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打扮还是用钱读书
“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读书。”这是张爱玲十八岁的时候,母亲给她的选择,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读书。
美貌,最是人间留不住,多少芳华少女,用虚度的青春来亲身体会,用泪水来收场,而张爱玲,花样年华中就已沉稳早慧。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毫无疑问,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从这个选择开始的,读书,知识改变命运,不一样的选择,注定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
美有很多种,美丽的身体,赏心悦目,而美丽的思想,同样可以悦人。张爱玲的美丽,就是如此。腹有诗书气自华,由内而外。
玲珑有致的身子,裹着一袭华袍,上扬的下巴,微抿着唇,睥睨众生,在眼角眉梢之间,流露出一股子沉稳自信的别样风情。这是张爱玲照片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张,也最能体现她的个性。彼时,她微仰着头、叉着腰,做出鲁迅笔下的“茶壶”般女人的姿势,丝毫不见市井之气,细细的身子裹在丝绸中,只见惊艳决绝,气质无双,即便她真的不是美女。
毋庸置疑,她是一个有魅力的女子,但是如果你见她到少女时期的集体照,你会发现那时候的她其貌不扬,身材瘦弱得好像个丑小鸭,淹没在人海中也没人会注意到。
她曾说,出名要趁早。这是一个有着天才梦的女孩,这大概也是因为她出生后环境的特殊性所造就,环境让她不得不快速地成长起来,独立生活,脱离家庭。
名门闺秀,称自己是小市民;官家小姐,却要自食其力。生活的磨难没有让她悲春伤秋,她像是一株傲雪寒梅,骄傲地生活在天地之间。任它冰雪肆意,我自逍遥绽放,梅香四溢。
她是个聪明的女子,用知识为自己铺路,在母亲给的选择中,她勇敢地选择用钱读书,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在国家和民族都岌岌可危的时代,在女人身不由己的年代中,她坚强地靠自己生存。
她一步一步地也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知识改变命运!读书让张爱玲的视野宽了,经济独立、生活独立、思想独立、灵魂独立,她不需要依附任何人而名动上海滩。
其实她出身很好,她的祖父是清朝末期的一代名臣张佩纶,祖母李鞠耦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之女,如此家世,可谓系出名门。然而清朝的没落贵族早已非昔日可比,显赫的家世也并没有为张爱玲的文坛生涯增色。
没落贵族的家庭中,末代王朝的荣宠没有给她留下什么印象,因为那时已经是时过境迁了。张爱玲闻名天下,只是因为她是张爱玲。
她四岁,入私塾。八岁,学画画、听英语、弹钢琴,读古典名著。十岁,插班黄氏小学念六年级,正式改名张爱玲,英文名Eileen。这时,她的父母分开了,她跟随父亲。第二年,张爱玲进入圣玛利亚女校继续学习。
童年对她性格的影响很大,特立独行,不依靠人,自食其力。她身上岁月的痕迹,都是被时光打磨出的钻石般耀眼的光辉,成熟的魅力,历久弥香。在张爱玲十二岁的时候,她首次发表作品,那是一篇名叫《不幸的她》的短篇小说,自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之路。
她喜欢写作,一步一步成为女作家,写过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各种著作。
民国时期,可以说是风云际会,她在上海文坛盛名在外,女子的绝代风华,一时难出其右。几十年后在异国他乡,这个女子又选择孤寂独居。民国的女子,生逢乱世,绝非和平盛世中的娇弱花朵,真是宠辱不惊,傲视天下。
沉默寡言,张爱玲是冷郁的。她站在云端,用讥诮恶毒的目光审慎地看着大千世界,将阴暗的人性摊在阳光下,一览无遗。
《沉香屑》中女人的悲哀,尤其是寡妇的悲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金钱、女人,这是古老的话题,她掀开了一角人性的阴暗面给大家看。
张爱玲本身是女人,所以她描写的女人也多少映射出她的价值观。没落的淑女,生存艰难。明明是写着新新时代的新女性,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女人的旧观念。
《倾城之恋》是范柳原和白流苏的故事,男的装腔,女的作势,摇曳的旗袍下,风月调情。香港的沦陷成全了这一对痴男怨女,倾城之恋名副其实。但不禁会问,如果没有时势造就,范柳原会悔悟吗?没有如果,正如生活。相比《半生缘》里边的曼桢,《倾城之恋》中的两人更幸福一些。
