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29

第29章 康德美学与马克思美学的价值指向(2)

3.1.2现代价值论美学对主体性的不同肯定方式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就在于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这一思想贯彻到美学中,就是对审美主体的强调。在康德看来,认识主体的知性和道德主体的理性,都具有先天立法的功能,而审美主体的判断力不具有先天立法的功能。审美判断力的原理,不可能是客观的先验原理,而只是先验的主观原理。康德的主体论思想落实到美学中,决定他的美学只重视审美主体,而完全忽视审美客体,这就导致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具有主观的普遍性,因为判断力不是针对客体对象,而是针对主体自身,不是实行立法,而是显现立法的先验可能性。“从主观的普遍有效性,即审美的,不基于任何概念的普遍有效性不能引申出逻辑的普遍有效性,因为那种判断完全不涉及客体。”康德把审美判断看作不具有客观性而仅仅具有主观普遍性的判断,正是片面重视主体的结果,它割断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康德的主体性理论,集中研究纯粹的主体的意识活动,从抽象出发,回到抽象,把审美判断看作主观的普遍性。从先验哲学出发,提出判断力原理的主观性显示了这种普遍特点,于是,他要求别人赞同自己的审美判断,因为审美判断必然要求对所有人都有效。

由于康德强调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普遍性,所以,他认为审美判断是可以普遍传达的,这种普遍传达性,又根源于人类具有的共同感觉力。这种共同感是先验的,是人类认识的先验图式决定的,一切人的认识功能的和谐合作,就会引起自由活动的快感,它对与我在心理结构上类似的人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他不顾客体条件对不同主体的制约作用,而是寻求普遍不变的人性结构来说明。其实,审美快感的产生,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机制不同,就会导致审美的差异,康德把审美主体抽象为同一性,企图避免这种客观差异,实质上只考虑到了精神可能性而忽视了现实可能性。如果不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去确立审美关系,纯粹从主观出发,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唯心论解释的幻念中。直接的结果是,康德把审美判断、审美创造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这就导致趣味、天才与生活之间彼此分离。从根本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仍是康德的纯粹主观论的解释偏向;在康德那里,只要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就会看到趣味、天才与生活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无论是趣味,还是天才,皆是主体审美活动的自由表现。康德强调趣味判断,却并不联系客体,他认为趣味判断只是对象的合目的形式对审美主体产生作用。他的审美不凭借概念,审美无关利害性,审美的无目的合目的性,审美的无概念的普遍必然性等论断,显然,都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优先地位,只照顾到了对象的形式。他提出,趣味的判断,不是基于对象的评判而是主体内心的评判,如果照此推理,就无客观性可言,评判完全成为主观随意的判断,更不用说审美鉴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了。

趣味与天才,作为两种创造能力,其实,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以至成熟的。康德把趣味与天才看作主体固有的能力,认为判断力使想象力与知性协调,给天才引路,这样,天才的创造活动依然是从主观到主观。本来,康德强调判断力不具有立法的功能,但是,当康德讨论天才时,就不惜扩张天才的主观性能力,强调“天才为艺术立法”,于是,康德把天才捧到了神乎其神的地位。他提出:“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机能,它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么,人们就可以说,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天才给艺术制定法规。”这样,天才的创造,仿佛完全可以不受社会生活的限制。于是,天才的创造只能是个人的、主观的、随意的活动,在此,康德主张:“法规存在主体的心灵,它不提供任何不变的法规。天才的法规总是独创的,变化的”。如果主体不知道诸观念怎样在他内心形成,而且审美观念的形成也不受主体的控制,那么,主体的创造是完全主观随意的,而且,根本看不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康德的这一思想,直接导致非理性主义文学艺术和非理性主义美学理论的诞生,于是,创作成了天才的自我表现,而不是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致力于心灵经验的纯粹理解与说明,走向个人内心深处,成为最时髦的哲学取向,这是康德从主体性看待问题而不是从实践论看问题的直接反映。由于过分重视主体性天才的自由表达,这等于把创造的特权完全交给少数自我封闭的天才,结果,非理性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理性被完全排斥,无意识得到极力张扬,而意识则被看做是虚假的自欺。一切由此都乱了套。

康德的主体性理论,导致他片面重视主体和主观性,而忽视客体的作用,这极容易造成消极的后果,所以,康德哲学和美学的消极意义也就不容低估。

马克思的美学革命表现得彻底而且深刻,不仅因为马克思自始至终建立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而且因为马克思坚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马克思是通过批判黑格尔的主客体理论建立自己的主体理论的。从现实出发,马克思打破了黑格尔的主客体理论的神秘之处。马克思认为,他首先把现实的主客体关系唯心主义地颠倒了。然后,他用颠倒了的客体主体化,又使这种被颠倒的主体独立化,从而使他成为真正创造的主体,而那真正作为主体的东西,却作为客体,作为结果而出现。马克思把现实的主体看作是社会存在,因而人是自然的对象性存在。

