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这番哲学思想,常常帮助自己调整心态,拨开思维混沌,在昏暗中寻到一丝光亮。我对自己未来一片茫然,但一直安慰自己,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跳动!今天的努力,就意味明天的成功,只要不是守株待兔式的孤独徘徊,明天的太阳总会更加明亮。想到这些,孤独和颓唐的情绪便一扫而光。
正月初一,我去给一位老师拜年,耽误了一天,其余时日从不间断。生活清苦,但也过得十分有规律:上午学习,下午游泳,自认为是苦中寻乐,陶冶情操。
每次下水前,先在岸上做一阵准备活动,再用凉水拍打胸膛和肩膀,继而“扑通”入水。在冰凉而宽大的水面,尽情划水,拍打,蹬腿,动作一个接一个分解,组合,组合,分解,像在学习水中舞蹈一样,慢慢体味老师上课提示的要领。
刚下水池,手臂接触冰水,立刻冒出许多鸡皮疙瘩,全身冻得牙齿 “格格”打颤,手脚僵硬,想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名句,涌起几分热流,何况自己是在风平浪静的泳池水面学习,无危险可言,寒冷何妨?自己的生活道路还很长,曲折也许会很多,也许这正是未来困难生活的预演,如果畏缩,将来怎么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呢?无形之中,又增加战胜了严寒的勇气,咬紧牙关游动,直至皮肤发热,筋疲力尽方才罢休。
游泳后,体力极度疲倦,饥饿难耐。但此时哪有更多能量补充,实在不能捱到就餐时间,就到小饭馆,花上2分钱买一个馒头,来缓冲晚餐前饥饿感。如此破费,已算是周密月计划以外的奢望了。
这个寒假二十余天潜心练习,终有长进,我学会了蛙泳和仰泳,每次都能游出四、五十米远的距离。这在我生活的记忆中,是不可能取得的突破。“旱鸭子”终于变成了一只“水鸭子”了!
在往后的游泳课上,我也能像不少脱去“泳盲”的同学一样,先是劈波斩浪,以自由泳感受速度;再就蹬腿划臂,以蛙泳展示力量;最后彻底放松筋骨,以仰泳呈现舒适和悠闲。望苍天之寥廓,凭浪花而滑翔,一个进入“自由王国”的泳者尽情享受游泳的欢乐。
生活常常会出现某种历史的复制。人生中遇到的许多矛盾、困难都有与以往的历史有相似之处。没有寒假充裕时间,没有战胜寒冷的勇气,没有战胜自我的毅力,也许几十年后,我依然遇水便退避三舍,惶恐不安,只能是在陆地踽踽学步的“旱鸭子”。成功和失败,常常只是一纸之隔,一步之遥,失去最后的努力,就可能滑到失败的泥坑,永远无力自拔,遗憾终生。
小路
我的老家在县城的新华街,街因有新华书店而得名。我的家距书店就三五十米的距离,因此,我常有机会去逛书店。
说是逛,那的确只是看看花花绿绿的封面,随便翻翻而已,从没有零花钱用去买书。记得,那时书店墙壁挂了高尔基的一段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位大文豪的言论,印象极深。每次我们走进书店,书店工作人员老对我们这些只是翻书而不掏钱买书的小孩,嗤之以鼻,像赶鸭子一样,手臂张开,拦住我们去路,不断叫嚷:“小孩不买书的,出去,快出去。别把书弄脏了!”我们则像做迷藏一样,在书店的柜台前后藏来藏去。书乃圣贤之物,我等孩提倒情有独钟。俟工作人员离去,我又去匆忙翻阅那些喜欢的书籍,尤其是文图并茂的小册子是我们翻阅的首选。在一本小册子中,偶然翻到这样的顺口溜:“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时间匆忙,不知此言何物,只得囫囵吞枣。后来才知道这是北宋一个叫赵恒的皇帝所写《励学篇》的缩写。这是几十年前上小学时逛书店的记忆。
到了中学,后又升入大学,才慢慢悟出了一些读书的道理。
我进入川外俄语系,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把学好外语与自己未来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事情了。
培根这样说过:“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这位哲人的教诲把读书与做人的因果关系阐述得如此简明扼要,让人茅塞顿开。一个优秀的外语工作者,应该把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定为人生的起点。因此,在学习俄语的同时,我力求博闻强记,且在俄语和汉语的比较中积累所需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那时课余时间,除了预习和复习专业知识外,几乎全用来学习汉语,浏览一些中外名著。
我本喜欢在开架书前驻足浏览,时而抽出一本书翻阅几页,时而让手指在心仪中的书脊上滑过,感受与好书握手的舒畅,可惜,这种企盼难于实现。
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法德系的教学楼1楼,占地不过几间教室,借书只能在窗口外等候,选书自然在两间教室之间的狭窄巷道进行。喜欢借书的学生如潮涌去,大家似乎不习惯于排队,那是一种多么窘迫尴尬的景象!
匆忙中翻阅了几张目录卡片,犹如坠入雾里看花,哪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去书店买书,零距离接触,百里挑一,那才悠哉乐哉!
