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命千金”,以德服人
世间也许本来不存在所谓的平等,命运也总是在冥冥之中将人施以永恒的定格。尤其是千百年来被视为第二性的女子,她们的魅力往往在于接受与顺从,而非主动地博取与奋斗。
学会接受的女子,则被赞誉为“德”,稍有反逆之心,又要抵御来自世俗舆论的压力。
从封建礼教盛行的古代,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对于很多女子来说,一条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无异于老子的一句名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那时的一个女子,只要出身和姿色略有可人之处,似乎都要在命运的捉弄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毕竟残酷的世俗与社会,不是新文化运动几句激进的言论就可以改变的,学会如何适应与面对,并在面对中依旧昂首挺胸,这才是最现实的选择,也恰巧体现出女人最可人的魅力。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一位命途多舛的女子应运而生。可是她自来到这个世界的伊始,似乎连她作为东北首富的父亲都不曾料想,被预言为“凤命千金”的她,实现自己所谓的“凤命”,依靠的不是上天的眷顾与赐予,而是如同真正的凤凰那样,在弥漫的命运烟火中****、陨灭,乃至涅槃,最后重生,与天地同寿。
这位女子的名字叫作——于凤至,她未来的夫君,正是民国时代大名鼎鼎的风流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的父亲正是威震东三省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张作霖和自己的这对儿子、儿媳一样,其生平同样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张作霖为了感激于文斗的救命与资助之恩,加之对“将门虎子”绝配“凤命千金”的顽固观念,硬是与于文斗结成了儿女亲家。这可谓当时赤裸裸的官商勾结或钱权交易,在那个狼烟四起的混乱时代,占据了绝对的政治优势与战略先机。然而,对于这双儿女,则意味着悲剧的序幕。
张学良深受西方前卫思想的影响,本身风流成性,对这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传统婚姻十分不满,何况于凤至比自己还年长三岁。
张学良面对这门婚姻,采取的态度是以放荡和不忠来对抗;于凤至面对丈夫的诸多行为,应对的措施却是放纵与包容。
前者叫嚣“自古英雄皆好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将军,可他的这个最长寿的一生有2/3的岁月都在他最忠诚的领袖******的监控和幽禁中度过;后者和世界上大多数女子一样,以顺应和隐忍为生存法宝,却从北方才女、富家千金,到声名显赫的少帅夫人,从房地产商人到华尔街股神。她却以“几声唏嘘,几许泪痕”的轻微代价创造出了人生传奇和财富奇迹,她带着爱与执着走完华丽而艰辛的一生。
绝代风华,偏有坎坷命运。名媛风范,难了一片痴心。这就是那个真实的于凤至,一个来自岁月深处却又真爱无声的悲情女人。以一个女人的尊严与见识,成为今天所有情场失意女子的永恒榜样。
她所谓的“凤命千金”,原来正取自青春年华内心深处的淡淡的忧伤。
《诗经》中说得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历经婚姻的不幸,可以以各种方法摆脱。不论是积极地反对,还是消极地逃避,前者一旦成功,就会成为新思想的代言人;后者则往往视为旧礼教的受难者,除了同情与平反,并无任何言论上的微词。
然而女人一旦遭遇类似的不幸,只怕只有两种结局:要么一生固守寂寞,青春在岁月的腐蚀下自生自灭;要么积极寻找,反而命途更加坎坷,反不如初;要么则被斥为红颜祸水,为世人所唾弃。前者如张琼华、张幼仪;中者如萧红、张爱玲;后者则如王映霞、陆小曼。
于凤至既然有凤一样的命,偏偏不同于以上的那群凡鸟。你们只会以各种世俗的方式驱赶悲伤,对于我来说,既然命运不济,便要以涅槃相对抗。
随遇而安,何尝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即便是无法逆转的封建婚姻,即便是难以费解的姐弟恋,也未尝不可锻造出非凡的人生历程。不见得所有的鸾凤,都非梧桐树不栖;不见得所有的凤凰,都非醴泉不饮!