随后,马克思又提出“劳动主体”概念,这是对现实主体的深化,也是马克思主体理论的升华。这种深化,不仅表现在主体视角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主体的内涵和外延由此深化和拓展开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大量的主体和客体的概念,马克思明确地认识到,主体是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的承担者。主体,其本质特征是自我生成和自我发展,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了自己的意志和意志的对象,因此,主体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为我存在。客体是主体的对象性存在,是对象化的东西,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不断确证主体的意志和目的,它表现的是感性的现实。马克思的主体理论并未到此为止,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主客体关系理论。无论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还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都试图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思想。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的总导言中,他明确地提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这石破天惊的一点,开辟了哲学变革的新纪元,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建构起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关系和审美关系。

马克思的主体思想应用到美学上,表现在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审美关系,审美的主体性成为主体通过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去反映对象,从而使审美过程和审美结果渗透并凝聚着主体因素和主体属性,这样,审美主体,既具有依赖性又具有独立性。从主体方面来说,审美对象取决于主体的选择,心理结构不同的主体往往会把不同的事物设立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反映着主体的愿望、兴趣、爱好和情感。审美对象,一旦从周围背景中被独立抽离出来成为主体的对象,就意味着它已经被人化和主体化,带有主体的烙印,人也从对象身上获得了自身的自由本质力量的表现和证明。“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了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对象性事物,一旦成为人的对象,就由自在性存在成为主体性存在,获得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活动从而成为生命的自由活动,成为生命活动的自由表现。

马克思对审美关系的揭示,充分重视了主体性对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的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审美过程充满了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来说,审美过程就会显示出不同风格和色彩。即使是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审美态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感,渗透着主体的属性。主体总是社会的主体,因而,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总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体的体验和创造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的社会心理、文化心理和时代心理的痕迹。由于主体性能力带有社会性和个人性的双重特征,因此,人的主体性能力总是不脱离人类的发展水平,总是离不开人类的价值取向,或多或少总要受到时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主体的审美创造和判断能力是在社会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审美主体所具有的选择性,即“辨别音乐美的耳朵”,“识别形式美的眼睛”,皆是在劳动实践中发展成熟的。主体的能力,只有在生产劳动中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劳动不仅是主体创造的活动方式,而且能够推进精神的飞跃,从而使主客体关系获得统一。当纷纭复杂的现象在主体视野中出现时,他就能被对象的美所吸引,从而调动起主体的全部情感,记下那辉煌的瞬间。没有这种主动能力的感官,就会不具有选择性,也就谈不上主体性。主体性总是以客体性作为基础,主体性通过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出来,实践造就了主体性借以达到认识的客观性的本质力量。正是在审美过程中,人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掌握美的规律去生产对象。人们根据任何物种的尺度去进行活动,充分体现了审美主体在反映过程中的主体性,而人时时处处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去作评价,充分体现了审美主体在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人们在实践和审美活动中不断地处理两个尺度的关系的过程,正是不断地发现和不断地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过程。人按照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方式掌握和占有主体意义上的自然,这种掌握和占有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确证。人在自己的自由发展中,同时,发展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强化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力量,不仅导致生命需要与审美需要的产生,形成新的需要,而且使人们能够按这种意识到的需要去进行新的创造活动。这正是生命活动和生命表现不断作用的结果。马克思的主体理论,正确地处理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真正把人的主体性创造提高到正确地位上来。康德的主体价值偏向不可能产生这种客观辩证的效果,因此,康德的主体性理论,虽然也造成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但是,它显然不如马克思的美学革命来得深刻,因为马克思的主体理论,牢固地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精神与现实的联系,这种辩证关系又置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总体审视中。因此,马克思的美学总是指向现实和未来。

