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和简谱没多大关系,主要是要监督蒲果儿的指法偏失。小孩子指头无力,容易造成塌指,得不停提醒,否则养出毛病,将来纠正是个大问题。”钢琴老师说。妈妈两条胳膊圈着蒲石子,一个手拿笔,一个手拿本,下巴压在蒲石子肩膀上,把钢琴老师说的话记在笔记本里。
钢琴老师的孩子揉着眼睛从里面房间出来了,走到钢琴跟前,使劲拍琴键。“钢琴是个大坏蛋,爸爸,它都把我吵醒了。”
“泡泡,把你的小汽车抱到里面床上玩去,爸爸在上课。”钢琴老师说。这小孩子不服气,看蒲石子一眼。蒲石子真想从妈妈怀里跳下去。
“你叫泡泡?多好听的名字。”妈妈赶紧说。
“他妈妈加班去了。蒲石子,我们继续上课。”
钢琴老师用指尖在钢琴上弹,钢琴老师告诉蒲石子不能用指肚子按。钢琴老师让蒲石子过来试试,妈妈把蒲石子从腿上放下来。钢琴老师空开个位置,妈妈赶紧把蒲石子抱上去。
这小孩子一会儿从里屋跑出来拿一辆翻斗车,一会儿跑出来拿一辆铲土车,蒲石子还是觉得这小孩的小汽车种类没有他的多。
蒲石子老弹错,老师一遍一遍教,一点都不生气。妈妈沉不住气了,伸手在蒲石子的手背上猛拍一下。蒲石子想哭,还是把嘴巴抿住了。他当然不能哭,里面那小孩看见了不就笑话了?
“看把你妈着急的,我们再来弹一遍。”钢琴老师说。妈妈不好意思,走到一边去了。钢琴老师和蒲石子都坐在琴凳上,钢琴老师用一个手弹,蒲石子用两个手弹。
蒲石子觉得有些丢人。这小孩子又从里屋跑了出来,蒲石子真庆幸刚才这小孩没有看见。
“泡泡,来,阿姨和你一块把小汽车都抱进去吧,阿姨用小汽车给你摆个龙门阵。”妈妈说。妈妈要和这小孩子玩了,妈妈肯定又是按颜色给小汽车分类,他蒲石子早都玩腻啦。
蒲石子弹《车尔尼练习曲》时,养了个坏毛病。第214条第二节,手跨过去要一下子落在一个八度上。找不准位置,蒲石子急得啪啪拍自己脑袋瓜子。
爸爸端着喝水杯子从卧室出来:“看孩子这坏脾气,都是随了你的性子。小时候我哪敢这样?早都先被我妈拍死啦!”
“孩子练琴的时候,你最好别插话,你快到外面散步去吧。”妈妈说。爸爸把杯子放到茶几上,故意哼着歌儿,穿衣服出去啦。
“真是烦人。”爸爸关门走后,妈妈说。
蒲石子弹不好第214条里那个地方,就不想接着弹下面句子,又返回来从第一句弹起。不停地反复,一个小时下来,钢琴老师布置的作业只完成一半。
妈妈着急了,说:“蒲石子,照你这样练下去,坚决不行。卡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浪费很长时间。你哪怕是磕磕绊绊,也要先把整个曲子顺下来。”
蒲石子不听,现在他七岁,有了自己的主意。
“这个地方老弹不对我心里就难受。”蒲石子说。蒲石子还在那里拗个不停,叮叮咚咚叮叮咚咚,急得妈妈也拍自己脑袋瓜子。
“蒲石子,你这是心理问题,知道吗?……”蒲石子不说话,还是那样弹个不停。“你们家几辈人,都是这毛病。你要是再这样弹下去,今年考级绝对不成!”妈妈吼。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妈妈早都变得不像自己。
蒲石子九岁了。
妈妈和钢琴老师带他去参加一个钢琴大赛。“老师,你时间这么紧,还要陪着孩子参加比赛,真是不好意思。”在火车上,妈妈说。
