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广东省地方税收纳税登记户也增加了不少。在1994年,登记的用户仅有60多万户,税收也只有184亿元。而到了2011年,登记的用户超过285万户,地税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增加到4248亿元。此外,地税系统干部人数的增长速度并不像纳税用户和收入的增加速度那么快,只是增加了20%左右。目前,广东省税收管理员系统的数据总量已达到53TB,承载了覆盖税源管理、税收执法、涉税提醒服务等的一百多项业务。与此同时,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精确分析结果,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在大数据时代,有难题也会一一被解开。为了应对这个难题,广东省通过率先建设省级地税集中征管信息系统,使全省都拥有了同一套程序、一套服务器和一个网络。下面,我们就以广东省地税系统为例子,从几大方面来揭示大数据推动公共管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趋势。
第一个方面就是: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型。通过建立省级数据应用大集中征管信息系统,广东地税摆脱了以往人工操作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税款自动入库、自动划解和实时监控,实现了税款的稳定增长以及快速增长。再通过对海量信息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广东省对每一个商家或是企业都实现了精细化转型。比如说,在房地产方面,由于建筑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大,操作的环节复杂,且没有规范性,就形成了一个比较难管的问题。但自从有了这个征管系统以后,大数据就能够实时获取房地产开发项目明细信息,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信息、房产销售进度、销售明细建筑工程进度以及各阶段的税款缴纳情况等,实现了项目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监控。
第二个方面就是:从单兵作战型向协作共享型转型。在以往,不同政府部门拥有着不同的信息系统,但很多数据由于相互独立,所以彼此之间没有共享的信息,这些信息单独拿出去,就没有了任何用处。而大数据应用的出现,就扫除了这个盲点,使其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数据的功效。如今,工商、税务等系统每天都会进行信息实时交换,推动了地税机关在办证服务上的创新,从原来的限时办证,实现了目前的即时办证;从原来填写一百多项登记信息,实现了目前只填写八项必要信息内容,甚至实现了享受免填服务。不仅如此,广东省地税借助大数据平台,积极推进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还明确了二十多个部门共享信息,真正做到了为每个部门提供便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务。
第三个方面就是:从柜台式向自助式全天候转型。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类别、涉税业务的不同、办理时段不同等信息,广东地税借助大数据平台,形成了自助式全天候的一种转型。比如,增添了很多服务格局—网上办税、纳税热线、服务大厅、短信服务、自助办税等多种渠道并存的大服务格局。通过自助办税终端系统,为纳税人节时省力,不仅不受地方区域的限制,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行完成代开小额发票、打印缴款凭证、清缴税费、申报缴纳车船税等业务。
第四个方面就是:从被动响应型向主动预见型转型。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广东省地税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还推出了一项特别的服务,那就是全省集中统一的短信服务。这项服务会为六百多万的纳税人提供短信订阅服务,有针对性地对目标群体提供了多项短信服务,如逾期未申报短信提醒、未到期未申报短信提醒,还有发票开具短信提醒等。借助于大数据平台,广东省地税实现了对受众精确式的短信服务,避免了轰炸式、盲目性的短信服务,从而提升了服务质量。据统计称:截止到2011年,短信服务量超过1800万条;到了2012年,短信服务量已经超过5000万条。
第五个方面就是:从纸质文书向电子政务转型。现如今,广东省地税互联网电子税务局已基本建成,纳税人只需要短短的五分钟,就能轻松办税,而且还实现了网上缴纳,足不出户。此外,广东省还率先推行网络开具发票,一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一方面使税务机关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每张发票的信息,与企业纳税申报数据比对分析,及时总结出没有缴纳、少缴纳的税款情况。这一行动推广以后,还意外地打击了假发票泛滥的情况,也避免了一些人用假发票报销的现象。也因此,这一措施被国家税务总局誉为“税收管理史上的颠覆性举措”。
第六个方面就是:从风险隐蔽型向风险防范型转型。依托大数据平台,广东省地税建立了惩防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对地税干部的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实行了全程分析和监控,有效监督和杜绝了一些知法犯法和影响国家荣誉的风险出现。监控预警信息从最初每月收到近7000个,到2012年每月收到不足500个,下降了92%。可以说,自从大数据监控平台出现后,全系统违法违纪发案率大幅度降低,不足5‰,也没有什么重大的违纪案件出现,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当然了,这简单的六个方面不足以全面体现出大数据所影响到的转型思维,但却为互联网以及政府方面竖起了一个指向牌,用最大的能力帮助社会前进。此外,由于转型思维的复制性和推广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转型思维所赋予的前景更具有升值空间。
5.战略思维
未来,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和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的阿尔文·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很快,事实验证了他的话。虽然大数据时代姗姗来迟,但来得却比托夫勒想象的更为迅速和猛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的作者)曾说过,大数据是一场“革命”,会让各行各业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甚至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当然,其最关键的是,大数据的出现会让人们放弃对原本事物因果关系的追求,随即转变思维关注相关关系。也因此,大数据颠覆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思维模式,对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交流方式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至此,人们只需要明白“这些是什么”,而不须明白“这是为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崭新的互联网的应用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如微博、社交网站、视频通信、医疗影像、地理信息、传感器、无线电射频识别阅读器、导航终端等非传统IT设备和移动设备,等等。它们的出现,都将产生巨大的数据库,从而形成“数据大爆炸”的现象。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表明,到了2020年,全球的数据产生的量会增长44倍,达到35.2ZB。换一句话说就是,全世界约需要376亿个1TB硬盘来存储数据信息。
