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一章3 将寡淡的欲望变成真正的幸福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乡村。
到禅院来的信徒们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呀!”
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菊花种到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几株开得最盛、枝叶最粗的,挖出根须送给那人。消息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接踵而至。智德禅师也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园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呀!”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四溢了!”
“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盛开的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本来只有一院子的菊花,只有方寸的美与芳香。当他把菊花分赠给四邻后,这美与芳香跳出了院子的局限,向更广阔的领域延展。原本,禅师只有在自己的禅院里才能欣赏到芬芳美丽的菊花,现在,无论他走到村子的哪一条街、哪一户人家,都有菊花与他相伴,这是多么美好的、充满诗意的生活呀!
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我”所拥有的幸福只是一份寡淡的欲望,“我们”所拥有的才是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大家看来,智德禅师失去了一院之菊,可实际上他得到的远远大于他所失去的——他得到了满村菊香。分享,是幸福的秘诀。你向生活放开怀抱,生活会向你的臂弯里塞入超乎你想像的财富和珍宝。
舍得,有舍弃,才能得到。小到一株生活里的菊花,大到国家的人事任用,都逃不脱这个舍与得的规律。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
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后来,这事传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
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瘦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这是几十只、几百只肥羊也抵不上的丰厚收益。
弘一法师说:“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甄宇的利人之举,最终使自己得利。
利己与利他,看似处于对立的位置,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二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护卫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这种的需要。然而我们不是孤立生活在世界上的,我们种种利己行为,在不自觉的时候都对他人产生了影响。
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那么我们其实也是在自利。需知,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为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在这个群体共生互助依存的社会上,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让你的人生路走得更远、更长、更顺畅。
滴水佛音
1、恩情和性命
吴起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
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
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
2、修行 所谓修行,简单的说就是修正自己身体、语言、行为的偏差,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有人认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做慈善工作就叫做修行,是一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