现实,最是无奈,不管是故事中,还是故事外。
《金锁记》是一个触目惊心、瞠目结舌的故事,充斥着人性的原欲,报复、折磨、禁锢、惩罚这些都是人性扭曲后疯狂的行为。七巧无疑是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带着黄金的枷锁,成为金钱的奴隶。
张爱玲的小说有《红楼梦》的风范,古典文学的根底,就像七巧的出场就与王熙凤相似。她的文字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她总能将一些抽象的东西鲜活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流动的画面,诗意的小说。
她的小说中不乏市井之气,《沉香屑》也有通俗小说平铺直叙的特征。她写的人物都是将文字运用到极致的,字里行间都是灵气逼人。她偏爱幽默有哲理的笔风,《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是男人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一个是得到的女人,一个是得不到的女人。
张爱玲的书,让读者得到无与伦比的快感,那是一种苍凉背后的快乐。因为她的文笔极美,像是雕琢的花般艳丽,可是却又如刀锋般锐利,都是直刺人心的。
她的文字穿梭古今中外,《连环套》中有很多外国名字的洋人粉墨登场,中国人、印度人、英国人,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清朝贵族、欧洲绅士,她游刃有余地将这些新、旧、雅、俗之景共绘其中。
在世俗的世界中,生活让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生活,她最能够透过那层表象,将人性的弱点一一呈现在她作品之中,像一把披荆斩棘的刀,划破肤浅的表面,让一切爱情、亲情和友情都在阳光下生长或者腐烂。
《金锁记》《秧歌》让她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而《十八春》则是让无数百姓举手称赞,她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普通的人能够在其中看个热闹,高明的读者能在其中洞悉世事。
她文字中有太多的人情世故,这让不同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她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极强,她笔下的人物鲜活而有生命,真真钻进观者的心里。
有人说她的笔太刻薄,但是在这世俗的世界中,又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呢。刻薄的俗人,俗也俗得精致。她在人生中发现了什么,就写出来告诉你,让人如临其境般感受到她所感受到的,仅此而已。
人情练达,待人接物却我行我素;紧守本心,却又和读者闲话家常。她的文字中处处可见众生之相,这是她善于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故事艺术加工提炼。她写过人生百态,世人“可笑”,世人亦“可怜”,天地为炉,谁人不受煎熬?
她写过一本书,名叫《传奇》,这个名字用来诠释她一生十分贴切。传奇的女子用传奇的文字,讲述传奇的故事,也成就了自身的传奇。
睥睨人间,笑看天下,她永远是那个孤傲的女子。
忘却世俗的一往情深
爱情,会让女子沉醉其中,让她的心飞出九霄云外,那是一片绝妙幻境,那里没有光,听不见声音,隔绝了万物,只有爱人。在这爱的真空之中,女子会飘飘然而乐不思蜀,直到被爱所伤。每个女子的生命中,总有一场这样的爱情,忘却世俗,一往情深,宿命般的,或憔悴,或涅槃而生。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张爱玲曾说过,“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时更朴素也更放肆的。”小说中的爱情如此,她的人生中,亦是如此。
那一年,24岁的她,遇见了胡兰成,一见倾心,无关这个男人的身份。文人相识,不论政见,相知相惜,直至义无反顾地相恋。那时,张爱玲在文坛突起,盛名在外,而胡兰成呢,年龄大她14岁,早有妻室。诚然,他们不般配,在很多人眼中,胡兰成是配不上她的。
然而,世间男子何其多,张爱玲却独独选了胡兰成。
时光默默地流逝,见证一场爱情的始末,雕刻出了一段刻骨铭心。张爱玲爱上一个人,无关身份、地位、金钱,仅仅是爱了。
这段时间,她文思泉涌,写了《连环套》《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很多作品,她的小说中总是流露出悲凉,爱情也总是悲剧,千疮百孔的世界中,世态炎凉。从她的文中可以看出,她还是那个张爱玲,看透人性,但这并不影响她对胡兰成的爱慕之心。感情的这个事,往内里看就是人的不理智,人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时期偏执。
