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平定县在重修天宁寺双塔时,于西塔地宫内发现了大量舍利子。舍利子的出现使人惊诧而费解。幸好,地宫内有石碑两块,碑文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关于舍利子的发现和收葬原委。
天宁寺双塔出土的舍利,经国家佛教协会、五台山、台湾等地的高僧鉴定,确为真舍利。如此说来,天宁寺西塔地宫出土的五万粒舍利子,在世界上简直是一个奇迹。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对佛教界的重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七、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承载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涵盖了服饰、节日、建筑、婚礼、工艺、游艺、礼仪、传说、饮食等诸多方面。它与其他文化共同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大厦。
阳泉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除剪纸、刺绣、根雕等方面同其他地方相似之外,许多方面凸显着风格迥异而弥足珍贵的阳泉特色。如刻花瓷、平定砂货、阳泉评说、文迓鼓、武迓鼓、故事火、皇纲、牛斗虎等项目,都蕴含着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阳泉文脉不可或缺的一条重要支流。
刻花瓷:刻花瓷是目前国内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陶瓷。据《中国陶瓷史》、《大明一统志》、《广舆志》等相关文献记载:“平定窑始于唐,兴于宋,后因战乱而失传”。上世纪60年代,山西省陶瓷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专家水既生教授在原平定陶瓷厂主持恢复了这一失传千年的传统工艺,产品曾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刻花瓷具有线条简约流畅、图案质朴自然、色调对比强烈、器型古朴典雅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2006年9月,平定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艺术之乡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刻花瓷之乡”、“中国刻花瓷研究基地”荣誉称号。同时被列为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平定砂货:据说平定生产砂货始于唐代。宋代时,平定砂货已经很有名气。到了明代,平定砂货可以和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石湾等地的产品媲美。据说清朝康熙皇帝患病时,曾派使臣专程到平定采买煎药的砂壶,并赐名为“龙字壶”,平定砂货名声随之大振。建国后,平定砂货曾在北京轻工业展览馆展出,并参加了广交会,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市场。
迓鼓:阳泉境内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流传于阳泉市郊的一则民间传说称,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战高平,攻河东城,久攻不克,制迓鼓以鼓舞士气,于是民间遂有迓鼓流传。平定一带则传说,宋太祖被困城中,乔装成倡优,边歌边舞混出城外,幸免于难,于是有迓鼓传世。据当地老人的口碑,迓鼓在清代末年广泛流传于井芝峪、洼岭、西川、东川、柏井、土岭头、张庄、立壁、东白岸、三泉等村庄,各村都有迓鼓队,活跃至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中,三泉村的迓鼓队还深入敌占区宣传群众,为抗战出力。
牛斗虎:流传于盂县一带。相传这种民间舞蹈是根据当地流传的一则民间传说而起源。整个舞蹈表现虎在人熊挑唆下与牛斗,而终被牛战胜的故事。牛皮与虎皮均以布制成,披于演员身上表演。伴奏由大鼓、大锣、大镲演奏锣鼓点“霸王战”,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成为元宵之夜最受欢迎的节目。牛头、虎头用纸张裱糊,着色描绘,分别用布、绸、麻做的牛皮和虎皮连接而成。牛与虎各由2人组成,表演牛与虎扑打抵斗的各种动作。据考证,这种文艺形式为本县群众创造。白水村的牛斗虎表演最为出色。
皇纲:平定皇纲源于隋唐,是当时的一种运输工具。纲分两类,一类是水纲,也就是船纲,划纲;一类是旱纲,也就是车纲、抬纲。后来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如石盒、抬盒之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逐渐演化成为大型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这种根植黄土的民间艺术,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其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九曲黄河阵变幻莫测,神奇自如。最著名的“皇纲”表演队首推平定东回镇西回村。
故事火:民国初年,小桥铺村贾锦义从河北获鹿带回一种扫帚火,村人王德元等模仿改造,制作成了一种设置重重机关,药捻相互联结,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组合造型灯火,名曰故事火,逢年过节为村民燃放。燃放前,悬之于绳索,点燃后,则喷珠吐艳,机关迭出,群象纷呈,煞是壮观。1991年,“平定故事火”获山西省广场艺术录像大赛一等奖。
阳泉评说:属山西地方曲种的咏诵类,其特点是以说为主,以评为辅,道白带韵,具有较和谐的韵律和节奏。它广泛流传于平定等晋东各县以及河北的井陉一带。20年代初,平定著名民间艺人郗富根在保持评说地方特点的基础上,吸取了相声“说、学、逗、唱”等艺术手法,运用“包袱”的形式,把装包袱、系包袱、抖包袱等情节穿插其中,收到了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他还广泛学习晋剧、京剧、京韵大鼓之优点,博采众长,充实自己,经过多年艺术积累,苦心探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哈哈笑”说唱艺术。他的曲目大多是自编自演,最有代表性的有《说村名》、《说戏名》、《说烟名》、《说药名》等,至今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平定凤秧歌:是一种演员在锣鼓弦管伴奏下,进行说唱歌舞表演的地方小型剧种,规模可大可小,少则二三人,多则十几人,街巷、广场、舞台均可表演的一种小型剧种。凤秧歌在阳泉流传历史悠久,有着淳朴、浓郁、婉转动听的唱段曲调和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并具有独特的原生态魅力,是整个阳泉地区唯一的民间地方小剧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女娲补天故事传说:东浮山是一座海拔1200米的圆形山峰,“削平”的山顶,传说为女娲烧煤炼石的遗灶。现在,“灶”的周围遍布紫色蜂窝状松软山石。石头布满气孔,质轻浮水。当地老百姓把它看成是女娲补天所剩石液的凝固体。明代嘉靖年间,翰林院学士、山西提学副使陆深就女娲炼石补天遗灶传说,曾到民间采访考察,并在他写的《河汾燕闲录》中得出了石炭就是煤的结论。这一结论也为明末学者顾炎武所赞同,他否定了自己原先认为烧煤之始在汉朝的观点,并将陆深的文章收进他的《天下郡国利弊书》。后来,人们在女娲炼石补天的遗址上盖起娲皇庙,名为东浮山寿圣寺,以纪念这位曾给天地万物带来勃勃生机的不朽女神。
王恩石义救皇姑故事传说:如来洞位于北下庄乡东北的如来山山顶西南侧,距县城20公里,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天然洞穴,洞口侧下丈余,有石乳三个,水珠流动,欲滴又止,从此北折深不可测。闻名遐迩的“王恩石义救皇姑”的民间神话故事即产生于此。早在清末民初,这个传说就被搬上舞台,香港电影《云中落绣鞋》亦据此题材而拍摄。
总之,不管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也好,还是手手相传的民间工艺也好,其自身蕴涵的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综上所述,阳泉作为晋东门户,形成了军事之要塞;作为春秋古国,承载了历史之厚重;作为千年古州,荟萃了人文之精华。在这4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耳闻目睹,处处流淌着忠义文化、古国文化、古州文化、名人文化、关隘文化、佛教文化及民俗文化汇成的美妙乐章和精彩画卷。这就是阳泉的文脉,她将随着岁月的长河,汇入中国历史文化的洪流,奔流不息,以至永远。
(获山西省文联第七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