那些清高的寓言,只存在于失意者们那半头早已钝了的笔尖下。
于凤至对这门婚姻采取了“既来之、则安之”的策略,进入了张家的豪门,围绕着一个女性被要求最严格的“德”字,她以自身的种种表现赢得了张家所有人的好感,包括那位强势一生的老公爹。
于凤至做到了“凤命千金”,然而这只凤,不是上天的恩惠,不是命运的补偿,满身靓丽与绝代风华,换取的代价正是世俗烈火中的自主涅槃。而这把燃烧成世俗烈火的干柴,主要包括早年时家长包办婚姻的****、成年后风流丈夫对自己的淡漠、中年阶段乳腺癌症的困扰以及晚年间更令人无法接受的丧子之痛。
但是种种打击,她都通过一个“德”字,在曲折的过程中得到了解脱的结局。
“德”,是一个清新亮丽的字眼,是人类最永恒的追求,也是世界上饱含哲学真谛最丰富的符号。
据说,佛教中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卍”字,隋末唐初被引入中土的文献上时,著名高僧玄奘,就曾把它翻译成了“德”字。只可惜到了武则天统治的时代,厉行文化****的官府,才强行地把它定位为“万”的读音。
“德”是一个多么神秘的字眼啊!然而凡事的完美程度,都要以不同的对象为参考系数,衡量出不同的高度与准则。
男人和女人在旧社会的地位不同,所以“德”在两种性别的世界里,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以竞争和厮杀为职业的男人而言,“德”要写在胜利者们的史册上,充其量是一个男人坐稳江山的一纸空文,一个享有舆论的基本的物化保障而已。
但对以绝对顺从为天职的女人来说,“德”凌驾于“言”、“容”、“工”之上,在妇女需要恪守道德情操的四种霸王条款当中,“德”位居第一,胜任一切!甚至有人提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言论!
一个“德”字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围城,城内的人想走出,城外的人想进入。如果说城内城外尽是旧社会治下的女子,那么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恪守者全都住在城内,失节者统统立于城外。
于凤至显然是在城外,但她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去了以后,终究还会萌生走进来的想法,不是维系自身幸福的长久之计。
所以,她选择了走向城堡的顶尖,笑看来来往往的路人,把本来存在的那一抹哀婉悲伤深深地埋在了心土之下。
因为恪守德,于凤至能够在家风严厉的张作霖面前得到一份尊重,张作霖每当对小辈发脾气,只要她一句劝慰,瞬间便可平息公爹的怒火;因为恪守德,于凤至还能解决旧时代的婆媳矛盾,与张作霖身边最受宠爱也最工于心计的卢夫人关系甚深,甚至形同母女;因为恪守德,于凤至后来包容了丈夫张学良喜爱的赵四小姐,以至于丈夫在幽禁患病的日子里由于赵四小姐的精心照顾,从而成就了这位被称为“最长寿将军”略带赞誉色彩的名声。
也是因为恪守德,于凤至一共走过了长达九十三载的漫长春秋,见证了无数露珠的早晶晚凋,目睹了无数的劳燕分飞,尝尽了人间的苦辣酸甜。
与张学良的半生缘,她似乎有着深深的遗憾。但在遗憾表象下的内心,一个强大的意志与不可测量的胸怀已然在历史的边缘骤然形成。
她与张学良的关系有如宙斯与赫拉,既是夫妻,又是姐弟,而身为丈夫和弟弟的宙斯虽然位高权重,却总是喜欢四处采花,酿出一滴滴孽缘的花蜜。
赫拉只好不遗余力地去拼命搜捕和打压宙斯的遍地情人。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张学良只有风流的空名,一生戎马生涯,除了一曲“西安事变”的欢快节奏,别无精彩的乐章。宙斯为了权力,拥有迫使父王逊位的勇气,而张学良面对杀父仇人,却也只能不情愿地接受“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赫拉一代天后,却也像凡人一样善于嫉妒;而于凤至一位看似平凡的女子,在一系列不如意的围攻中自始至终以看似古朴的至德为盾牌,拼命维护着父辈强加于她的这个所谓的千金凤命。女人一旦强大起来,不论命运否泰悲欢,都能以一种无上的信念应付,尽管过程显得艰难险阻。所以坚持的女人,足以超越任何一位女神!女人拥有的,恐怕不仅是柔情而已,柔情内部务必隐含着刚硬与心机,这才是女人在社会中制胜的真正法宝。
用痴情感化无情
人间情多,真爱却难以诉说,即便鼓起勇气,有时也避免不了无情带来的折磨。女人对爱情通常比男人更加敏感,对生活的憧憬也往往脱离不了诗情画意的蛊惑。男人在挫折面前可以潇洒地高呼:“天涯何处无芳草!”然而对一生通常为情所困的女子来说,结局却总是:“多情却被无情恼!”
