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深秀告诉康有为,现在京城上下都在纷纷传言中国政局将有大变动,市场上物价腾贵,并有传言称董福祥的军队已从北边移驻内城,居民震恐,纷纷迁出避难,仓皇失措。总理衙门章京李岳瑞告诉康有为,英国已派出7艘战舰停泊在大沽口,听说是为了与俄国人一决雌雄。杨深秀与李岳瑞等人传递的消息有真有假,但一个显著的特点,都是京城中因内政外交交织在一起而人心惶惶,大家的一个共同期待或心理暗示就是,这或许意味着中国将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
或许是因为担心人多嘴杂,容易泄密,或许这几个人虽然是其同党和追随者,但毕竟不是最核心层面的人物,所以康有为在与他们几个交流时,并没有将皇上通过林旭下发密诏的事情告诉他们,而是接着他们的话题,大谈内外困境与危机,并顺便将李提摩太见面时交给他的所谓“列强瓜分图”供各位传看,进一步强化诸位危机意识,明确建议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多联络一些具有相当观念的人向朝廷上书,建议尽快调袁世凯的军队入京勤王。显然,尽管康有为没有将所谓密诏的事情向他们通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还是通报了已派人与袁世凯联络,准备动员袁世凯“弃暗投明”、出兵勤王的计划。这样一来,先后知道康有为以武力解决时局困境大概计划的人就越来越多,并且已超出了他那最亲密的小圈子。
焦虑不安的康有为与这几位朋友谈话至夜里12点方才结束。康有为之所以硬熬到这个时候,大约就是等着内城大门打开,他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位于东城的烧酒胡同,他将在那里与梁启超会合,至金顶庙容闳寓所等候谭嗣同的消息,他们约定谭嗣同与袁世凯谈话结束后,直接从位于报房胡同的法华寺赶来,汇总消息,商量下一步。
在容闳寓所等到凌晨3时许,终于等来了谭嗣同。谭嗣同向各位述说了与袁世凯谈话的大致情形与细节,他们比较一致的判断,是袁世凯不可能举兵扶上,清君侧。虽然这一结果也在他们的预料中,然而一旦被证实还是不免令人失望。康有为决计按照先前已确定的计划,尽早离开北京,另想办法。
康有为、梁启超及谭嗣同等人的深深失望,尤其是对皇上的真挚感情,对中国前途的深深忧虑,感动了容闳。容闳是毕业于美国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长时期从事中美之间教育交流,与美国政府特别是一些外交官有着比较深厚的交情,因此他建议不妨由他出面请求美国驻华公使进行外交干预。
对于容闳的建议,他们几个人进行了比较审慎的研究。结论是美国公使康格刚到北京就任不久,既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似乎对他们这些维新志士也没有多少热心,况且康格手中并没有必要的武力,空口白话很难影响朝廷的决策,或许还会因此而浪费精力、耽搁功夫,所以康有为等人婉言谢绝了容闳的好意。
容闳的建议无法实施,但这一思路无疑启发了康有为,他觉得既然美国公使手中无兵,干预无力,那么手中拥有相当军事力量的英国、日本或许有办法干预此事。于是,康有为在容闳那里稍事休息,睡了一觉,至9月19日(八月初四日)上午9时许,他又匆忙起床往访李提摩太,继续先前曾经谈过的思路。他们相互交流了所知道的朝政概况,李提摩太似乎也感觉到了局势危急,康有为可能真的遇到了麻烦,因而答应了康有为的请求,同意想办法安全转移或保护起来,避开朝廷的逮捕或追杀。康有为大约此时依然期待通过李提摩太说服英国公使和英国政府干预中国内政,保护皇上和新政的进行。只是这些理由似乎太不靠谱,况且李提摩太也只是一个教会的领袖,根本没有能力去影响英国公使和英国政府,所以康有为向李提摩太求救其实是找错了门。
9月19日这一天,康有为在城里依然逗留了很久,可能还和一些朋友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和善后,而他个人也积极地准备早一些时间离开北京,因为北京的气氛确实越来越紧张,物价腾飞,人心惶惶,各种各样的传言铺天盖地,外患是英俄两国在中国领土开战的消息逐步被确认,而内乱的传闻也较先前更趋于一致,许多人都相信,皇上主导的新政大约就要走到尽头,皇太后重新出山、三度垂帘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事实。
在城里盘桓至傍晚,康有为匆匆出城,返回南海会馆,或许是他心中有鬼,或许是当时的环境确实很紧张,总而言之,康有为在距南海会馆还有一段距离时,突然发现会馆中的住所居室墙倾覆。这个变化或许是真的,或许只是康有为的想象和恐惧,不过正是这种想象与恐惧促使康有为尽快出走。
