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缤纷的世界上,“文化”的概念被赋予了缤纷的理解。有人说非自然的东西都是文化,它曾经被用来衡量社会进化的程度。也有人说,“文化”包含科技文化和社会文化或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重科技后者重人文。其实以世界史的眼光看这些论断,许多论断都只有相对真理的意义。我们说非自然的东西是文化,实际上保护自然本身也是文化,现代旅游业很大程度上正是赖于被保护完好的自然而发展起来的。我们说西方文化重科技,中国文化重人文,实际上就西方言是割断了文艺复兴以前的历史,对中国言则是无视中国科技辉煌的过去。由此可见,在言“文化”问题上保持审慎是完全必要的。
如今,有不少人坚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国文化强调“情”、“理”,西方文化强调“法”,似乎彼此对立,毫无融通的余地。验诸史实,中国文化中包容了无穷的践踏“情”、“理”的现象,西方文化中亦不乏注重“人情”的事例。有人以自身代表中国文化,到了国外便声称经受了与外国文化的冲突或融合。其实,从共时性来看,中国文化就存在多层次性,从历时性来看,中国文化又经历了数度改造,从咏者到歌者,到和者,许多观点已大相径庭。就以一个人而言,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的片断也可能不是始终一贯的,他可能有时表现出君子的一面,有时表现出小人的一面。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或许是乐观地认定中华文化中包含有注重人文、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且不说西方文化中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思想,就算只有中华文化中有,但是否就一定会得到弘扬仍有疑问,因为中华文化中也有与上述思想相对抗的思想,到底谁会占上风还得待以时日。如果中华文化中这些思想被西方文化学去了,那么掌握这个强大武器的就不再仅是中国人,而可能也有西方人了。我们曾多次听过有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的讲座,诸如中国文化中注重亲情,讲究孝悌,强调家庭稳定,而西方文化中则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人情冷漠,家庭破碎。但一旦验诸事实,我们时常会尴尬地发现许多方面实际上已发生了张冠李戴的现象,这实在是由于有关“文化优劣”的考量所酿就。
我们想说的是,既然同为人类,势必有许多共同的文化追求。首先,简单地把东西方文化对立起来是要不得的。我们承认文化的差异正像承认同一父母生下的不同兄弟姐妹各有其性格一样,但是片面强调不同与文化本身发展的规律就是相违背的,“求同存异”尤其适用于彼此的交往与共处当中,而个性当是不可泯灭的,因为它是个体存在的根底。有了坚固根底的个体当更豁达,更能包容。其次,任何一种能够主导时势的文化势必是多元文化交汇生成的新文化。假如21世纪主宰世界的文化中包含注重人文、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那么这种文化也决不仅仅只是中国文化而已。也许能够巧妙掌握这种文化的人中有较多的既对中国文化有深厚领会又能因应多元文化交融形势的中国人,但绝不可能是全体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这将是确定无疑的。
(原刊《世界日报》1998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