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飞“有高度的原则性”
张飞(?-221年),字益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三国演义》上,张飞是河北涿郡屠夫,以杀猪为业。早年与刘备、关羽桃园结义,因年纪最小而排行第三。雄壮威武,颇有胆识,被称为“万人敌”。跟随刘备起兵。曾率领二十骑阻挡了数千虎豹骑追兵,助刘备脱险。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合,对蜀汉贡献极大。张飞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义释严颜,又爱鞭挞部下。与关羽、诸葛亮并称“蜀汉三杰”,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章武元年(220年)6月被部下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疾恶如仇而着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民间流传张飞精通草书,擅画美人。
毛泽东肯定张飞的优点,也指出他的缺点。1934年,毛泽东对来中央苏区开会的红军将领王震谈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论关羽、张飞处理人际关系的优劣处:“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他以此勉励王震:“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毛泽东曾形象地用十个手指作比喻,要干部善于区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区别,即注意事物的量和质以及不同程度的量之间的区别。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曾说:
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十个指头九个好,一个指头有问题。华者花也,不要只开花不结果矣;不要粗而不细,要学张飞“粗中有细”。
毛泽东是个京剧爱好者,特别爱看京剧中的三国故事。1944年6月,毛泽东看了《古城会》这出戏。几个月后,1944年10月25日,毛泽东到延安中央党校作报告。在谈到审干问题时,就用这个故事作比喻,他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性的。关羽形式上是投降了曹操,封了寿亭侯,帮曹操杀了颜良、文丑。可他又回来,究竟是干什么来了?我们一定要有严肃性、原则性。当然过火是要不得的,所以去年抢救运动,开展了十几天,我们马上就停下来了。”B1949年12月,毛泽东又谈到了《古城会》说:“当时在古城的张飞看见从敌人营垒回来的关羽,对他提出种种疑问,是张飞有警惕性的表现,是完全正确的。但关羽一旦斩了蔡阳,用行动表示了与敌人划清界限,张飞便开门迎接关羽,又兄弟团结共同对敌。”
五、赵云“非子龙不可行也”
赵云(?-229年),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坂坡,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毛泽东对赵云的为人和胆魄都非常赞赏,经常把自己器重的将领比作赵云。1967年7月,毛泽东计划离开北京,到中国各地视察,谈到随行人员的安排时,他特别提出要有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毛泽东说,“非子龙不可行也。长征中,夺泸定桥、过草地,我都讲过还得杨成武,只靠宣言不行。”
1944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原题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毛泽东把它改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社论说:“华中的伪军,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的枪说‘枪啊,我是替四老爷保存的’。”毛泽东在“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之后,加上了“比之为赵子龙”几个字。
赵云和对手对阵总是自我介绍说:“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这个常山,就是三国时期的常山郡,隋唐时改为恒州,后又避皇帝讳,改为镇州,北宋升为真定府,后来逐渐衰败,成为规模较小的县市级区域,现为河北省正定市。
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到天津视察工作,正定县委书记杨才魁到天津汇报工作,当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毛泽东介绍来自正定的杨才魁时,毛泽东紧紧握住他的手,微笑着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可见毛泽东对赵云的赞赏,同时对从常山郡到正定县的变迁历史,均十分了解。
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书法家。
诸葛亮早孤,随叔父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后又往依荆州牧刘表,躬耕于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城西)。素有大志,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此后又进占荆州,袭取益州,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刘备称帝,拜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蜀汉事无巨细,都取决于他。他曾南征,平定了诸少数民族地区,有七擒孟获等事。后又率诸军北驻汉中,六出祁山、多次伐魏,终因兵少势单,且粮草不继,未能成功。最后于公元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病逝于军中。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着称,代表作有《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建兴六年上言》(又称“后出师表”)、《正议》等。作为发明家,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在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都有武侯祠。
杜甫曾作《蜀相》诗赞诸葛亮。在英雄辈出的三国人物当中,诸葛亮也是毛泽东谈得较多的一位,也是毛泽东非常推崇的人物之一。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在《讲堂录》里曾写道:
为生民立道,相生相养相维相治之道也;为万世开太平,大宗教家之心志事业也。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
参加革命后,毛泽东多次提倡人们要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自己曾经表示: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这八个字,出自《后出师表》。前后两个《出师表》,毛泽东都读过多次。1939年1月,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撰写的发刊词里,引用了“从前人说,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
毛泽东十分重视诸葛亮的宣传鼓动能力。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到宣传鼓动工作时,他介绍了三国时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战胜夏侯渊。但是,智谋高超的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下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则甘受军法。毛泽东还说,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
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对董其武将军说:“有人害怕共产党,那有什么可怕呢?共产党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没有私利可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我们国家搞好。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
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着应用夸张的手法较多,塑造人物生动鲜活,深入人心,但距离真实的历史较远。鲁迅所作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三国演义》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基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说的。对于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作品《权书·项籍》中有一些批评:
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诸葛亮让关羽独守荆州,却把集团军主力部队迁到西蜀建立根据地,最终的结果是孤立了关羽,首尾难顾。诸葛亮想用四川盆地的崇山峻岭保护军队,免于被消灭,其实西蜀的天险,守不可出,出不可继,即使想要安于一隅都很危险,想要统一中原就更不可能了。例如,要想成为富人,必须占据四通五达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目光短浅的人,得到一点小小的财富,就把它藏在家里,天天守着,是求不失,不是求富,如果真的来了大盗,又怎么确保不会被抢走呢?
1959年7月,毛泽东读到《权书·项籍》中的这段话,深感赞同,写下批语: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个批语,指出诸葛亮这个巨大的战略失误缘于《隆中对》,也就是说,刘关张三顾茅庐之际,诸葛亮与刘备畅谈的安邦定国的基本思路就是错误的。在诸葛亮未出茅庐之际,就已经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
七、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
曹操(公元155-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精于兵法,着《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创《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对内消灭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网罗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的政治生涯在《三国志》中有着较为详尽的阐述,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
《三国演义》有着十分庞大的人物系统和复杂的故事架构,精彩的情节广泛流传而且影响深远。但作者罗贯中被称为“历史局限性的部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把刘备一方作为正统的汉室宗亲描写为正义的一方,而曹操则被视为非正义的一方。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到了《三国演义》,就改为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其实这来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如汉末名士许劭就对曹操有“奸雄”的评价。
这种类似于偏见的,流于简单的评价方式一直流传了几百年,随着《三国演义》走进千家万户和戏剧舞台上曹操造型的奸相脸谱化,使曹操的“旷世奸雄”形象广为流传,并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直到成为中国人心中固定的人物形象。