买书的愿望,对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学生来说,几乎等同于痴心妄想。没有足够的资金,买书谈何容易!那时我算年级“特困户”了,除去伙食费全免外,国家每月还补助2元的零花钱,享受了最高等级的助学金,这着实让我感受到国家和人民在努力培养自己。我尽力把零花钱减少到最低限度,往往一块肥皂用上一两个月,除去理发,买张8分的邮票贴信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格外的开支,几个月下来,居然有几元钱在身。几个同学商量,到北碚书店买书,去实现我们的小小的心愿。我们选择了星期天。
从学院三花石到北碚,沿渝合公路有五六公里的距离,乘车要花费买车票的1毛7分钱,往返一趟就是接近4毛。现在看来,那是小数点以后的数字,完全忽略不记。但在当时,我们的个人开支往往以“毛”“分”为计数单位,买车票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还是走路的好,既是节约每个铜板,又可将强身健体的活动延续到周末,延续到校外!
我们为自己买书设计的行程是,往返路上3个小时,在北碚书店选书1个小时,到北碚大街逛市容1个小时,回到学校吃午饭还不算很晚,稍事休息后亦可安心上晚自习。实现学习买书两不误的目的。
离校前,我往往把餐票委托同寝室的同学代为打饭,同学打来的饭菜即使早已冰凉,尚可果腹。不过,有时同学忘记代劳,回校吃不上饭的时候也有,那只好测试自己忍受饥饿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了,干脆来个中午损失晚上补。
我们离开校门,沿公路步行1公里许,就在嘉陵江号称小三峡的温塘峡处,改走公路左边的小路下行。高入云天嵯峨的悬崖,以钢铁般的身躯,把宽阔平缓的嘉陵江挤压成狭窄湍急的激流,峡口江面传出粗重的喘息和澎湃的涛声。人穿行于顶天立地的中国画廊之中,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在巨幅水墨画上缓慢爬行。渺小的躯体和巨大的山崖形成强烈反差,我们不得不对眼前峥嵘的巉岩峭壁充满敬重和喟叹!
石板路上竹影婆娑,嫩绿的竹叶随风撩人,像一个多情少女轻轻抚摸脸颊,充满柔情蜜意,仿佛劝告来往学子停下脚步乘凉小憩。
再朝江边下去,石板路渐隐渐去,变成一条狭窄的泥路了,我们只得高一脚,低一脚,跳跃式前行。猜测又有可供新书选择,那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心潮滚滚,喜形于色,沐浴着江风,快步加小跑,真像天真的儿童在春风里追逐蓝天下的飘飞的纸鸢那样舒坦快乐。
水浅时,还会遇上拉纤的纤夫。我是在嘉陵江边第一次目睹纤夫以原始动力牵引帆船逆行的悲壮。
纤夫多为古铜色酮体,他们腿部的肌肉特别发达,小腿的肌腱坚实而外凸,穿着短裤,背上拉纤布带,拉着竹篾编成的纤索,身躯完全前倾,几乎与地面构成三十度的锐角,在地面注上一个巨大的感叹号!路过水流最急的险滩时,务必双手触地,挽住突兀的山石,手脚并用,身体喊着整齐的号子,使出全身力气,艰难前移。有时无路可行,担心帆船被浪涛击毁,或冲到河岸搁浅,赤脚的纤夫也顾不上脚底下是漩涡还是砾石,七八个纤夫一起“扑通”跳入江中,简直就是用集体生命与狂澜搏击,争分夺秒,奋力把帆船拖过激流险滩,战胜一次又一次可能遭遇的船毁人亡灾难。
纤夫走过的小路上的岩石早被纤索勒出道道深痕,有的竟然有五六寸深,可以容下整个手掌。时间和力量在这里留下不朽的历史痕迹,苍天见证!联想列宾的《伏尔加船夫曲》那悲壮的画面,目睹纤夫与恶浪抗争的勇气和毅力,我们产生了许多哲学思考。
有时偶遇嘉陵江涨水,江水漫过沙滩,小路淹没水下,我们左顾右盼,只能凭借临时判断,或在露出的岩石攀爬,高低错落,沿着纤夫拉纤走过崎岖小路前行,或在未成熟庄稼地边,拨开秸秆,从地角走过。此刻,仿佛我们就是行进在知识长河里的纤夫,探路途中仔细感悟鲁迅那段议论“路”的名言揭示的真谛,领略上下求索的真实艰难。
其实,许多开拓性的事业,都是在没有路的地方,从前人不曾涉及的领域,艰难地走过来的。科学、技术、教育、艺术的发明、发现和创新,亘古以来,莫不如此。
如此踽踽独行,终于到了北碚码头,拨开熙熙攘攘人群,直奔新华书店。在书店新书柜前驻足翻阅,如鱼得水,如鸟飞天,静下心来,自由自在选得喜爱的图书后,才感到已经汗湿衣衫,饥肠辘辘。本来可以买个烧饼或馒头充饥,花掉的不过是几分钱,可那实在舍不得啊!馒头眼前果腹,好书享用一生,两者不可得兼,还是选择买书的好!对比孩提时代到书店偷偷翻书的狼狈,现在选书的自由,已经非常满足,这点窘迫又何妨呢?此刻,身边有了新书,兴奋不已,一边走路,一边翻阅,仿佛饥饿荡然无存。
一次,一位好友也随我一同到北碚买书,他选上中意的新书后,与我同样兴奋,邀我去了一家炒面馆,点了一盘蔬菜炒面。我们同一天里竟享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快哉快哉!再沿原路赶回学校,已是下午2点,匆匆打开新书,逐一细读,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拼命吮吸,感觉此时的享受,就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时光,最幸福的时光。
我多次去北碚书店买书,天长日久,我的藏书就有好几十本了,登临了我们年级“精神富翁”的宝座。渐渐地,本年级的,本系的,外系的,不少同学来都向我借阅。
望见这种情景,班上有人顿生疑窦:
“一个每月仅有2元钱零花钱的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闲钱去买书?必然暗中有充裕的经济来源。”
“买这样多的书也未免太奢华了。”
“这样有钱,他享受助学金的等级应该降下来。不能让他再欺骗国家了!”
