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本册子。
我重温了昨日的感动,更有许多新的触动。
中国·电视观众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三”既是个大数,也往往意味着新的开端,将迈出更高的起点。
因此,大家都觉得该为这个“节”出一本书:一则是对以往三届作一次简要的回顾,二则须对以往三届作一些理性思考。借此更好地提取经验、克服不足、梳理思路。
古云“温故而知新”。只有善于总结过去,方能不断创新、更上层楼。
观众节自2006年创办以来,坚持以“回报观众,回报社会”为宗旨,坚持“参与,热闹,娱乐,开放”的办节方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有品牌与活动延伸相结合。活动反响一届比一届大,社会效果一届比一届好,已成为广大观众和业界学界有口皆碑的“浙江品牌”、“浙江创造”。
翻阅手中这本册子,我再次看到历届观众节的一个个精彩场景、一幅幅生动画面。
尽管这些照片,摄影水准有高有低、构图质量有好有坏,但涌入镜头的,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少年,无论是白领装束还是民工模样,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无不是如火般的激情、如花般的笑靥。而这种发自肺腑的激情释放、物我两忘的大众狂欢,也正是让我最受触动、最为感动的。
“电视”即Television,英文直译是“远距离观看”——把很远的镜像通过媒介传播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今天的电视早已突破了Television的词汇原意,被赋予了“开放与交互”等诸多时代内涵,但过去这么多年来的电视生产方式与传播模式,无论从物理概念还是心理感觉而言,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始终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还是未能真正实现密切对接的,观众仍然处于某种程度的被动状态。
观众节是什么?有人把它定义为“观众的节日”,概括为“电视与观众的狂欢”。
这些说法都很形象、很精练、很准确。关于这一点,我们在首届观众节的创意主旨和举办方针中,就已作出了清晰的表明。不少参与观众节策划、组织、实施的同志,也在这本册子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详述了他们对历届观众节很多很好的体会。细细品味,确实很受启发、很有感悟。
但掩卷细思,似乎又总感未尽其详。声势浩大的中国·电视观众节,难道仅仅是请观众参与,通过为观众办节,进行一年一度的感情回报吗?当然远非如此。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的老朋友,那位穿着白色中山装活跃在《百家讲坛》电视镜头前的易中天先生。2007年,应邀参与第二届电视观众节活动的他,面对观众节LOGO,曾不假思索地张开了他那厚实的右掌:“是击掌为盟,是电视与观众、与社会、与时代的零距离对接,是真正把观众放在了心坎上。”
神采飞扬的于丹,更以她特有的水银洒地般的风格化语言,给观众节赋予了崭新的更多含义:“观众节的意义和价值,不单是通过参与互动,让观众由被动收视者变成了主动创造者,更是很好地理解并解决了究竟‘谁是媒介主人’的问题。观众节所改变的,是当代电视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模式。”
诚如斯言。连续三届的中国·电视观众节,不只是三次近悦远来、高潮迭起的媒体活动,而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浙江广电为扩大主流媒体宣传效果、维护观众利益至上、推进电视生产方式变革,拿出了自己坚定的态度、作出了自己独特的探索。而这种态度和探索,也已被数以千万计观众的热情参与、积极响应,以及活动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反复证明。这种“证明”,令人感动,令人振奋。
观众节梅开三度。如果说前三次更多属于一种量的累积,那么接下来人们所期待的,应该要有更多质的飞跃和提升。这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数字概念上的“三”,也是接下来必须跨越的“山”。难度所在,也正是继续创新创造的前景所在、空间所在。
因此,在第四届电视观众节举办前夕,通过出版《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进一步盘点经验、检查不足、自省自励,正是不断办好观众节所最为亟需的。我也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从这本图文并茂的册子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益。
开卷有益。
(后记者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