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本可以不下地,但一个人呆在屋里也觉得百无聊赖,干脆同农工一起乘车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也许心绪还好些。夜晚,卧室里没有电视,也看不到中文报纸,除了电话机和几本书以外,空空荡荡,异常冷清。
这天夜晚,不知哪位农工在野外,用家乡带来的竹笛断断续续吹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笛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特别清亮,也特别婉转,也有几分凄楚。吹笛者正在思念自己远方的心上人。
我在卧室,随便翻翻带去的诗集,读到李白这样一首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周万籁俱寂,十分真切笛音散入夜风中,随风飘进没有熟睡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笛音撩拨起我心中的思乡之情,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辛勤劳作的亲人。亲人眷属之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何况已有一个多月了。谁能道尽这绵绵的乡愁呢?
我沿着田野款款走向石头河河边,河面不宽,河床也不深,流水声在夜里格外清晰,就像亲人在细细絮语。圆月硕大,天空透明,没有一丝云彩,没有暮春的雾霭,也没有树木、房屋,空旷而高远。特洛依茨克区地处北纬55°,高出我国东北纬度最高的漠河,这里的月亮显得又圆又大,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清辉遍地,我踏着笛声,走进细沙夹着碎石芳草地,软绵绵的,缓缓移步在如水的月光里。
笛声断断续续,又吹出了三毛作词的《橄榄树》的曲调,仿佛在轻轻述说: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晚风拂面,廓清了记忆的思绪。透过朦胧的月幔,一幅幅画面展现在眼前.……
三十多年前,我吃力地提着一只又大又破的木箱,装进了衣物书籍,装进了希望,从一个小县城乘汽车来到北碚的三花石,投入了川外的怀抱。此时,我们还没彻底摆脱饥谨的困扰,课后常常翻看口袋存有几张“工业票”调换蒸红苕,才算“合理运筹”。命运已和专业结合紧密结合,也就无暇渡嘉陵江戏水,有志坐三花石诵文。不欣羡同窗衣襟之光鲜,未哀叹食堂饭食之寡味。东西南北中知识为重,听说读写译各科创优,一个穷学生潜心编织美好的未来。无奈,文革的凄风苦雨彻底毁灭了莘莘学子朝思暮想的梦幻,无法凄楚,无法悲伤!
从学校步入社会后,我被迫舍弃了自己心爱的专业,在一所农村学校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虽说尚能应对,但总觉雾里看花,难得游刃有余,又像离别朝夕相处的恋人,忐忑彷徨。我无法安静躁动的心,也无法迫使自己随遇而安,屈从现实。跃跃欲试,不安于现状,总想逃离偏见的藩篱,摆脱世俗的约束,渴望像一只小鸟飞往蓝天。可惜长期蜗居消息闭塞的山村,改变命运的许多机遇常常瞬间即逝,待得知确切消息原委,早已是时过境迁,就只能扼腕长叹罢了!
后来我从农村移到城市,从事为许多人所欣羡的机关工作,专业知识又再度被冷落。1992年,管组织工作的某领导同我谈话,传递局党组的研究决定,要我担任教育局内一个地位不低的职务。我对环境深感厌恶,极不适应官场风云变幻——无需彰显知识和能力,只求攫取无限的权利和由权利演变的娴熟手腕和变脸术。我等实在难以捉摸某些人的“颜色”,只好婉言谢绝。
一位朋友在官场呆过十余年,我曾问及感受如何,他长叹一声后吐出了两个字:险恶!他的总结印证了那句古诗的经典: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我当时听后犹如芒刺在背。
联想所见所闻,翻手为雨,复手为云,某些小人的影像如走马灯一样在眼前晃过,这让一介书生茫然失措,如履薄冰。官场上,不少小人专业知识几乎趋向于零,然而谙熟宦海沉浮的玄机,手腕圆滑,内心诡谲,居然频频升迁。我的眼中岂能容下这样的“沙子”?我真为那些卑鄙小人道德的沦丧和跑官的狡诈而蒙羞愧怍。
倘若长期厮混,必然会泯灭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那是母亲从小就赋予我的灵魂。我不愿亵渎自己纯洁的良心!与其遭受折磨和白眼,不如早早逃离那块不干不净的地方。为此,暗暗突发奇想:到俄语诞生的故乡去!到俄罗斯去!
笛声似乎吹出这样的歌词来: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涧清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商潮滚滚而来,全面经商已成主流,本市委某高官几次劝我去“摸着石头过河”,到当时外贸潮头的东北边境搏击风雨。我经商的勇气和胆量几乎为零,更不懂得赚取钱财的手段和技巧。所以,即使那些高官愿望良好,也只不过如燧石撞击的火花,在我心中瞬间即逝!
