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是农家子弟,但他从小对农事毫无兴趣。他认为,跟在慢吞吞的马后面犁田,实在太浪费时间。所以,他想制造出便捷有效的机械来代替人力、畜力。
有一次,亨利·福特乘马车去底特律。途中,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一辆不用马拖、自己能行走的蒸汽推动的车子。趁着这辆蒸汽车停下来时,福特向驾驶员问了一大堆有关性能、操作方法的问题。
回家后,他做了个木质车身,又用一个2加仑的油桶当作锅炉,试图推动他的“自动马车”。带着这种强烈的创业愿望,17岁的亨利·福特就到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公司就业了。可是,只干了六天,他就辞职了,原因是“该公司先进员工必须花费好几小时才能修复的机械,我只要30分钟就修好了,使那些先进员工对我感到嫉妒不满”。
1891年,亨利·福特进入爱迪生电灯公司工作,仍致力于设计自己的“自动马车”,1896年,他的愿望实现了。1899年,亨利·福特成功地制造了三辆汽车,被公认为这一领域的先驱。1901年,亨利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但1902年就散伙了。1903年6月,亨利又重新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设计制造的“A型车”销路奇佳,一年多时间里销出1000多辆。后来,亨利又设计了N型车、R型车、S型车,都十分畅销。190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型车”诞生了,此车先后共销出154.5万辆,为普及小汽车做出了贡献。到1925年10月30日,福特公司的工厂里一天能造出9109辆“T型车”,平均每10秒钟出1辆,从而创造了世界汽车生产史上的奇迹。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与亨利·福特虚心求教,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创立了“福特生产方式”——流水线生产。
1908年,亨利·福特决定聘请管理专家沃尔·弗兰德斯进厂,协助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允诺,如果弗兰德斯能在12个月内生产出1万辆车,给他2万美元奖金。最后,1万辆车的年度生产目标提前实现了,此时弗兰德斯虽然另创自己的公司去了,但亨利·福特却从他那里学到了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技术管理知识。
1913年8月,亨利·福特决定,把技术员C·W·艾夫利和威廉·克朗在发动机、主轴、磁电机组装三条供给线上使用的“运动中的组装法”推广到总装配线上,此举获得成功,从此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了。一时间,亨利·福特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千方百计学技术
◎文/王新龙
强烈的学习欲望,加上肯于动脑和不怕困难的执着精神,能够冲破各种阻力和障碍,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伟大的事业。
19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很快,棉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布拉泽公司的生产蒸蒸日上,纺织品涌向世界各地。这引起了日本同行的注意。
布拉泽公司位于英国某地一条热闹的大街旁。每到中午,公司的职员和工人们都到对面的一家馆子吃午饭。因为这是那条街上惟一的一家餐馆,所以尽管价格高昂,但每天还是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不久,在这家餐馆的附近又新开了一家餐馆,那里上至经理,下至堂倌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这家餐馆一经开业,就十分惹人注意。它不仅价格比英国馆子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服务态度极佳。时间一长,那些守旧的英国人谁也经不起这些特色的引诱。于是情不自禁,渐渐把就餐重心移向这家日本人开的餐馆。最后,甚至连一些高级工程师也慕名前来。有时,某些职员或工人没带钱,在那里可以先赊账,并同样受到热情的招待。久而久之,搞得人缘极好,生意兴隆。
几年后的一天,这家餐馆突然倒闭,理由是由于出售饭菜价格低廉,成本高而引起亏损。它使英国这家公司的职员和工人们都为之深感惋惜。与此同时,这家餐馆的经理和堂倌扬言“无钱回国”,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常来光顾的吃客——一些工程师及高级职员,请他们说情,协助谋求职业,以便筹集路费,返回家园。
由于这些高级职员平时受到日本堂倌的“特殊照顾”,对于他们也格外同情,因此都极力向公司推荐。起初,公司也相当谨慎,但到底经不住高级职员们屡次的担保,最后,不得不松口了。但是,公司里规定,所有进厂工作的日本人不许进车间,只许在车间外面做粗装工,如推筒管、运袋皮、装纱等,只要一到车间门口,就由英国人接替。
经过一个时期的紧张观察,公司管理人员发现这些日本人忠实可靠,干活卖力,并无任何可疑之处,再加上往日的“交情”,警戒慢慢就消除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日本人不仅能自由地进入各车间,而且有些日本人还被安排在技术部门工作。
可是,公司里的上上下下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家日本餐馆的全班人马都是日本第一流的纺织专家。他们一边默默地工作,一边把英国纺织机的先进设备部件,结构及作用等,都牢牢记在心里。
若干年后,日本人声称已积蓄了一笔款子并准备回家。他们顺利地办好了出国护照,启程返回日本。回国后,他们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设计出一套在当时说来是相当先进的纺织机械。从此,日本的纺织工业有了一个飞跃。
日本人采用的这种手段未必光明,但是,这种为了掌握先进技术千方百计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最著名的战地记者
◎文/佚名
世上有一条恒定的法则:你付出的越多,上苍给你的馈赠就越多。从根本上说,任何伟大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侥幸、偶然获得的,它永远属于那些用一生的血汗乃至生命去拼搏、去奋斗的人。
罗伯特·卡帕以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的敬业献身精神而著称于世。他被世界各国的新闻界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战地记者”。
罗伯特·卡帕18岁考入柏林大学政治系,一毕业就赶上纳粹上台。他背着相机只身逃往西欧,与海明威一起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区,他拍摄了包括诺曼底登陆等一系列重大战事。他在枪林弹雨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格格底片。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既珍贵无比,又触目惊心的照片。人们看到他拍的照片,仿佛可以听到子弹在呼啸,炮火在轰鸣,生死在搏斗,可以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令人敬佩的是,罗伯特·卡帕在以身殉职时所表现的视死如归精神。1954年5月25日,在他踩上地雷的那一瞬间,还不忘摁下快门,然后从容地含笑而去。在生命结束之后,那个被他视为生命的照相机还紧紧地抓在手里。
罗伯特·卡帕的亲朋好友曾多次劝他,要早日远离战地记者的危险职业。他却婉言谢绝,多次说过:“为自己所酷爱的事业而献身是值得的。即使牺牲了,也是死得其所。”
罗伯特·卡帕的知己、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伯格,在为他致悼词的时候说:“他不仅留给我们一部战争编年史,更留给我们一种精神……”
