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当对学校的人员进行群体划分。如按年龄对教师进行划分,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其需求不同,其中,青年教师需要加强培养,促进成长;中年教师则已相对成熟,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平台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年纪大的教师则希望稳定工作环境,需要学校的尊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按职称对教师进行划分,讲师及以下的教师处在成长期,需要学校帮助创造机会,需要高水平教师给予引领指导;高级职称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和骨干,他们追求的是自我实现的成就需要。按工作内容对教师进行划分,教学科研人员需要更多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在职称晋升上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管理服务人员则更多考虑岗位的重要性和职务的晋升。因此,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群体人员的不同需求,设置教职工不同的激励方案,实现激励效用的最大化。同时,还要制订好规划,为群体间人员的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3.建立激励效应的检验与反馈机制
激励效应的检验和反馈主要是通过激励客体的反应实现的。在激励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调研,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充分保障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在激励行为实施时,要注意收集教职工的动态情况;在激励周期结束后,要对教职工的满意度和激励前后“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当然,高校的“产出”情况难以量化,可以参照人事考评的结果进行。
第四节 独立学院的发展适应机制
独立学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发展适应机制。其中,规范内部的经费管理机制和建立开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尤为重要、一、规范经费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实行“自收自支、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体制。政府对其很少投入或基本没有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之外的社会资源办学,靠教育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自力更生地发展。因此,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以尽可能增加经费来源,同时加强经费管理,降低成本,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
(一)拓宽经费来源
相比普通高校,学费是独立学院经费的主要来源,为了使独立学院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需要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大,因此,在国家财政没有投入的基础上,以学费为主的收入格局必将成为影响独立学院发展的瓶颈。
要突破这一瓶颈,独立学院就要进一步拓宽办学经费来源,真正实现国家政策扶持、学生缴费和社会出资“三位一体”的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充分调动社会、企业、个人的积极性,通过社会投入、民间集资、科技开发、校办产业等各种渠道,形成多种形式投入的新格局。这是各个独立学院办学需要解决的一个共性问题。
除了学生学费固定收入外,独立学院还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经费筹措:
产业收入:通过投资创办的全资产业公司、企业,投资控股或参股的合资企业,在盈利分配中得到收入。
各方捐助:独立学院从社会及海外等各方面获得的捐赠或赞助收入。
专项基金:团体、个人等在学校设立指定用途或非指定用途的基金。
科研收入:通过承接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而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收入。
贷款渠道:通过各种金融机构获得的有偿还性的资金或由主管部门安排的特定专项贷款等取得的收入。
利息收入:将一些基金,按照“安全、低风险、合法”的原则进行运作,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银行信贷:利用信贷资金来进行学院的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有助于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商业性银行对学校提供贷款,看重的是投资效益,这就将市场机制引入了独立学院经费管理。在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学院应建立和实施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评价与监督,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完善经费管理机制
1.完善经费使用机制
独立学院的举办高校、社会力量以其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入股后,存在着明确各自的所有权、持有的股份数或持股比例以及承担的应尽责任与义务的问题,需要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式进行;在经费使用上要强化监督,如通过政府部门介入独立学院经费管理机制,宏观地掌握独立学院的经费使用;同时,在独立学院内部运作中要建立健全资产投入、清算、监控等一系列制度,保证原始资本与增值资产合理地用于与高等教育发展直接相关的行为。
2.建立合理融资机制
在没有政府财政拨款注入,经费只能依靠自身运作筹集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必须广开渠道吸纳资金,促进办学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可以认真研究市场情况,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对其进行投资,在格局上形成社会或个人投资、政府出资、教育贴息贷款、个人或企业赞助、学生交费等多元筹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难题;也可尝试创新独立学院的筹资模式,实行资产证券化、联合发行教育债券、组建教育基金、发行教育彩票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形成良性资本运作模式。
二、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
独立学院从产生到发展,其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社会认同的问题。无论是独立学院本身还是独立学院的教师,都会有一个产学研结合的“磨合期”。
在这期间,独立学院和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只能停留在“试探”这一步,实质性的合作不多。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更多的是独立学院内部的一部分教师个人的信誉所带来的。因此,在独立学院的学科基础相对较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如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关系独立学院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形式非常多,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建联营企业、共建学院、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共同组织重大项目的投标和技术引进等。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尚不成熟,但针对独立学院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特点,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1.互补性合作
企业、独立学院各自需要什么?基于两者的需求进行互补。独立学院可在企业建立科研、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人士加入学校咨询发展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可在独立学院建立研发中心,吸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项目合作
通过独立学院出人、企业出钱的方式进行合作,也可以联合申报项目,通过项目合作,提高独立学院在区域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合作可以加深与企业的沟通,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3.共同培养人才
如学院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由学院招生和主要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培养,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学校拓展了学生就业,企业解决了人才来源。此外,独立学院还可以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教学的实习和实训等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作用,使学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的需要协调一致。
4.技术咨询、挂职锻炼
独立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进入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或者专业讲座,为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也可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进驻企业,利用智力优势开展服务,提高独立学院的知名度。
(二)协调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关系
独立学院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独立学院参与到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作为主体要与企业发生直接关系,必然要注意协调好与企业的关系。
1.更新合作观念
独立学院以新机制和模式办学,应当更新观念,充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实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学校受益,要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双赢为宗旨的理念。
2.提升合作内涵
一是通过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努力培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品牌,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不断引进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独立学院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积极主动出击
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独立学院必须清楚地认识“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用什么优势吸引企业”等相关问题,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要主动建立校企专家信息库,向企业开放图书馆和电子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要从企业的生产需求出发,灵活安排教学,在企业生产任务紧迫急需用人时,给企业以支持,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以调动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实现企业资源向学院的集聚。
本章链接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岗位聘任办法(试行)(节选)
(宁波理工人〔2007〕117号,2007年6月29日)
为实现学院新一轮发展,促进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和管理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院“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创建“特色鲜明、稳定地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科学合理地配置学院人才资源,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用人机制,加快学院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促进学科发展,深化社会服务,以实现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和谐互动,提升学院整体实力。
第二条 基本原则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对教书育人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促进学院“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量入为出,激励为主。根据学院现有财力,盘活有限的教育资金,对于在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予以更多激励,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按需设岗,按岗聘任。通过逐步建立并完善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及各单位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来确定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的机制,突出岗位的目标导向和产出结果导向,优化学院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率,推动学院办学创特色、上水平,向更高层次稳步发展。
(四)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统筹兼顾,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效率优先,责酬一致,逐步实行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
(五)两级管理,分级聘任。通过对岗位设置、人员聘任、经费使用的合理授权及分级管理,加强学院在人员经费配置、岗位结构比例、办学目标和岗位要求适配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增强分院(部门)对人员进行微观管理的权力,进一步调动基层办学的积极性。
(六)强化目标,服务地方。围绕建设国内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促使教学科研人员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三条 岗位类别
(一)根据学院编制及岗位职责和特点,将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位(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岗位)、管理服务岗位(从事学院、分院及直属单位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岗位)和实验技术岗位(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实验、网络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三个系列。不同编制人员原则上应申聘其编制所对应的岗位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