我谢绝了领导的许诺,不甘寂寞,不愿沉沦,渴求用专业知识做自己喜爱的实事,犹如一粒撒在贫瘠薄地上的种子,期盼降下甘霖,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今,峰回路转,我终于走进俄罗斯,走进俄语的发源地,就像一条小鱼跃入水中,自由自在,畅游江河……
此时,笛声传递出这样的歌词,不断剖析三毛心中的秘密: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知不觉,我沿河边走了很远,丛林中的白嘴鸦在夜间叫了几声,使本来寂静的夜晚更显阒寂。
三毛要寻找的是心灵的自由、小鸟、小溪、草地。“梦中的橄榄树”,是三毛拥有的心灵世界——平和、宁静、自由,以及自我感情的尽情释放,这是她自始至终要寻找的精神家园。
我和农工也在苦苦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农工走进俄罗斯,他们的生活是平凡的,工作是劳累的,经历是痛苦的,甚至他们还未曾料到,在这并不富裕的黑土地上,单凭借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可能淘到心目中理想的瑰宝,带回一笔让妻儿老小高兴得合不上嘴的可观财富。
我走进俄罗斯,自然有诸多劳累和辛苦,但从不奢望赚取一笔令人目眩的钱财;而是在于离别三十多年后,终于挽上耳鬓厮磨的“情人”,浪迹天涯。
饱览俄罗斯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心情变得如此自在与舒畅,仿佛有一道清清的溪水从心田潺潺流过,又像耳畔传来贝多芬优美的《月光奏鸣曲》。
一个专业荒芜多年的俄语工作者,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尽情着享受专业知识的快乐:轻轻地叩响一个个俄罗斯朋友的心扉,倾听他们蕴藏在心灵深处的情爱,向学校师生传播古老而现代中国文化,聆听一个个俄罗斯人对生活,对工作,对爱情,对教育和未来真实的解读,在向俄罗斯朋友学唱《在遥远的地方》、《哥萨克骑兵》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学习俄罗斯人书写阿拉伯数字的习惯笔法,在询问那些特殊手势包含的俄罗斯文化之中,慢慢充实知识存储,让感情张开翅膀飞翔,让自己步入熟悉,走向成功……
啊,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却与未曾谋面的三毛的行为产生了共鸣!
经历了数十个春秋的彷徨之后,我终于走进梦境,寻寻觅觅,进入了理想的精神家园,找到了茫茫原野中的那棵橄榄树,独自依偎在橄榄树旁,品尝到一枚橄榄的苦涩后蕴涵的丝丝甘甜!
追 赶 太 阳
1994年5月,笔者以翻译的身份,随四川省农牧厅组织简阳市草池职中毕业生和部分农民组成的劳务队伍赴俄罗斯车尼亚宾斯克州工作。目睹这块陌生的黑土地,留下了诸多难忘的印象。
俄罗斯联邦国土横跨欧亚两洲,东西经度为150°,10个时区。5月28日晚,我们经外贝加尔斯克海关检查后登上火车。太阳早早地从东方地平线上露出了尊容。我们还来不及适应时差的变化,也不知该怎样拨弄自己手表的时针,红日已冉冉高升。地球从西向东自转,火车恰好自东向西,迎着太阳奔驰而去。大家说,我们是在追赶太阳。火车跑了10个小时,太阳还只是升高了一丈许的样子,仿佛伸手可触。除贝加尔湖区穿越过三处隧道以外,火车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飞奔不停。西伯利亚大铁道是双轨复线,火车时速每小时达百公里以上,因此,极少因让道而“临时停车”。铁道两旁是以白桦树和松树为主的茫茫无垠的大森林,间或有林中空地——草长莺飞的草地和开垦出来的肥沃田野,从不见裸露的贫瘠薄土。大家都感到这真是地大物博的最现实的注解。
原苏联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其交通线路和设施,有相当规模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俄罗斯现有铁路十多万公里,一半以上为电气化铁路,尤其是东欧部分的铁路十分密集。莫斯科市内有6个火车站与国内和国际铁路相连,足以说明俄罗斯的铁路运输何等发达!