对于一个感情不如意的女人来说,无情与滥情通常是同一种概念,而且后者的酿成,主要因为前者是始作俑者。
面对男人的狠心诀别,不惜牺牲自己去追求那些所谓的真爱,却从未考虑过自己内心的真爱。他们宣称的自由,也只是属于自己。然而,女人可以平凡与孤苦一辈子,却绝对不能低眉顺眼一辈子!反抗过激的女人为世俗所不容,而低眉俯首的女子却为世俗所不齿!奢靡放荡的陆小曼们沦为了前车之鉴,张琼华们却甘愿组成后事之师。于凤至,一代东北出身的风华绝代,她掩盖住内心的哀婉和无奈,硬是挺起高贵的身姿,既不受前车之鉴的拉拢,也不屑于加入后事之师,以一种以直报怨的谦和姿态傲然崛起,绝世而独立,虽然没能征服后半生与丈夫的婚姻,却在无意间征服了后代所有自尊自爱的女子。
男人要首先征服整个天下,才能考虑征服女人;而女人只要征服了男人,就可以顺理成章征服整个天下。
于凤至自幼命运掌控在婚姻家庭的观念桎梏当中,丈夫的冷落又更让这一层不幸显得雪上加霜。面对命运的挑战,于凤至以一种含蓄不露的应对姿态,捍卫了一个做女人的真正尊严,她的名字在史册上俨然熠熠生辉,竟然连素有“风流少帅”之称的丈夫也显得黯然失色。
张学良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张学良只热爱故事外在的那些肉体雕琢的文字,而于凤至则是隐匿在文字当中的无形的灵魂。故事可以没有文字,两个简单的标点符号也能成就一代浪漫国度里的文坛泰斗;但故事一旦失去了灵魂,再丰满的文字,也只配在茅厕的草纸堆里张扬跋扈。
张学良对于凤至,可以说是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爱,以至于后半生的分道扬镳。
于凤至对张学良,却显示出一种圣女般的博爱。进入张家大门的那一天起,她处处非凡的智慧与心机让张家老小尽皆叹为观止。
一颗痴心,映照天地,永垂千古;万古情思,昙花一现,了然无声。痴情的她,通过一系列颇具男人风范的举动,不断地成就着自己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成为那个男人的坚强支撑。而这也许就是原来著名作家张贤亮所说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司马相如没有卓文君的奉献,如何能走入朝廷?诸葛亮没有黄月英的支持,他也只怕一辈子在茅庐中抱膝长叹。苏东坡若是生命中少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王弗发妻,坎坷之中也难以长期维系一颗乐观豁达的赤子之心。
无情的张学良若是少了于凤至这颗坚强的痴心,在失去父亲庇佑下的日子,可想而知,生存何其艰难!
嫁入张家的豪门,于凤至并未体现出任何屈膝与谄媚,而是以自己的恭顺与心机赢得了全家人的好感,上至公爹张作霖、婆母卢夫人,下至张家的每一位下人和小厮,无不对她又爱又敬。
他们敬爱张学良,或许主要原因仅在于他是张家的大少爷,而敬重于凤至,也许不像她父亲是于文斗这么简单。国民政府为了实现全中国的统一,******联手冯玉祥、阎锡山与李宗仁四路大军齐头并进,实施第二次所谓的北伐战争。张作霖在北洋亲军节节败退的情势下仍然拒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显示出高度的民族气节。但是气节有时与生命往往是水火不容的,直到1928年6月4日,不可一世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军部卑鄙地暗杀。
于凤至身负国耻家仇,毅然出马独当一面,在与土肥原贤二巧妙周旋的同时,暗中协助张学良安全退往关内,张学良才有了“东北易帜”的机会。于凤至的勇敢和沉稳不但维护了丈夫的安全,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对一个****国家的基本统一。
世人只知道张学良以东北易帜的作为有力助推了国民政府形式上对全中国的统一,却很难想象支持他这样做的,是他更刚硬与果敢有见识的妻子。
坚强的女人大抵如此,她们以自己默默无闻的形式奉献着自己沉潜着的智慧,却把外表的所有光环嫁接在自己的男人的头上。
诸葛亮没有黄月英,恐怕不行;李世民没有长孙皇后,恐怕不行;皇太极没有孝庄皇后,恐怕不行;同样,******若不是娶了宋嘉树的女儿,恐怕也不行。
西安事变堪称张学良一生最为辉煌,但同时也是唯一值得夸耀的一抹不可失去的光辉,因为光辉之后随即而来的便是人生最为昏暗的凄苦岁月。******或许也有抗日的准备和打算,但他对日本人的恐惧相比红军,似乎还差得很远,而张学良居然配合共产党,甚至险些出卖了自己!
