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理货员在经复核员签字的收货单、验收码单诸联加盖“货物验收专用章”后,将验收码单录入到计算机中,据此生成仓单附属码单,根据验收结果填写存货人验收通知和收货单,并与其他验收资料一并转回业务受理员处。
⑦业务受理员对理货员返回的单据和验收资料审核无误后,由计算机打印仓单附属码单,一式两联,依据收货单、验收码单、计算机打印的仓单附属码单一式两联、存货人验收通知,以及有关验收资料、记录,报经主管领导或授权人签字后,连同存货人验收通知、收货单、仓单附属码单一式两联转给收费员。
⑧收费员依据仓单、《货物储存保管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结算有关入库费用并出具收费发票。
⑨业务受理员将仓单正联、存货人验收通知、仓单附属码单一联及收费单据等一并转交(寄)给存货人;其余单证资料留存并归档管理。
4.2 商品在库管理
4.2.1 在库商品的养护与保管
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商品本身自然属性及外界因素的影响、随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降低甚至丧失产品的使用价值。保管是指对物品进行储存,并对其进行物理性管理的活动。商品保管的目的就在于根据各种不同商品的特点,为储存商品提供和创造适宜的保管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商品的自然损耗,以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
要做好商品养护和保管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及导致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1.库存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
商品在库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归纳起来有物理机械变化、化学变化、生理生物变化等。
(1)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物质本身的外表形态,不改变其本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并且有可能反复进行的质量变化现象。物品的机械变化是指物品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态变化。物理机械变化的结果不是数量损失,就是质量降低,甚至使物品失去使用价值。
物品常发生的物理机械变化主要有挥发、熔化、溶化、渗漏、串味、沉淀、破碎与变形等。
①挥发。挥发是指低沸点的液体商品,在空气中经汽化而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这种挥发的速度与气温的高低、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液体表面接触空气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防止商品挥发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包装密封性。此外,要控制仓库温度,高温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保持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储存,以防挥发。
②熔化。熔化是指低熔点的商品受热后发生软化以致熔化为液体的现象。商品的熔化,除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外,还与商品本身的熔点、商品中杂质种类和含量高低密切相关。熔点越低,越易熔化;杂质含量越高,越易熔化。商品熔化,有的会造成商品流失、粘连包装、沾污其他商品;有的因产生熔解热而体积膨胀,使包装爆破;有的因商品软化而使货垛倒塌。预防商品的熔化应根据商品的熔点高低,选择阴凉通风的库房储存。在保管过程中,一般可采用密封和隔热措施,加强库房的温度管理,防止日光照射,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
③溶化。溶化是指有些固体商品在保管过程中,能吸收空气和环境中的水分,当吸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溶化成液体。易溶性商品具有吸湿性和水溶性两种性能。
商品溶化与空气温度、湿度及商品的堆垛高度有密切关系。商品溶化后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但由于形态改变,给储存带来很大的不便。对易溶化商品应按商品性能,分区分类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库房内,避免与含水分较大的商品同储。在堆码时要注意底层商品的防潮和隔潮,垛底要垫得高一些,并采取吸潮和通风相结合的温、湿度管理方法来防止商品吸湿溶化。
④渗漏。渗漏是指液体商品,特别是易挥发的液体商品,由于包装容器不严密、包装质量不符合商品性能的要求及在搬运装卸时碰撞震动破坏了包装,而使商品发生跑、冒、滴、渗的现象。商品渗漏,与包装材料性能、包装容器结构及包装技术优劣有关,还与仓储温度变化有关。因此,对液体商品应加强入库验收和在库商品检查及温、湿度控制和管理。
⑤串味。串味是指吸附性较强的商品吸附其他气体、异味,从而改变本来气味的变化现象。商品串味与其表面状况、与异味物质接触面积的大小、接触时间的多少以及环境中的异味的浓度有关。预防商品的串味,应对易被串味的商品尽量采取密封包装,在储存中不得与有强烈气味的商品同库储藏,同时还要注意仓储环境的清洁卫生。
