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的王安已病入膏肓,卧床不起。他不甘心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帝国就这么毁于一旦,于是,在临终前作出一项决定,撤掉长子弗雷德里克·王的总裁职务,以100万美元的高薪,力邀以擅长挽救濒危企业而闻名的爱德华·米勒加盟王安电脑,担任总裁。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位回春有术的高手身上!
米勒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治理财政。仅短短的一年时间,公司债务额就由5.57亿美元减少至1200万美元,公司股票每股立即上升了25美分。
公司债务虽然得到一时缓解,但要彻底摆脱困境,必须拿出更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竞争激烈的电脑界这是立身之本!
毕竟,隔行如隔山。米勒虽然有一流的管理经验,一流的管理手段,但是他对电脑却一窍不通,新产品的开发便无从谈起。由此,1990年公司利润大幅下降,只有13万美元,公司股票也一路下滑,降至3.75美元。
昔日强大的王安帝国摇摇欲坠,雄风不再!其子公司纷纷被收购或吞并。
1990年2月,GEC以最低价格收买了王安公司的海外租赁融资作业机构。
同年3月,法国的一家公司吞并了王安公司的分公司IntecomInc.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辛酸的一幕,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令人惋惜不已的一幕!
王安的成功与失败,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主题,大家纷纷猜测、分析,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庞大的电脑帝国面临行业性的危机时,却显得那么虚弱,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总结王安的成功经验,具体说来有两条:第一,王安独创的经营管理新模式--王安模式;第二,王安科学家的头脑和不屈不挠的开拓创新精神!
耐人寻味的是,王安公司的失败恰恰与这两条成功经验密切相关!
王安,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其独到的想法。
首先,他主张要灵活管理。
当时美国盛行严格管理,强调对职工纪律要严明,措施要坚决,强调生产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对此,王安自有想法。他认为对于新兴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电脑业来说,要分层次进行管理。从事科研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工作的创造性强,要求自由空间多,所以不宜采用过多的条规限制。要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投入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自身的能量。而从事一般制作、安装工作的员工,因机器生产的需要,工作操作性强,而且时间限制严格,应该制订有关条款,要求严格执行生产纪律。
第二,他认为决策应简单明了。
科学家出身的王安经常告诫他的职工,一个技术问题或科学问题不论有多么高深复杂,通常总能成为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而这种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法通常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满脑子科学思维的王安,自然也将这种思维方式融入他的管理之中。王安公司组织结构曾十分简单,部门小,人员少。管理人员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守着电话机,而是被要求经常去现场调查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以才举贤王安自己虽然是博士,但他在用人时,并不注重对方学历的高低。只要是的确有真才实学,在某一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才能,他都会量才而用,把他们安排到适宜的岗位。
第四,容忍错误。
王安认为,管理并不是铁板一块,也应该讲一些人情味。为了解决问题,职工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应该允许他犯错误,让他从错误中接受教训。当然,容忍错误并不等于纵容错误,他不允许同一个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错误!他相信以忠报忠,以心换心,相信管理中的人情味会使员工更加团结,更加自信,更加努力。
这四条,就是闻名遐迩的王安模式.
作为一个自幼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中国人,他的管理方式明显带有东方色彩,或许这也正是王安模式的魅力所在!这一模式使王安公司内部凝聚力大大加强,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王安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是,随着王安本人年龄的增大,随着王安公司的急剧膨胀,王安模式渐渐走了模样。原先的灵活体制趋于僵化,科研人员囿于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而无法全力施展。即使他们千辛万苦搞出的新产品,想出的新点子,也被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变得固执的王安屡屡否决。他们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原先的简化决策体制也因公司的急剧膨胀而变得根本不可能,部门不断增加,人员不断增加,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管理效率自然是大大降低!
更为严重的是,王安用人违背了他的以才举贤的原则,他的思想里仍顽固地保留着旧观念--父业须由子来承!当他打算退下来时,就安排把公司未来的控制权移交给35岁的大儿子弗雷德里克·王。
弗雷德里克早年在美国布朗大学主修数学,1972年获得学士学位后,进王安公司工作。他先后在几个主要职能部门工作,以熟悉情况。但是,他非但毫无经商才干,还刚愎自用,自以为了不起,表现令人非常失望。他周围的同事对他的印象是:行事莽撞,急于求成,缺少他父亲所具有的科学管理能力。正如一位了解王安公司内情的人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经理,他还欠成熟。以前,我在公司里听到的舆论是他满脑子都是幻想,难以服人,没有人乐意为他工作。
纵然弗雷德里克加入王安公司后出了不少差错,尽管许多下属都力劝王安不要移位于他,但王安仍然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执意让弗雷德里克接职,出任公司总裁!
王安的另一个儿子--30岁的考特尼,尽管许多公司员工都不喜欢他,王安还是安排他先担任王安传播公司的总裁,负责销售卫星的服务,后又提升为王安公司的副总经理。难怪有一员工说:反正这是他老子送他的礼物嘛!
王安的这些人事安排,在公司高级管理层引起很大的混乱和不满。王安手下的两名大将相继离去。其中一位是42岁的总经理约翰·坎宁安,是一位极其出色的销售和市场专家,曾跟随王安左右20年,为王安公司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明白接替王安位置的是王安的长子而不可能是自己后,便于1985年7月辞职,赴计算机控制台公司任总经理。另一位是负责产品质量的副总经理乔思·克罗普,他在前者离去两个月后,也辞职而去,成为新罕布什尔州塞勃姆一家电子公司的总经理。
这两位大将的离去,在王安公司内引起很大的震荡。一批高级经理人员也纷纷寻找出路,离开王安公司。波士顿的一家电器公司的总裁透露:我们接到很多王安公司职员的求职信,由此可见,他们人才外流的情形非常严重。
由于人才大量外流,王安电脑逐渐由科技的领导者变成追随者。王安公司内部期刊的编辑福兰德认为:IBM以前觉得倍受王安的威胁,因其拥有素质最好的员工,但现在情况早已大不相同了。
一时间,人心浮动,凝聚力减弱。
1989年8月,公司竟出了令人震惊的奇事:股东联名控告王安父子营私舞弊。公司危在旦夕!