女人如花,但是每一朵花都是不一样的,你不能要求这朵花今天开,也不能要求那朵花不要开。每朵花都有它自己的花期,张爱玲经历了新文化的洗礼,她是独立自主的,胡兰成是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
前尘有因,结是非之果。一个人儿时对日后的影响是很大的,张爱玲小时候的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爱情观。年幼的时候,她一直是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多少有些恋父情结,所以她喜欢年龄大的男人。她学识过人,而胡兰成还能在写作上和她思想共鸣,她就这样沦陷在爱的海洋中,爱情之花开在风雨飘摇之际。
她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胡兰成离婚了,难得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和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一起了。从此,一个人的独奏落下帷幕,琴瑟和鸣高调开场。两个文人,惺惺相惜,相爱让灵魂彼此映照。她写过很多爱情故事,她的爱情也在她的愿望下完美开场,他们两情相悦,渴望天长地久,但是她一定想不到她的这一场爱情故事是如何收尾的。彼时,她的眼中只看到爱人挥笔写下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胡兰成是读过她写的《封锁》才对张爱玲有了好奇之心,之后的相处更爱上了她,他对佳人惺惺相惜,他曾写过《张爱玲与****》,对爱人的赞叹溢于言表。他们在感情路上共同走了一段,胡兰成是懂她的,懂她的才华横溢,更懂她多愁善感的心。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谈了5个多小时,交浅言深。
他狂热的追求,让她心动,遗世独立的她,也是渴望爱的。“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张爱玲喜爱的诗,她在文中常常引用,是她的梦想,亦是每个女人的梦想。文人的眼中最能敏感地看到世间男男女女的****,文人的爱情自然也最是缱绻缠绵,唯美浪漫。他们的爱情开始得很美。
每个人都有放不开的人和执着的事。胡兰成就是她放不下的人,写作就是张爱玲执着的事。不可否认,胡兰成不是她的良人,她配得上更好的男人,但是为爱,她做到了不屑世俗的眼光,勇敢得不顾一切。
读过她的文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是唯美而犀利的,娓娓道来的故事,充满着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绝望,这也预示着她的爱情之路。
当时,她的小说《传奇》也受到各界的认可,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就在这时候,胡兰成去了武汉。在那里,胡兰成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张爱玲之于胡兰成来说,不是第一个女人,更不是最后一个女人。
胡兰成是汪伪政权的人,依附日本,在日本投降后,他无奈之下只好落魄逃亡。
她没有无私大爱,没有站在国家民族的层面去看待她的爱人,爱就是爱了。爱时,哪怕与全世界为敌,她也会站在爱人的身边,义无反顾,情深似海。
爱情,会挡住女人的视线,聪慧如张爱玲,也难逃宿命。作为一个接受新思想的女性,等待不是她的个性,她从上海奔赴温州,去寻找爱人。人在盲目的爱情中,做得出一切事情,不管时间地点,也不用问为什么。那都是因为——爱。可这时候,胡兰成身边又换了一个女人,乱世中的人,总是随性的。
男人爱的承诺,就像是微风一般,叹,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初恋让女子迷茫而勇敢,原来喜欢一个人,真的是卑微到尘埃。
她陪着他,哪怕他的心中她已是过客,哪怕他落魄飘零。对于爱情,女人和男人不同,女人付出的是越来越多,男人付出的是越来越少。
胡兰成也曾真爱,只是不够珍惜,只是现实残酷,只是少了一点坚持。他不是她最后的归宿。现实残忍,生命凉薄,无可奈何,爱情之花早已凋零。终于,张爱玲放开了,初恋的执着,就这样在乱世中散了。她决绝地写出“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她是坦然的,人心结只有自己能解开。爱时,深爱;弃时,彻底。
在那个男人另觅新欢,移情别恋的时候,她没有退却,因为她爱着;在男人声名狼藉,落难之时,伸出援手,不离不弃,还是因为她爱着。从前没有退却,后来也曾不忘却,执迷不悟的她为爱情而义无反顾。她一直坚持到不能再坚持!
