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电视台《倾诉》中的几期节目为例
郝江涛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将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进行艺术化表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构思是最重要的问题,它往往决定了创作的成败。我们知道,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许多创作环节:选题、采访、构思、拍摄、后期编辑、包装等。由于环节众多,所以就需要摄像、编导及技术包装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在这个创作小组中,纪录片创作由于环节众多,所以编导是核心。片子如何架构、以什么为主线、形成何种节奏、故事如何讲述、展现哪种艺术风格,这些都出自编导的创作意图。纪录片最终的成形与编导的艺术构思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黄河电视台《倾诉》栏目中几期节目的创作,简要分析电视纪录片艺术构思的特点。
一、把握选题立意是艺术构思的基础
电视纪录片是以探寻者和发现者的眼光,采取电视采访和编辑的手段,运用电视语言对所关注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真实记述。从电视的叙事艺术来看,选题立意是纪录片创作整体艺术构思的基础,而选题立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品质和艺术价值的高低。在SMG“真实频道纪录片大师班”里,国内知名纪录片“大师”围绕纪录片选题立意与创意孰轻孰重展开讨论。尽管伸长脖子的新锐们无不想标新立异,学几招纪录片创意秘笈,但是“大师”们却将创意的重要性置后,台湾导演赖声川认为“与其谈纪录片的创意,不如在构思的时候多考虑动机,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
综观这几年中外获奖的纪录片,无一不是在选题立意上有着较高的追求,即使是同一个题材,由于选题角度、立意高度不同,实际效果与结果也会大不一样。这一点我们在创作特别节目《人证》的过程中有深刻体会。十五集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人证》,是黄河电视台《倾诉》栏目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历时半年、行程两万余公里特别制作的。它是迄今为止国内电视媒体关于日军侵华期间实施性暴力,使大批无辜者受害最翔实、最完整的记录。该片不仅可视性强,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我们在最初接到为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制作特别节目的任务时,即对怎样用纪录片形式纪念如此宏大的历史题材,怎样才能做到选题准确、立意新颖,进行了深入思考。成了摆在创作人员面前共同探索、思考的一个课题。面对这样一个大题材的节目,最终策划决定从一个特殊群体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入手,将选题设定在日军侵华期间被日军残酷蹂躏的二十位受害女性,通过当年性暴力受害者的口述和她们目前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展现日军侵华时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苦难。通过我们的努力,《人证》在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获优秀对外电视新闻大奖。
由此我们认识到,纪录片的选题实际上是一个片子内涵的确定,不同的题材影响材料的选择和立意指向,题材的选择是创作的第一步,注意题材的时代性、新鲜性、复杂性和形象性的有机结合,对作品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故事本身并不是纪录片的目的,故事背后的意义才是纪录片最终追求的。在故事的意义上,大题材能产生大主题,小题材也能有深刻的意义。
二、找准切入点是艺术构思的首要环节
纪录片艺术构思的首要环节,是要有一个既符合常理又出其不意的切入点,在尊重人物事件纪实性的同时,也要力求出新出奇。
纪录片创作不同于电影或其他艺术短片的创作,它记录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或事,纪实性依然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所以在每一次拍摄之前,我们要向被采访者了解大量的实际情况和背景资料,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发掘主题和寻找立意。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熟悉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搞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做完这些工作后,我们也就为创作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时候,选择以什么作为切入点是首要任务。
以《倾诉》栏目播出的《我们的妈妈党素珍》节目为例。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矿工家属党素珍,五十年来义务为矿工送水,她被评为了2007年度全国十大道德模范之一。此前,党素珍已被许多媒体报道过,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挖掘许多细节,体现她几十年不平凡的坚持。这些报道大都以追随党素珍送水的足迹为切入口,直观全面地刻画人物,从而让党素珍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显人性光辉。然而,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更体现了这些人物的不易。编导在做这个片子时,首次以党素珍的儿女们为主者,从“我们的妈妈党素珍”这个视角,完成对党素珍鲜为人知一面形象刻画。五十年中,在党素珍一次次走出家门送水的身影背后,留给她的孩子们的却是缺少母爱的童年:最小的女儿由于缺少母亲的照顾而不幸夭折;物质匮乏时期,年幼儿女食不果腹,她却把仅有的小米给矿工熬成粥;四个儿女的婚礼,她都因送水而无一在场。在这个片子中,党素珍卸下了全国劳动模范与全国道德模范的光环,她不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一个“不合格的”“缺少人情味”的母亲。儿女们的讲述情真意切,看似对母亲的“埋怨”,实则从心里敬佩母亲。当然,观众也不会因为党素珍的这一面而破坏对她的印象,反而在她一次次的取舍之间,更能体会她精神的高贵。该片在2008年度“山西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奖。
