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问题缘起
应该肯定,在电视荧屏被世俗化的肥皂剧、武打剧以及庸俗恶俗的娱乐节目持续充斥的不良风气下,不时涌现的历史题材的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出,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份具有历史知识和艺术品位的精神食粮,像《雍正王朝》、《开创盛世》、《贞观之治》等,就引导观众在观赏当中同时关注历史、审视历史、思考历史,既让观众享受了健康的娱乐,又提高了观众的学识水平,是寓教于乐的有益尝试。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形式有“正说”和“戏说”两大类,而且有内地版的和港台版的,再加上各剧的编剧、导演对历史的认知观点不同,艺术表达的态度不同,致使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对历史的观点表现混乱、叙述杂乱,尤其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等的随意改变,使剧情与史实相左,从而引发观众的讨论争议,焦点就在于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应不应该尊重历史,是否应该符合历史史实。
譬如《康熙王朝》,有人指出描述康熙初年召见三藩及尚、耿两王去云南与吴三桂串通一气并称兄道弟、表示联手叛乱一事是违背历史史实的,事实是,当吴三桂和耿精忠叛乱后,尚可喜的态度是坚决站在清政府立场,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汉武大帝》里把发生在汉文帝、周勃、陈平之间的廷问故事移接到汉景帝、窦婴、周亚夫身上,把前辈冒顿单于射阏氏单于的故事转嫁给伊稚斜,篡改李广、单于的死因等情节,人们也提出异议。直至最近的《贞观长歌》里,不但肆意篡改人物年龄,让武德九年年方八岁的太子李承乾变成介入本来没有参加过的历史事件的青年,陷入凭空编造的出兵困境当中,并引出年龄更小的兄弟们的争位谋权,还胡拉乱扯,让贞观十三年的新兴公主提前以安康公主的身份与薛延陀部的夷男可汗和婚等,很多人都表示无法接受……像这类反对违背史实肆意乱改的争议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不胜枚举。难怪有网友在评论《康熙王朝》的帖子里说:“闭着眼都能找出几十个窟窿来,干脆叫‘戏说康熙’得了。”
庞杂混乱的历史态度必须统一
其实,历史剧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大类,应该如何面对历史,许多电视剧编剧导演、作家、历史学家,早就亮明了见仁见智、不甚相同的观点。
陈家林导演认为,历史剧应该尊重历史,但并不意味着与历史一一对号入座……文艺作品最终是为了塑造人物,若真的与历史一样,或许大家就不爱看了。尤小刚导演说:“无论什么剧,只要是观众需要的,就有存在的理由,艺术是一个多元化的东西,不过要做到的是尊重历史,基本符合史实。”
作家梁晓声认为,历史剧像一面镜子,明镜高悬,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但人们往往将它与现实联系过于密切,尤其希望能从中得到指导现实的东西。“历史搭台,现实唱戏”,造成“历史剧”的概念模糊。作家陈染说,是否忠实于历史真实或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历史真实,不应成为衡量一部历史剧好坏的唯一标准。
清史专家杨念群认为:“电视剧是现代市场的产物,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让历史剧以多元的形态存在。任何对历史事件的解读都有一定目的。”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说,历史剧首先是剧,然后才是历史……首先,它必须感人,其次,它应该从主体上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而在《贞观长歌》里扮演太子的青年演员万弘杰居然对记者说,如果一开始把一个八岁的小孩推到舞台上,就不太好表现废立太子的冲突,所以把他重新塑造为一个青年形象。
正是由于大家对历史剧创作如何面对历史、表现历史的态度莫衷一是,甚至是矛盾混乱的,所以才导致了许多历史剧从形式到内容对历史不同程度的不尊重,小者乱改,大者篡改。难怪连广电总局都急忙下文对这种“胡编乱造、媚俗低下”的历史剧改编态度进行约束了。而要想真正扭转这种不尊重历史,把历史当成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的不健康局面,就应该首先统一编创人员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进而为历史剧创作编导制定一定之规。
确定历史剧的创作原则
我们知道在“文学”的大概念下,包含从小说、诗歌、散文到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所有可以自由表达作家主观审美意愿的文学样式。但是文学一旦加上“报告”两个字,就不可以再像小说那样随心所欲地虚构,而必须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艺术加工,小的生活细节和心理情感活动可以合理虚构、想象和渲染,但基本事件、环境和人物则不可无中生有地编造。对于已经成为文学门类中重要一员的报告文学的这一创作原则,无论是进行创作的作家,还是阅读的读者,都毋庸置疑地予以遵从和认可。
那么,冠以“历史”二字的影视剧,也应该像“报告文学”的概念一样,必然有别于其他纯粹的文艺原创剧目,受到所要扮演的相关历史史实的制约,艺术演义必须有一个分寸,即首先必须尊重史实,然后才谈得上艺术表现得是否好看,小的细节可以虚构、想象和渲染,但大的历史真实不可违背,这,才应该是历史剧改编的唯一正道。
其实关于历史题材的创编原则,茅盾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作家是以历史学家身份做科学的历史工作,他要严格地探索历史真实。此后,他又必须转变其历史学家的身份为艺术家,在自己所探索的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构思。”
或许会有人指出,史书所记的史实,也是多有相左出入乃至篡改之处。像通过“玄武门之变”坐上皇帝宝座的李世民,就影响史官对此事件进行了诸多的掩饰,尽量美化自己的正确,贬低父亲李渊和兄弟的形象。还有明朝的朱棣,在夺了侄子的皇位后,还要革除“建文”年号,从史书中彻底抹除一个时代的存在……诸如此类的所谓史实,又如何尊重呢?
