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比较简单,但也曾难倒过厨师。早上的牛奶是头天下午运到厨房的,为保证牛奶不变质需当即烧开。但开初,第二天起床后发现,晚上烧开的牛奶突然变成棉絮状,有点象制作的豆腐脑。厨师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当地俄国人后才明白,在烧开牛奶的过程中,铝锅沾上了少许盐。后来,厨师煮牛奶就特别小心了,要把铝锅洗刷好几遍。我们的厨师把在国内的某些做法照搬过去,还闹出笑话,比如,喜欢在鲜牛奶中掺进一些开水,以稀释一下黏度,似乎觉得口感要舒服一些。俄国人看见了,哑然失笑:“不能那样做,加水后,不是牛奶了,只能称之为牛奶汤了!”“牛奶汤”,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蕴含了对我们错误的生活方式提出的委婉的纠正!
气候是制约蔬菜生长最重要的因素,纬度高于我国漠河的特洛依次克区,蔬菜品种既单一,又受时令限制,全年蔬菜上市很不均衡,上半年缺乏,下半年丰硕。6——7月,恰好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最困难时期。普通俄国农户都很无奈,何况几十人聚在一起的农工队呢?几十张嘴一天要吃四五十公斤蔬菜,厨师对这点完全估计不足。
6月,地窖里的蔬菜几乎全部吃完,连农场里的俄罗斯人也为缺乏蔬菜而大伤脑筋。没有蔬菜的滋味实在难受,我们只能用豌豆汤甚至用空心面条汤充当蔬菜。农工把农场几个大菜窖储存的白菜全部拣出来,剥去烂叶,整理出可供食用的不过几公斤;菜窖里的土豆、胡萝卜全掏出来,几乎都烂掉了,象粪土一样发臭。没有办法,我们还得选择那些还没有烂掉且可以食用的块茎。一个菜窖里最多不过挑选出一脸盆。我们虽然也有思想准备,撒播了一些从国内带去的小白菜种子,在新垦的荒地上及时育出白菜秧苗,那毕竟是杯水车薪,10天之内就被扫荡精光。
大家在劳动中发现,专门储存粮食的“飞机舱”里还有数不清鸽子安家,一商议,暂时顾不上保护动物规定,从这里下手。毕竟人的生命比鸽子重要,这也是解决缺菜的另一个途径呀。夜幕降临,摸清了鸽群的生活习性的一群捉鸽高手,象夜袭的游击队一样,带上口袋和手电,蹑手蹑脚攀上飞机仓的鸽子窝旁。亮晃晃的手电光束照射过去,一窝鸽子被亮光惊呆了,蹲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一个小时之后,徒手狩猎战斗结束,几十只鸽子装进了口袋。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游击队之歌》的歌声从飞机舱飘回了农工的驻地。
第二天,或红烧,或卤制,一顿可口的午餐菜肴又摆在农工的面前,再度解决了一餐蔬菜的难题,大家紧锁的眉头又舒展开来,所有农工都对大厨师的精彩手艺赞不绝口。
出工在外,队长安排农工还利用休息时间,到田边地角寻觅野菜。收工回队,不少农工手里总会捎回一把野菜,聊以弥补缺菜之虞。大厨师天天绞尽脑汁,烹制蔬菜汤,或空心面条汤,总想让同伴吃得稍微舒服一些。这样东拼西凑,终究难不倒咱们颇有心计的大厨。一直捱到7月下旬,土豆白菜陆续成熟,缺菜的艰难日子终于结束了。
习惯
我在俄罗斯打工漂泊那些日子,还是“休克疗法”风靡全国的岁月。在“休克疗法”施行的经济转型期,俄罗斯人的生活日用品相当匮乏,排队购买早成为普遍现象。特洛依茨克区的大街摆的许多蔬菜摊点前,销售俄国人喜欢的卷心白、西红柿、小萝卜——无论是自产的,还是从蔬菜联合体批发过来的——顾客无疑都会耐心地排队购买。我甚为狐疑:干吗买菜也值得排队?除了说明生活用品奇缺,还能说明什么呢?俄国人也真有闲心。后来才悟出点道道:在俄罗斯做许多事情都是要排队的。
90年代中期,俄罗斯没有发达的网络资讯,一般人没有使用手机,只能凭借“鸿雁”向家人和朋友传递信息。我经常到邮局寄发信件,许多时候,邮局的柜台前常排队,如果等候的人稍多一些,就会听到这样一句问话:“谁是最后一位?”后来者就自觉站到“最后一位”的后面。到报亭买报,进车站或戏院买票,无一不是如此。
有一次,一个农工剧烈腹痛,我随农场的联络员护送他去区医院治病。中巴车跑了40里路,到了绿荫覆盖的区医院。挂号室有许多病员坐在椅子上,墙上没有张贴“请勿喧哗”的提示语,可大家却安静等候,鸦雀无声。陪同我们护送的联络员说的又是那句话,“谁是最后一位”,之后,他就自觉排到最后。我仿佛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凡是有人群排队的地方,就得问这样一句话,不然你办事就没门;如果不排队径直拥挤,你必然会成为众人鄙夷目光聚集的焦点。