爱情,总是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肆意生长着,张爱玲交付给胡兰成的是她执迷不悟的痴情,疯狂的爱。爱情之中,没有得失胜负。感情这种事,不论结局如何。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她爱胡兰成,也曾努力挽回他,在他频频外遇时宽容他,在他贫困落魄时资助他。最后,他的心咫尺天涯,她只能离开他,也是为了自己完美的爱情。她追求的是脱离现实的纯爱,无涯的时空中,永恒的爱,超凡脱俗,宁缺毋滥。就像《半生缘》中她写下的那句,“再也回不去,再也回不去了”。她知道,所以她宁可忍受剜心之痛,也不在爱的地狱中继续沉沦。傲气的女子,何必委曲求全,她不惧世俗舆论,但她一直是直面本心的。
看得开,放得下,敢爱亦敢恨,真实坦然地面对世界,她活出了一份真。这一场华丽的爱情,一段惊艳的故事,不完美的结局,却在她的笔下,完美收场。也许他们的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其后的岁月中,她没有再提过这段恋情,只是将这一段故事雪藏了,也许在孤独的时候她还是会想起他,想起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她的天真岁月。毕竟那一场风花雪月,曾经存在过,胡兰成给她带来了飞扬的青春,爱的欢乐,但同时也给了她痛苦的背叛,沉重的打击。爱情,总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告别了过去,她也没有为胡兰成萎靡,爱的心酸她坚强面对,在爱中涅槃重生,超然沉静。爱情不如意的女子数不胜数,但是少有如她这般随心而动肆意人生的。她只是谈了一场恋爱,一场忘却世俗的一往情深。
活着,就要酣畅淋漓
她去了美国,带着一股子说走就走的利落劲儿。走过爱情,走过婚姻,她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带走了一个中华女子,上海滩少了一个绝代风姿的才女。历经沧桑的女子已经成熟,在结束了乱世之恋后,转身离去。带着对爱情的绝望,带着心痛,带着梦想,活着。
也许这场婚姻让她失望了,但那只因为那个谬误的时代,她如是说道。至少在她的时间里,她拼尽全力地去爱了,无怨无悔。
始与终,结束就是开始,每一个结束都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她离开中国去美国,漫漫人生的异国之路上,她开始了一段新的旅途。
她始终是勇敢的。年少之时,她勇敢地说,她要读书;窈窕淑女初长成,她勇敢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凤凰翙翙其羽,而今迈步从头越,她飞向了未知的世界。她离开不珍惜她的男人,放下了早已无谓的感情,也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机会,再次寻觅真爱。
既然活着,怎能怯懦畏惧,活着,就要酣畅淋漓,敢于拼搏。
女子就当如张爱玲般洒脱。生命短暂,怎么能将它浪费在悲伤、怨恨、嫉妒或愤怒之中呢?太多中国女子被这些束缚了。有限时间该放在更美好的事情上。对爱情,她释然了,对未来,她憧憬。
炎樱是她的好朋友,甚至还有一些人读过她写的《同学少年都不贱》之后,认为她和炎樱是同性恋。没有人能确定这些,但是可以确定炎樱是她一位重要的闺中密友。
炎樱是个玲珑可爱的女子,张爱玲为她编写了《炎樱语录》,而炎樱也见证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张爱玲很多照片都是炎樱帮她拍的,炎樱亲手为她设计插画。在美国,姐妹二人曾经一起去拜访胡适。胡适是她所敬重的。
美国的生活拉开帷幕,张爱玲流浪在异国他乡,纽约的天空一样湛蓝,纽约的阳光一样灿烂,但是在中国文坛光芒四射的张爱玲,在这里却默默无名。
她抛却光环,一切从头开始。
1956年的时候,张爱玲获得一份写作奖金,她搬去了纽英伦州。在这里,她邂逅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FedinandReyher赖雅先生。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在美国颇有名气,比张爱玲大了近三十岁的男人。张爱玲的恋父情结之深由此可见一斑。张爱玲先后两个爱人都比她大很多,这使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人生的选择权利,只在她自己的手上。不是赞同那些为了名利、金钱、地位去找超大龄的男人的女孩,但是真情真爱的忘年之恋也不是没有。女人的爱人,要她自己选。这种事情,没有必要过分地苛责。他们是否般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明星牵手,一幕幕的男才女貌,双双对对,美得都不真实。如果你看到一个女人,她没有阴影,那么她就不是真实立体的,她没有坦诚地站在阳光下,让人看不到她的全部故事。没有人是完美的,当下好评如潮的时尚流行明星如此,20世纪的张爱玲亦然。不知其过往,怎能论其当下。观其当下,又如何能用偏见待人。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另一个人,又凭什么去说三道四?狭隘很可怕,让你轻易地认为自己知道的是全部。宽容一些吧,人不该拿着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框住的视野,坐井观天。
