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和管理的意义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工具,是衡量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和谐统一的重要指标。开展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测评与管理,对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使旅游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旅游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和研究领域,目前还缺乏一定层面的理论支撑,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测评和管理将进一步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2.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环境承载力动态测评及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和提高旅游环境系统的质量与旅游者的感知质量,维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利益的均衡,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测评,可以把握旅游环境系统各构成要素对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确定旅游环境系统的薄弱环节和“瓶颈”所在,了解旅游地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强度和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旅游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一致,旅游者是否得到高质量的旅游感受,旅游地居民是否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较大利益等。旅游环境承载力动态测评及管理强调根据旅游地自身的特点和供需双方的实际状况,考虑时间或季节性变化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有助于旅游地把握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性因子,合理利用、科学保护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旅游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调控管理措施,为拓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提供突破点,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2.3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决定了其测评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指标体系,其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的选取必须能科学、客观地反映旅游环境系统的特征,体现自然、经济、社会等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关系,使建立的测评指标体系和旅游环境系统保持动态一致。
2.代表性原则
旅游环境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的构成因子在内涵和范畴上既相互关联,又存在较大差异。在选取测评指标时,应尽可能使指标能真实反映某一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
3.实用性原则
在设计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时,一方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尽可能地构建能客观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资料的可取性和可操作性。
4.因地制宜原则
旅游地不同,其社会经济背景、旅游资源类型、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目标等也不尽相同,反映在其旅游环境系统上也不相同。不同旅游地环境系统的这种差异决定了其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不同,在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旅游地环境系统的实际状况。
5.因时制宜原则
旅游环境系统具有动态、易变的特征,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要素的强弱,随着时间或季节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作为反映旅游环境系统特征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也必须体现时间或季节因素的影响,因时制宜地反映旅游环境系统的这种动态变动的特征。
5.3旅游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
5.3.1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依据——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应有一个基本的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通常以人或人群为单位,也可以是旅游者使用的载体(如轿车、船等)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这是旅游环境容量测量的基点,也称为单位规模指标。
1.基本空间标准计量指标
对于不同的旅游容量而言,表示基本空间标准的计量指标也不相同。对旅游资源容量的计量,通常用人均占有面积数(平方米/人)表示;在测量设施容量时,多用设施比率(设施量宜旅游人数);在测量生态容量时,一般采用一定空间规模上的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染物的数量(污物量与净化规模)。
2.有关基本空间标准数据的获得
基本空间标准数据的获得,大多是长期经验积累和专项研究的结果。在旅游规划中,基本空间标准是规划时直接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旅游资源容量、旅游心理容量和旅游设施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初始阶段需要对旅游者进行直接的调查,如搜集不同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与否和满意程度的反映,即可得到这一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然后将调查结果运用到同类型旅游场所的规划与管理中。具体调查方法可视环境与具体条件而定,有问卷调查、统计法、比较分析和航空摄影分析等方法。
美国拱门国家公园以众多岩石风化形成的奇异石拱而闻名于世,是地球上天然拱石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最有名、最高大的石拱Delicate Arch(精致拱石),不仅是拱门国家公园的地标,也是西部奇特自然风光的地标之一。如果使用拍照法,根据观察和访问,旅游者表示他们在某一景点所遇到的人数对他们的旅游体验的质量至关重要。从16张Delicate Arch景点拍的照片可以看出,以30 PAOT(同一时间内的人数)作为质量标准
3.基本空间标准事例
对于一个旅游场所而言,其所要接纳的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类型,是决定基本空间标准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空间标准,室内标准与室外标准不同,自然风景区与人文名胜地的标准也不一样。此外,影响基本空间标准的因素还有各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和旅游客源结构、居民生活方式等。我国经过多年实践得到一些具体数据,如我国古典园林游览的基本空间标准以每人10平方米左右为宜;商业型旅游胜地的观赏点,人均占有面积应该达到每人8平方米;风景旅游城市中的自然风景公园应该达到每人60平方米。表51列举的是日本旅游场所旅游承载量的基本空间标准。