抽烟,同喝酒一样,也是许多俄罗斯人的嗜好。俄国市场上,美国的“万宝路”、“骆驼”的主打品牌摆满了大街小巷的烟摊。记得,连黑龙江富锦县生产的一种低档香烟都有很好的销路,就是很少见到俄国自己生产的香烟(也有人抽雪茄,倒没有见他们抽旱烟)。男人喜欢自不容多说,像我们国人一样,见面就递上一支烟,联络感情,或者干脆伸手:“兄弟,请给我一支香烟。”但是,他们抽烟是严格区分场合的:在公共场合,比如,汽车电车上,在医院、电影院等,尤其有女性在场,就绝对不会吞云吐雾。
有一次,我们的农工乘中巴车去田间劳作,一个农工烟瘾大发,顺手从口袋里摸出从国内捎去的至宝“红塔山”,一个劲地猛吸几口后,吐出阵阵浓浓烟雾,方才露出如醉如痴的的神态。一同乘车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的女“甜菜队长”,双手不停地煽动跟前空气来驱散烟雾,毫不客气地嘟囔道:“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能抽烟!要自觉啊!”那个农工听到我的翻译后,脸“唰”的一下就红到脖子上了,非常尴尬,只好灭掉烟头。的确如此,如果国人把在国内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带出国门,就会弄得自己非常难堪。
8月,我们乘“扎叶茨亚”号游船旅游,沿伏尔加河顺流而下,到达鞑靼共和国的下涅卡莫斯克市。这是一座古老的名城。街道狭窄,石头砌成的楼房留下了岁月雕刻的斑驳痕迹,东正教大教堂的金色圆顶熠熠生辉,昭示着这里曾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仿佛还在向世人述说一个个古老的优美的传说。这使我联想到五十年代读过的鞑靼民间故事,书中所憧憬的鞑靼古国是一个充满友善、和谐、互助的社会,是一个令人神往的 “世外桃源”。小城里,二战英雄的艺术群雕刀法雄浑,大气磅礴,时时在警示世人,千万不要忘记这里血与火燃烧的土地。我想,能否在这里寻觅到古老传说和当代英魂交融的迹象呢?
有轨电车是这里的公交工具。我们怀着好奇的心理,赶去体会搭乘有轨电车的异样感受。这种车不颠簸,就是噪声较大,一路上“叮叮当当”响个不停。车厢狭窄,每排只有两个座位,中间是一条过道,乘客只能抓住扶手站立。这时,上来一个抱婴儿的妇女,好几个乘客都主动起身让座,尤其一位老奶奶,看样子已有70岁了,身子也不太硬朗,别人让位她刚坐定不久,她却立刻起身,硬拽着妇女的手:“孩子,就坐我这儿!”老奶奶站立起来了,有几个人又给老奶奶让座,她只顾摇头,向大家点头微笑,同车的乘客不约而同地向老人频频颔首致谢,投去欣羡和敬佩的目光。此刻,同车的乘客没有任何语言,却倾吐了相互关爱的美好心灵。这个微小的举动仿佛就是这个古老国家民间故事中人性的真善美在英雄城市现实生活中的延续。
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俄国人的生活中养成了那么多感动人的心灵的好习惯?
俄国人接受了较高程度的教育是世人所公认的事实,六十年代在全国就普及了十一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早就实现大众化。他们喜欢读书看报,无论在邮亭,在候车室,在地铁的车厢,在排队购物,你都会看到许多人在默默的看书看报,即使商谈事情,也是低声细语,惟恐影响他人看书。读书是他们的一大乐趣。读书,仿佛是手捧定位的罗盘,时刻矫正自己生活前行的轨道,也许又像摘下太阳,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播洒幸福的阳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公共场所的行为反映着国民素质,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风向标。
仓廪不实,未必不应知礼节?在被戏为“富国中的穷国”的俄罗斯,当时衣食住行都还比较困难。社会的文明程度并没有因此而倒退。现代文明不光是物质的丰富,高尚的操守和健康的人格才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展现出较高的国民幸福指数。物质的匮乏丝毫没有妨碍俄罗斯人高尚的精神追求。他们欣赏美好的事物,也身体力行创造美好的生活,养成了文明生活的习惯。读书,不能不说催生了文明的广泛普及。讲究文明,无论是富翁大款还是凡夫俗子,这是生活的需要。在俄罗斯,这种需要已经普及化了,平民化了。
社会文明,并非革命性的强制性轰炸一蹴而就,而是来自于无数细微家常小事的点滴积累而产生质变。过好每一天,多读好书,在衣食住行的每一件小事上日渐精致,更加体贴入微,形成生活的习惯,应是社会文明的最通俗的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