俄罗斯的公路分国道、州道、区道和乡道,言其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一点也不夸张。汽车开到地边,没路了,怎么办?不要紧,车到山前必有路,汽车从庄稼地里开过去,路就开辟出来了,这是俄国人生活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大概在驾驶员看来,俄罗斯土地辽阔,方便前行,糟蹋了这点庄稼算个啥?尤其是在收获蔬菜时,汽车尾随收获的农工,不断前行,不断掉头,自在地驰骋于辽阔的田野,在菜地画出一道道崭新的公路线来。
公路建设中,立交桥较少,就是在莫斯科也是如此,显然没有北京立交桥那么漂亮。公路的交通路口全是由红绿灯指挥,无论是城市或乡村,有无车辆通过路口,司机都自觉服从灯光管制,绝不闯红灯。区(相当与我国的县)级以上公路,均为柏油路面,车速极快,一般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公路的交通标志高大醒目,两旁的车站形状各异,小巧别致。数十公里之间设有停车场,可以随时排除路上发生的故障,避免因公路上修车而妨碍交通。据俄罗斯朋友介绍,俄国的交通法规十分严厉,警察一旦发现司机酒后驾车、无证驾驶或超员等,将课以相当于1600元人民币的罚款,毫不手软。这样一来,交通事故当然就少多了。
比起热闹的铁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就显得冷清多了。我们在乌发市登船沿伏尔加河旅游时,河面上有四五艘等候的游船。就是我们乘坐的 “扎叶夫”号游船,起锚时还不到三分之二的游客。俄罗斯冬季气候严寒而漫长,河面结冰,河道有6个月无法通航。苏联解体之前,船员还可以上岸做工,聊补收入之不足。现在,俄罗斯经济萧条,不少工厂自身难保,更无力接纳这些临时工。这样一来,船员的几多辛酸就可想而知了。
值得称道的是莫斯科运河。运河约100米宽,许多地段高出两岸房屋、树林,形成壮观的“悬河”。两岸人工培植的树木极多,早已形成茂密的茫茫森林,可客船一进入莫斯科市区前几十公里区域,船上的浴室立即关闭,船员告诉我们,那是为了保证运河河水不被污染说采取必然措施。
为开掘运河,使船舶顺利抵达海拔较高的莫斯科市,伏尔加河面建有12座船闸,把水位提高了200多米。客船通过所有船闸,大约需要30多分钟。船闸两旁的墙体粗大的钢筋早已裸露在外,锈迹斑斑,有年久失修的感觉,有些令人不快。
放眼望去,莫斯科河段的运河河面没有泡沫和漂浮物,河水清澈干净。那些开车来到河边,怡然挥竿垂钓者比比皆是。游船穿过船闸时,洁白的海鸥忽而轻盈掠过在水面,忽而在船舷两旁来回翱翔,甚至擦过游客的身边,毫无陌生和畏惧之感。海鸥是运河的精灵,是生活的点缀,与游客如此亲近和谐,煞是惹人喜爱。我曾经泛起的忧愁渐渐消失,让人依稀体味到,经济萧条的俄罗斯终究会走出低洼的谷地,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他们一定会看到希望的未来!
俄罗斯之行
1994年,我随省华西公司劳务输出队伍赴俄罗斯车尼亚宾斯克州。在这块陌生的黑土地上工作、生活了半年多。在俄的所见所闻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28日晚,我们经过外贝加尔斯克海关检查后登上西去的火车。除贝加尔湖一带有三处隧道外,火车在一马平川的大地上飞奔。西伯利亚大铁道是复线,因此火车很少因让道而临时停车。铁路两旁是以白桦和松树为主的茫茫大森林,间或有林中空地绿油油的沃野,没有沙砾裸露的脊土。大家都感到这是地大物博最现实的诠释。同时,我们亲眼看到,铁路沿线废弃的钢铁,铝制品比比皆是,大到飞机油箱,小到车辆零部件,竟无人收捡,好像摆出一副财大气粗架势,对丢弃的废金属部件不屑一顾。
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我们亲眼见证。现有铁路十余万公里,且一半为电气化铁路,尤其是东欧部分铁路十分密集,莫斯科市内有6个火车站,多条线路通向全国各地,也有许多国际列车驶向欧亚各国。现行的客运列车有两种:一种是近距离间行驶的普通列车,有座位无床位,类似我国的慢车;另一种是远距离区间行驶的列车,与我国的特快列车差不多。这种列车每个车厢内有9个包厢,36个床位,均系软卧,供旅客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暖气开水在内,一应俱全。
列车上有三件事令我难以忘怀:清洁卫生,报警系统和开水。列车员每次打扫清洁时,先用扫帚扫除少量垃圾(许多垃圾由乘客自己倒在垃圾箱里了,本可以不必进行这道工序,列车员依然不停清扫),再用漂白粉水溶液擦洗地板,最后用抹布抹干,这三道工序一点都不含糊。任何一位乘客看见如此认真清洁扫除,都不会忍心糟蹋这干净的环境。
每节车厢都安装有十分灵敏的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地说,俄罗斯乘客是不会在车厢抽烟的。若乘客不讲公共卫生,执意要在车厢内吞云吐雾,车厢内内的报警系统就自动打开红灯,并发出刺耳的啸叫声,催促人们立即消除火灾隐患。
再有,每节车厢都有开水炉,既可烧煤,又可用电,自动加水,十分方便,乘客毫无口干舌燥之虞。无论哪种火车,都从不超载行驶。在车站和码头的候车(船)厅里,有一种触摸式电子查询装置。你想了解车船行驶的有关信息,只需在查询台上按某一个键子,机器就会自动找到你需要的答案,并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在莫斯科,这种查询台制作得更为精致,漂亮,全由电脑控制,旅客查询起来更为直观、快捷。
8月,俄方组织我们去莫斯科游览,此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地铁了。莫斯科市内环行的地铁与纵横交错的地铁形成上中下三层,不很熟悉的人常会误入迷津。听说常去莫斯科的老资格的翻译,有时也会南辕北辙,搭错线路,只好重头再来。地铁有100多个车站,不同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车站,宛如一座座豪华气派的现代宫殿。有趣的是地铁入口处是无人验票的。乘地铁的人只要花150卢布买一枚绿色塑料硬币车票,投放在票合后即可登车。但若某位先生试图蒙混过关,验票机就会毫不客气地从暗中挥出那有力的拳头,给不老实的乘客一个极好的教训。
在俄工作的几个月里我们深感俄罗斯人民有着良好的文明意识,绝大多数人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我亲身经历过这样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