⑥沉淀。沉淀是指含有胶质和易挥发成分的商品,在低温和高温等因素影响下,引起部分物质的凝固,进而发生沉淀和膏体分离的现象。预防商品的沉淀,应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防止阳光照射,做好商品冬季保温工作和夏季降温工作。
⑦沾污。沾污是指商品外表沾有其他脏物,染有其他污秽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生产、运输储存中卫生条件差以及包装不严所致。对一些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商品,如服装、仪器等要特别注意。
⑧破碎与变形。破碎与变形是指常见的机械变化,指商品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态上的改变。对于容易破碎和变形的商品,要注意妥善包装,轻拿轻放。在库房内堆垛高度不能超过一定的压力限度。
(2)商品的化学变化
商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本质的区别。它的产生,不仅改变了商品的外表形态,也改变了商品的本质,并且有新物质生成,且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化现象。商品化学变化过程即商品质变过程,严重时会使商品失去使用价值。商品的化学变化形式主要有氧化、分解、水解、化合、聚合、锈蚀、风化等形式。
①氧化。氧化是指商品与空气中的氧及其他能放出氧的物质,所发生的与氧结合的变化。商品发生氧化,不仅会降低商品的质量,有的还会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发生自燃,有的甚至会导致爆炸事故。容易发生氧化的商品品种比较多,所以对此类商品,要储存在干燥、通风、散热和温度比较低的库房,才能保证其质量安全。
②分解。分解是指某些性质不稳定的商品,在光、热、电、酸、碱及潮湿空气的作用下,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变化现象。商品发生分解反应后,不仅使其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有的还会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和可燃气体,并引起事故。
③水解。水解是指某些商品在一定条件下,遇水所发生分解的现象。如硅酸盐和肥皂,其水解产物是酸和碱,这样就同原来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性质。
④化合。化合是指商品在储存期间,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而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此种反应,一般不是单一存在于化学反应中,而是两种反应(分解和化合)依次先后发生。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就会给保管和养护此类商品造成损失。
⑤聚合。聚合是指某些商品,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使同种分子互相加成后,而结合成一种更大分子的现象。储存和保管养护此类商品时,要特别注意日光和储存温度的影响,以便防止发生聚合反应,造成商品质量的降低。
⑥锈蚀。锈蚀是指金属或金属合金,同周围的介质相接触时,相互间发生了某种反应,而逐渐遭到破坏的过程。金属商品之所以会发生锈蚀,其一是由于金属本身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其组成中存在着自由电子和成分的不纯;其二是由于受到水分和有害气体的作用所造成的。
⑦风化。风化是指含结晶水的商品,在一定温度和干燥空气中,失去结晶水而使晶体崩解,变成非结晶状态的无水物质的现象。
(3)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
生理生化变化是指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商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维持它的生命,本身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呼吸、发芽、胚胎发育、后熟。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有霉腐、虫蛀等。
①呼吸。呼吸是指有机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呼吸,分解体内有机物质,产生热量,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的现象。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不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要消耗营养物质,降低商品的质量。保持正常的呼吸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商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和耐储存性。
因此,鲜活商品的储藏应保证它们正常而最低的呼吸,利用它们的生命活性,减少商品损耗、延长储藏时间。
