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管家先行!师兄!师弟来访,为何不亲自来迎接!”周粲提高嗓门问候王莽。
此时,王莽也走出来,露出灿烂的笑容,疾步冲向周粲。两人相拥相和,其乐融融的样子。
“得师弟一人,犹得一子房!”王莽激动不已。
“哦,那大概要让师兄失望了。”周粲冷不丁地回应道。
“怎么,师弟不是来帮我的吗?”王莽冷冷一笑,收起折扇。
周粲就近找了把座椅,坐下,摸着自己的左腿苦笑:“跛脚之徒,还有什么能力效犬马之劳啊!”
“先生此言差矣。”刘歆说,“自古良将多苦难,孙膑并足,韩非囚秦。此两人皆是太史公眼中的大才。先生从军,以百人兵将,死守雁门,抵御五千精锐匈奴兵。此等神威,堪称佳话。”
“刘大人之言,粲不甚惶恐。夫雁门之战,彼有十败,我有十胜。匈奴铁骑,厚甲攻城,其一败也;急战冒进,其二败也;主将无谋,其三败也;士气颓废,其四败也;粮草间断,其五败也;不识天时,其六败也;不得人助,其七败也;短兵相悖,其八败也;久战疲乏,其九败也;受人之托,其十败也。汉军将士,轻装简行,其一胜于速;稳固寻迹,察其阵势,其二胜于稳;鄙人浅谋,知己知彼,其三胜于谋;破釜成舟,殊死一搏,其四胜于勇;关内粮田,截粮无道,其五胜于粮;观其天时,风势有变,其六胜于天;万众齐心,保家卫国,其七胜于民;弓箭火弩,落石滚油,其八胜于兵;以逸待劳,居高临下,其九胜于地;无诈疑人,知人善用,其十胜于信。”周粲不假思索,一口气列出当初雁门之战的双方形势,彷佛在他眼里,汉军胜利完全是理所当然。
在场所有人都表示钦佩,除了带着铁面具的王Lin感觉不以为然:“成王败寇,胜负自论耳,有什么评述的。”
王莽当然知道王Lin心里在想什么,但他另一方面还是十分佩服周粲的洞察力。
“看来这位将军认为在下讲得不对咯!”
“师弟,别跟舍弟计较。舍弟虽武艺高强,但不精兵法,哪能知晓师弟深意。”王莽见形势不妙,立即岔开了话题。
周粲不假思索地指着王Lin的铁面具,笑着说:“世闻师兄身边第一高手就是这位铁面将军。不知道我能否有幸一睹真容。”
“先生不必在意我的真容。以面具见人也是不愿尝见杀戮。至于面容和常人一般,没什么可以看的。”王Lin用手整了整面具,很不自在。
王Lin之所以一直戴着面具,最重要的原因是担心被当初雁门战场的汉人发现曾经自己帮助过匈奴兵。
王莽见到周粲一直咄咄逼人,也开始收敛了笑容,狠狠地打开折扇。
刘歆见然,连忙在身后拉了拉周粲衣角,示意他注意情势。
“师兄此次派刘子骏到破庙寻我,一定有要事让我做。闲话家常就到此打住。您心底想得我都知道。当初,师父早就看出您的志向。”
“既如此,师兄我也就开门见山了。我欲变朝堂,代汉室,一统江山稳固。”
“理由呢?”周粲突如其来的问话愣住了在场的人,他没问如何计划代汉,而是问原因。
王莽从容淡定地用了四个字:“汉室颓废,此因可否?”
“足矣!”
王莽很了解周粲性情,所以回答问题一点都不难。
“不知师弟能否帮我?”
“助你登上大汉皇帝的位置也并非难事。吾有雄兵百万藏于京师,只待圣王所用。”
“百万雄兵?”王莽一直在京也并没有察觉到。
“但是,我有个条件。我需要从师兄那取一样东西作为交换。”周粲话锋一转,以一种谋定许久的神情说。
“师弟什么时候做起商人了?好,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
“汉室传国玉玺赠予我。”周粲“开价”了。
“传国玉玺!”刘歆愕然,眼前平庸不堪,甚至满身污秽的“乞丐”竟然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刘大人,不要以一种惊讶的神情看我。草民的请求,师兄是知道的。”周粲狡黠地笑道,“是不是呀,我的好师兄。”
“这。玉玺里的秘密莫非师弟已经找到?”王莽心中疑虑,“不管怎样,只要能坐拥天下,晾周粲那时也无计可施,暂且答应下来。”
“区区和氏玉,怎抵子奉之才。事成之后,本公完璧归“粲”,哈哈。”王莽含蓄地说。
堂内四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此时,周粲也很清楚王莽用意,无奈如果不助他窜汉,自己根本是拿不到玉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