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以田青等人走西口的经历为情节线,从始至终贯穿了对“仁、义、礼、智、信”这些中华文明核心观念的诠释。虽然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这种诠释还有些生硬,不够充分,但可以肯定的是,电视剧用大量的细节表现了山西人——或者说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比如,常感恩。在电视剧中,他们知道的、永记在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恩惠,并终其一生回报别人。他们从来都是知恩图报的,所以他们也一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田青的母亲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徐木匠,徐木匠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帮助田青一家,他所在意的是田家的救命之恩,而不是自己为田家做了什么。田家的人,包括田青和他的母亲,从来不说自己为徐木匠做了什么,他们铭记在心的是徐木匠帮助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难关。再如,重承诺。只要是自己答应过的,承诺了的,就要遵守诺言。田青因为答应过姐姐照顾王满囤,所以,不论王满囤对自己如何,都要遵守当初的承诺。因为答应过裘老板三年内不涉足皮草行,他就硬愿去拉骆驼,也不去做自己熟悉的行当。因为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女友翠翠有过约定,那么,即使是面对裘老板的财富和女儿,也不动心。又如,讲义气。只要认为是对的、正确的,就从不计较利害与得失。虽然生意艰辛,挣钱不易,但是给灾民募捐却出手不俗,十分大气。为了国家大业,就敢把拼命赚回来的家产卖了,自己到土窑洞里去住。又如,能吃苦。山西晋中一带,地薄人稠,十年九旱,民生艰辛。“走西口”,首先是求生的无奈之举。路途遥远,人地两生。但山西人背上一个小包袱,揣上两件薄衣衫,就敢独身西上,到那不知就里的地方谋生。男人们“走西口”,已属艰难,而女人们也敢孤身上路,不怕艰险。拉骆驼,要穿越大沙漠,走好几个月乃至半年的时间才能往返一趟,其中的艰辛非今天的人们能够想象。但是,他们走得义无反顾。他们的心中有信念,所以,能够承受苦难和艰难。
山西人,是一群默默地创造着人间奇迹的人。他们不会说,不会炫耀,不会辩解,更不会花言巧语;他们的心直指事情的本真,说出来的往往是行,还是不行。在别人考虑理由、过程的时候,他们已经得出了结论。所以,人们看他们,有些吃惊,有些不了解,甚至有些误解。他们不会说自己如何如何,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结果。他们总是直接说事情的结果,所以他们显得单纯、直爽、豪气,不会藏着、掩着,拐弯抹角。他们总会让人有些惊奇,因为他们没有给人过渡和适应、理解的过程。他们常使人不太理解,因为他们的思想早已越过了心思缜密的人内心里的千山万水,直达事情的本真。他们做了就做了,不会去说许多让人感谢的话。他们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应该做的,不是让人感谢的,也不是让人回报的。所以,山西人奉献了很多,却常常不被人知,甚至还要承受一些得了自己帮助的人的指责、误解。他们只求自己心安理得,并不求别人的感恩戴德。山西人,是黄土高原上的大树,迎着风,挡着雨,缺少水分的滋养,但无论如何,他们都默默地挺立着,直直地,不言不语,构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道骄傲的风景。
山西人,就是我们民族非常生动、非常真实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直达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了解了山西人,就走进了我们的民族。
三、《走西口》的艺术追求
《走西口》的成功首先在于它在情感与思想上的深度追求,它不满足于为我们讲述一个创业的故事,而是力求能够展现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尽管在这方面并不是尽善尽美,但我们不能回避或者否认它的努力。《走西口》在人物塑造上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可以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口人物的百景图。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而且,它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一种“向善”的理想境界,极力挖掘人物内心的复杂性,突出其善良的品质。即使是诸如土匪头子刘一刀,也有他内心世界中能够让人理解、尊重的东西。他是一个“盗亦有道”的生动形象,表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走西口》中,要特别提到几位女性形象,十分生动,十分感人。田青的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坚强宽厚的女性,可以说是我们精神家园的象征,是我们文化之根的“符号”,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我们永远的家。她以自己的德行教育、培养了田青。可以说,我们民族的精神就是通过这样的母亲得以延续、传承的。丹丹是一位像水一样沉着、宁静的女性,为了他人,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她总是给别人以宽恕、理解、牺牲,而自己的心却比岩石还要坚强、镇定。翠翠是一位大义大爱的火一样燃烧的女子,为了别人,宁可烧毁了自己,也在所不惜。所以,她可以独身“闯”西口,可以为了自己爱人的家而屈辱地出嫁,可以深入匪穴,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来遮挡射向爱人的子弹。豆花是全剧中最为完美的女性形象。她融美丽、妩媚、刚强于一体,集智慧、果敢、温柔于一身,既有农家女儿的朴实,能够吃苦,勇于担当,又接受了新式教育,有宽阔的眼界、心系天下的情怀。她的可爱不是她自己的,而是我们民族的。可以说,豆花是集东方女性所有美好品格于一身的典型形象。
电视剧本身是一种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艺术。它的成功除了对深度的追求外,还应该有能够支撑剧情发展,吸引观众的其他的因素。在这方面,《走西口》也做了积极的努力。在这里,有爱情,而且还是“多角恋爱”。如田青与翠翠、豆花、裘巧巧;田青的母亲与田耀祖、徐木匠等等。但是,《走西口》没有落入情色的俗套,而是处理得感人至深,其原因就是作品强化了真情,强化了大义,强化了对情欲的克制。所以整个作品显得既富有人情味,又没有低俗之感。这里也有“暴力”,主要是与土匪的交手。但是,也都处理得有节有度,没有渲染暴力的血腥。《走西口》也十分注重情节的悬念,可以说很好地吸引了观众。其中,对许多矛盾的解决充满了智慧。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当然,它的拖沓,以及田青三次入狱等也可以明显地看出编导想象力的局限。
《走西口》也比较好地处理了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蒙、汉不同民族的关系。他们实际上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亲如兄弟。二是做生意与搞革命的关系。晋商一直以来有着非常突出的家国情怀。他们在做生意的同时,参与国家的大事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作品选择的时间段是上世纪初,那么,当时的晋商、晋人不可能脱离这一大的历史背景,实际上晋商在当时创办现代教育、组织护矿活动等也是史有明证的。他们舍家为国的义举,是晋商、晋人高贵品格的真实再现,是对电视剧品格的提升。在《走西口》中,“走西口”是主要的情节线,革命隐在了生意之后,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时代的激荡。但作品绝不是讲述一个纯粹的关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这样,就使作品更加亲切,更贴近了观众的内心。
总之,尽管《走西口》还有很多可说可议之处,但它仍然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第七届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