若不是东北易帜与中原大战的恩惠,他的下场或许比杨虎城更悲惨。
从此,张学良进入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活。然而一抹夕阳又闪现在绝望中的张学良的眼前:于凤至特意从溪口赶到自己的身边,夫妻之间才开始人生中首次的相濡以沫。于凤至此后三年跟随张学良辗转于安徽、江西与贵州等地,直至开始遭受乳腺癌病痛的折磨。
在宋子文的建议和帮助下,于凤至只好去美国养病治疗,而这一走又成全了丈夫与赵四小姐的蜜月期的到来,于凤至从此彻底失去了最爱的人,却使得最爱的人的生命在精神慰藉中得以安然无恙地持续。虽然自此之后,她再未能与张学良见上一面,而是过起了单身贵妇的奢华日子,并在商业竞争中屡屡夺魁。
纵观于凤至伴随张学良的一段人生履历,不论是悲欢离合,还是隐忍接受,于凤至的一举一动都对张学良的人生际遇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如张爱玲的散文《爱》中所讲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于凤至自始至终都在张学良生命中的“这里”,始终都在以一颗不可撼动又时刻保持尊严的痴心向张学良的无情屡次宣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尽管这种胜利在很多人看来仅仅是象征性的。但我更相信的是,张学良在生命中的最后阶段,定然时刻会想起于凤至的音容笑貌,一经回忆自己的陈年往事,总会有一株莫名的桃树栽种在自己心灵的窗外,似乎总有那么一个年轻人,在春天的傍晚期待自己走出窗外的一刻。
情伤,一剂事业敷愈
于凤至的情感历程并不是幸福的,父母之命的束缚,丈夫冷落的困扰,除了以一颗皎洁如月的痴心应对外,更好的排遣策略,莫如放在轰轰烈烈的事业上。事业的成功,便是捍卫自己尊严的最佳武器。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取得事业成功的女人,甚至要比那些风光异彩的男人们更受尊敬与崇拜。
男人依赖事业来争取女子的芳心,而女子通过在事业上的大刀阔斧,则意味着显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非暴力反抗以求自爱的手段——至少对于于凤至而言。
本来就出身于富商巨贾之家,加上青春年华之际以美好的爱情生活为代价换取来的智慧与头脑,正可以在方兴未艾的商业战场上大显身手。
一剂事业的良药,无疑能够抚育内心的情伤。这就是于凤至身上拥有着的魅力,一种普通痴情女子们不具备的特有的魅力。倾国的容貌,盖世的才华,如此人上人的女子,却饱受风流丈夫的冷落。如果生活在东南繁华地带,也许对于家提亲的豪门数不胜数。于文斗也许会像宋嘉树一样风姿飒爽。宋嘉树也不过是一个商场中的暴发户,即便膝下无子,可他帐下仅有的三个女婿,竟然主宰了几乎整个“中华民国”的命运。
然而这些诗情画意般的虚构,也只是美好的假设与空想。历史的残酷,就在于容不得人们的半点虚构,只能压迫灵感对现实屈膝投降。
于凤至的感情,注定是东三省内知名度最高的一处隐隐作痛的情伤。
既然感情上不能再重来,就把事业权且视为灵魂世界中的爱人吧!
于凤至在这方面的作为,可谓惊骇世俗,《红楼梦》中夸耀王熙凤的智慧和才干“连那些顶冠束带的男子也不能过”,而套用这句话来赞许职业生活中的胜利者于凤至,也毫无粉饰之处。两个成功而杰出的女人,虽然一实一虚,但名字中都夹带了一个“凤”字,也许这正是“凤命千金”机缘巧合的另一种翻版。
也许是受到张学良早期笃信佛教的影响,于凤至深通舍得之道,在赵一荻走进张学良的生命中的不久,她放弃了报复而选择了隐忍,结果无意间赚来社会舆论上的一致好评;为了丈夫的幸福和自己的尊严,也是她主动提出了离婚,付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线。
然而本末倒置的一幕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动:深爱丈夫的妻子,离婚是主动要求的;不爱发妻的丈夫,离婚却是被以基督教为幌子而实现威逼利诱的。
放弃了没必要坚持下去的爱情,包扎起多年累积的情伤,她最终走向了一条女强人该走的路。因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而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于凤至不顾乳腺癌病痛的折磨,毅然选择了诀别,并踏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除了根除病痛,更有着寻找属于她自己的天地的真实目的。
