1)传统订货方式
传统订货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①厂商铺货。供应商直接将物品放在货车上,一家家去送货,缺多少补多少,适用于周转率快的物品或新上市的物品。
②厂商巡货、隔天送货。供应商派巡货人员前一天先到各客户处查需补充的物品,隔天再予以补货。可利用巡货人员为商店整理货架、贴标签或提供经营管理意见、市场信息等,也可促销新品。传统的供应商采用这种方式,但成本较高,可能造成零售业者难以管理。
③电话口头订货。订货人员将物品名称及数量以电话口述的方式向厂商订货。由于每天需向许多供应商要货,且需订货的品项可能达数十种,故花费时间长,错误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