②发芽。发芽是指有机体商品在适宜条件下,冲破“休眠”状态,发生的发芽、萌发现象。发芽的结果会使有机体商品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供给有机体本身的需要从而降低有机体商品的质量。在发芽萌发过程中,通常伴有发热、生霉等情况,不仅增加损耗,而且降低质量。因此对于能够萌发、发芽的商品必须控制它们的水分,并加强温、湿度管理,防止发芽、萌发现象的发生。
③胚胎发育。胚胎发育主要是指鲜蛋的胚胎发育。在鲜蛋的保管过程中,当温度和供氧条件适宜时,胚胎会发育成血丝蛋、血环蛋。经胚胎发育的禽蛋新鲜度和食用价值将大大降低,为抑制鲜蛋的胚胎发育,应加强温湿度管理,最好是低温储藏或减少供氧,亦可采用石灰水浸泡、表面涂层等方法。
④后熟。后熟是指瓜果、蔬菜等类的食品在脱离母株后继续其成熟过程的现象。瓜果、蔬菜等的后熟,能改进色、香、味以及适口的硬脆度等食用性。但当后熟作用完成后,则容易发生腐烂变质,难以继续储藏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对于这类鲜活食品,应在其成熟之前采收并采取控制储藏条件的办法,来调节其后熟,以达到延长储藏期限、均衡上市的目的。
⑤霉腐。霉腐是指商品在霉腐微生物作用下所发生的霉变和腐败现象。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如仓库温、湿度控制不好,有些商品将会生霉变或腐烂,使商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的可使商品完全失去使用或食用价值,甚至造成人畜食用后中毒的现象发生。
⑥虫蛀。商品在储存期间,常常会遭到仓库害虫的蛀蚀。经常危害商品的仓库害虫有多种,仓库害虫不仅破坏商品的组织结构,使商品发生破碎和孔洞,而且其排泄的各种代谢废物污染商品,影响商品质量和外观,降低商品使用或食用价值,因此害虫对商品危害性是很大的。凡是含有有机成分的商品,都容易遭受害虫蛀蚀。
2.影响库存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商品在储存期间发生的质量变化,是由一定因素引起的。为了确保商品的安全,了解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必须找出其变化原因。通常引起商品变化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1)商品质量变化的内因
内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商品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商品的吸湿性、导热性、耐热性、透气性等。吸湿性是指商品吸收和放出水分的特性,很多商品质量变化都与其含水的多少以及吸水性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导热性是指商品耐温度变化而不致被破坏或显着降低强度的性质;透气性是指商品能被水蒸气透过的性质;透水性是指商品能被水透过的性质。
②商品的机械性质。商品的机械性质是指商品的形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反应。
商品的这种性质与其质量关系极为密切,是体现适用性、坚固耐久性和外观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商品的弹性、可塑性、强度等,这些商品的机械性质对商品的外形及结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③商品的化学性质。商品的化学性质是指商品的形态、结构以及商品在光、热、氧、酸、碱、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发生改变商品本质的性质。与商品储存密切相关的化学性质包括:商品的化学稳定性、商品的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等。
(2)商品质量变化的外因
外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空气中的氧。空气中含有21%左右的氧气。氧是非常活跃的,能和许多商品发生作用,对商品质量变化影响很大。因此,在商品养护中,对受氧气影响比较大的商品,要采取各种方法隔绝氧气对商品的影响。
②日光。日光中含有热量、紫外线、红外线等,它对商品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日光能够加速受潮商品的水分蒸发,杀死杀伤微生物和商品害虫,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商品的养护;另一方面,某些商品在光的直射下,又发生破坏作用,如挥发、退色、老化等。因此,要根据各种不同商品的特性,注意避免或减少日光的照射。
③微生物和仓库害虫。微生物和害虫的存在是商品霉腐、虫蛀的前提条件。微生物可使商品产生腐臭味和色斑霉点,影响商品的外观,同时使商品受到破坏、变质、丧失其使用或食用价值;害虫在仓库里,不仅蛀食动植物性商品和包装,有些仓虫还能危害塑料、化纤等化工合成商品。此外,白蚁和老鼠还会蛀蚀仓库建筑物和纤维质商品。
④温度。温度是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温度能直接影响物质微粒的运动速度,一般商品在常温或常温以下,都比较稳定。高温能够促进商品的挥发、渗漏、熔化等物理变化及各种化学变化;而低温又容易引起某些商品的冻结、沉淀等变化;温度忽高忽低,会影响到商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温度适宜时会给微生物和仓库害虫的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商品腐败变质和虫蛀。因此,控制和调节仓储的温度是商品养护的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