于凤至在美国一待五十年。历史无情,待人却最为公正。在前半生坎途遍布的履历结束以后,后半生的命运似乎有了很大的转机。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中国,乳腺癌基本与不治之症无异,可一到了这片宣扬自由、平等与博爱的西方乐土后,经过三次难度极大的胸外科手术和电疗,于凤至成了一只涅槃的真凤凰,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幸运之神的眷顾,不仅仅在于身体的骤然康复,更重要的事业此后的一路飙升。而同在国土受囚的前任丈夫,唯一奢望的恐怕只有赵四小姐的生死相依的决心了。
1940年前后,于凤至的生活判若两人。这个年份之前,于凤至依靠夫家和娘家两把金汤匙,过着奢华无忧的生活,充其量是一个富家小姐;而这年以后,她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强势女人。
一位当年中国东北大家族的养尊处优的夫人,居然在美国以炒股为生,并且很快就如鱼得水,一时美国朝野震惊。伴随着股票战场上的崭露头角,于凤至随女儿张闾瑛、女婿陶鹏飞共同迁居旧金山。到了旧金山以后,于凤至继续扩大自己的炒股战果,仍以其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这种执着的追求一直坚持到70年代后期她再度迁居洛杉矶时为止。于凤至之所以又离开了旧金山,据说是因为她预料到旧金山的股票市场必将走入低迷状态。即便当时是西欧国家与日本的合力崛起共同冲击着美国经济,但以一介女流的眼光见识,大背景的笼罩下也能洞察出小细节的变动,也可称得上是未卜先知。
于凤至是中国的女神,也是美国的股神,这俨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和悍然放弃无情夫君张学良一样,于凤至再一次放弃了炒股事业。为了成全最爱的人的真正幸福,都做到了如此牺牲,何况只是一种不会说话的工作。
在炒股的辉煌得以清零以后,于凤至再度把目光投向了美国的房地产事业。
于凤至刚到达洛杉矶的时候,暂且住在了东北军旧部军官之后肖朝志先生的住宅里。此时的肖朝志,担任的职务是东北同乡会总干事,他的精心照顾与热心接待让于凤至全家暂且感到舒适豁达。肖朝志特别尊敬于凤至,甚至心甘情愿做了她的义子。也许一个强势而非凡的女人,走到哪里都自有女王般的气度与华贵。
肖朝志经常亲自驾驶车辆带着这位义母游逛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品察这里的风土人情。可是流水无心,流花有意,作为主人的肖朝志原本想法简单,可眼光犀利、心思缜密的于凤至却又在这个似乎不再存在发展空间的特大城市中发现了拓展事业的着眼点。一天,肖朝志照例带着这位尊贵的义母游览了位于洛杉矶郊区的吉尼斯乐园,归来的时候,午后的阳光辉映着一片片碧绿的草地。游兴未尽的于凤至坐在肖朝志驾驶的小轿车上,专注地凝望着港城郊区那片尚未开垦的土地出神。
杂草丛生的草地间,一座破旧的农家小瓦房绝世而独立。对沉迷于肉眼世界中的肖朝志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农民废止的危房;但在聪慧的于凤至眼中,一栋未来的城堡悄悄地开启了具有突破意义的工程。
肖朝志一时难以理解年迈的义母,对路旁那些星罗棋布的英式、法式和美式的小洋楼看也不看,却偏偏相中了地处一片荒草地中的农舍!
但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与驯服师,当于凤至把这片荒草丛生的郊区改造成具有王宫气势的豪宅别墅的时候,连多年从事于金融业的肖朝志也不禁大跌眼镜。
然而,惊喜远远还未达到高潮。就在于凤至收纳这栋农舍的第二年,由于环境宜人、布局合理,一家大型旅游集团看中了这片初露景观魅力的场地。经过一番复杂而有条不紊的周旋,于凤至以每平三万美金的高价将这片曾经荒芜的地带转让给这家旅游集团,于凤至在房地产生意中首战告捷,也因此备足了做大生意的第一桶金。
洛杉矶很快成了于凤至大办房地产的理想阵地,她的生意韬略可谓别具一格且丝毫不落俗套,以至于晚年的她拥有充足的余力居住进好莱坞山顶的一座豪宅别墅之内,而这竟然是好莱坞知名影星梦露曾经居住的小天堂。
于凤至的这一创举在美国的华侨群众中再一次引发起轩然大波,带着生命中的最后殊荣,她带着后半生的无悔,在这座豪华的住宅内含笑而逝。
于凤至的前半生,情伤覆盖了其生命的华彩;而其后半生,事业却填充了以往所有的不幸。一剂事业的良药,便将过往的情伤悉数埋葬。
在争夺张学良的感情上,于凤至没能力挽狂澜,然而诀别后的一刻,奇迹便开始如影随形,即便是丧子之痛,也无法阻拦。这些足以证明,于凤至的才智和胆识远胜赵一荻!赵一荻的可爱,在于矢志不渝地伴随一个失意者;而于凤至的可敬,在于以一个失意者的起点接受、放弃、沉潜,最后腾跃起新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