如此奇谈怪论招摇过市,越说越玄乎。
不知哪位好事者,出于嫉妒还是争宠,声嘶力竭向某领导反映:“某同学是孤儿,自述贫穷,居然还有钱买书,比我们买的书都多。应该把他助学金降低一等下来才合乎情理!”
这话果然奏效,在没有任何“暗示”的情况下,我的助学金就从甲等降为乙等,每月2元的零花钱变成了1元。我不想解释,也无须解释,只是咬紧牙关,把辛酸的眼泪暗暗吞下肚里。在危言耸听、谣言蛊惑人心的年月,一个地位低下生活贫寒的学生能用什么言辞和他们分辩呢?就权当每月都丢失了1元钱吧。这种自我解嘲的阿Q式思维方式帮助我摆脱了被人欺凌的痛苦。此后,我几乎变成了“赤贫”,只能更加精打细算,那真叫一分钱掰作两分钱来花的苦日子啊,连理发、买肥皂这样的日常开支,都到了非常窘迫的境地!后来,一位中学的同学得知我跌入赤贫的渊薮,主动给我寄来10元钱,总算度过难关,而我买书的经济实力,骤然大减。
大学一二年级,青春激昂,充满幻想。紧张的学习生活又迫使自己吝啬地消费时光,不敢去耗费许多成块的时间阅读长篇或中篇小说,只能利用点滴零星时间,选择富有人性和潇洒的文学作品欣赏。在这种美学意识的驱使下,眼睛中的生活都充满灿烂的阳光,洋溢着诗情画意,因此对诗歌,尤其那些充盈革命激情的现代诗歌,情有独钟。选择这样的图书是就是让偏爱和执著的心灵自由放飞。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将军三部曲》;贺敬之《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田间《赶车传》、《假使我们不去打仗》;闻捷《河西走廊行》、《天山牧歌》;李季《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李瑛《红柳集》,刘綮《重返杨柳村》;我们家乡诗人梁上泉的《红云崖》、《寄自巴山蜀水之间》等诗作,我都非常喜欢,及时买回,细细品味,好些优美的诗句,当时竟能熟读成诵,甚至择其精华诗句,嫁接于自己习作之中。每当品味这些充满激情的诗歌,总感觉浑身鼓足了力量,目睹现实,毫无怨艾;瞻望未来,光明璀璨。文革前夕,我收藏的几十本书,好心借给学院广播站一个爱好诗歌的播音员同学,可惜全被丢失了,当时我气得捶胸蹬足,心地憔悴一贫如洗的我实在不知该如何责难这个精神粮食的糟蹋者。
大学四年求学生活,星期天完全省去了花间草丛里漫步,拒绝了温暖被窝中贪恋,在江边的小路来去匆匆,犹如去圣地朝觐取经,上高天揽下彩虹。嘉陵江河边的小路,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脚印。这些脚印,早被雨水冲刷,被时光浸染,但它画出的路线却一直像手掌上的纹路一样清晰、熟悉。
在极端贫困的物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用各种知识去充实大脑的存储空间,是大学生活最有价值的选择。读书越多,成长越快,成熟越早!书籍虽然丢失,小路也许消亡,但那种渴望知识,忍饥挨饿,沿着崎岖小路不断爬涉的追求,衍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伴我一生,从不离散。
老师还教我们什么
我在川外读书时,谢盛根老师本没有担任我们俄64班的教学。听不少同学讲,谢老师教学认真负,睿智幽默,对学生又十分和善、亲切,如同兄弟一般,很多学生都跟他和得来。当时,我只是一般地认得他,但他却不一定认得我这个无名小辈。我在校学习时,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偶有相见,相互颔首微笑而已。
大学毕业后,我们同级学生劳燕分飞,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懈拼搏。我在农村教书时,目睹中学的俄语教学日渐枯竭,十分心疼。后调入达州市教育局便竭力宣传鼓动,终于感动了当时的局领导,同意在全市举办一个小型的中学俄语教师培训班,并邀请川外的教师任教,谢老师也被俄语系选派到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