另一部片子选取四十二岁的残疾人王宝琴的事迹。作为一名身残志坚的楷模,媒体很关注,但大都只限于表现她阳光坚强的一面,很少关注到她内心的脆弱,对她在爱情与婚姻生活中遭遇的不幸更是很少提及。当编导决定选取这个题材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她在当地是名人,她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值得人们学习、景仰,但她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女,在现实生活中,她的心也会受伤,她的伤痛也需要抚慰。所以在构思这个片子时,编导选择了以她的情感经历为切入点,创作了纪录片《爱过之后》。人们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拉近了与她的距离。这个片子播出后,许多观众给她打电话,安慰她,鼓励她,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强起来。该片获得了2006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短片提名。
三、结构层次是艺术构思的重点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讲好一个故事的关键所在,是对结构加以精细的安排和布局,因此要根据题材与情节的发展,合理地构思结构层次,力求节目的层次之间过渡严谨、自然。结构层次,就是指内容的表现顺序。对于纪录片来说,很难说哪种层次安排就好,哪种就差,更不可能规定出几种方式供编导去套用,所以,要把复杂的材料按一定要求恰当地组织在一起,对于纪录片编导来说没有捷径可循,只有靠大量的实践经验与自身的“悟性”来实现。因此,对编导的功力确实是个考验。
《半个世纪的寻亲梦》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数名“上海孤儿”由山西太原出发南下寻亲的整个过程。他们是在上世纪60年代江南一带遭遇水灾后,由于家庭丧失抚养能力而被遗弃的,当时这些弃儿被上海孤儿院统一收留,并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送到山西、内蒙古等地被当地有条件的人家领养。如今,时隔半个世纪,这些人年过半百却南下寻亲,心情自然很复杂。在寻亲者中,有四个人的寻亲经历既有故事性,又有动情点。所以四个人的寻亲经历在片子里都想得到体现。可是,四个人,四条寻亲线索,如何结构才能避免零乱?经过编导一番仔细的思考,终于选定了一种纵横交叉的方式来安排结构层次:以时间的推移为纵线,以空间的展开为横线,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紧凑地交织在一起。结果,四个人的寻亲故事与情感状态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寻亲第一天时,寻亲者A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疑似亲人,正当A与其相认时,寻亲者B从太原也赶到了寻亲会场;第二天,正当寻亲者A与疑似父亲在会场做DNA采样时,寻亲者C也找到了自己的疑似姐妹;第三天,寻亲者B也找到了疑似亲人,只有寻亲者D因对方不愿相认的缘故与亲人失之交臂。因此,四寻亲者的寻亲经历既平行进行又时有重叠,四条线索若即若离并最终交叉,零而不乱,环环相套,最终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半个世纪的寻亲梦》获得了2009年度山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并参加2009年度中国广播影视节目大奖的评奖。
四、细节关照是艺术构思的灵魂
把握细节,是纪录片艺术构思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了细节,纪录片才显得生动,丰满。尤其在情感类纪录片中,只有富含细节,生活本身具有的情感力才会表现得更集中、更浓烈。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绝不可能没有细节”。在《倾诉》中,倾诉者的表情和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比语言更能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节目就是用电视画面来展现动作细节和倾诉者在接受采访时的情感流动,带领观众进入现场参与到和采访对象交流的过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情感上打动观众。
《“逼”出来的村官》讲述了山西阳城一位村官带领村民走上康庄大道的故事。那个村庄从贫困村迈向小康村的发展史,就是这位村官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成长史,时间跨度数十年,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又是如此宽泛,要想在一部纪录片中让这些都得到完整体现,谈何容易?我们选择了在细节上找突破。把“村民往村委会倒大粪表示不满”、“债主上门威胁逼债”等细节加以放大,以此表现这名村官在上任初期的艰难状况。后来又利用“村民选举时,党员全票通过一致推选他,最终被‘逼’当上村官”的细节作为转折点,完成他众望所归、重任在肩农村带头人形象的塑造。在作品的后半部,又以“村民登门道谢”与“村民在法院门口集体示威力保好书记”的细节,把全片推向了高潮,把村官处处为村民着想,村民深深拥护自己的带头人这种真挚朴素的情感表露了出来。《“逼”出来的村官》获得了2008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农村小康故事电视专题片最佳作品奖。
纪录片的构思需要一种宏观把握,编导的审美取向和被拍摄者的思想、行为、情感,都可能影响纪录片最终的风格和品质。正由于纪录片的艺术构思这种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的纪录片才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并让我们深深迷下去。
(获山西省文联第七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