我的观点是,首先正视专制体制下官方修撰的史书不尽真实的客观存在性,但又不可以因此就报以民族虚无的态度,否定所有历史的真实性。我们知道,历史是不可能假设或重新来过的,尽管有遮掩、伪造和篡改的成分,但除非你有令人信服的研究、考古等确凿的证据否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既已存在的史实,乱改就是对民族历史的虚无和不尊重。
诚然,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是包括史学和文学艺术在内的所有文化工作者的历史担当与责任,电视剧创作也概莫能外。如果说历史学家的工作,是偏重于对外显的历史脉络与人事关系的追索、考证,用事实去证明、廓清笼罩在历史上空的种种迷雾乃至阴霾,那文学艺术家的工作,则注重于从内在的人性、情感、欲望与思想精神的层面,辨析梳理以往无数悲剧喜剧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可能还原的历史面貌更合乎情理,令人信服。这,也正是真正的历史剧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可是看看当下的电视剧创作,虽然有像《雍正王朝》、《开创盛世》、《贞观之治》等历史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优秀剧目,但也有如前所举的不考虑历史史实、一味根据剧情表现的需要胡编乱改的种种轻浮草率愚弄性质的错误,这恰恰正是当前一些标榜为“正剧”和“史诗”的历史剧改编的一个通病的反映:对历史的虚无和不尊重,对于史实与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本末倒置。其病根在于影视剧编导们的一个致命缺陷:历史的无知和文学的矮子!
从媒体炒作的文章里可以看到,面对观众这方面的批评。一些编导又改口了,要大家“不要把电视剧当历史来看”。那我倒要问一句:与相关的历史无关,你凭什么冠以“历史”二字呢?既然想搞成纯粹的创新,那你还不如像金庸那样去编古装武侠剧为好!显然是没有那个文学创作的能耐,只好找现成的历史题材的“米”下锅。但是现在这种既要吃历史题材的饭,又不能尊重历史本身,胡乱糟践历史题材本身的态度和结果,必然会产生混淆视听、误导观众的恶劣后果,这种故意误读导致的被动误读,对民族历史思想精神的承传极为不利,是到了遏止与规范的时候了!历史剧应具有高于娱乐的教化传承意义
一般意义而言,作家选择表现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改编,都包含了重新审视、反思、辨析历史真相和借古讽喻、启迪当下的主题意图。而基于这种种意图的选材与创作,就决定了创作者必须以一种严肃负责的态度,尊重已有的历史记载,审慎地、言之有据地辨析历史疑点,在澄清历史的同时,借鉴历史,承传历史。
但是现在许多编剧导演对历史剧的改编思想,却背弃了这种基本态度,而是在当下很不健康的文化消费娱乐至上、收益至上的利益驱动下,以唯利是图的媚俗态度,只要能博取观众一笑,博得投资方青睐,达到换取大把钞票的目的,怎样的低俗、恶俗内容他们都敢往剧情里面添加。无怪乎有网文讽刺道:“人家头脑清醒着哩,正认认真真地按市场规则运作着。只要看着刺激好玩,赚钱获利,就矫揉造作不遗余力地编造、炮制不已。管它什么历史上的‘红肿之处’,只要将手中的货色制作得‘艳若桃花’,蛊惑得各位欣欣然把玩不已,乃至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钞票挣得多多的,就大获成功矣。至于教化呀,篡改历史呀,粉饰暴君呐,满纸荒唐言呐,这些严肃的问题,娱乐圈里的不少先生女上们是不大在意的。”
甚至于,历史剧是以历史知识教育为主,还是以娱乐功能为主,都成了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4个城市的14至28岁之间的 1065名青少年问卷调查得知,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途径,除通过学校教育外,占半数人的回答是通过“影视作品”“游戏”“互联网”等得到的。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电影电视剧作品继续这样粗制滥造,“愚”乐青少年,正面的教化作用是没有了,但却把青少年导向了无知愚昧的反面,这难道不也是—种“教化”吗?!
“责任·荣誉·国家”,这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我觉得,它也应该成为改编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编导们的一个基本标尺。如果放弃责任,忘记维护一个民族的荣誉之使命,纯粹堕落成为一个为金钱而不惜糟践民族历史、污染文化环境、涣散民众意志、消解民族精神的文化奸商,这不啻于对历史的玷污、对民族的背叛、对国家的犯罪!
(获山西省文联第七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