已经躺在病床上的王安无奈之下撤掉了弗雷德里克总裁职务,而委之以爱德华·米勒。
但是,公司的元气大伤,似乎已经回天乏术了。
以东方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模式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方式--王安模式,以其骄人的战绩引起了西方管理学家们的关注。但是,也应该看到,东方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亲情观念、血缘观念,一旦渗入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便会产生不良影响,以至功败垂成!王安电脑公司就是一个典型!
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还另有原因!
王安博士在题为《教训》的自传里,这样写到:事物的进步具有剧变性,它要推翻今天一般人的看法,因为预示着未来的蛛丝马迹往往为一般人的看法所掩盖和忽略。
王安不断注意着这些蛛丝马迹.他认为,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发现需要、满足需要,在于顺应潮流的变化,不断变革创新。
科学家的头脑赋予他超乎常人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他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的敏锐,他的果敢,他的创新精神!
在激烈的竞争中,他的信条是:永不作市场的尾巴!
早在1960年,王安公司的产品就从千百家公司采用的计算总汇,到小学生作算术时用的计算器应有尽有。而且,除电子计算机外,各种专用附属设备层出不穷。
1960年以后,王安公司的新产品更是如泉之涌,如第一部电脑照相排版机林纳赛克,第一座电子计分器等。
1965年,王安公司推出了第一架可写方程式的计算器,只需按个钮,就可以计算、贮存、演算一连串复杂的科学及技术性问题。这项产品,轰动了世界电子界。
除此之外,王安公司适时推出了迷你电脑,这是大型电脑的缩影,只是贮存资料的容量不那么大,专门供小公司使用。另外,王安电脑公司还推出卡片辨认机、自动打字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记录带辩认机等新产品。
新产品的频频问世令世人眼花缭乱,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拉,美国及国际电脑界对此震惊不已,称王安为电脑界的快枪手!
70年代初,计算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而且新兴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即将问世。很显然,计算器市场已无利可图了。但是,计算器的销售额已占王安公司年营业额的70%以上!王安考虑再三,反复权衡利弊,毅然决然作出决定:放弃所有型号计算器的生产和销售,加紧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于是,他开始研制通用功能的电脑,他要把计算机由贵族工具变成大众工具.
1200型文字处理机很快问世了。王安公司第一台文字处理机诞生了,王安公司也随之完成了转轨。由计算器制造商转为文字处理机制造商。很快,王安公司便成为文字处理设备的最大供应商!而在这番竞争中,不肯认清形势,更新换代的IBM公司损失了70多亿的利润,实力稍逊的鲍马尔公司更是悲惨地沦入破产之境!
但是,慢慢地,王安随着年龄的老化而变了,昔日的快枪手已英雄迟暮,举不起枪,瞄不准靶!他的观察力不再那么敏锐,他的创新精神也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越来越固步自封,固执已见!
在电子计算机的用户中,几乎所有购买王安公司设备的用户,也都使用IBM公司的设备。用户自然希望这些设备能互相兼容,彼此通用。然而王安没有看清与其他牌子电子计算机相容的重要性。他藐视充当配角的作用。王安公司设计、生产的各种电子计算机,从不考虑怎样使软件与在电子计算机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IBM公司的电脑相容的技术问题,相反地,它企图迫使用户使用只能与王安公司兼容的产品。慢慢地,客户对此反感和不满剧增,市场尽失,一败涂地。
1982年,当其他竞争者开发出可以同时用于信息处理和数据处理的个人电脑时,王安则犹豫不决,一拖再拖,始终没有下决心开发新产品,而是死抱文字处理机和大体型电脑等旧产品不放。结果,机会一再错失,企业缺乏后劲!
王安太自信了,以至于有些过分了。他的自信的确给他带来过一次又一次成功,但是这次,却带来了灾难!
从自信到自大,只有一步之遥!
在《教训》一书的序言中,王安写道:在人生的道路上,这样或那样栽了跟头的才子竟然如此之多,不免令人颇为吃惊。……人之所以失败,多半是因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另外,他还说过:我相信并不存在什么成功的’秘诀‘,人们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给自己制造梗阻,如果你和时间向前奋进而没有自己给自己制造梗阻,别人就会开始把你称作’天才‘.
王安博士肯定没有想到,上面他亲笔所写的两段话,正好为自己一生、为王安电脑公司的盛衰,作出了最好的解释!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王安认为:我发现,除了决策简要外,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有:
互通信息、适可而止、处事耐心、随机应变、当机立断、信心十足、思想开通、不袭旧套,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点,但绝非最不重要的一点,还是运气。早年的王安的确做到了这些方面,所以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晚年的他似乎与以前判若两人,反应迟钝,优柔寡断,盲目自信,思想保守。两相对照,反差有多大!
精明强干的王安,脱胎换骨成了老迈昏庸的王安!
这是王安本人的悲哀,更是王安电脑公司的悲哀!
正是王安自己,亲手缔造了威风八面、声名显赫的王安电脑王国;也正是王安自己,又亲手葬送了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