“我这也是去观摩,这也有利于我的钢琴教育。”钢琴老师说。
钢琴老师办了一个培训班,二十来个学生,还聘用了两个在校科班生做陪练,人手不够的时候,妈妈也帮着监督初级学生指法练习。
来自全国各地参赛的小朋友,按年龄段分成三组,排队进去表演。妈妈给蒲石子穿件黑色燕尾服,扎着红色领结红色腰封。蒲石子的参赛曲目就是那首《牧童短笛》,妈妈在家都强制他练了不下一百遍。把蒲石子送进表演厅,妈妈心就凉了半截。刚才看到破破旧旧的表演厅,也不是什么三角钢琴,几个评委老师,嚼着口香糖没一点严肃样。
蒲石子没弹到一半,喝令打住了。蒲石子原来想着弹到结束,把小分头猛地一甩,这下可没了机会。从表演厅出来,蒲石子就哇哇哭。妈妈赶紧把蒲石子揽住,钢琴老师也过来安慰,可蒲石子还是控制不住。
不过,到最后,蒲石子还是抱回来一个奖杯,水晶的,刻着大赛徽标。在回家的火车上,蒲石子一直把奖杯搂在怀里。
车厢里的人向蒲石子提了好多问题,蒲石子一个一个回答:“我五岁开始学琴,我妈妈天天陪着我练,我练不好琴就不吃饭,前面那个人就是我老师……”
妈妈很烦躁,说:“蒲石子,你能不能把奖杯放到箱子里,抱着有多累!”
“才不累呢。”蒲石子很自豪的样子。
爸爸在站台口,看见蒲石子的奖杯,竖起大拇指:“儿子,好样的!”
妈妈和老师都不言语。
“星期天我们带着孩子回那边家里,果儿也放假了,我的意思是孩子获奖了,家里人都很高兴,趁此机会,你可以回家了。”爸爸对妈妈说。
“都撕破脸皮吵架了,我可不好意思面对,你妈肯定还不原谅我。”妈妈说。
“都这么多年了,总不能老这样绷着。当初她也是担心果儿,现在果儿也考上大学了。她那人也坏不到哪儿去,就是那么个脾气。”爸爸说。
爸爸定好了饭店。
妈妈给蒲石子换干净衣裳,妈妈说:“蒲石子,你是弹钢琴的,可要像小绅士,见了大家可得有礼貌呀。”
爸爸把水晶奖杯递给蒲石子,让蒲石子把它也带上。
妈妈说:“你这是在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爸爸说:“你懂什么?见了这个奖杯,奶奶就乐坏啦……”爸爸给蒲石子挤了个眼,“你妈妈要和你奶奶冰释前嫌啦。”
妈妈不吭声,坐在沙发上穿鞋子。妈妈把一个精美礼品盒子递给蒲石子,“蒲石子,这是你送给姐姐的礼物。”
蒲石子十一岁,钢琴已经过了七级。
“再坚持下去,到初中毕业,一定能顺利通过十级。”爸爸说。
“今年重点高中招生就不看钢琴十级资格证书,也不降分数的。”妈妈说。
“我们让孩子学琴,是为了培养孩子恒心,现在我郑重告诉你啊,不能让我儿子半途而废!”爸爸说。
“你又不是不清楚,现在的考级都是怎么回事,我们要让孩子快乐学琴。”妈妈说。
蒲石子已经开始厌琴了,妈妈逼得太紧,有次反抗,蒲石子竟用小刀在琴盖上剜了个口子。
“考委会的人当然也脱不了俗,大家又都不是神仙,关键是我们要有自己的主意。”爸爸说。
“孩子有晚自习了,学习紧张,哪能像上小学时那样每天练一个小时琴。可不能逼得紧,彻底厌弃了,我看你后悔都来不及。”妈妈说。
“我看是你自己思想有问题。厌琴这情况过去也不是没有过?你三哄两哄的就把他吆喝到琴凳上了。”爸爸说。
“那是小时候,孩子还好管理,现在成少年了,正是逆反期,不能按原来的方式教育。”妈妈说。
