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浪潮按照产品、行业和区域三维协同的体系架构重新梳理了集团布局,一个更加体现集权的联邦制应运而生。凭借多年的资历和威望,孙丕恕顺利地成为了浪潮历史上权力最大的“老总”。而“削藩”这项在很多公司看来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董事会权力整合运动,却在孙丕恕“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中轻松化解。
通过这次整合,浪潮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权力核心。3月24日,浪潮信息发布上市公司公告:董事会选举孙丕恕为公司董事长、辛卫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聘任孙丕恕为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辛卫华为公司总经理、李凯声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浪潮软件董事会选举王茂昌为公司董事长,聘任王静莲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秘书(兼),聘任王柏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同时聘任其为公司总经理(兼)。
此次浪潮的改制其实仍然保持了众多子公司的联邦建制,只是在母公司和子公司权力划分上作了相应的增减,加强了集团总部的权力。
一位业内人士戏称:“浪潮总统诞生了!”
(4)点燃激情
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重要差异就在于,前者将事业建立在团队精神之上,而后者往往不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商》一书中指出,团队成员的情绪常常会影响团队的情绪。资源、创业者素质、商机等都是直接影响创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没有创业激情,其他任何要素都只具有物理上的意义,创业团队也只是机械的组合,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在情绪对各项工作有深刻影响,当团队的情绪因为负面的因素受到削弱的时候,工作效率会明显下降,各种失误会频繁发生,周围的色调似乎都是灰的。激情的团队善于用简单而快乐的方式达到目标,而凭借复杂系统忙于奔命的人群因为情绪低落而丧失伟大的事业。团队的情绪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改变的,标语、口号、仪式、竞赛、联谊会等形式对激发与保持团队继续前行的热情都是有帮助的。
案例资料:激情阿里巴巴
1999年,马云带着他的创业团队在北京给外经贸做网站,尴尬境地中,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天天都在思量着一个问题:下一步该怎么走?马云认为北京的网络太浮躁,很难成事;况且马云已经受够了在政府企业里做事时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在一番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拷问之后,马云又一次做出了他人生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南归。
就在马云做出决定的那一夜,他约齐了团队的所有人,这些人一直跟着马云出色地工作。然而在马云宣布他的决定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马云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三个选择权:第一,你们去雅虎,我推荐,雅虎一定会录取你们的,而且工资会很高;第二,去新浪、搜狐,我推荐,工资也会很高;第三,跟我回家,只能分800块钱,你们住的地方离我5分钟以内,你们自己租房子,不能打出租车,而且必须在我家里上班。你们自己做决定。”马云给了他们3天的时间做决定。
眼见着这些人陆陆续续走了出去,马云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他依然十分坚信自己的选择。3分钟过去了,团队的所有人又走了回来,他们对马云说:“马云,我们一起回家吧。”
那一刻,一直坚强的马云流泪了,在北京工作的这14个月里,马云从来没带这些人去玩过。马云决定带团队去长城玩一次。第二天马云和他的团队逛长城。来北京都一年了,大家总是在工作中,从没有痛痛快快地玩一场,除了马云陪杨致远去过一次长城之外,大家都没有去过。
走在长城上面,大家的心情特别沉重,没有人能想通自己做了那么多,为外经贸做了那么多贡献,却一分钱都没有赚到,连在北京的立足之地都没有!记不清是谁,他们中的一个人突然号啕大哭,对着长城大声喊:为什么,为什么……
在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这十几个年轻人聚在了北京的一个小酒馆。那天晚上下着很大的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起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都回避着“离别”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词语。许多人都不记得那天晚上马云到底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第二天开始将要面对怎样的生活,但是那个晚上,酒是热的,心是热的,歌是热的。
马云在湖畔花园的家中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按照惯例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全程录像,他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在这个资料片里,光线昏暗的画面中,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则站在一张桌子后,快速地发表他那激情洋溢的演讲。
马云激动地对创业成员说:“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
在这个“起事”会议上,“启动资金必须是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马云和他的伙伴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筹了50万元本钱。当时,马云让团队中的人和自己全部没有了退路,那么在他们面前也就只剩下了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10年过去了,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寒冬,阿里巴巴也遭遇了从海外迁回杭州的挫折,18位创业元老依然坚守在阿里巴巴的各个位置上,几年下来他们大多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骨干。
马云不断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不可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他们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创意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邻居们常觉得奇怪,这群人早晨六七点离开马云家,下午三四点又来了。
《商业周刊》记者回忆10年前在杭州一个居民区住宅里找到阿里巴巴,在记者惊异的目光中,阿里巴巴的工作场景被形容为“面积不大的住宅里挤着20多个员工,地上到处都是铺开的床单,空气里还有鞋子的味道”。记者当场惊讶得目瞪口呆!
(5)转换团队契约
创业家自认为有价值的方向,团队中的人未必认同,团队中的人员也许仅仅是碍于面子才会坚持下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承诺,而实际上却在观望事业的走势。
将团队成员连接到一起的介质决定了团队的稳定性与拓展能力,创业家需要保障这个介质是可靠的,也就是建立适于长期创业要求的契约。
从短期的经济型契约转变为长期的经济与情感相融合的契约,是创业家转换契约性质的基本方向。而这种转换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创业家演绎契约中所蕴含的理念的能力,即是否能将契约中所蕴含的理念通过企业行为准则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逐渐演化为团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