当然了,大数据之所以被称为大数据,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数据量大,而是指为了更经济地从高频率获取的、大容量的、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
鉴于大数据具有的潜在的巨大价值和对世界的影响,有些国家未雨绸缪,将其视作战略资源,并提升为国家战略。
2012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宣布推出一项发展计划—“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这项计划涉及的部门很广,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防部、美国地质勘探局等联邦政府部门。此外,美国政府承诺,将投资2亿多美元,大力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以期从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洞察未来的能力。
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大数据领域,表明了大数据正式提升到战略层面,带动了其他国家对大数据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视。各国一致认为:未来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部分体现在对大数据的运用及规模上。
2013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了一项关于《数字化路线图》的技术措施,列出了五项将会大力支持的战略性高新技术,“大数据”位列其中。在这项措施中,法国政府将以软件制造商、工程师、新兴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投资计划,旨在通过创新型和科学性的解决方案,将大数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012年9月,日本总务省也发布了一项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开创新市场”,以复苏日本为目的推进“活跃在ICT领域的日本”ICT综合战。以上信息表明,日本政府在新一轮IT振兴计划中,将会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层面战略。
由此可见,各国能够将大数据视作战略资源,也是看到了大数据的潜在及内在价值。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能够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商业领域,大数据能够通过对顾客群体的分门别类,实现对每个群体量体裁衣般的独特行动,通过虚拟空间来挖掘顾客群体的新需求,通过分析顾客群体的行为特征,进行商业模式化、产品化和服务的创新等举措。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分析,它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最早因为利用大数据而受益的企业就是沃尔玛,它通过对顾客群体的购物行为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成为一个最了解顾客购物习惯和需求的零售商。在美国,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位父亲跑到沃尔玛商场,怒气冲冲地质问他们为什么将带有婴儿用品优惠券的广告邮件,发送给他正在念高中的女儿?然而,事实告诉这位父亲—女儿真的怀孕了。可是,这样隐私的事情,父亲都不会知道,而一个零售商会如此清楚?
原来,这名女孩用搜索引擎搜寻商品的关键词,再加上在社交网站所显露的轨迹,才使得沃尔玛捕捉到了她的怀孕信息。看来,在大数据时代,商家可以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女儿。
第二个方面是能够增强社会管理水平。在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推动政务的开展工作,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决策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2009年,Google公司通过分析美国人搜索最多的关键词,以及2003-2008年间,美国疾控中心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5000万数据,成功预测出当年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和传播源头。要知道,这个结果远远要早于疾控中心官方。可见,大数据的效率有多快,有多高。
第三个方面是能够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在反恐、安全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大数据对各部门搜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化分类、整理和分析,能够弥补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不足等问题,从而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为了提升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发展速度,为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做好准备,我们的每一个企业、科研团队和政府,都有责任通过一些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处理、分析、索引数据。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设立了“智慧地球”项目,现在,中国也有一些行业(如通信运营商、金融银行企业单位、政府交通部门)在制订类似的行业计划,通过信息化改造实现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在未来可能产生现在所想象不到的价值,也需要现在的企业家、政府部门做好准备。
总之,无论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能源物联网,还是以3D打印为基础的数字化制造,大数据都是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石油”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形态存在。可以想象,未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将成为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和3D打印技术将成为共性平台,数据分析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控制将成为服务手段,那么数据、知识和价值的按需分配、多次挖掘将成为新经济形态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