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1月16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分别由黎川和邵武、光泽地区出发北进;红五军团以一部留驻泰宁维护建宁、邵武间交通,主力进至资溪村和西城桥地区对南丰、南城之敌警戒,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17日,红一军团击溃国民党军第五师一部,占领资溪。19日,歼敌一部继占金溪。
国民党军很快以第四师、第二十七师(乐安宜黄战役后重建)分别由南城、抚州向金溪合击,同时,调第二十三师由南丰向南城集结,以驻福建之一部进占邵武、光泽,进行策应。11月20日,第二十四师进至南城东北的礼西赵地区。21日,红三军团及红三军主力向礼西赵(即渭水桥)之敌发起进攻,歼其1个团。22日,国民党军第二十三师两个团赶到礼西赵增援。第二十七师也由抚州进到浒湾。红一军团第四军和第三军一部及第二十二军当即给以迎头痛击,迫该敌退守抚州。但是,由于红军在这一阶段中的作战中兵力分散,致使在礼西赵和浒湾地区的作战,都未能取得预期的胜利。
不久,国民党军将驻在赣江流域吉安、吉水、永丰地区的陈诚所部3个师调至抚河流域,连同原驻在该地区的部队共9个师,组成抚河方面“进剿”军,寻求同红军主力决战。
1933年1月4日至5日,红三军团和第二十二军乘国民党军调整部署之际,消灭驻守黄狮渡之敌第五师第十三旅,俘敌1000余人。第三十一师击溃敌人一部,占领金溪。国民党军迅速增调3个主力师进至浒湾,并于7日以其中2个师向金溪进攻,1个师向黄狮渡进攻。驻南城之国民党军也以1个师向东北出击进行策应,企图围歼红军主力于浒湾东南地区。
红一方面军首长决定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第二十二军、第三十一师为右纵队,以红五军团为左纵队,分别迎击由浒湾东进和南进之敌。8日,右纵队在金溪以西枫山埠地区击溃向金溪进攻之敌第二十七(孙连仲)、第九十(吴奇伟)两师,继以第二十二军沿抚河东岸追击逃敌,直至抚州对岸;左纵队将浒湾南进之敌第十四师(周至柔)阻于黄狮渡以西彭家渡、徐元一线,继在红三军团及第三军配合下,将敌击溃。国民党军退南城。然而在此次战斗中,红五军团副总指挥赵博生不幸牺牲。此后,国民党军继续加紧准备新的“围剿”,红军则以战备姿态在金溪、浒湾、黄狮渡地区征集资材,继续准备同抚河流域敌人主力决战,金资战役遂告结束。
金资战役历时2个月,红军先后击溃国民党军6个师,其中歼灭1个多旅,给北线之敌特别是陈诚手下号称“基干军”的第九十师以沉重打击。但是,在敌人大举进攻很快就要到来的情况下,集中红军主力寻战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企图“先发制人”,根本打破敌人的“围剿”,不仅未能达到目的,反而消耗和疲惫了自己,失去了反“围剿”准备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