张爱玲是超然于世界的,爱情是她所渴望的,但从来不是她唯一的追求。她出身名门,哪怕是落魄的贵族之家,但耳濡目染间,自然是熟知金钱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她的价值观始终是世俗的。从胡兰成的痴恋中走出,她更加孤傲了,也更加世俗。她像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她很难被定义,总觉得任何一个词都不能被加在她的前面。
赖雅爱上了来自中国的美人,张爱玲本来在中国给人感觉个子稍高,但是在西方世界中,她就像是一个来自东方的精灵一样,充满了异国情调。所以很多时候,各花入各眼,赖雅看到了张爱玲的美。而于张爱玲,年长的爱人能够欣赏她的魅力,能够在写作思想上和她共鸣,更能够帮助她真正地融入美国社会。她是爱他的,从各个方面。
张爱玲一直没有停笔,小说《五四遗事》,剧本《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才两得》都是这一阶段创作出来的。她也开始用英文写小说,《PinkTears》是英文长篇小说。
国内依然有人发表评论,肯定她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她在之后的人生中一直以写作为生。
本来在国内,镁光灯让她的一切无所遁形,但是自从她离开中国,她的一切都变得神秘起来。她在国内的名气依旧,对于一个移居国外的女作家,国人热情依旧,这也使得她的作品继续在国内发行。
她为香港的电影公司写了《南北一家亲》《红楼梦》等剧本,报纸也在连载她的小说,英文小说更是国内国外两版发售。
张爱玲做过驻校作家。她精通中文、英文,翻译了一些著作,让国人了解海外世界的故事。之后她又应邀入职加州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在那里研究她热爱的《红楼梦》。
美国是一个众多移民的国家,崇尚自由和民主,这个国家对世界各国的来客都是包容的,但是这个国家也有着它独特的文化,与张爱玲熟知的中国是截然不同的。她的英文很好,但是与美国读者之间隔着文化的差异。她在这里的生活中依然故我,本性张扬,她不擅长交际,所以她常常换工作。
梦想总不能脱离俗世,自然会尘埃落定,人生就是一半梦想,一半现实。人能做的就是不放弃。她写了《色戒》《惘然纪》《余韵》《对照记》,她始终坚持写作。
张爱玲是1972年去洛杉矶的,在那里她过着如僧侣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令人唏嘘感叹。她的后半生不像前半生的意气飞扬,她宁静而阴郁,更多时候是内心澎湃,面上冷静。
赖雅让她过了一段“现世安稳”的夫妻生活,实现这个朴实的愿望在乱世中是很难得的,12年的婚姻以赖雅离世结束了。在赖雅去世后,她的生活变得十分艰辛,谋生之路在什么地方都是艰难的。
那一年张爱玲47岁了。她完全过了追情逐爱的年纪,了解爱,也不需要爱了。胡兰成的生离,赖雅的死别,这些让她在世俗中更加冷情冷心了。尘世的华丽辉煌,她经历过了,终究司空见惯。缘聚缘散,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她本来就是孤傲的性子,喜欢独处,那便一个人吧。
往事已矣,美人迟暮。1995年的中秋节,她静静地走了,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她按照本性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恣意而优雅,直到生命的最后,她向这个世界吐出最后一口气。
每个人的目的地都一样——死亡,但每个人的旅程都不一样,她人生的跌宕起伏非常精彩,不输她笔下的小说。她留下了很多作品,让无数人趋之若鹜。那些文字激励和警醒了几代人。曾忆否,英气女子,眉眼之间流露出的傲气,那一幕留着世人眼中永不消失,就像她笔下的故事般,永恒。女子的人生之路,就如一部历史,每个女人都该认真地走好每一步,因为历史不能重新来过,尤其是白纸黑字的历史,更是不能篡改。
她离开了,谁都不能改变她,她是以自己的意志而选择生活。活着,随心而动,畅想天下,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