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400名富豪平均年龄为48.9岁,按照中国人的惯例,60岁是退休年龄。中国大陆百富榜编写者胡润提出:“在未来10到15年内民营企业的继承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最近有个研究,台湾157个家族企业在继承前后财富“蒸发”高达40%,而在香港,这一数字为80%。中国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葡萄牙有句话,“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德国用“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存活的只有30%,能成功传给第三代的只有10%~15%,能传给第四代的只剩下3%~5%,第五代只有1.2%,第六代只有0.7%。
2007年宁波人均GDP达到了6.1万元人民币,即将进入人均GDP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另一方面则带来了人们对事业发展认知与选择的改变。我们所关注的民营企业创业家近八成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创业,历经风雨,开创了令人敬仰的业绩。他们的成功在于开放的视野与思想、在于勤奋与坚持、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创业家相继到了退休的年龄,如何将创业精神传承下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而在优越环境中生活的年青一代面临更多元化的选择,更有一批人缺少必要的生活责任与热情。对于家族企业占主流的经济形态,创业精神的传承成了一种普遍的危机,在资本市场不成熟、职业经理人制度缺位、创业教育薄弱等环境下,这种危机更具紧迫性。因此,如何构建适于创业家角色产生与表演的舞台环境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国运的兴衰。
创业型经济模型和传统的管理型经济模型之间在基础力量、外部环境、企业运营、政府政策等四个维度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政策层面来看,在以往的管理型经济模式中,政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控制。而在创业型经济里,怎样创建有利于创业、帮助企业成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成为政府政策制定部门的主要问题。政府政策制定的核心就是促进知识产出和知识商业化,政府政策的目标就应该是通过教育来提高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方便人员流动并发挥能力去创新和创建企业。可以说,创业所处的环境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按照社会角色理论的思考范式,创业家面对的剧本期望、剧组、表演情景等都会呈现新的特点。深圳为了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正在积极筹建南方科技大学,这是对塑造创业型经济体的积极信号。宁波在这方面的表现略显迟缓,促进创业的相关政策仍然以资源支持为主,而没有将城市的创业能力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1.1.3 问题提出
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及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市场化的速度,而且还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社会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微软、英特尔等着名公司从小企业发展成全球500强中的成功大企业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此间彰显出来的创业精神的魅力足以吸引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去关注创业者的成长。
从2006年的经济发展动态看,创业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和各类组织积极采取各种手段改善融资环境,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提供各类合适的创业服务,创业活动非常活跃,崇尚创业与创新、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形成。
不过,尽管创业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国的总体创业环境依然有待完善,准入门槛高、审批难、融资难、管制过严仍然是中小企业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创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的《2006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的发展报告》指出,整个东亚都在经历“无就业增长”时期,中国的情况尤其严重。
创业精神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创业家则是创业精神与生产力之间的转换器。对比生物基因,区域发展战略的基因是指区域发展中所承载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是区域社会体制、人文习惯、劳动者技术水平、自然资源等,但从各个地区推动发展的政策来看,创业文化逐渐成为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新基因。
当舞台、观众以及剧组结构等要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剧情应当有适应性的变化,否则将会给演出带来更大的矛盾与冲突。对创业行为的期待及创业所面临的环境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创业家角色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将会有什么样的新特征呢?前文将创业家角色比喻为岗位,企业发生转变了,岗位设置会发生变化,同一个岗位所应承担的职责、拥有的权利、上下级关系、对任职资格与能力的要求等都会有所变化,如果不能进行适当调整,将会导致人员与岗位匹配的不和谐,企业运行机制的效率与效果就会受到削弱。因此研究创业家角色的活动规律对于深入认识这个群体,对于设计适合其充分表演的环境,对于培育创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角色不同于舞台形象,角色需要演员的体验、领悟与创造,并综合其他表演要素才能成为舞台形象,而舞台形象是否成功还要取决于观众的欣赏视角与水平。所以,一个创业者是否能成为优秀的创业家,需要关注多方面的期望,需要与社会相关群体的行为保持契合。创业家的表现需要契合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关口”,所谓岁寒知松柏,创业家的意义更多的是通过在面临危机挑战时的表现彰显出来的。在这些特点的情境中,创业家究竟是如何行为的,创业家应该如何行为才能渡过危机,并借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这同样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内容。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创业家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名词,虽然在这本书里的各种表述基本是限定在商业领域,是围绕企业展开的,但创业家的身影远远不囿于此,每个领域都能发现,每个领域都需要。从企业的范畴来看,更多的研究是关于企业家的,甚至有些关于创业家的研究所直接引用的概念与理论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家方面内容的简单修改,但在这里仍然要强调,创业家不同于企业家。所以,这项研究首先要完成的目标是甄别创业家的特质,既然说它是一种角色,就要将其特性与在演出中存在的意义表现出来。社会角色理论提供了透视这个问题的窗口,在企业发展这场表演中,创业家究竟是在什么情境下出场?需要什么样的道具?有哪些表演内容?观众将会抱有何种期望?藉此把握创业家角色的本体意义。
中华民族是充满创业精神的民族,从古至今从不缺乏伟大的创业家,而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更多的人获得了创业的机会与热情。这是一个表演的时代,企业界积聚了更多的大腕与主角。这项研究要实现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浏览创业家们的剧情设计与舞台展现。
他们的表演有的收获了掌声与鲜花,有的则是黯然退场。而我们期望的是呈现给观众完美的舞台形象,所以有必要解释为什么有的角色是成功的,而有的则是失败的,这当然与演员的表演或是灯光之类的因素有关,而这里要从剧本设计的角度去审视:是不是角色设计自身的出了问题,还是舞台设计的问题。故而,研究的第三个追求是探究创业家角色的调适问题,即什么样的创业家角色是适合时代要求的,什么样的设计有利于创业家角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