“你别瞎找理由。你要真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再大困难你都能克服!”爸爸说。
蒲石子十二岁,嗓门变成了油葫芦,粗粗的,闷闷的,嘴唇上面黑毛茸茸,蒲石子的个子在向爸爸紧追。蒲石子变得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引人注目。可爸爸还爱在人多前夸耀蒲石子练琴主动,音准好,记谱能力特强。蒲石子心里想,这些不都是废话?练了这么多年钢琴,傻瓜才不这样,烦死人!蒲石子不愿意把业余时间全都花费在弹钢琴上。
妈妈给蒲石子买了很多课外书,战争,历史,伟人传记,文学名著,蒲石子喜欢读。蒲石子还想在星期天抽出时间打上一会儿篮球,或者到网上遛遛,可爸爸坚决不同意。“没完没了地上钢琴课有什么意思?贝多芬奏鸣曲,巴赫回旋曲,我照着谱子就能把它们顺下来。要是有疑问,可以打电话问老师,没必要每周都到老师那儿上课,天天晚自习后加班练琴一小时,我将来又不想考音乐学院。”蒲石子说。妈妈尊重蒲石子的选择。可是爸爸反对,爸爸指责妈妈是在对蒲石子放任。
放暑假了,爸爸要求妈妈强制蒲石子重复练习那几首曲子,以迎接八月份的钢琴考级。爸爸一看见蒲石子不弹琴在读课外书,就像动物园里的困兽,在屋子里面窜来窜去。
“急什么,孩子正是逆反期,你态度要是过激,电视上不是有那么多现成的例子。”妈妈说。
“我看要功亏一篑啦,多少年的努力就这么付之东流啦。”爸爸摊着两手,上下筛个不停。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只是暂时,你不能马上眼前就一片漆黑。”妈妈说。
“你就由着他性子吧。是你想放弃,你要毁了我儿子。”爸爸说。
现在,蒲石子正靠在二楼书房的藤圈吊椅上,手里抱着一本少年版的《二十四史》。蒲石子喜欢阅读帝王将相故事,蒲石子想象着自己骑着一匹黑骏马,驰骋在荒草萋萋走石飞沙的古战场上……
(二)小调
楼下琴房木格子门又一次被圆圆敞开,几束阳光从南边粉蓝色百叶窗缝隙穿过来,CD机坐在那架黑色钢琴上面,光碟转动,《钢琴协奏曲黄河》回荡在空气中。
小茉还在二楼书房吊椅上读那本伍尔芙,《一间自己的房间》把她的心牵动。
那年带儿子去音像店,打死她都不会想到买的音乐光碟今天会变成武器。倒不是把光碟当做飞盘发泄私愤,而是光碟成为斜挂胸前佩剑,向交战一方展示自己威严。
大清早醒来,烦丝就在蒲耕脑袋上缠绕,勒得过于用力,条件反射就成自然。蒲耕一脚蹬开被子,被罩里子掀翻起一个三角,似乎要把正在滑落地面的厚大被子撑住。蒲耕从枕边摸出电视遥控,直直对着电视机上那个小红点按大拇指。画面尾随声音显露出中央十台《人物》栏目,被访谈者是那个享有国际声誉的年轻钢琴家郎朗。
这一段时期,蒲耕不止一次警告自己暂缓避提“钢琴”二字。可天不遂人意,中央电视台不会知道他的心思。
蒲耕少年时也曾有过一样乐器,是那把朝父亲要的两块三毛钱买来的胡琴。如今胡琴已被搁置在顶层阁楼里,成了小茉眼中老古董。
琴房墙壁上挂的那把蟒皮马鬃二胡,是蒲耕几个月加起来的工资。蒲耕偶尔拿松香吱吱擦拭,蒲耕说就连琴套也价值不菲,又特别强调琴套是一个崇拜者送的。
小茉故意不追问崇拜者性别,她说,自打我和你结婚,有十几年了吧,你拉琴样子就只是我脑子里概念。