根据康有为的说法,黄绍箕得知他要离开北京了,专门设宴为之饯行。黄绍箕为光绪六年进士,历任四川乡试考官、武英殿纂修,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为清流健将。他虽然在甲午战后与康有为等人有过一段密切往来,但在张之洞的影响下,似乎关系很快就不太密切了,并疏远了,所以康有为后来一再强调黄绍箕在9月19日晚上为之设宴饯行,真的弄不清这件事情的真与假,因为这到目前都是康有为的一面之词,是一个孤证。
按照康有为的记载和回忆,在那天宴会上,黄绍箕向他仔细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反复强调形势的危机和危险,并直言不讳强调荣禄对你康有为非常讨厌,估计可能会对你采取不利措施和手段,你还是先防着比较好。他一会儿建议康有为易装出京,直奔山东,不要在直隶也就是荣禄的辖区逗留;一会儿建议康有为改穿僧服往北走,绕道蒙古,然后再从那里想办法;一会儿建议直奔烟台。黄绍箕似乎相信,康有为只要躲过了荣禄的捕杀,就没有大的危险。这些信息与建议当然引起了康有为的重视,促使他必须尽快离开北京这个是非之地。
辞别了黄绍箕,康有为郁郁不乐回到南海会馆。为时不久,林旭来谈。林旭带给康有为两个消息,一是英与俄今天已开仗;一是皇太后今天晚上也突然从颐和园返回宫中。这两个消息结合起来看,林旭大约认为,既然外患发生,那么朝廷的注意力一定是集中于外交,集中于外患,朝廷也不会在这个外交危急时刻折腾内部事务,所以形势可能会由此向好的方向转变。林旭大约是在劝康有为不必急着离开北京。
林旭之所以会这样劝说康有为,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他在皇上决心放弃康有为这一规划方案中,主要的是迎合和接受了杨锐的指责与建议,在某种程度上说,林旭不是促动朝廷抛弃康有为的主动者,而是一个被动者,所以当他一旦发现可能还有其他机会时,便自然想到他所崇拜的康先生,估摸着康有为应该能够逃过这一劫,一切都会回复到正常的轨道上。
新的外交危机和林旭的劝说确实使康有为一度动摇,他似乎渐渐相信,英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战尽管是一场不幸的战争,但或许坏事能够变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国内政治冲突。他觉得朝廷中那些反对派无论怎样痛恨维新、痛恨变革,也不会在外交危机严重关头发动政争。于是康有为接受林旭的劝告,稍微安心,对于已确定的出走计划又表示某种程度上的犹豫。
康有为的犹豫在其门生弟子中引起了激烈反响。他们意识到,即便林旭传递的那些消息都是真的,但鉴于林旭的特殊背景,他毕竟是天子近臣,特别是几天前就是他来宣旨,责成康有为尽快出京。再考虑到林旭与荣禄的特殊关系,康门弟子似乎有人怀疑林旭今天晚上的这些消息和说辞,可能包含着一个非常大的阴谋,那就是为荣禄捕杀康有为而使用的缓兵之计。即便林旭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即便他只是被荣禄等人所利用,但其效果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些消息都不过是荣禄的诳言和欺骗而已。鉴于这样一种分析,康有为和他的弟子们更加坚定了康有为迅速离京出走的决心。
康门弟子相信,只要康有为能够顺利逃脱,即便他们留在京城有什么危险,那么凭借康有为与东西洋各国的关系,也一定会设法救助他们,能够救助他们。否则,康有为和他们一起留在京师,除了被朝廷中反对派一锅端、一锅煮之外,已经意义不大。于是谭嗣同拔刀以救皇上自任,敦促康有为尽快成行;梁启超、康广仁等跪求康有为尽快微服出行。
弟子们的劝说使康有为很感动,或许因为这个感动,或许康有为要将这些戏码演足,他向弟子们大义凛然表示自己并不怕死,也不贪生,并不想在这样的历史关头离开弟子、离开弟兄;死生,命也。过去我康有为在广州归德门华德里正在行走时,突然有飞砖坠地,掠面而下,若移寸许,那一次必死无疑。所以,我康有为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我之所以还能活到今天,肯定有一种历史使命在等待着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各位一再坚持让我尽快出走,既然我的离开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能够拯救各位、拯救皇上、拯救中国前途,那么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很快离开北京。
大的方针决定后,康有为指派康广仁、梁启超继续留在北京作为接应,谋救皇上,而他独携仆人李唐于9月20日天未明时凄凉出走,随身所带物品非常简单,更多的行李及文件等,都将由康广仁随后几天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