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真正的创造性阅读中,有时就会感受到:读者不仅是在阅读文本、阅读作者,而且还是在阅读自己。因为在这种阅读中,读者不仅对文本的内容、结构,作者的思路、情感、态度都有了了解,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这时候,读者就会在阅读文本时也阅读到了自己的创造潜力。有时这种潜力的爆发是如此热烈而又富有独到、奇妙的价值,就是自己也会感到惊喜、奇怪和诧异。
这样,如何为获得“思”而阅读就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某种角度上说,它远远超越了那些指导我们如何读懂读透原文的阅读书籍,这些超越之处就构成了本书的独特之处,这也是作者能贡献给你的最好礼物了。总而言之,创造性阅读是最高理想境界的一种阅读,它是一种目的明确、视野广阔,具有批判性、思维性、独创性的阅读,当然,这种阅读本身就包含着以接受文本内容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性阅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实用性阅读,而且也不是无原则地提倡你胡乱阅读学术论文,如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或是穿凿附会等,而是说它还有一个以提出新的创见为阅读目的的更高目标。
总之,学者的创造性阅读,是一种期待式的阅读。不说在准备精读时,他会备齐了工具,带足了干粮,抖擞着精神,希望在读书时能有所思,有所悟,以丰富他的所知,启发他的思维,有益他的写作。而且,即使是在闲读、略读时,凭他的职业习惯,也总像是一个家里正在建房的老农,目光里总是关心着能否捡到一块可以带回家去的砖头,或是像一个卖鱼为生的渔夫,每次撒网总盼望能网上几尾活鱼。可以说,学者的创造性阅读,总是免不了怀着这样的期待。
第五节 阅读学体系的构建和本书的写作框架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学科由兴起到逐渐成熟的一个显着标志,我国阅读研究的发展历史,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探索阅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
“学科”一词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学术的分类,即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指教学的科目,即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语文、数学。因此,学科也就可以分为科学学科和教育学科,科学学科有时也叫学术学科。在当今的诸多学科中,虽然已很难区分出哪些是纯科学学科,哪些是纯教育学科,但相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区别。一般认为,从学科的功能来看,科学学科的主要功能是创造知识,虽然不能否认它具有育人的功能;教育学科的主要功能则是育人,当然它也具有创造知识的功能。如果从从业人员的构成来看,科学学科主要由研究人员组成,而教育学科主要由教育机构中的教师组成,当然研究机构中的研究人员从事教育活动的也不少,反过来教育机构人员特别是高校教师从事研究工作的也非常普遍。再是从成果的表达形式来看,科学学科一般采用着作的形式,而教育学科一般采用教材的形式。最后从学科的内容来看,科学学科的内容一般比较深,而教育学科中的内容则比较强调基础性知识,而且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育中其内容还要有差别。
此外,在论及学科体系时,还有另一个时常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
即广义的学科体系还是狭义的学科体系问题。因为,学科发展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因此一门学科不仅和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历史有关,而且还必然要和其他学科发生一定的关系,这样,从广义的学科体系看,它一般都会涉及“史、论、术”的问题,由此,就一般学科来说,几乎都可以由“××历史学、理论××学、实用××学”三部分组成,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其中“理论××学”,一般也称为“普通××学”,因为它是该学科的最主要的基础部分,因此也可在狭义意义上直接称之为“××学”,这样,在有的时候,我们就又会将“理论××学”或“普通××学”的理论框架直接看成“××学”的学科体系,或称之为核心体系。
下面我们着重从核心体系的角度来论述阅读学体系的构建。
从阅读学体系的构建来看,可以说每一本关于阅读学的教材或专着都或多或少地予以涉及,因为即使是书中并没有明确地论述到这个问题,其实它的目录本身就都在回答这个问题。下面以曾祥芹主编的《阅读学新论》一书的目录来说明这个问题。
《阅读学新论》一书除以“建立民族化现代化的阅读学”为导论、以“中国阅读学史略”为结尾外,主体内容由五部分二十八章组成。
阅读作为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相统一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其研究范围之广、研究对象之复杂、研究技术之困难都是出于一般想象以外的。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对于阅读的研究,必须注意吸收古今中外传统阅读理论的精华,广泛地吸收各门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对阅读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才可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同时也启示我们,阅读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对它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视角、多个层面、多种方法。