4.基本空间标准的测定
在测定旅游容量的实际工作中,不同的旅游容量有不同的量度方式。有的量取极限(最大)容纳能力,有的量则取合理容量。每个旅游基本容量的原有含义都是指旅游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但在实际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则主要寻求旅游合理容量,而对于经济发展容量一般只关心设施容量。至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容量值,则应与感知容量值一起考虑。容量计算中所取的时间单元,可以是某一时点可容纳能力(时点容量),如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季容量、年容量等。
5.3.2旅游感知容量的测定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旅游者的心理容量一般要比旅游资源极限容量低得多,这有其深刻的环境心理原因。根据环境心理学原理,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对环绕在身体周围的空间有一定要求,任何外人进入该空间都会使人感到受侵犯、压抑、拥挤,导致情绪不快、不安,这种空间称为个人空间。个人空间的大小受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等个人因素;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程度、团体的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活动的性质对个人空间值影响最大,通过对参与不同活动的旅游者进行环境基本要求比较,可看出这种影响(见表52)。个人空间值就是规划和管理中所用的基本空间标准。旅游资源合理容量的观念也主要是考虑旅游者的满足程度,即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旅游场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被视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容量值。
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的因素复杂多样,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满足的个人空间值(基本空间标准)。因此,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的个人空间值,就被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基本空间标准。
5.4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以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为例
武夷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5.4.1资源空间承载力测算
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欣赏,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占有需求,从而形成某一时间段上的游客数量。资源空间承载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旅游资源的空间限制和旅游者感知承载力的容量。以下采用传统的面积容量法、线路容量法公式加以测算。武夷山风景区包括九曲溪、天游—云窝、武夷宫、溪南、山北等主景区,其中天游—云窝、九曲溪为武夷山精华景点。下面分别测算几个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
1.九曲溪景区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精华景点,九曲溪分为九曲溪沿岸景点和九曲溪水上游览。旅游旺季时,九曲溪景点游客如织,且停留时间较长,各景点的资源空间承载力测算如下。
九曲溪沿岸景区面积S=8.5km2,合理密度d=3000m2/人,根据Dm=S/d,则瞬时承载力为2830人,每位游客停留4小时,以旺季、淡季开放时间为10小时、8小时计算,根据Da=Dm×(T/t),则日承载量为7075人次和5660人次。
九曲溪水上线路是武夷山风景区的精品线路,这条游览线路的长度是从九曲码头到一曲码头,大约8000米,每天开放约8小时,每筏漂流一次约为2小时,若两张竹筏并行,每筏前后的安全距离是50米,每双排筏乘坐游客6人,则日承载量为3840人。因此,九曲溪景区的合理日承载力为10915人次和9500人次。
2.天游—云窝景区
天游—云窝景区面积S=8.7km2,合理密度d=4000m2/人,每位游客停留4小时,以旺季、淡季开放时间10小时、8小时计算,则天游—云窝景区的合理日承载力为5250人次和4300人次。
3.武夷宫景区
武夷宫景区面积S=3.8km2,合理密度d=3000m2/人,每位游客停留4小时,以旺季、淡季开放时间10小时、8小时计算,则武夷宫景区的合理日承载力为3175人次和2540人次。
4.一线天景区
一线天景区面积S=17km2,合理密度d=3000m2/人,每位游客停留3小时,以旺季、淡季开放时间10小时、8小时计算,则一线天景区的合理日承载力为18810人次和14820人次。
5.4.2生态环境承载力测算
生态环境承载力包括水质、大气、土壤、植被、野生动物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以及崩塌、滑坡等自然因素的承受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和吸收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位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在绝大多数景区,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大于生态环境自然的净化和吸收能力,所以都需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使相应的旅游景区接待能力得到扩大。
九曲溪是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精华景区,水环境的保护和监测至关重要。据监测,九曲溪的地表水质较好,水中污染物的监测值低于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的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在景区的13个污水排放口监测,标准采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类,景区内最大污水排放量CODCr-=7726t,有关资料表明,沿岸居民每人每天实际向九曲溪排放CODCr-=149g,则九曲溪沿岸水环境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为14213人次/日,表明的是九曲溪沿岸常住居民和游客的数量。
星村镇是武夷山的旅游大镇,处在九曲溪上游,大部分村民世代居住在九曲溪两旁,特别是在镇中心所在地的九曲溪畔。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多,他们的生产、生活、经营不仅严重污染水源,而且开山种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为确保九曲溪的水质不受污染,采用“复合垂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专利技术,建成1座日处理生活污水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从而保证星村镇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新建了1座区外垃圾中转站、6座环保公厕、20个垃圾池。根据以上分析,目前武夷山风景区水环境的生态环境日承载力明显大于14213人次/日。
5.4.3经济环境承载力测算
经济环境承载力是由服务设施承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力决定的,其中服务设施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是交通设施承载力。武夷山新建了南星、高渡、高桂等3条环景公路,改扩建了2条景区道路,新建了1个景区主入口和2个次入口,现共有60台旅游车辆为豪华大巴和考斯特轿车,尾气排放全部达到Ⅱ级标准,每天按时发车,在景区内实行循环运行,完全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由于游客进入景区的时间比较集中,所以会出现暂时拥挤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