美国《时代》杂志记者在二战前线对罗伯特·卡帕进行过采访,当时他说了这样一句后来广为流传的话:“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
是的,一个没有被献身激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令人叹服的伟大事业。
各行各业的许多兢兢业业、前赴后继者,都把他的这句话作为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座右铭。
循序渐进赚大钱的哈同
◎文/赵德斌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论干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要让自己沉浸在幻想中,而要让自己生活在行动中。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中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上除了穿着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材魁梧,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门工作。要是别人是不愿干的,自己相貌堂堂,年轻高大,却屈于当站门雇员。而哈同却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的感觉。另外,他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终要找到能赚更多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精灵,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了,胸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他认为自己的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市场却神不知鬼不觉。
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的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手中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怎样处理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身边小事
◎文/佚名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成功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和铸就而成的。要实现远大目标,就必须踏踏实实地把手边的事情做好,因为,手边的每一件小事,正是你理想大厦的一砖一瓦。
1871年春天,英国蒙特瑞综合医科学校的学生威廉斯勒对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很困惑,他不明白应该怎样处理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身边小事,一个人应该有怎么样的做事态度才能成功。他渴望成功,但对手边的小事又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他甚至以为现在的学校生活枯燥乏味,没什么值得去用心的。因而他的成绩也每况愈下。他找他的老师探讨这些困难的人生问题。他的老师推荐他阅读哲学家卡莱里写的一本哲学启蒙读物。老师说:“他的书里或许有答案帮助你解决问题。”
威廉斯勒是一个意志很坚定的青年,他一向不崇拜大人物,更不相信所谓的名人名言,对许多问题一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既然是老师推荐,他想或许真的有用。他拿过书漫不经心地浏览起来。
突然间,书中的一句话让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他恍然大悟:是啊,不论多么远大的理想,都需要一步步实现啊;不论多么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砖一瓦垒起来啊。
他明白了,他的困惑解决了,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知道,那些远大的理想,应该让它们高悬在未来的天空里,最紧要的,是把自己手边的每一件具体事做好。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1871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年轻的威廉斯勒开始埋头读书,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目前最紧要的事情,他要把自己的成绩搞上去。半个学期以后,威廉斯勒就一跃而成为整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两年以后,威廉斯勒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来到一家医院做医生。他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对每一次出诊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了当地的名医。
几年以后,他创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学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贯彻到每一个细节里。许多专家学者慕名来到他的学院工作,使他的学院很快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最知名的医学院。
威廉斯勒总是告诉他身边的人:最重要的是把你手边的事情做好,这就足够了。他靠着这句话,精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仅成为他那个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还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被英国国王授予爵士爵位。
海夫纳和《花花公子》杂志
◎文/王新龙
海夫纳和《花花公子》杂志的成功经历启示我们: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善于变通和克服。
海夫纳1926年4月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格连当时在美国芝加哥一间铝制品公司当会计,家庭收入不多,生活较为清贫。海夫纳读完中学后不再读书了,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应征参军了。
1945年大战结束后,海夫纳于1946年3月退役。由于当时美国规定军方推荐的退伍军人有优先进入大学的权利,海夫纳进入伊利诺斯大学读书。
在他读大学期间,美国一位姓金的博士发表了关于女性性行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海夫纳对金博士的文章也很感兴趣,从此他经常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就这样,为他今后创办并因此发迹的杂志《花花公子》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这也是犹太人的一种普遍的特性,即从青少年时,他们都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以后千方百计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1949年,海夫纳大学毕业了。他在芝加哥一家漫画公司谋得一职,每周工资45美元。由于收入微薄,他仍住在父母家里,甚至结婚后一段时间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