东西一但被小茉选中,就别想有逃离可能。她把目标当蒙受冤屈,一天不解释清楚心绪不宁。那年认定让儿子学琴,三天之内就把钢琴和教师选定。双方互相测试,第二天儿子就进入学习日程。
蒲耕想不到小茉做事这样麻利果断,蒲耕眼中的小茉是个天真烂漫心不在焉没有恒心的女人。
蒲耕总有一种为人师表冲动,多年来都在行使这样的职能。小茉书柜里书籍近几年来迅速猛增,由原来居家时尚生活之类发展到哲学社会文学理论。小茉的思考也不再单一,冲出话语让蒲耕始料不及。
蒲耕原先是小茉的向导,小茉追随着蒲耕足迹。
现在蒲耕脚印无法重叠,浅轻得甚至有些失重。蒲耕感到有一股力量在和自己较劲,动摇着小茉的定力。
不是说每个单纯女人都容易受到异性诱惑,小茉前方也不是一团情欲火。稍有小苗初初冒出,蒲耕就尽快让它熄灭。有一种理念指导着小茉,从少女时期,她就一直按这个命令行使。
看到那一刻,蒲耕就坚定了娶小茉信心。小茉举手投足眉宇间,流露尽是蒲耕那些年积攒的对女性好感。
《钢琴协奏曲黄河》已经蹿上了二楼,《一间自己的房间》脱离了小茉视线。三维动画NBA篮球赛在显示屏上征战,儿子让鼠标在电脑桌上随着自己意愿。
虽然不是在户外运动场上,小茉还是为儿子今天能移情别恋庆幸。“抱着几块破砖,给你玉石都不换。”蒲耕说儿子这种拗劲都随了小茉。
给儿子做了五年钢琴陪练,小茉说把这种基因也挖掘了出来是自己的遗憾。儿子十二岁,长成一个小小少年,练琴闲暇时间,却像老夫子,赤脚戴着黑框近视镜,不吃不喝,整个身子陷在沙发窝里读历史书。
把儿子赶不到运动场上,小茉也很苦恼。
蒲耕不得不把身体移到琴房。刚才电视画面上又出现了年轻钢琴家郎朗的老爸。蒲耕看过《爸爸的心有多高》那本书,郎朗老爸叙写着陪琴艰辛历程。每个家庭分工格局不同,蒲耕负责这个家经济收入。
蒲耕没能踏着郎朗老爸足迹,当初也是小茉主动请缨。那已经是久远的事情,小茉视儿子学琴为砖头,天天抱在怀中。说不清是哪一天,小茉放下砖头去拣玉石。
郎朗老爸苦尽甘来,郎朗在世界乐坛上尽显风采。荧屏上回放年轻钢琴家儿时练琴录像资料,这个小小子脚踩板凳,光脊梁骨,汗流浃背,两个小手蜘蛛一样在黑白琴键上爬行。
当年蒲耕也给自己儿子录过这样一盘录影带,蒲耕闭着一只眼睛用手伸拉焦距,在母子二人身后来回晃动。小茉鼓励儿子的话语多少年都在蒲耕心口上撞击。
儿子不再练琴了,蒲耕的心口开始痛。
小茉开始读伍尔芙是在三年前陪儿子参加那个才艺大赛后了。
有小茉的督促和身体力行,枯燥练琴程序变得繁花似锦。能使儿子按照老师布置的遍数重复弹奏,小茉想尽了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招数。眼看儿子快到厌烦时候,小茉忙送上一份奖励。奖励将要失散效应,小茉让自身软弱在儿子面前呈现。儿子有股英雄豪气,为了让妈妈坚强起来,儿子告诉自己不要终止弹琴。
那年儿子九岁,顺利通过初赛、复赛,然后以少年组身份进入决赛。小茉第一次和那些星爸星妈们一起陪孩子到外地参赛。儿子拿了奖杯回来,可小茉高兴不起来。
儿子抱着奖杯下了火车,蒲耕兴奋地抱起儿子。小茉真不忍心打破那个场景,小茉的心都碎得成了万花筒。那个举办方属民间团体,凡参赛者奖杯一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