3.1.3目的论的分歧与现代价值论美学的多元性

目的论的分歧,也导致康德与马克思美学之间的差异。康德的目的概念,既具有普遍性意义,又具有特殊意义,这里,我们从普遍意义上讨论康德的“目的论思想”。康德不满意神学目的论思想,反对那种认为自然是神所安排的预定和谐的观点,因此,他提出了系统的目的论思想。他设定了客观目的性和主观目的性。客观目的性,是指一事物同时是自身的目的,它自身是因又是果,是目的又是手段。这种内在的目的,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理念的新认识,因为自然的各部分互为因果,互为手段和目的,具有自组织的功能,能够自己再生产。康德的客观目的,实际上,涉及了自然的独立性,但是,康德认为,自然必须向人生成,因为“人就是现世界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者,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形式中借助他的理性,构成目的理论体系,这样就建立起自然与人的联系。康德认为:“如果这个目的是必须在人里面才能找到的东西,那么它就须或者是这样的目的,通过自然与其对人的慈善,人就可以得到满足,或者是能力的倾向和熟练的技巧对一切目的均可适用,而这些本身都是人可以因而使用在他以内或他以外的自然。”这里,康德进一步揭示了自然向人生成的客观必然性。自然向人生成,意味着什么?康德提出:一是创造人的幸福,二是创造人们的文化。本来,这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康德把它颠倒了,成为自然的目的。在此,康德显示出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他又取消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对自然的改造,实质上,就过分强调了主体的人自由意志活动或主体性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这里,理性与自由意志具有决断的特征,并不尊重对象的客观性。

同类推荐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尼采全集 第4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全集 第4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卷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卢梭的关于人生哲理的论述:有“人生的意义”、“追求幸福”、“生命的完美”、“文明的衍生”、“生存的孤独”、“万物的根源”等。
热门推荐
  • 长泽赋

    长泽赋

    到底是不施粉黛倾城绝色还是眸目含情不沾不染到底是大火烧去幼时家园还是金楼玉宇金碧辉煌到底是浴血奋战战死沙场还是阴谋背后真像浮现到底是为你摘星破碎山河还是归隐田园荒草莽间女扮男装,不喜勿喷。和同学聊天时候得来的灵感。学生党,能连更我自己读哭了。真的。作者起名废,小说都不知道叫啥好,唉:-(。
  • 封纹

    封纹

    当拥有万中无一的封纹体质的龙翊,遇到怀有妖族至宝的蓝予馨之后,他们两个在这风起云涌、黑暗混乱的都市修真界中,要怎么继续他们的情缘呢?
  • 清夜如霜墨弦歌

    清夜如霜墨弦歌

    有虐有甜,穿越文,不喜勿喷。一出生便有一双异瞳,两岁克死自己的母亲,三岁那年父亲出车祸去世,交由祖母扶养,却不想五岁那年家中突发火灾,祖母也离她远去流落街头,被人视为不详,最终饿死街头。再次睁眼便重生到丞相府的小姐身上,是幸福的开始吗?却不曾想自己并非亲生,不断的阴谋,当年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无尽的杀戮,血液与雨水交织着。记忆中的那张帅气的脸庞,到底是谁?我又从何而来?记忆中的他就是我在等待的人么?敬请期待。
  • 庄生望帝

    庄生望帝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两个不是破镜重圆,不是重蹈覆辙,而是隔了一段时间后的第二次心动,若只如初见”“时隔很长,但我见你,依旧怦然心动”
  • 我和月魔比魔法..

    我和月魔比魔法..

    血月日食之日,月魔借助血月之光修炼成魔,为了一统三界,不断扩充势力,建立血影神宗,准备与天庭一决高下,谁知遇到她的一生敌人,雅冰公主,从这以后她刻意安排一系列冤假错案,幸而被雅冰一一化解,但,这两位的斗争何时是个尽头呢?她们能否化敌为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EXO之女王不落泪
  • 霸道皇帝:皇后你敢逃

    霸道皇帝:皇后你敢逃

    睡个觉都能穿成皇后,她这运气未免太好了点?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一个高冷型的帅比皇上到她这里就变成死皮赖脸抱大腿的无赖?
  • 东亭惊雨

    东亭惊雨

    东亭惊雨,明鸢断弦。一个是年少掌家清泠泠女子,一个是天资卓绝藏拙公子。阴谋诡谲的世家,他们守护着的,是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 爱你的时间从心开始

    爱你的时间从心开始

    沈沁怡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生,一直是一种自己能解决一切,不用依靠任何人的独立姿态。但是一切的改变都在他出现的那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刻的心动,让她开始渴望爱情,期待爱情!初恋来的这么的措不及防,本以为就要这样无疾而终了,但是没有想到峰回路转······
  • 超级奶爸的娱乐帝国

    超级奶爸的娱乐帝国

    意外重生平行世界?带着一个世界的娱乐知识?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外带一个冰清冷傲的明星老婆?陈子轩仰天长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爸爸,我饿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一手摸着自己的小肚皮,一手拉着陈子轩的衣服,用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抬头看着陈子轩。“啊?好,萌萌乖,爸爸带你去吃好吃的好不好”“好,嘿嘿”且看陈子轩如何为自己的宝贝女儿打造一个超级娱乐帝国。陈子轩:“不好意思,我只是为了让我女儿开心,并不是有意打击你们的,而且,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