由于本书的重点是放在论述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学者层次的创造性阅读、主要为了获得“思”的阅读上。因此也可以说,本书所论述的阅读方法是常规阅读理论在针对特殊的读者、特殊的读物特征、特殊的阅读目标和特殊的阅读目的等具体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式。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本书的研究内容虽然会涉及阅读的方方面面,但并不将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如对汉字认知特点的认识;从视觉、听觉、大脑等生理角度对阅读的研究;认知心理学中的阅读研究方法(如眼动记录法、开窗口法、再认法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献等工具书的使用;文字学、训诂学、考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工具阅读理论的使用;对书房、书院、书市以及政治、社会、教育等环境因素对阅读的影响的分析;阅读史、阅读学史的演变;从阅读和教学、阅读和卫生(如阅读疗法)、阅读和政治(如书报检查制度)等关系角度出发对阅读的研究;以及过细地从阅读接受研究中去借鉴理论,如修辞学方法、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方法、现象学方法、主观主义和心理分析方法、社会学和历史学方法,以及释义学的方法。
下面说明一下本书的写作框架,即回答本书将采用怎样一种写作形式,主要将涉及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等。
本书采用的写作形式。本书体系上将侧重于学术学科而非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科体系因为主要要满足教的需要,所以总是难免要将一个相对完整、完善、完美的东西进行拆、分、解,然后交给学生,这样就免不了将其精、神、魂,或淡化、或扭曲、或丢失。对于这一点,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讲得很明白,他说:“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这种教科书的负面影响。
因为教科书常常是用一个集体认可的框架把各种意见捏合在一起,把复杂的思想史变成可以背诵的图式,就好像把二十四史蒸馏成三字经,把3000年历史压缩成一张大系表,思想史变成了人物生平词典和着作要点选读,为的是便于讲授、便于记忆、便于考试。作为一般知识的教学可能有效,但是如果用来启发研究思路却可能很糟,特别是当教科书用一个面面俱到的框架把理解的视野规定在它的范围内,用一种缺乏个性却似乎有权威的语言风格把学术叙述变得像官方文件,用一种刻板的形式把思路变成可以套用的公式的时候,它常常是培养了装在教科书中的套中人。近年来我一直在想,我们现在那些充斥在大量刊物上的、平庸的、重复的、千人一面的论文可能就是教科书的后遗症,由于在教科书背后有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考试背后,是一个象征着某种似乎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的思想史话语,它把教科书的这种‘权宜’变成了‘权威’,‘权威’则通过阅读与考试,暗示了一种思想史的写法,这种写法则把这种章节的形式和内容作为固定的模式,将思想史的连续性思路割裂开来,向人们显示着有权威性的集体话语,这种权威的集体话语则确认了这种写法的合理性。”
所以本书将不重在全面地构建阅读理论,而是着重论述其中的一种特殊阅读变式,发展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论,而这些阅读的理论和方法又正是某类读者真正需要学习而又不易学到的东西。因为,体系建构固然重要,但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其重要性毕竟还是要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
本书由五部分组成。除以创造性研究作为一个基本的视角作为背景外,其中,主要部分有二,分别是学术论文文本论(包括学术论文的格式特点和修辞特点,学术论文的形成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学术论文阅读的方法(包括理解式阅读法、延伸式阅读法、类比式阅读法、样例式阅读法、透视式阅读法)。辅助部分两块:一是关于阅读的定义、地位、作用、类别、研究现状等;二是阅读的系统观,是从阅读方法的系统观、阅读收获的系统观、从写作反观阅读、阅读作为人生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一部分等角度对阅读的系统性、战略性审视。
另外,由于考虑到书籍、文章的种类之多,不同的书籍、文章又可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而作者本人的知识面又非常有限,所以本书中论述的阅读方法可能比较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是否适合自然科学的书籍和文章,还需读者去判断。
因此,这不是一本写给一般读者看的书,而是一本为少数人而写的书,准确地说是为那些喜欢从事学术思考、阅读学术文本而又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而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